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4:公关礼仪
3060700000028

第28章 享用西餐 (2)

主菜用完了以后吃什么呢?该吃饭后甜品了。西方人你看他高大魁梧,我想可能跟他的饮食习惯有关。咱们吃碳水化合物,他们真能吃,以肉食为主,还要天天吃甜品。冰淇淋在西餐里是道菜,欧美人每天必吃。不像我们当作吃冷饮。

许多西方人此时爱吃布丁,诸如此类的东西,它也是甜品。同时还吃水果,菠萝,苹果,橙子,葡萄,通常都是那种容易下嘴的东西,难以下嘴的东西就算了。

这些东西吃完了以后,就开始喝饮品了。不是喝酒,这时候喝饮品,饮品就是咖啡或者红茶,通常以咖啡为主。有身份的人不喝白咖啡,而是要喝黑咖啡。白咖啡是法式咖啡,就是加牛奶的。黑咖啡就是什么都不加。在西方,爱喝黑咖啡的人是有身份的标志。我一开始不明白,那黑咖啡有苦又没有味,怎么就会使人显得有身份呢?后来明白了,它是有钱人喝的,他经常一肚子油腻,拿这玩意儿化解油腻。类似我们中国人吃腻了之后,爱喝乌龙茶一样。在外面点杯黑咖啡,说明自己经常有机会大吃大喝。有时候节省程序,也可以吃完了菜肴之后到休息室、客厅里去喝咖啡。

便餐的菜序比较简单,便餐的菜序有一些什么呢?一个头盘,一份汤,一个主菜,一杯咖啡,完了。显而易见,便餐简单易行。

过去,在吃西餐的时候是要应该穿着礼服的。参加宴请的话,尤其是参加正式宴会的话,目前通常也要穿礼服。

有人可能会问:礼服就是正式西装吗?其实不是正式西装,男士礼服主要是燕尾服,女人的则是前袒后露下摆拖地的那种大礼服。我们中国人有时候穿那东西不适合,往往也撑不住,所以我们可以有个变通,穿所谓的中式礼服。中式礼服有其基本模式,比如,男同志穿深色中山装,女同志穿单色旗袍,还可以穿唐装。有时穿深色西装套装或者深色套裙也可以。

总而言之,可以用民族特色的服装去替代礼服。但你要参加这种宴会,还是应当穿得比较正式一点儿,至少要比上班穿得还讲究。千万不要牛仔、T恤。牛仔、T恤,泡吧可以,吃自助餐可以。宴会,尤其西餐宴会绝对是NO,不可以!这要注意,要以自己认真得体的装饰,去烘托现场的氛围。西餐是吃气氛的。一个是客观的气氛,餐厅的打扮。另一个是主观的气氛,出席者自身的装饰,男人要打扮干净,女人要化妆,大家要穿礼服,等等。

下面我们讲西餐餐具。首先我们要讲西餐餐巾的使用。餐巾,你要铺,你铺在哪儿?有人可能会说:一个角搭在桌上,剩下的铺在腿上。其实不正确,那是中餐的一种误导。中餐馆老板其实是偷懒,他把它铺在餐桌上,实际上是怕你把他的台布给搞脏了。西餐餐巾的标准用法,一定要记住:铺在大腿上,就直接铺在腿上。为什么铺腿上呢?害怕把你的裙子或者裤子搞脏了,所以它这是以人为本的。你那放在桌子上,是以桌为本的。餐巾不能围在脖子上。有人把它围脖子上,还有人掖在领子上,没有外人在场你可以,有外人在时那是绝对不行的。把餐巾围在脖子上,掖在领子上,都是典型的错误用法。铺餐巾时,一般要铺在大腿上,可以把它叠成长条。叠成长条的话,开口朝外。还可以对折为三角形,如大三角。此时宜直角朝外。为什么呢?开口朝外,便于你擦嘴。西餐要说话的,我跟你说话的时候,我嘴上满是花花绿绿的东西,好不好看?所以一个绅士在说话之前,都会拿餐巾蘸蘸嘴。影视上看到这样镜头吧,蘸蘸嘴之后再去说话。蘸嘴就用餐巾,那开口的内侧擦。否则你那一乱擦,餐巾花了,成了台布了。

西餐餐巾通常有下述几个作用,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铺在腿上是保洁。以之保持服装整洁。

第二,遮羞。什么叫遮羞呀?其实西餐跟中餐一样,吃到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万不得已要吐,比如这东西坏了,骨头,渣子之类,宜用餐巾挡嘴,然后把那东西吐到那个叉子上,由叉子再移到盘子上去,千万不要狂吐。

第三,擦嘴。可以蘸蘸嘴,但是不能擦汗。中餐餐桌上给你提供热毛巾。注意到了吗?它可以擦擦汗,擦擦手。西餐没有,因为女孩子是化妆的,一擦湿毛巾就花花,成了波斯猫了。

第四,占座。餐巾还有一个作用,占地儿。什么意思呢?比如,您吃着吃着饭突然有电话,您得出去接吧,你不能当众接吧?或者你内急,你想方便方便,你总不能说,先生给我看着,我没吃完,不能动呀;你更不能说我要撒尿,不可能吧?此时,可以把餐巾放在座椅的椅面上,或者座椅的椅背上,等于告诉服务生,没吃完,占地儿,这跟你在教室听课要占座一个道理。但是,餐巾不要放在桌子上去。餐巾放在桌子等于告诉服务生,不吃这道菜了,收掉。我还真见过这样的事儿,一个小姐出去了,可能是方便去了,捂住肚子跑出去。一会儿又回来了,可原来吃的大虾没了。着急,谁呀,谁把我的虾吃了,这么不自觉。实际上她是不懂。

使用餐巾最大的禁忌是不要擦餐具。比如你吃那个中餐,筷子从那套里面拿出来,有人就习惯于拿开水茶浇一浇。广东人,则洗茶,洗碗,来冲冲。西餐那个刀叉,不管是放在餐巾上,还是放在餐桌上,实际上它是消过毒的,非常干净。你要当众再去擦它们的意思就等于骂主人,老子觉得你这玩意儿脏。按照规定,你擦一次它要被换一次。

我们在吃西餐的时候,会发现桌子上会摆着很多的餐具,看上去十分的复杂。以下我们就讲讲西餐刀叉勺的使用。

中国人吃饭的话,只用一副筷子即可战斗到底。西餐则不同,西餐是吃一道菜换一副刀叉。一般来讲呢,刀在右侧,叉在左侧。刀刃一般朝内的,刀刃朝外有砍人之嫌。你的左前方小碟子里,可能还有一副小刀、小叉。那是干什么用的?抹黄油的。拿刀叉吃菜其实很容易记,别胡来。

我见过胡来的,那天去吃饭,有一位女孩坐我们对面。大家吃牛排,都是吃七成熟的。我们点七成的,她也七成。那七成熟是不大好切的牛排,那么大一块,我都快吃完了,她还没开张呢。我一看就明白:这丫头她不懂行,她还挺要强的,她用黄油刀在那里切牛排。那怎么能切得动呢?后来急了,剁,切不开。桌子都响了,还是切不开。后来一刀把那块肉砍下来了,却跑对面那位先生脖子里去了。最后拿出看家本事,哭了。我后来告诉她:你跟我学一招,以后肯定不至于出这洋相。记住“静观”二字。不会用的话,看别人怎么拿。不到万不得已,不干。要干就跟大家一起干,要错大家一起错,大家全错不叫错。

最外面那副刀叉,是吃色拉用的。通常还要摆好几副刀叉。三副,一般是从外侧向内侧取。最外面那副,是吃色拉的。中间那一副一般吃海鲜的。最里面这副刀叉,一般最壮,带着齿的,吃牛排的。但是,切牛排也有讲究的。切牛排一般是有英国式和美国式区别。英国式比较绅士,左边叉把牛排按住,右边拿刀切。从左侧开切,切一块儿吃一块。美国人就觉得英国人太多事儿,多费劲呢。美国式即一下子把肉全切了。他也是左叉右刀切的,但是全切完。切完之后刀就放下来了,然后把这个叉右手拿着,统而吃之。这时,有点讲究,如果你跟别人交谈的时候,你要把刀叉放下来,但是刀叉放下来,你不能乱放。你要跟别人说话的话,刀叉你不能拿着。那不好,要放下来。要把嘴蘸蘸,刀叉放下来。

放刀叉的位置还需要注意,要在盘子里放成汉字的八字形,刀在右,叉在左,放成汉字八字形。它的意思就是没吃完。千万不能并排放。你要把刀叉并排,并拢一放,就等于告诉服务生:这菜我不爱吃,或者是我吃完了。请将它收走。有一天一先生跟别人聊天,刀叉顺手就并排放在一块了,就像筷子似的,筷子是并拢放的。服务生马上就收,他跟人争:我没吃完,干吗?就差拼搏了。其实是他不懂。

最后,就是调羹。西餐里的调羹非常讲究,也有好几副。它一般放在刀子外面,也是两三把。最外面那把是喝汤的,中间那副干吗的呢?吃甜品的。最里面这副可能是吃冰淇淋或者是吃水果之类的,诸如此类。也可能是喝咖啡的。使用它们时有些讲究呢:第一,不能在杯子和盘子里面立正。不能站着,就类似中国人筷子不能插是一个道理。第二,注意其运动方向。中国人喝汤从外侧向内侧走,西餐则从内侧向外侧走,然后转一圈再回来。你知道为什么么?因为那个汤是浓汤,你要这么直接移过来,可能会弄你一身。你想象你穿个白衬衫,弄一身多难看。此外,千万不要把汤盘端起来做牛饮状,那不行。

享用西餐时,公关人员一定要检点个人的举止,就是manner。有以下三个点,务必要注意。

第一,要掌握餐具使用的基本技巧。

第二,要注意“不先为”。就是刚才说的遇到不懂的事儿,餐具不会用,或者技巧不熟悉,不要急着去干。可以静观,或在必要时紧跟。我们叫不先为,或者叫不为先。不知道怎么干,先看看别人怎么干。比如,吃西餐时礼仪上一般女主人第一顺序,西餐,女主人不坐,别人不能坐,女主人把餐巾铺在腿上,等于宣布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等于告诉大家开始战斗。女主人把餐巾要放在盘子里面去,等于告诉你,吃完了,撤,跟着她走就行了。

第三,调低音量。要注意就餐的时候不能高声喧哗。可以与人交谈,但是不要高声喧哗,这也是基本的礼节。

总而言之,吃西餐讲究吃气氛。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在具体用餐时,切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就请你紧跟别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