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3061000000020

第20章 商务往来之接待 (1)

我们在商务活动中经常要搞接待工作,迎来送往,这是难免的。那今天我们就谈谈这方面的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你来我往、常来常往、有来有往是非常常规的例行公务了。有时候我们要走出去,有时候我们要把客人请进来。“走出去”我们叫商务访问,“请进来”叫商务接待。商务交往有其特殊性,那么商务交往讲的接待和一般老百姓待客之道还不大一样,和一般公司企业的前台接待也有所不同。就一般的前台接待来说,包括服务行业的一些接待,我们一般讲待客三声就差不多了: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这是一般性店面服务要求做到的。但是商务交往不同,它首先要求注意一些非常具体的细节,比如接待客人的身份不一样,有不同要求。接待的场所不一样,有不同要求。客人的陪同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还要强调,就是在客人的接待过程中,一些具体操作的细节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我们可以从礼仪的角度讲商务接待的两个大的问题。

接待的一般性规则:平衡、惯例、对等。

第一,注意一般性规则。一般性规则,实际上是有三个点,第一个点我们叫什么呢?叫平衡的规则。什么叫平衡呢?所谓平衡就是,在接待多方客人时你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说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或单位来的客人不只一拨儿,这样的话,你就要注意这平衡问题了。平衡就是要平等相待。我打个比方,我在街上走,看见了两个美女走过来。我要跟她们打招呼,我一般喜欢采用这种方式:“二位好,大家好。”其实从这个礼仪的角度来讲,叫做不排列顺序,简称不排列,否则我这儿要讲什么小王好,小李好,搞不好那个被排在后面的小李就有点儿别扭了,不高兴了。

为什么先招呼小王?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把人记错了,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忘了另外一个人的:“老张你好,你叫什么呀?好像我见过。”这个好像被见过的人,他就不大高兴,其实聪明的话,有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不排列,这就是一种平衡:请大家吃饭,请大家干杯,请大家用或者大家说,大家坐。当然有的时候你还是需要排顺序的,比如要按照级别排,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平衡,就是在同样一个层面上来讲,你不要乱来了。再打个比方,你要干杯祝酒——就干杯祝酒一般的习惯来讲。如果我是主人的话,我第一杯就是跟我右侧的人干的。因为从餐桌礼仪来讲,右侧的人是主宾,所以我这第一杯是跟主宾干的,然后从第二杯开始,就是顺时针方向前进,就是跟我左侧的人干,然后就转着圈走了,顺着表针走的时候走。为什么要这样走呢?这就涉及到接待礼仪的第二个问题了,第一就是我们讲的平衡。

第二,注意惯例。惯例就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形式。其实按照顺时针方向干杯,祝酒,握手这是一个惯例,来自西方社会。据说这样的做法是表示光明在前,我们共同发展,与时俱进;而逆着时针走,一般被视为不吉利的情况,说个有点晦气的话,这种活动,我和您大概都很少参加。你要想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能够碰到逆时针的情况呢?追悼会与遗体告别,简单回忆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情节,是不是逆时针走的,人死了,我们走回去追忆那往昔的时光。除此之外,这个逆时针行进,大概只有一种情况是吉利的,就是运动会入场式,那实际上是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发明的一种习惯。习惯继承下来了,就约定了,所以运动员入场式,一般也是逆时针的,但此外,一般都是顺时针走,这是惯例。

那么,接待礼仪的第三个规则叫什么呢?叫对等。所谓对等就是规格对等。举个例子:你们两口子到我家来吃饭,我怎么招呼你的?大概是吃了什么,是个什么档次;陪着你到什么地方去玩了玩,然后管不管你住,管不管你用什么交通工具。等将来我到您家去,恐怕您得如此这般对付我,你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我记着我们结婚的时候,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的事。那时候经济条件当然很差,也送不了什么东西。人家一给我送礼物,我们都拿一个本记着呢。比如张三送脸盆一个,李四送毛毯一条,王五送那个浴巾两个,那叫彩礼单,都记着呢。记着为什么?记着将来他们结婚的时候,给人找回去。有来有往,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实际上就是对等。

从公司交往的角度来讲,一个是平衡,一个是惯例,一个是对等,这是接待礼仪三项最重要的规则,这是大政方针。此外,从接待礼仪的角度来讲,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衣、食、住、行、交通、安全、宣传报道,这一些东西都很重要的。有时候你要不注意就会很麻烦。比如有一次,我到一个单位去开会。当地的同志也是好心,大概是这样的:我是去作一个关于外交形势的报告,其实也就是关于外事、外宣、外贸方面的内容。同志们来听,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可能说的这个圈子大了一点,结果电视台知道了,电视台来采访我,他也没跟我说。本来我是上午作报告,下午也作报告。中间休息半个小时的,包括吃饭半个小时。他跟电视台说了,你说电视台记者来采访我,咱也有个社会公德,也有个跟媒体互动的问题。人家看得起你才来采访你,你能不接受吗?不能不接受。

但是实际上感觉不大好,因为什么?因为饭都没吃好,休息也没有,也没喘口气,而且下午的工作还要保质保量呢,所以,如果是你搞接待,你一定要心中有数。比如,我们一般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采访某人一定要经当事人同意,甚至采访提纲、采访主题,都是人家认可的,不能强迫服务。这实际上就涉及到接待礼仪,也包括我们交际礼仪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尊重为本。我反复强调尊重,但是我也说个实话,凭我的经验来说,我们大多数人绝对没有不想尊重人的意思,但是他不懂得那个操作的技巧。关于操作技巧,我喜欢讲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了解人,尊重人。我把了解放在尊重前面。不了解你,谈何尊重?比如我们这儿开个玩笑,说得轻松一点儿:你是个女孩子,假定你在热恋,或者假定你结婚了,那你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讲,你说个实话,你应该知道你最不爱听到的,你们家那口子说什么话了,但是有人是不知道的。

那天我跟一个老兄吹牛。他问我,他说老金,夫妻之间无话不谈吗?一下把我逗乐了。我说理论上是这样的。他问实践中呢?实践中谁要真的相信这句话,有时候会倒大霉。我说依照我的革命经验——尽管我经验不丰富,但是我也喜欢琢磨这个事,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作为男人。有那么十来句话是不能跟老婆说的,当然有些话在这儿不方便说,在这说得太多了,会破坏一种美好的感觉,说两句能说的吧。我当时就跟他讲,我说我这儿有两句话,有革命经验的人,男人,是不会回去跟老婆说的,那我们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各位老兄和老弟,哪位不信请你回家操练,今晚必遭报应。

第一句不能跟太太说的话是什么呢?第一句不能跟太太说的话就是,你和他好以前和别的女孩好过没有,不能说,除非被她发现,发现也不承认,打死也不承认,这是原则问题,否则你不了解女性,因为女性——说个浅显易懂的白话吧,她对感情比较认真,比男性要认真得多。我们经常讲女人比较感性,不爱你拉倒,爱上你之后,就希望把你套牢了,你就是我的了。现在不允许你情感走私,心里惦记着别人,以后当然也不允许。爱你爱到深处,还要追溯,要找回去,残忍地剥夺你以前的感情经历。有时候跟你好了十年八年之后,还不信呢,还不放心呢。对你进行活力侦察:“老刘,咱俩做夫妻已经八年了,以前也不好意思问你,现在厚脸皮趁你高兴问你一句话,你跟我说,我保证不生气,你跟我好以前,跟别的女孩好过没有?你跟我说嘛,我绝不会生气的。”千万别中她的奸计,谁要给她交代了,她会记你一辈子,哪天一翻脸,就把你这些事拉出来溜溜,回去找翠花。实际上这是人性问题。她爱他,情感排他,女性优胜于男性。

还有第二句话不能跟老婆说的。第二句话不能说的,我估计你家那口子跟你说你也不爱听,那就是别的女孩漂亮。痛苦来自比较之中,你跟老婆或女朋友说别的女孩漂亮,这等于说她不漂亮。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说女性天生好比,其实男人也比的。从小,女孩子要比谁的衣服漂亮,大了比追谁的男孩子多,结了婚比谁家的房子大,生了孩子比谁家宝宝聪明。从头到尾比的一条就是相貌。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很当真,所以当老公的人,你要是聪明的话,你会知道这是一个底线,千万不要在老婆面前说别的女孩子漂亮,包括她妹妹在内,除非她妹妹5岁。她妹妹25岁你夸夸看,我敢保证在较长时间内,你将难得有机会见到这个25岁的妹妹,她不给你创造机会。这是底线,她有这个自我保护的意识。实际上我讲的是了解人,尊重人。

在商务接待中,例行公事很容易,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非常容易,礼貌用语也很容易实现。我现在要求你去给我做,你不说,我给你扣工资,不给你发奖金不就完了,但是真正地让人家客人感觉到宾至如归,如沐春风,那就要求你把对方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比如我接着下面这个话茬,我给你讲一个细节问题。我们在下面还会归纳一下饮食问题。如果小范我到你家去了,我们不说商务交往,就是社交。我到你家去,你爸爸妈妈和你,或者你和你的男朋友一块儿招待我吃饭。你认为最先考虑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呀?你爱吃什么呢?你这句话其实按照接待礼仪来讲,就是NO,就是不能PASS的,你那个问题叫什么?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老百姓爱问的那个问题,实际上叫做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你要问起来,有时候你会吃大亏。

有一次我到一家单位去有事。这个董事长从外地赶回来,结果堵车,董事长没赶到,女秘书赶到了。这个女秘书在前面,她离我很近,提前赶到了。小姑娘很漂亮也很老实,说话很实在,说金教授,老板交代了,让我赶回来伺候你,让我伺候好你,要什么给什么。我说姑娘你不能说这个话,说这个话你要吃大亏的。我说你给我弄点饮料喝算了,她说那行,她说金教授那你说喝点什么,吃什么喝什么,这是开放式问题。我当时跟她讲,那就来杯路易十三吧。她眼都直了,你还真要?其实你要让我到你家去,你问我爱吃点什么,我要真给你点有难度的东西,你还真就麻烦了,是吧?那路易十三你一般没有,一般人也不会买,但是我要点没有的呢,比如你给我来豌豆汁儿吧。你家造不出来呀,虽然不贵,你造不出来,至少开车到后海去买呀。所以有经验的人招待饮料什么的,他都问封闭式问题。

比如说,金教授喝茶还是喝咖啡?就是给老金下一个套,等于告诉老金,不喝茶就只能喝咖啡,不要想路易十三。请你吃饭也是这样的,比如我们点菜了,你别划圈划得太大了。金老师来条什么鱼?多宝鱼、石斑鱼、苏梅,你什么感觉?把我吃了得了,你要在广州吃条苏梅倒还便宜点,你到北京弄条苏梅,怎么也上千去了,搞不好一斤298呢,谁扛得起这个,咱也吃不起。要我,我也吃带鱼,所以你限制一下,小范,咱们来条鱼吧,来条草鱼,还是来条鲤鱼?言下之意你就只能吃这两种,你不要想多宝鱼,要吃你回家自摸自和去。它是这样的问题,其实你刚才那个问题,你最该问我的问题是什么呢?是这样一个问题,是金教授您不能吃什么。这是在公司企业里面真正有接待经验的人、请人吃过饭的人应该问这个问题。他不是问,您爱吃什么,而是问您不能吃什么,这样范围会小一些,而且这个就容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