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4:公关礼仪
3060700000032

第32章 国际交往 (2)

第一,热情有度。国际交流也好,国内交流也好,待人要热情友善,这是基本礼貌。但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要站到外国人的角度来看有时就有点过份热情。用老百姓的话来讲,有点套近乎的嫌疑。比如,一跟你认识就称兄道弟了,有时候还跟你开一些过头玩笑,动不动还动手动脚。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吐血。称兄道弟,划拳灌酒。外国人不这样讲,外国人讲热情有度。一定要注意,对别人的关心,对别人的帮助,对别人的爱护,均应以不妨碍对方的个人自由为前提。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这儿假定有位残障人士,比如腿不方便,坐着轮椅要上坡,摇着轮椅上坡。这上坡的时候,可能比较困难。不管老人还是孩子,我们一般在后面会主动去推他,实际上这是我们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问题。扶老携幼、关心弱者,这是我们的常识。可如果你要在西方,这招就不行。西方若是残障人士摇着轮椅上坡上不去的话,或者出入电梯有困难的话,你在帮助他之前,一定要首先征得对方的同意。他们讲究尊重个人尊严,你千万不要不征得对方同意而自行其事,对方搞不好会说你侵犯人权。届时,首先你要这样讲:先生需要帮助吗?对方如果承诺需要帮助,你再去帮;不需要帮,你千万不要去帮。在此,热情有度,是指的关心有度、帮助有度、照顾有度。此外,还有距离有度。中国人讲亲密无间,有时候跟你好了,俩女生一高兴跑到一个蚊帐里面,聊聊天常有的事儿。欧美人可没这个事儿。也可能是他经济比较发达,也可能是他生存空间比较开阔一点,孩子从七八岁之后,就睡自己的房间。自己睡小床,自己睡小房间,通常很少与同性在一个房间里睡。同性在一个房间里睡,搞不好别人会视为是同性恋之嫌。

一般来讲,人际交往的距离分为几种。第一种距离,叫做私人距离。它指双方间距小于半米,以至于无穷接近。这是夫妻关系,恋人关系,或者是特殊需要照顾的关系,否则你和外人打交道时不能这么近。小于半米,太近了互相之间有别扭的感觉。这个私人距离绝对不允许适用于一般性的人际交往。

第二种距离,叫做常规距离。常规距离又叫社交距离,在半米到一米半之间。它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正式交往。

第三种距离,叫礼仪距离,或者叫尊重的距离。它的间距为一米半到三米左右,主要适用于向他人表示敬意。举个例子,如果陪同引导客人时,开会的时候,第一排听众坐席和主席台之间的距离就是礼仪距离,这样的话,发言者有时候动作可能会大一点,甚至有吐唾沫星儿飞过去,不至于跑对方一脸。这吐唾沫星儿奔过去了,你说对方躲还是不躲,如果对方一躲,这肯定会影响到发言者的表现。

第四种距离,叫做公共距离,又叫有距离的距离。它有多远呢?三米以上。此乃不认识的人在公共场所所保持的距离。在欧美各国,在国际社会,不认识的人离他远点。在许多国家,人们甚至排队之间,中间都有很大一个空间。

第二,尊重隐私。和外国人打交道,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孩子还是长者,对方的一切隐私问题不要问。像咱们哄孩子时,上来就问一句话:学习怎么样呀?考一百分了吗?这是关心孩子,恨铁不成钢。外国人的孩子不能问这个事儿。外国人不以分数论英雄,甚至老师也不会叫孩子上黑板上去默写听写,他们搞不好回答问题错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所讲究的尊重隐私,主要是指保护个人隐私,不去打探个人隐私。诸如个人隐私五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婚姻,不问健康,不问职业经历,等等。就是尊重隐私的具体体现。

我们有的同志比较热情,如果有一个小姑娘,我要是一个女同志,年龄大点,或者大姐,或者阿姨,我就特别关心这个小姑娘,小姑娘今年多大了?小姑娘说二十四了。我会再问:有对象了吗?有了。其实人家挺别扭,有了到无所谓,没有就有点别扭了。说实话,人家有我没有,这有时候是有点别扭,你又不帮人家这个忙,你管这干吗?我就是热情过了份了。接下去再问:结婚了吗?结了。和小姨子在一块儿,和小姑子在一块儿吗?有时,我还跟你支一招,跟小姑子如何正当搏斗?还告诉你婆媳关系不好,都是小姑子捣乱,然后再问你有孩子了吗?你千万别跟我说没有,你要跟我说没有的话,我马上又会关心你,干嘛还没有?言下之意你有毛病呀。这个事儿有时候让人别扭。

第三,女士优先。在国际交往中要强调女士优先。中国人是尊重妇女的,但是中国人对女同志的尊重有时候有些传统习惯、传统思维模式。无形之中会导致一个看法:站在外国人的角度,觉得你不大尊重妇女。还记不记得,讲位次排列的时候我举了一例子:吃饭的时候男同志陪吃,女同志干活。容易引起误会。国际惯例中所讲的女士优先,有适用范围,有适用对象。它讲的女士是成年的女人,它适用的场合是西方国家。有些东方国家、阿拉伯国家未必讲,我们中国也未必讲。比如,西方国家,一个女人拿着笨重物品的时候,男人要上去帮忙,而不论与对方是否认识。

坐地铁、坐公共汽车时,女人要没有位置,男人要让给对方。我试过,在国内,你不认识的女人,你要帮人家拿包,人家没准喊救命。汽车上、地铁上来了一个女孩,你给她让座,她倒也坐。坐下之后,她会瞪你一眼,瞥你一眼,怀疑你要追求人家,因为她不习惯。西方人它讲女士优先,但是在东方国家不大讲。什么是女士优先?意即一个有教养的男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女士表示尊重友善,爱护妇女,保护妇女,尊重妇女,照顾妇女,在任何情况下别让妇女尴尬和难堪。比如,别跟女同志开过头玩笑。我们有人热情,什么荤得素的,夫妻的事都敢拿出来说,甚至当着女孩的面讲段子,格调就比较低下。

按照女士优先的做法来讲,一般没下雨,道路分明,女同志在前面走。如果路况不佳的话,路上有一个大水坑,真正的绅士此时便要挺身而出,走在前面。比如在室外行走,要把墙让给女士,女士在内侧,为什么呀?假定我在路上走的时候,下了雨了,一辆卡车急驶而去污泥浊水被溅起,在外面的我就是一堵挡风的墙。做法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这种理念,有这种意识,不要让妇女感到尴尬和难堪,要保护和尊重妇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也要引起重视。

第四,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现在环保的意识要加强。环保问题很重要。我们每个人所面对的关系,大概有以下这么几种关系。

第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一个人和别人的关系,此乃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第二,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每个人都在组织里面,这种关系不可避免。

第三,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组织里要表现好,到社会上也要遵守公德,不能够在人前一个样,在人后一个样。

第四,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你应该明白,自然界,空气、水源、山川、荒漠,所有的生命,都和我们人类是一个共同体。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爱护自然界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身,维护自然界就是维护我们人类的可持续繁衍。所以对此不可掉以轻心。我们有些同志这方面意识极差,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污染水源,毁坏林木,破坏环境,等等,都是环境意识淡漠的表现。爱护环境,应当是现代人普世道德之一。

与此同时,还要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具有保护动物的意识。欧美国家对这一点就比较敏感。记得汉城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很小的一个因素,几乎导致汉城奥运会功亏一篑的。一个因素是什么呢?韩国人喜食狗肉,当时很多韩国人吃狗肉。有的韩国人为了狗肉做得香,活杀,把狗一棍子打死。这在西方人来看非常地恐怖。他们说狗是人类的朋友,吃狗的人不是人。于是韩国政府不得不出面禁止在市面上公开销售狗肉。

我们有些野生动物园,为了增加收入,引起顾客观赏的兴趣,有时把一只老虎放进去,再把一只羊扔进去,让老虎叼羊。西方很多国家有一种说法:你可以食肉,但是你要尽量的缩短动物被宰杀这种痛苦的时间,最好一刀毙命。像我们有的同志还告诉人家:那个猴子脑子很好吃,把猴子给逮进来,把猴子那个头给剃光,那小锤子扑哧一下给它砸了。这样的做法,你去跟国际社会沟通,你就会给人家一个没有教养,缺乏现代文明、缺乏现代意识的感觉。有一位朋友去了瑞士,想吃鸡肉。想办法从华商那里买了一只活鸡来,谁知道那里不许个人杀鸡,于是只好养着它。那只鸡很幸运,成了宠物了。由此可见,东西差异有时真的很大。但是,爱护环境,保护动物,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不仅仅是一种国际交往的惯例,而且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必须的文明的行动。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这些小事儿做起。不仅要爱国家爱社会、爱集体、爱别人,而且也要爱护环境,爱护动物。

总而言之,我们讲国际礼仪,就要明白内外有别,更要强调入乡随俗和国际惯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