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5:商务礼仪
3061000000039

第39章 商务用餐之自助餐 (2)

第三,自助餐的取菜方式。我们刚才讲了,它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你自己取去,所以吃多吃少,纯粹是你个人自由的事儿,我们中国人有时候在餐桌上吃饭,喜欢讲假客气,这个爱吃吗?爱吃。谁知道是真爱吃还是假爱吃。好吃吗?好吃,那你多吃,行,其实有的时候那菜吃了一筷子,吃了两筷子就不好再吃了,担心人家说咱没有吃过东西,其实你要真正有教养的话你会明白,主人请你吃饭,你把那菜吃得越干净越多,这说明点得对,说明厨师做得好,所以自助餐第三点就是对取菜的数量来讲,叫多次取食,两个字,多次。

自助餐的取用——多次少取,不可外带。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量力而行,你要爱吃,吃过,知道自己的基本力量,比如我喝这个酸奶,我能喝三,我就拿三,但是有的菜你可能没吃过,比如这个地方有炸大虾,咖喱味的,你可能一般人没吃过,我们一般吃红烧的或者油炸的,咖喱味的这个大虾,那我就不适应。我拿一个过来,想吃,我可以再去。一而再,再而三都是允许的,但是不能一次弄太多,这很重要。因为你要弄太多,你吃不了就浪费了。

自助餐非常重要的一个讲究,量力而行。而且自助餐跟我们平常自己外出吃饭不一样,不能打包外带。另外,你要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但是你绝对不能带走,所以你可以多次取去。

接下来一点要讲什么呢?少量。所以我把这个多次和少量,加在一块儿叫多次少取,我认为这是自助餐最最重要的一个点,但是我们有同志没这个感觉,他是这样的,老取去,别人会不会说我没吃过东西呢?再说那个东西那么好吃,下次去没有怎么办?所以让我一次爱个够,喜欢吃炸鸡腿,六个;喜欢喝易拉罐啤酒,青岛的,七个。那天我们去吃自助,一个女同志更狠,跟一男同志,两个人大概小两口,看上那个西瓜了。冬天嘛,西瓜少。

“快来,这儿有西瓜!”那男的跑去了,结果把那个盘全端走了,我们理解这是土匪下山了,这种人少见,但是,如果你要是公司企业的集体活动,你们单位出这么一位,你是不是也跟着深受其害,被别人笑话?这是员工形象问题,所以这个多次少取这样的事儿,你要注意。严格讲,多次少取是最重要的,其实你从这个餐桌的,现场的用餐的规范来讲,也就是我刚才讲的这几点。第一排队。第二餐具使用要规范,要取对路,可能的情况下要送回去。第三多次少取。第四不能浪费。最后就是千万不要外带,尽管这是付费性的。你要是参加宴请,一般人还不好意思带,但付费性的有的同志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能多吃就多吃,我还见过厉害的,能在那儿吃两个小时的,好家伙好像省一顿似的,这有点不合适。你把自己撑坏了划不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再好吃,也不能带走,这点必须强调。

还有自助餐不用排座椅,相对自由。自由总是相对的,肯定有一些规范的,对不对?

从社交的角度来讲,交际礼仪告诉我们在自助餐上有这么几点要注意:

第一,自主择座。就是说坐在什么地方,要不要坐,这个事儿你自己说了算,一般来讲,自助餐跟我们刚才讲的正餐的最大一个区别是不排座次,所以这个自助餐有的时候它是在室内举行的。像欧美有些酒会它也在室外举行的。在很多影视片中,大家拿着一杯酒,然后互相找熟人,去聊天。这是一种交际,游动交际。我愿意到哪儿去到哪儿去,自主。当然虽然是自主,你也不能乱来。比如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极其特殊的原因,你不要单打独斗。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儿,那目标性很清楚的,出去就是为了吃的,当然我要个人去消费是一回事儿,我个人到酒店去,吃个自助,我就是吃饭去了,但是我们刚才不是讲,它是商务活动。虽然这个时间有限,大家省事儿,吃个自助,但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你也不要太不合群。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动物。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人和兽的一个区别,除了我们在概念里面讲的,就是本能交际和经验交际之外,人和兽的一个区别就是个体交际和群体交际,人是有社会性的,人是有交际圈的,所以你自助择座,也是相对的。

第二,自愿交谈。在自助餐会上,你可谈可不谈,但是如果你跟别人坐在一起的话,比如一般人可能跟本单位的人坐在一块儿,也可能跟刚刚认识的人坐一块儿,也可能我自己高攀一点儿,跟我想认识的人坐一块儿,大概就这三种情况。和自己的人在一起,和刚才结识的人在一起,和自己希望的人在一起,这是社交的不同层次。你在这个地方的话,你可谈可不谈,交谈是自愿的。

什么意思呢?一方面你要注意,你得跟别人说几句话,至少打个招呼吧,比如熟人坐对面儿,你都不理他,这不合适,如果发现刚刚认识的人坐在对面,或者自己找的那个就是刚认识的人,在一块儿聊两句,怎么样?下午散了会之后,准备到哪儿去参观参观?逛街不逛街去?到了北京了,北京这个季节气候不错,春游嘛,另外你要注意什么呢?一方面是你自己要找到一些话题,找到适合的话题,这个时候在自助餐上的话题,一般应该是短而简单的话题,因为他在吃饭,你不适合高谈阔论,你要谈谈中美关系,谈谈中国和欧盟的贸易纠纷,谈一谈股份制公司发展的前景,谈谈民营企业的重要位置,这三两句话说不完,你有点煞有介事了。这时候应该谈谈短而简单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回答而且占的时间不长。所谓三言两语一句话,也可以说它属于应酬和寒暄。

再者,我们讲自愿交谈,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万一你要碰上人家不爱谈,话不投机半句多,打住,有人不?有人我就愿意跟你谈,你爱跟我谈,我也跟你谈,你不爱跟我谈,我也跟你谈,我再接再厉,我整死你。这个就不合适了。你耍赖,既然是交谈嘛,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这样的意识你要有。

第三就是说你在这种社交场合,不管是站着,走动着,还是坐在一块儿吃饭,要注意适当的距离,我这里讲的距离是什么距离呢?是空间距离。严格地讲,我们相当数量的国人,这个空间距离意识不是很强,这个跟中国过去的传统有关系,我们老百姓的传统讲亲密无间,你注意过这样的事儿没有,可能你做媒体还好一点儿,你在那个公司企业里经常有人互相称呼张哥,李姐,王叔。我很忌讳这个。我跟大家说实话,我说这个下了班之后,你爱叫他什么叫什么,你叫他爸咱都不管,你周瑜打黄盖,在公司企业里,在外人面前,不能什么张哥,李姐,王叔,你哪个村出来的,你搞不好人家说你黑社会呢,不正规。开玩笑也是,没有不敢开的,三荤六素都敢来,有时候还给你动手动脚。男性也好,女性也好,什么拉你呀,拍你呀,常有的事儿。喜欢开个玩笑,实际上这是小生产社会的意识,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他要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既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自尊。实际上就是一种空间距离和交际距离,从交际距离的角度来讲,你要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说有的人你能谈一块儿去,你就再接再厉。有的人,你可能想认识就认识了。有的人,说实话,你想认识人家,人家不想认识你,别高攀,这个你得量力而行,否则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是每个人都想认识你的,这点儿你得有数。其实我们有教养的人,要跟别人保持这样的距离。当然过去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差,我有一次到一家银行外面的ATM机——就是自动提款机——提钱去了。那时候那东西少,我在刚把卡塞进去,刚按密码,后面过来俩同志看着呢,我就不敢了。这我要把密码按下去,他给我一棍子怎么办呢?他俩还劝呢,你干你的,我们就是看看。那怎么能看呢?有一天我坐地铁,我拿着一晚报,我在那儿看报纸,边上一个同志跟我同看,还翻,还着急,没看见下一页什么内容。这种亲密无间对自己人还可以,但是你如果参加这个酒会也好,或者参加其他的正式的社交活动也好,你想想人家不认识的话,你在这桌子上坐着有那么三四个位置。一个人,其他位置不坐,偏坐你身边,你什么感觉,不舒服,这个礼仪是讲尊重的。既要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那么这个非常重要。

再者,在酒会这样的活动中,有的时候寒暄和应酬经常需要注意,那么在寒暄和应酬中需要注意,恐怕是这两个点。

第一就是你跟别人寒暄的时候,要使用尊称,别太土。比如服务生,男的叫他先生,女的叫她小姐,那么认识的客人称其行政职务,什么金教授、王总、李经理、何董事长,你这样叫。不认识的人呢,可以使用泛尊称,广泛的泛,比如也是先生,小姐,女士,夫人,或者我们国内常用的这个词“同志”。当然这种事儿,你也要注意它的范围了,其实不同行业的人,使用称呼它有不同的范围,像我刚才讲的称兄道弟,在商务交往中不合适。同样的道理,你家人也好,配偶也好,有时候乱叫也不行。你注意没有,咱中国人叫那口子就特有意思。还没结婚的人,可能没有经验,你要去得多点儿,你会知道我们这世界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了。比如我们一般最老土的叫法,“老婆”,比较传统的叫法,“爱人”,军队一般叫“家属”。

像南方的湖南叫“堂客”,屋子里的人。外来的客人嘛,也“堂客”。还有更狠的,屋里的,炕上的,“孩他娘”。还有直呼其名的,当然比较时尚的叫“夫人”了。但是这个夫人,也有个特定的场合。比如我跟我太太在街上走,我要跟你介绍的话,我会告诉他,这是我老婆,我不会跟他讲,这是我夫人,这是我太太,你觉得酸吗?但是这个问题,你要是不注意的话,你跨地区乱用就会很麻烦。在欧美、港台,爱人的意思是什么呢?Honey,情人。翻译成中文就是小蜜了,就是情人了,你这儿介绍的是正规军,是法定的配偶,他那儿理解你把第三者领来了,你太猖狂了,他对你有看法。这是沟通的问题,所以寒暄你要注意这个称呼很重要。称呼不仅是给对方听的,而且是给在场的其他人听的,反映你的教养。再者就是寒暄之外,问候,打招呼了。

第二,不要高喊。我们经常看到,在人多的地方吃饭找人的人,听说过没有:“老王老刘,快来,这有肉!”打劫的来了,这个不合适,要细语柔声。而且寒暄的时候,一般有规范性的语言:“你好”“谢谢”“再见”“欢迎再来”,或者是“认识你很高兴”,这样的例行公事的礼貌用语,你要有,一般就五句话:“你好”“谢谢”“请”“再见”,“对不起”。这样一些话你要有,这一般就是我们在工作餐或者就是我们讲的自助餐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