书城短篇从阴阳五行来说道德经
30587900000006

第6章 道德经中的智慧

前面说了那么多阴阳五行的知识,从本章起我们正式来讲道德经,看看这本千古奇书到底蕴含什么为人处事的智慧。《道德经》共81章,共计五千多字。但通读《道德经》我们不难发现,好多章节的内容是重复的。所以在这里不逐章讲解,以归纳总结方式来解读《道德经》。

第一节辩证的阴阳哲学观

通读《道德经》对阴阳二字提及甚少,但如果对阴阳知识有所了解的话,不难发现《道德经》中无处不在说阴阳的。《道德经》第二章就有对阴阳的论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这里哪有阴阳啊,一个字都没看到吗?恶与善、美与丑、高与下,这些难道不是阴阳对应的关系吗?所以说不是没有,只是你没发现而已。在老子的观点里,事物的发展都从无到有,无就是太极的状态,有便产生了阴阳。一物一太极,一物一阴阳。每个事物都有它对立的两面性。这就是阴阳的关系。事物的最初的状态是不分阴阳的。但是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认知的增加,才分辨出好与坏,善与恶、贵与贱。万物都有一个共通的特性,负阴抱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都是在追求美得一面厌恶丑的一面。但阴阳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阳极阴生,阴极阳生。所有事物过分追求都会有弊端。拿一把刀来说,不够锋利切不了菜,太过锋利也会伤到人。

这些道理无不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老子的思想里,无永远是最安全的状态。所以道家总讲无为。因为无中生有就有了阴阳的关系。人们对阳的过分追求阳的部分就会承受其阴的一面。名利永远都是把双刃剑,在你得到同时都要承受它对应坏的一面。阳的的东西追求的太多,必将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我们前面在讲阴阳的关系早就说过,事物的阴面不是为了折磨你,是在提醒你,让你知道收敛,把阳气收回来。阳永远是动、永远都在耗损能量。

所以中国常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有倾覆的危险。中国人深知此理,永远都是抬高别人贬损自己。自己的子女叫犬子,老婆称贱内,总是无能无才挂在嘴边。因为低调永远是最安全的。月圆必缺,否极泰来。这都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七七八八,吃饭吃七八分饱,什么事总是要留有余地。永远不会追求十全十美。这就是中国所讲的中庸之道。孩子取名有叫亚军的但没有听过冠军的,过寿一般过59岁,很少过60岁。在农村家里人给孩子取小名都是阿猫、阿狗,好生养。其实这些道理都在我们生活里。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古代的帝王总是孤寡自居,。王兴兵讨伐之时,总会找这样那样的道理,搞得自己是多么无奈才这样做,永远把自己放在一个低的位置。皇帝永远称九五之尊,因为九六就阳极阴生,他们比我们更通此理。所以说做老二永远最安全,老大永远有风险。枪打出头鸟,所以老子说自己有三宝,一宝就是不敢天下先。如果非要做老大该怎么办呢,古代也有好多例子。刘邦打败项羽以后。好多人就让他称皇帝,刘邦在三推辞,说自己无德无才不能胜任。大臣也明白他的心思就再三劝说,说是为了天下苍生让他做这个皇帝,最后他才答应了。难道他不想当这个皇帝吗,答案肯定不是。这才是做人得智慧啊。所以在《道德经》第二章最后说,圣人深知事物无中生有的道理,每当自己处于有的位置,立马又回到无得状态。永远不追求名利,功成而不自居。,这样才是长久之道啊。

不分阴阳的状态就是太极的状态,中国人对此最擅长。你到人家来,问你喝茶还是和咖啡,都说随便,随便不就是太极的状态吗?你说茶叶不好咖啡也不好。说了就分出了阴阳。这也中国所谓的中庸之道,永远守中。谈话做事永远都是随便的态度,无所谓,这些思想影响中国人几千年。但我们理解都是形式,真正做到阴阳不分离还需要我们修炼。修炼我们心胸。人生有顺境有逆境,我们的得失心太重,但有的人却能处变不惊。顺境是阳、逆境是阴。你如果对两者都以随遇而安的态度去应对,不就是不分阴阳吗,每个人都会追求顺利,那也是对阳的过分追求。老子说贵以贱为本,贱就死阴啊。每个人都在舍本逐末。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实则难以领悟,需要我们好好去揣摩。

第二节柔弱胜刚强

关于柔弱胜刚强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向老子问道,孔子见到老子,还没等到孔子说话,老子张开嘴巴让孔子看,问孔子有什么发现。孔子摇摇头,老子又伸伸舌头,在指着自己脱落的牙齿。原来老子是想告诉孔子,自己年迈牙齿虽然脱落,但舌头还能自由的活动。我们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老子是想告诉孔子,柔弱的东西永远比刚强的东西保存的长。

其实柔弱胜刚强的例子在《道德经》中有许多,老子以自然现象来启示大家,道法自然吗,自然之道就是天地之道也就人之道。我们从自然现象中能得到很多启示。那我们到底如何来理解刚与柔,说到底也就是一阴一阳,阴主静主柔弱,阳主动主刚强。世间万物弯曲柔弱总能长久,刚硬的东西总是易碎易断。人活着时候肢体协调,死了就僵硬。男人是阳,女人是阴,女人的寿命都比男人长些。乌龟为何能活千年,因为他很少活动。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得出一个道理。阴性东西总比阳性的保持的长久。这也是我们说的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世间一切急躁、亢奋的东西,永远都是昙花一现,那种缓慢、迟钝的东西才是长久之计。这是万物的通性。做大事的人永远不急不慢,处事泰然,走路如背负高山一般。有点成就就拿出来炫来炫去,生怕人家不知道,永远都不长久。人活一口气,静则气聚,聚则长久。我们家乡有个说法,小孩子生下来有的双手总是握着拳头,有的则是双手散开。握着拳头说明知道收,不握则是散。所以我看小孩子三岁看到老。所以圣人根据一些微小的细节变化就能事情的发展趋势。阴主静阳主动,阴是阳的物质基础,阳永远都是在耗损能量。燃烧越快,存在的时间就越短。

在《道德经》中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像水一样不争不抢,我们一辈子都在追求完美,但有几个能明白不争的智慧。水往低处流,人总是会同情弱者。海地势低洼才造就了百川来汇。谁都不喜欢精明之人,看起来愚愚笨笨的才是有福气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在追求心理的平衡,每个人都会嫉妒,这是人的天性。看着你比他哪方面好,他就回去诋毁你。说你这样那样的是非,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世界没有圣人,谁都一样,这就是现实。那种有啥子永远低调不张扬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有的人本来很有钱,总是穿的破衣烂衫,你会觉得他笨,其实这才是正真的智慧、所以老子才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成若缺。好的东西看起来总是显得不足。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有谁知道正是有缺陷才造就了伟大,维纳斯正是因为断臂才显得他的珍贵。那些看似无用才是真的有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颗千年老树,每到过年就有好多人来观赏,有一天一个木匠跟他的徒弟也来观看,徒弟看着这颗大树赞叹不已,但是师傅没看一眼,他问师傅为何。师傅说这棵树材质一点用都没有,做不了家具连板凳也做不了。这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看似它一无所用却能保存千年,那种材质好的早就被人砍伐掉了。人跟人之间为啥有那么矛盾,都是阳气相撞的结果。圣人永远都是处于无得状态,在他眼里不分阴阳,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圣人如孩童也。老子理解的善,并不是小恩小惠,善是一种无为的状态不争不抢如孩童般天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三节舍得的智慧

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现在人就是什么都舍不得,现在人都只会做加法运算都忘了怎么做减法。《道德经》“为学日增、为道日减,减之又减,以至无为。”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电脑新装的系统运行很快,但是后来不断的安装程序,感染病毒,后来越来越慢。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当我们长大了,我们分清了阴阳,追求越来越多,我们过得很累,当我们到50岁以后感觉并不是我们想要,我们开始慢慢放下。我们一辈子总是先做加法后来做减法的过程,所以人常说老人如孩子,那是因为他们放下啊,没有那么多欲望。

《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忌圆满,月圆必缺。老天是最公正的,你长相好、事业好,肯定情感、健康不如别人,你身体好、性格好,家庭和睦你工作事业肯定会有所欠缺。我们看到电视好多明星,你看他们都是光鲜亮丽。轻而易举就能赚到百万元,但有得就有失,他们没有隐私,生活在放大镜下。再有明星婚姻子女都不是那么完美。我们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但总没有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不要把一切事情都想得理所当然,从来没有一颗感恩之心,什么都想要。老天不是你家亲戚。中国人常说吃亏是福,现在还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你在这边吃了亏,其他方面就会给你补上。我们为什么过得如此的不幸福,现在社会贫富差异太大,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是因为我们心里有落差,太多的攀比让我们过得不开心。你不是别人,你怎么知道别人一定过得快乐呢,只是大家总是把好的展现出来而已。他得到的财富比你多,但你有个健康的体魄,孝顺的子女,大家现在都喜欢把自己短处跟别人长处去比,人比人气死人啊。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但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事情,在你得到同时永远在失去,所以我们要懂得舍得智慧。《孙子兵法》有云“将欲取之,必先欲之。”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你得到同时同样也在失去。现在社会科技信息发展迅速,在给你带来便利同时也会给你带来困扰,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别人都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现在我还在用那种古董手机,你或许会说我傻跟不上时代,我还说你傻呢,你舍去繁华就能得到一份清净,你舍去夜夜呻歌就能得到一个健康的体魄,你舍去外面的灯红酒绿就能得到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你舍去一份钱财就能得到一份人气。人生要学会做减法,但我们从来只会做加法。

第四节事物的发展规律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规律,纵观中国历史,一个王朝的历程都是从发展到鼎盛在到灭亡。。在看看人一辈子,从青年到中年在到老年,花草树木也是这样,发芽、开花、结果。万事万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抛物线,,都是从发展兴起状大在到衰亡。如果从物理学看,就是一个能量积累与爆发的过程。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会江河。什么事情的发展都有个过程。所以老子主张天下之事先从简单做起,积蓄能量。顺应事物的发展,自然水到渠成。什么事情都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能量积蓄够了,还有个时机的问题。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发展轨迹各不一样。总有个时节的问题。有的树木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有的则是冬天开花春夏结果。万物各有不同,何况人呢。现在人都是活着太急了,看着别人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就急的热窝上跳,不过也是人之常情。事情是急不来的,还没到你开花的时节你如何强出头。世间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机会总是有限,老天不会让所以人同时干一件事情,要不世界就论套了,事物总有先后,越急越坏事。看着别人事业有成,可能你心里不平衡。但老子告诉大家,先得东西不一定好的。花开的早自然凋谢的快,唐初四杰王勃,从小天资聪慧,小小年纪就能作诗檄文,十几岁就写出了《滕王阁序》这样千古绝唱,但不到30岁就死啊,天妒英才、过慧易夭啊。过早绽放、过早消亡。现在家长生怕孩子长得不好,补这个补那个,所以现在孩子比以前发育早很多,十几岁小姑娘长得特别成熟,这些都是畸形发展,揠苗助长。好的东西永远是慢的,大器终须晚成,能量积蓄越足,绽放就越长久,何必急于一时。

第五节无为的思想

无为的思想是《道德经》中心思想,如何理解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胡作非为。老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无为就是不加以干涉,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无为的思想是老子感受天地孕化之道而做出来的,在《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们翻译一下,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我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呢,天地孕育了万物,但从不干预其发展,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无情实则有情。天之道不利害也,对谁都一样,永远是那么公正无私。把你生养下来,但它不以他的意志决定你,它以道的法则来管理万物,对万物一视同仁,你如果好就奖励你,不好就惩处你,不论你身份如何、地位如何。什么是无为,这就无为。现在好多公司不就是以规章制度来管理吗,中国人的人情太多,你对谁讲情,自然就失去公正之心。好多人开始请朋友、亲戚来公司帮忙,最后都不欢而散。最公平公正的管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老子看来,真正好的管理者,永远是放弃自我的得失,放下自己荣辱,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处理问题。个人以自己的看法主张来处理问题就会出现混论。

从不以个人的喜好去看待问题,有一套最完整最公正的制度来管理事情。天地的制度就是阴阳之道,对谁都一视同仁。你对别人小恩小惠都是牵涉了个人情感,你以为你是帮助他,但也许是害了他。,老鹰把小鹰叼上天空,在放开它,任由它坠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看似残忍实则伟大。天地为何能长久,因为它公正无私,从来没有自己私人利益放在上面。只有这样才是永恒的东西。所以小仁小义都是过眼云烟,永远都长久不了。所以老子主张管理者,要放弃个人的荣辱喜好,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不要过度干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啊,你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成长,孩子都有它的天性,孩子都是在模仿大人,大人是他的表率,你怎么为人,他就如何为人,你要以自己的行动给他做示范,让他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看似你什么都没做,其实什么都做啊。这才是不言之教,无为之道啊。

第六节静以修身

前面说了那么多关于《道德经》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老子所讲的人生境界呢?前面我们讲过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从无到有的,有就分出阴阳。远古的居民由于对自然认识有限,获取食物的途径也不多,不被冻死饿死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见识不断的增多,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差距。达官贵人穿的绫罗绸缎,平头百姓穿的粗布麻衣。人们开始分辨出了好与坏、高与下。万物都是抱阴负阳的。人心都是向往好的厌恶坏的。我们过得不快乐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缺什么,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差距,人都是向往阳的,阳主动,就是欲望。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迅速腾飞,科技的延伸不同的领域,全球信息化让我们无所不知,知道越多反而越不幸福。因为你知道了更多的阳,世界上好的东西太多,你今天得到一个以为很好的东西,明天电视上播出个东西更好。真的那些东西都是必须品吗,不过都是拿出来炫耀的罢啊。我们总是以为我们达到某个状态就好了,如果你的目标是赚取500万,你现在以为你达到那个目标就知足啊,不一定。当你哪天达到了。你会发现还有更好的,你永远不会知足的。人有时候总在怀旧,怀念以前的时光,你怀念上学日子,那时候多么快乐,但你上学时候不一定这么想,可能你目标是赚500万,当你赚了500万又怀念以前。有得就有失,你得到这样必然失去那样。快乐有时候是金钱买不来的。人就是这么犯贱,总以后得到东西理所当然。人一辈子都在追求安全感、价值感。内心的强大并不是因为你得到多少物质。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知足啊,欲壑难填,我们痛苦来源是对外追求太多,致使我们心神不能自守。你越容易满足就越快乐,我不需要向外界证明太多,因为外界总会让你失望。精神内守才是真的强大。

老子看来痛苦来源人类永远摆脱不了阴阳的束缚,痛苦灾难都是属于阴的,对阳的过分追逐才会产生阴的负面效应。只有回到无得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如何才能到达这个境界呢,老子告诉大家要致虚极守静笃。静就是一个阴的状态,把阳气收回来,不那么躁动。静曰归根也,一杯浑浊的水在静的状态下才能清澈。道家修行第一部就是打坐练功,也就是把你浮躁心收回来。我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根本就是要静。我们为什么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是因为我们静不下来,做事永远不能专注。我们这里只是提出这个观点,关于怎么修在下一章我们详细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