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4:公关礼仪
3060700000024

第24章 馈赠礼品 (2)

第二,具有特色的礼品。此处的特色,包括国家特色、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比如,中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风筝,玉佩,甚至筷子都可以送。还可以送中国结,中国结都很有讲究。前几年开大运会的时候,最畅销的商品是什么呢?就是一双筷子加一个中国结。小贩赚大钱了,因为很多外国大学生和教练,没来过中国,不会使用筷子。他用熟了之后,还想把筷子带回去。有时候外国来宾也喜欢穿中式服装,旗袍。当然说实话,旗袍那东西,他们往往穿不上去。身材不大一样嘛。但是,他们喜欢它。我有一次送一个外国小朋友一只铁环,我们小时候玩的那种铁环,推着玩的。那可够折腾的,他爸他妈跟着他跑,推了半天推不远,很有意思。这是一种情调。还有北京人抖的那个空竹,有些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外地人、外国人眼里,魅力无比啊。正因为不熟悉玩起来才有意思呢。

有哪些礼品不能送呢?这个也要看对象了。特别要关注的是:中外有别,民族习俗有别,宗教信仰有别,男女有别,老少有别等等。说个最老土的例子,中国人有讲究,恋人之间有一些不能送的东西吧,比如不送伞,我们南方人就不送伞。看过著名的导演李少红导演的一个片子《红粉》吧?《红粉》里面就有这么一个情节:男主角给女主角送了一把伞,它意味着两个人以后散了。伞者,散也,不吉利。还有,不送剪刀,一刀两断,不祥之兆。还有,夫妻之间不分梨,不分着吃梨,分梨的谐音是“分离”嘛。我小时候还问爷爷:我到人家串门去,人家给我一个梨怎么办?爷爷告诉我了,如果你跟你女朋友,或者跟你太太一块儿去,别人给你一个梨,两人合着吃,但是不能切开。晚辈挣了钱给长辈买个礼物,礼轻情意重,其实长辈不缺你这个东西,要的只是你惦记老人的这个心意。但是有东西你别送,“老不送钟”。另外不送鞋,需要避邪。这类讲究也不能说是封建迷信,它是习俗,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礼和俗是有关系的。

作为公关人员来讲,你有什么东西不送呢?大体上有以下五类东西不送。

第一,不送现金和有价证券。否则有行贿的嫌疑。送现金、有价证券、金银珠宝或过于贵重之物,必然有行贿的嫌疑。

第二,不送有碍对方民族习俗,宗教禁忌和个人禁忌的物品。讲究礼仪,首先要了解人、尊重人。人家忌讳这个东西,你就不能送了。打个比方,我们那个国宝熊猫盼盼,亚运会的时候咱们挺喜欢的,后来发现其实有些国家的人并不喜欢你这个盼盼,那盼盼怎么了?有人觉得熊猫长的像猪,有些民族忌讳这个东西。你说像吗?它其实不像,但是人家觉得像,那你就别再勉强人家了。在我们傣族地区,西双版纳、瑞丽,人们喜欢孔雀,可西方有一些国家绝对是不喜欢孔雀的,孔雀在一些西方国家叫作淫鸟,经常耍流氓的鸟。你给人家送一个孔雀图案,或者孔雀扇子,他肯定就不高兴了。

我碰到过类似的事情,有一次到某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去了,天冷。我怕冷,捂头捂脚。穿的厚厚的鞋子,戴着旱獭皮帽子。人家说,说你这个帽子挺酷,但是显老气,我说那你给我弄顶帽子吧,就这么顺嘴一说,第二天人家当地同志还真拿了一顶帽子来送我。当时他拿来一只大盒子装着它,郑重其事的还包装着。当着我面说:金先生,给你带了一顶帽子来,太太亲手制作的,少数民族帽子。当时我这边有几个一块去的同志,过去帮忙,打开盒子。结果他们一看见那盒子里面的帽子,都用那种坏坏的眼神看着我。你知道为什么,你知道他送我一顶什么帽子?送我一顶绿帽子!在我们内地的话,汉族、满族一般不戴绿帽子,戴绿帽子说明老婆对自己不忠,但是在那个地方人家那是民族习惯,绿色是吉祥色,人家那儿戴绿帽子人很多。我知道人家没有恶意,所以当着他的面也把那帽子戴上了,而且还跟他在一起合影留念。后来有人看到我那照片都说,你那样子非常可怜。

第三,药品、营养品不送。你记不记得我们前面讲过?有教养的人,是不跟别人讨论健康问题的。一般老百姓讲:有病吃药,没病进补。外人你别给他送此类物品。中国的讲法是缺什么补什么,你怎么知道人家缺少什么呀?你明白我讲的意思吧,你不是多管闲事吗?

第四,有违社会公德的物品不送。别给人送什么毛片、盗版光盘。烟酒之类的东西也不要送,因为吸烟喝酒有碍健康。与社会公德不符的东西,送人往往涉嫌害人。

第五,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和宣传用语的物品不送。什么是广告?广告就是付费的宣传,花了钱所进行的宣传。比如,你是联想集团的人,你送我一块广告表,上面印联想俩字,说实话,我可能就不戴了。否则我得跟你讲价钱了:我现在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那我戴你这表,上面有“联想”这么大的标志,你得给我钱了呀。你要不给我钱,难道我是你的移动式免费广告吗?一般老百姓没这个事儿,老百姓你看夏天穿那T恤衫,什么都敢穿,管它上面印什么可口可乐、王致合、娃哈哈,没有不敢穿的。但是你要跟外商打交道,跟公司企业的人打交道,跟政府官员打交道,公关礼品则一定要避免使用明显的广告标志和宣传用语。顶多那个外包装盒上,咱把咱公司名印上就行了。

在商务交往中,尤其在对外交往中,赠送礼品还有个事儿比较重要。包装!越是讲究的场合,越是重要的活动,礼品越在乎包装。包装要精美,包装实际上是礼品的外衣。这个礼品的包装,很多时候你要不注意就很麻烦了。公关人员一定要重视礼品包装。尤其对外交往中的礼品。包装要郑重其事,不包装则有滥竽充数之嫌。有些同志不大注意这个,那报纸一裹就给你弄去了,那塑料袋一装就来了,像地下党接头似的。对外交往要郑重其事,该包装就是要包装的。

在涉外交往中,你还是要注意,如果外国客人或其他客户送你的礼品带有包装的话,一定要当面打开看一看,表示喜欢和欣赏。不打开看就有诅咒谩骂之嫌。还要当面的赞扬,而且最好还要说两句好话,比如我送你条丝巾,你最好当面把这个丝巾拿出来围在脖子上说,真是漂亮。这我就挺舒服,觉得没白送。给你条丝巾,你说这老土,挺没劲。外国人送你礼物你要不看得话,就有怠慢他的嫌疑,现在一般人都知道了,但也有人不在乎。有一天一位外国朋友就跟我说谁送给谁谁礼物,给了他之后,对方顺手就放到口袋里了,感到被对方侮辱。我说我跟你说实话,你送给俺的礼物,俺也很想看,但是俺不好意思在你面前看,怕你笑俺没见过世面。但是那不等于俺真的不看。其实你一出门,俺马上就看,不仅看,而且俺们全家人一块儿讨论,这东西值多少钱?

这个是个沟通的问题了,赠送礼品和接受礼品时都必须入国而问禁,入乡而随俗。都是自己人可以不在乎,对待外人还是要注意的。在公关活动中,我们要讲赠送礼品的国际惯例。公关人员要注意,五W原则。

第一个W,Who。送给谁?男女老幼,亲朋故旧,远近亲疏,关系不同、国际民族不同,送给谁的礼品自然不同。

第二个W,What。送什么?送谁的问题解决了之后,送什么品种的问题,便不可掉以轻心。

第三个W,When。何时送?在什么时间送?有讲究的,待客与拜会时,送礼的具体时机便明显有别。

第四个W,Where。什么地点送?因公交往的礼品,应在办公地点送,因私交往的礼品,宜在私人居所送。

第五个W,Which。如何送?要强调包装,并关注谁出面送。一般来讲,一般客人,公关人员去送就可以了,但是来了重要客人怎么办?不妨由我们领导亲自出面。我到你公司去,董事长、总经理亲自把礼品送给我,这是一种规格。不在乎礼品的便宜还是贵重,但这是对我的重视。有的同志不注意,客人走的时候悄悄告诉人家:把货给您放到汽车后备箱里。这不合适,我又不是到你这索贿来了。作为公关人员,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把礼品送给别人家,还有人家送礼给你的问题。接受礼品时,公关人员有三点要注意。

第一,落落大方。可以接受就要接受了,没有必要再三说:不要,不要,然后却又拿在手里。

第二,感谢对方。就是要当面感谢对方。拿到对方礼品之后可以马上打开包装,并说很喜欢,谢谢,诸如此类。如果要是重要活动的话,不妨在接受对方礼品之后,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比如24小时之内或者一星期之内,给对方写一封感谢信。接受了重要的礼品,特别送给你公司企业的礼品,写封感谢信,或者打一个电话,这也是礼尚往来。以后有机会见到送礼者的时候,还把这个礼品可以用一用。比如,你送给我们公司一个纪念的瓶,一个雕塑,我平常可以把它放到一般的地方去,但是如果你到我办公室来,或者到我会客室来,我就把它放出来,让你看到,说明我没有忘记。你送我一条领带,我平常可以不打,但是今天我可能见到你,我就把它打上。一看到它,你肯定会有被重视的感觉。

第三,拒绝有方。有时,对方的礼品,你不能接受怎么办?有的公司企业有规定:在公务活动中,不宜收人礼品。不合适的话,不妨当面跟送礼者说清楚,但是别对人家恶语相加。什么意思,拖我下水,害我,别这么说。必须依礼婉拒:不好意思,王经理,非常感谢你对我的礼品的赠送。但是我们公司有规定,这个时候收你礼品就犯了忌了。总之,首先,要感谢对方的好意。其次,说清楚拒绝的具体原因。例如,我们这儿不能收礼品,大家都是讲道理的嘛。

所谓“尊重为本”,礼尚往来,在我看来,公关礼品的价值是次要的,它所传递的情感,与尊重则是最重要的。这两个点是要注意的:重在情感,不在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