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意识,稳态——平衡,质子——电子,分裂——分化,趋利——避害,自我——外界,限制——扩张,匮乏——丰裕,控制——失控,内向——外向,成本——收益,中庸——极端
物质——意识
先说对立,最明显的例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水火不容,而且,这是世界观的问题,根本性的大问题,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敢不敢承认。目前,尤其在中国,从形式上,唯物主义占主流,而且大多数人对唯心主义的理论几乎一无所知,无条件批判。我个人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些。
再看一个物理中的现象,当粒子足够小时,同时表现出粒子和波的特征,之后推广到任何物质,包括星球,是普遍规律,叫做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在物理中,任何物质都同时是粒子和波,但有的主要表现为粒子,有的主要表现为波。在物理意义上,物质和波(信息、意识)是同宗同源的,对立统一的。
在生命意义上呢?物质(身体、物质)与波(信息、意识)的对立是存在的,能不能统一,在什么层面统一,正如波粒二象性主要表现在较小尺度的粒子,同样,对生命而言,自主,心理层面,是同时需要身体和意识参与的,也是同时影响身体与意识的。脑细胞是物质的,各种递质是物质的,情绪是意识的,思考是意识的,但通过意识,比如愉快,可以改变身体,影响递质,甚至影响到心跳,血压,体温等,同样,身体病变,或者服用精神药物,都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意识,最明显的比如致幻药物等。在心理层面,意识和物质是对立统一,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
而物质,唯物主义,主要体现和应用在反馈层面,比如身体的健康,意识,唯心主义,可以指导和影响到互动行为,比如积极的社交。当然,不是绝对的,身体的健康离不开积极的社交,有效的社交也可能需要物质的交换,只有在适合的领域范围才能很好发挥作用,比如作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是唯物的,唯物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规律并应用,但对社会交往,尤其是作为社会人参与与人的互动,比如家庭、工作等,基本上,唯物主义是无能为力的,甚至有害的,就需要唯心主义理论的指导,纠正自己意识中的问题。这无关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害,有用的,有效的,才是对的,是好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就反馈(自主、互动是反馈的高级形式)本身而言,是有方向的反应的耦合,反应是物质的,而方向,趋利避害本身,其实是一种信息,一种意识的初级形式,随着复杂度增加,意识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重要,与物质的区别也越来越明显,比如互动,重点是意识的利害博弈,甚至可以不涉及到现实和物质,但很多现实的物质的进步和发展却正是由于互动才出现的。
这个有什么用呢?一方面,作为一种世界观,单纯的片面的看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不足的,不对的,二者需要区分却不能分开。更主要的,作为新的指导思想,比如身体方面,以物质为主,唯物主义的方法和结论是适用的,有效的;心理方面,物质、意识同等重要,就需要同时应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方法和结论解决问题,当然最好是将二者统一,创造新的方法和结论;在社交方面,以意识为主,就要运用唯心主义的方法和结论作为行为指导。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问题,有可能是反馈层面的,也有可能是自主层面的,或者互动层面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
稳态——平衡
不通则痛通:通畅、通顺反馈路径的完整和稳定稳态
不平则病平:平衡、平稳反馈路径的方向和结果平衡
主要用于反馈,身体层面,但自主、互动同理。
有关身体的稳态不用解释,人的体温、体液PH值、体内任何一种元素或分子或细胞的含量和分布等都在一个很小的区间范围内变动,保持相对稳定,任何干扰和破坏,比如影响到反馈模型的完整性,结果就是不通则痛,无法通过反馈作用来消除刺激的影响而保持稳态,刺激就会叠加,这种单方向的积累结果往往是稳态不可逆的变化,引起身体疾病。
平衡属于化学反应的特点,化学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化学反应都包括正反两个方向,当速率相等时就达到化学平衡。生命体中,更复杂一点,是多组相关可逆反应的动态平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得失质子,也叫酸碱平衡,一类是得失电子,也叫氧化还原平衡。但动态平衡本身是不稳定的,是一种不平衡的平衡,不稳定的稳定,因为绝对的平衡和稳定或不平衡和不稳定都无法形成生命,与生命与关。
影响远远不止于此。稳态、平衡类似于物理中的惯性,同样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和互动行为,表现为懒惰,保守,拖延,封闭等,其本质都是对稳态的偏好,对生命而言,这一偏好是利大于弊的,比如中庸,坚持,甚至保守,都是积极地,但同时,不利的一面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互动和自主,比如懒惰、封闭,大多数是不好的,需要克服和改变的,因为对大多数人,主要问题是无成可守,坐吃山空,因此仅有守成之道是不够的,还需要创业之道,积极进取。克服懒惰,是人生一大难题,本身也是一大功业。
回到身体层面,不管是防治疾病,还是促进健康,只有一个核心:反馈。保证反馈的路径是完整的、通畅的、稳定的、便捷的、高效的、最优化的。另外,还有刺激,给予有利的刺激,正向的刺激,适当的刺激,有利于稳态的维持,既要控制刺激的种类、强度、频率,尽可能减少对稳态的伤害和破坏,同时又要施加适度的正向的压力,提高稳态适应能力。还有反馈结果和方向的控制和选择,对不利的反馈结果,要采取措施修正,如重构反馈路径等。
总之,对平衡、对稳态、对反馈的调节,不能操之过急,而要持之以恒,不能盲目行动,而要有的放矢,不能过犹不及,而要如履薄冰,以果为因,以慢为快,以少为多,用最小的代价,最少的变动,最弱的影响来达到最根本的改善,最明显的治疗,最长久的健康。
质子——电子
物理中有温度和压力,是两个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同时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参数。反馈是化学反应的集合,更具体来说是有机反应的集合,对反应影响最大的化学参数无疑是酸碱度和氧化还原度,一个是分子对质子的竞争能力,一个是分子对电子的竞争能力,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要么是其中之一,如光合作用、氧化供能过程,质子泵过程等,要么是两者同时,如结合反应。
化学反应(不管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焓变,焓变是一种特殊的熵变,熵变(温度和压力)的来源于粒子运动,而所有粒子运动的原因都是引力,并且,万有引力,引力来自于区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所以引力是跨越粒子和波,物质和意识,生命与非生命,存在与虚无的,是最普遍最基本的客观规律。
质子性表示分子得失质子的能力,即对质子的引力,也就是酸碱度,电子性表示分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即对电子的引力,也就是氧化还原度。主要的概念有三组,一是度,针对外界或自身刺激的分子或物质,表示酸碱度、氧化还原能力,二是平衡,针对体内反应过程和状态,表示保持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的稳态的能力,三是压力,针对细胞和身体,表示为了应对刺激,保证平衡和稳态需要做多少努力,差距有多大,是不是超过承受能力等。
细胞内分子多为有机分子,比较脆弱,因此对酸碱度和氧化还原度要求很严格,稍有波动都可能引起分子失活或破坏,因此体内会尽一切能力保持体液酸碱度和氧化还原度稳定适宜,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
体内物质变化的通式为:
有机物+氧气=水+二氧化碳
这是一个燃烧方程,事实上从生物的角度,人体就是一个缓慢燃烧的反应器。涉及到人体两大主要物质交换场所的消化系统(有机物、水)和呼吸系统(氧气,二氧化碳),也涉及到酸碱性(水,二氧化碳)和氧化还原性(有机物,氧气)的调节。
从调控总量和影响程度来说,食物的影响更大,不管是对酸碱平衡还是对氧化还原平衡,也是细胞酸碱压力和氧化还原压力的主要来源;从调控速度和精密度来说,呼吸,通过氧气调节氧化还原度,保证氧化还原平衡,减轻细胞氧化还原压力,通过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度,保持酸碱平衡,减轻细胞酸碱压力,更有优势,更容易实现,但总量很小,调节能力有限。
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食物,还有空气,其酸碱度和氧化还原度并不一定完全和细胞适宜条件一致,这之间的差别就需要身体通过体内缓冲系统进行调节,也是身体适应性的核心能力,如果不注意健康,比如长期过劳、熬夜等主要增加电子压力,肥胖、垃圾食品等主要增加质子压力,当压力超过身体适应能力,身体为了保持体液即细胞外环境的稳定就有可能牺牲一部分细胞,将压力转嫁给这些细胞,一般是肝脏、肺脏等与外界接触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主要发生的器官,如果超过细胞适应能力,也会引发细胞损伤、凋亡,甚至癌变,常见的疾病主要也主要出现于这些细胞、组织或器官。
分裂——分化
从受精卵开始,人体细胞会走上两条不同的道路:成为保持分裂能力而不具有具体功能的干细胞或成为丧失分裂增殖能力但具有高度复杂的生物功能性的体细胞。如果套用物理中的能量的概念,把细胞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分别看做一种能量,比如类似于物理中的势能和动能,把分裂能看成细胞势能或DNA能,把分化能看做细胞动能或蛋白质能,可以使很多生物现象更容易理解。
能量是守恒的。对正常细胞,分裂能或分化能同样如此,一般是分裂能转化为分化能,分裂能的表现形式为DNA的完整度,比如端粒的长度,分化能表现为蛋白质的复杂度,比如抗原特性、蛋白功能等。要表现为分化能,就会丧失分裂能,如同从高点落下的物体势能转化为动能,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总量是守恒的。
能量损耗。物理中主要的损耗为摩擦,生命中类似的过程为损伤,主要是酸碱损伤或氧化还原损伤,因此,不管是干细胞还是体细胞,总的能量是在减少的,减少的速度取决于健康水平和健康管理的水平,当损耗到一定程度,正常情况会启动细胞凋亡或死亡程序。
量子能级。物理中粒子能量是量子态的,对于不同生物的细胞能量也是量子态的,一般情况正常细胞只能在一个能级,比如人的细胞和植物细胞能级是不同的,和细菌细胞的能级更不同,但这种能级一般是固化的,就像原子核一般是稳定的,氢原子不会变成碳原子,但特殊条件下,比如高温高压受到中子攻击则可能引发核反应,跃迁到另一种能级,事实上变为另一种原子。癌变也是类似过程,相当于细胞自身发生了核反应,由于极端的体内条件,比如酸碱压力和氧化还原压力过大(相当于高温高压),激活了原癌基因(相当于中子攻击),细胞出现的返祖行为,由人类细胞发生能级量子跃迁,变为类动物细胞(有一定分化,良性肿瘤),甚至类细菌、类病毒细胞(没有分化,恶性肿瘤)。
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是反馈的方向,而反馈是整个生命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形式。小到细胞,大到全人类,全生物圈,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趋利避害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对生命体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是绝对重要的,是天然合理的,是正义的。
对人而言,趋利避害就是利己,也是正当的,是合理的,是道德的,也是高尚的,是理性的,是不需要理由的。而利他,是需要理由的,值得怀疑的,要么通过利他同时实现利己,这是值得提倡的,要么,是利用假的利他实现真的利己,这样的例子历史上、现实中不胜枚举,却仍有强大的欺骗性,或者简单一点来看,任何冠冕堂皇道貌岸然都最好不要相信,做好事不要任何回报的人是有,但你不会遇到,任何人都不会遇到。
利己,并不意味着损人,至少,相当一部分利己是与他人无关的,还有一部分利己是同时利他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利己是损人利己,或者叫零和游戏或负和游戏,并且,越低等、越原始、越物质,零和的比例越高,而越高级、越先进、越意识,利己和利他越一致,利己必须损人的比例越小。
关键在于选择,反馈、自主、互动甚至全一在不同人中的比例是不同的。如果停留在反馈层面,反馈占得比重较多,物质第一,自然是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因为物质是有限的,是零和游戏,你得到的增多意味着别人得到的减少,必然引起竞争甚至战争,结果是修桥铺路无尸骨,杀人如麻万户侯;而在自主层面,自我驱动,自给自足,与世无争,能算得上是独善其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到了互动层面,由于意识本身的无限可能,琴瑟相和,百花齐放,1+1>2,利己与利人是一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互动的规律。
因此,如果物质本身不富足,不管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自身原因,是没有机会进行更高追求的,比如渔猎时代、奴隶社会,往往需要竭尽所能甚至“抢”物质资源才能活下来。而到了农业时代、封建社会,基本的生存条件一般是具备的,自主自立,自给自足,自产自用,一定程度上说,你自己就是你的整个世界。到了工业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生存物资理论上是充足的,最多是分配的不平均不公平问题,更重要的在于意识,在于科技,在于创新,而这些,都是利己也利他的,以利己而利人,因利人而利己,自然人心向善、社会和乐。按理说,发展到今天,目前的科技水平,生产力条件,生存甚至享受的物质并非匮乏,没多少东西供不应求,更多在于分配问题。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从反馈到互动,从物质到意识,从损人利己到利己利人,这是发展进化的必然。
关于趋利避害,还有一个核心,即主体,自我,自我边界,因为利害往往是相对的,具体是利还是害,判断标准是对我而言,问题在于我是谁,我是什么?
自我——外界
自我是自主层面的核心概念,外界或者自我边界是互动层面的核心概念。
在自主层面,自我属于本我,核心自我,是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塑造、自己修正、自己接受、自己控制、自己驱动、自己实现的,自给自足,自娱自乐,或者自作自受、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生自灭,与其他任何人无直接相关的结果,比如自己的定位、理想,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自己的原则、底线等,是私密的,是坚硬的,是脆弱的,是有锋芒的,是你之所以为你,是你的细胞核、DNA,是你的操作系统,是你的发动机,是你摆脱世界的能力,是孤独,是承担,是深夜无眠,是一个人的远行,月黑风高,是你从来都是一个人,是没有人会来,是你,与众不同。
而外界,或者自我边界,属于超我,我的延伸,是我选择表现出来的我,是与世界连接的方式。是网络接口,是蛋白质,是功能,是应用,是柔软的,是温暖的,是可爱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你离不开世界,也是世界离不开你的能力,是你,无可替代。
在我的不同层级中,如生物的我,自我,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事业,我的信仰等,都是一种同化和扩张的结果,意义在于降低信任成本。而且,这种同化的力量是强大的,甚至超过生命本身,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我的层级中,作为生物的我不一定是第一位的,比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生物的我(生命),家人的我(爱情),与信仰的我(自由)之中,第一位的是信仰的我,然后才是家人的我,生物的我。在互动预测对方策略时,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对方的第一身份,是信仰的我,还是家人的我,还是生物的我,是更关注经济,还是更在乎健康,或者更关心名誉等,只有确定了对方正确的第一身份,才能判断策略的利害关系,这是互动难的地方,也是有趣的地方。
自我与边界,也是对立统一的,如同DNA和蛋白质,缺一不可。没有本我,超我是无本之木,不可长立;没有超我,本我是无源之水,无法久活。本我决定超我,超过促进本我,自主自立,而后自发自强。
从另一个角度,本我属于异化,把我从人群中区分、区别乃至分开出来的过程,重点在于我与他人的不同;而超我属于同化,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存疑求同,被他人同化或主动同化他人的过程,重点在于一致性,我与别人的相同点,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同舟共济。因此自我和超我,不可偏颇,要守中庸之道,外圆内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去打磨,去实践,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找到相互之间的最佳距离。
限制——扩张
限制很多,最致命的是死亡,是对生命存在本身的限制,有生必有死,也是几乎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宿命。以及其他方面,比如物质等生存资源的有限性,人所能到达所能影响的空间的有限性,时间的有限性,以至于注意力的有限性,自身能力的有限性,甚至思维意识本身,虽有无限可能,但对个体此时而言,依然是有局限的,可以说,限制是绝对的,无处不在的。
有压迫就有反抗,有限制就有扩张。只因为死亡是生命的宿命,因此,扩张也是生命的本能,也是宿命。
扩张也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比如生命本身的长度,生命的繁殖,生存空间的占有,物质资源的争夺,思想意识的开发,宗教信仰的传播,权利,地位,财富,知识,名誉,以及美女,豪车,洋房等等,不管是富有天下的帝王,还是身无分文的乞丐,每时每刻,每个人都会受到扩张本能的驱使,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这是一对矛盾,关键在于怎样解决。如果用物质,由于物质本身的有限性,而且很有限,要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所有欲望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如果求之于己,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也不现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也不合理,对总体而言并非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如果用互动,用意识,用创新,则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意识领域,能创造的潜力是无限的,而人能占有的是有限的,而且,相互之间是正和游戏,你占有的越多,创造的越多,对别人对总体也越有利,创新发明可以带来更多创新发明。如果人能够将自己扩张的本能更多用于互动,用于意识的创造,那这种限制和扩张就是好的,有利的,可持续的,永无止境的。
匮乏——丰裕
这也是一对让人又恨又爱,既是限制又是动力的概念,与限制和扩张息息相关,但各有侧重。
首先,匮乏也不是一无是处,事实上,保持饥饿感,才能激发出最大的动力和能量,没有饥饿感,没有匮乏感,就没有紧迫感,最可能的结果是浪费时间,浪费才华,一事无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还有一点之前关注不够的,就是匮乏的害处或者说不利的影响,最新的研究显示,匮乏会限制人的注意力、思维、经历、理想、眼界、做事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尤其是意识,匮乏的结果往往是过度关注,甚至是将所有意识都集中到匮乏,比如穷人,太需要钱了,太匮乏了,所以,会更多去关注钱,不会去想也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去关注提升自己的价值或者提升赚钱的能力,只能通过简单低级的劳动获得很少的报酬,个人成长的速度是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哪怕是年轻人,如果不改变思维,也注定被淘汰,更不要说逆袭成为有钱人。我们往往习惯于过度夸大匮乏感甚至自己创造匮乏感,从而用战术上的努力去掩盖战略上的愚蠢,将自己的失败归于外界,归于运气,归于天意,却很少想过是不是真的匮乏到如此程度,挤不出一点点时间去想去关注去发展自己不匮乏的,比如自己的优点,特长等,给自己机会,至少公平的分析一次自己的处境,是不是只能这样,是不是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我们以为我们匮乏的东西。
丰裕是匮乏的另一端,不好的方面,丰裕会使人丧失动力,丧失斗志,好的方面,丰裕可以使人心态更平衡,更平和,更加自由,解放自己,能有充足的机会去关注、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增加丰裕,财富会带来更大财富,权力会带来更大权力。
还有一个角度,理论上讲,匮乏更主要是物质的特点,丰裕更主要是意识的特点。相对于人的欲望的无限和物质财富的有限,匮乏几乎是绝对的。相对于意识的无限可能和人的精力以及能力的限制,丰裕也几乎是注定的。
问题往往在于意想不到的地方,因为现实中,最大的问题是物质的过度丰裕和意识的过度匮乏,简单的比如日益普遍的脂肪肝、高血压等富贵病,对大多数人而言,食物是充足的,而匮乏感会诱导我们过度摄入,因为在生物进化的亿万年中,很少出现过食物充裕的情况,我们的身体本身还不适应最近几年或者十多年出现的新的挑战,来自于物质丰裕的挑战,不仅仅是食物,一切物质,我们科技的进步有足够的能力满足正常的需求,当然,匮乏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来自于需求的同步或过快增长,但更多的来自于分配问题,这也是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共同的难题:一方面是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生产和销售又困难重重,供不应求的东西很少,主要的问题是供过于求的同时,需求又被不合理分配所抑制。
意识方面的匮乏更是触目惊心,也许是长期的匮乏尤其是物质的匮乏已经使人失去了关注和满足意识需求的能力和愿望,几乎已经是寸草不生。不过也有值得高兴的,那就是年轻人,尤其是出生于近二十多年基本上属于物质相对丰裕时代的人,会有愿望也有能力去满足去发展意识,比如道德,不管是作为人的基本道德还是作为公民的社会道德,或者作为职业人的职业道德,比如文化,哪怕现在还是非主流还是亚文化,但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有责任让社会的物质分配更公平,更丰裕,也有责任让意识更加丰裕,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多的健康、快乐、幸福,而不仅仅是活着。
控制——失控
控制是确定性、可预测性、可测量性较高,而失控是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不可测量性较高。从反馈到自主到互动,控制性逐渐降低,失控性逐渐升高。
在反馈层面,是化学反应组合,而化学反应是确定的,有方向的,结果明确的,可预测的,可检测的,可调节的,虽然不像单个化学反应用方程式就可以进行研究,但总体来说,是可控制的,这也是为什么药物是有效的,当反馈过程研究清楚之后,可以通过改变其中的某些化学反应过程而改变反馈结果。
在自主层面,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但不同于反馈的绝对控制,是一种相对的,意识对身体的控制,一方面,相对于反馈,因为意识的参与,可控制性本身是较低的,另一方面,相对于互动,因为影响到身体,失控的危险又是巨大的、可怕的。所以,在心理成长中,除了建立自我之外,另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控制,或者驱动。
在互动层面,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等活动,主要表现出的是不可控性,而且,这种不可控是正常的,大多数情况下危害也不大,这种不可控性来源于意识本身的无限可能性和可塑造性,也是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所在。
控制意味着稳态,意味着平衡,意味着一致等,对生命是至关重要的,而失控意味着可能,意味着包容,意味着适应等,对生命也是至关重要的,前者,是保证生命存在,不会变差,而后者,是为了生命发展,变得更好。
内向——外向
内向与外向在自主尤其是在互动中,是对人(性格)进行分类的核心指标之一,另一项一般是稳定与多变。内相与外向的定义、特点什么的就不再介绍了,关于内向和外向,我们或许知道的还是太少。
首先关于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是先天和后天共同决定的,其中,后天的部分主要来自于早期的教育,更准确的说来自于与母亲的关系,如果婴儿敏感度低,或母亲给予的关注和爱更多,就形成较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能力会随年龄而不断强化,最终定型为偏外向性格,而如果婴儿本身敏感度高,或者母亲给予的爱不足够,会导致较难信任别人,更加独立,更加自我,也会随着年龄而强化,最终定型为偏内向。一般而言,没有优劣,各有所长,偏内向更容易关注自己,在自主方面更有优势,偏外向更喜欢群体活动,在互动方面更有优势,不过,只要不是极端内向或外向,都是有足够的能力应付自主和互动的压力,能不能做得更好更多取决于正确的方法、用心、重复练习等因素。
区分性格的意义,因为性格一旦形成,虽然不是绝对不能改变,也不是性格决定一切,但的确会对工作、生活等方面有巨大影响,要发挥自身之所长,做更符合自身性格的职业,用更适合自身性格的方法,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除非有更好的理由,要不然对自己性格的认识对选择很重要。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偏内向的人会通过独处或人较少的深度互动来获得能量,而社交尤其是人较多的热闹的场所是很消耗能量的,偏外向的却与此相反,长时间独处是会疯掉的,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热热闹闹才是最舒服最有能量的,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性格尤其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因为有些职业的主要内容往往有较强的偏向性,比如销售,应酬较多,外向的人更享受这个过程,内向的人虽然可能做得更好,但很难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再比如写作等,看书、思考等都是需要独自完成的,对外向的人而言,这份工作会是压力,需要承受甚至忍受,但内向的人很可能会觉得是享受,乐在其中。
尤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性格只是一方面,一般人都是居中偏向一侧而已,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好自主和互动,也没有必要刻意强调,更没有必要为此自大或自卑。
成本——收益
成本和收益是属于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可以放大一点,在互动中,也是核心概念,时进行预测和制定策略的重要基础,也可以在放大一点,在反馈中,趋利避害本身就是类似于成本和收益的概念,可以说,成本收益在互动中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趋利避害在反馈中的重要性,互动是反馈的高级形式,成本收益也是趋利避害的高级形式。
之前分析过互动的另一核心概念——自我边界,或者自我延伸,自我扩张,要达成有效互动,首先要判断各自的边界、关系、底线,人是利己的,是理性的,这一点是绝对的,而相对的、灵活的、具体的是每个人对每件事的自我边界所在,即利己的“己”到底是哪个己,是自己本人,还是家人,还是事业,还是信仰等,明确自己和对方的第一身份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预测对方的行为,而要用到的工具就是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成本和收益大小。
成本的来源是局限性。资源的有限、能力的有限、时间的有限、财富的有限、感情的有限、精力的有限、兴趣的有限等,因此,任何对一种事物选择都意味着同时对另一种或多种事物的放弃,这就是成本。而成本的价值取决于自我定位,通俗一点,如果用一个标准(比如用钱)去衡量所有成本的价值,每个人的定价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人,同一件事物定价不同,比如同样一份月薪五千元的工作,对富二代而言是不会选择的,因为时间、精力的定价更高,但对于普通人,却只能选择,因为他们的时间、精力定价是低的,没有更好选择。
这就涉及到个人成本结构的问题,简单来说,个人成本结构就是你自己对所有事物的定价系统,包括自由、尊严、健康、友谊、爱情、生命等所有,分别值多少钱。成本结构的意义在于比较,和社会平均成本结构的比较,假定社会平均成本结构是确定的(事实上很难,但会有一个相对接近和稳定的标准),你就可以和自己的成本结构进行比较,你的定价高于社会平均值的选择,是你的软肋、弱点、缺陷,而你的定价低于社会平均值的项目,就是你的强项、优势、特长,差距越大优势越明显,类似于企业竞争的成本优势,个人竞争也是一样的,成本有优势才更大可能胜出。
确定自己的成本结构主要来自于自主,即对自我的认识,而确定社会平均成本结构主要来自于互动,即对外界,对他人的认识,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收益同样如此,收益的原动力来自于扩张,扩大自我存在,方式多种多样,无穷无尽,同样,如果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各种收益的价值,不同的扩张对相同的人而言价格不同,相同的扩张对不同的人而言价格也不同,也存在个人收益结构和社会平均收益结构的比较,一个结果,你的收益价格低于社会平均收益价格,从广义上说,是一种总体意义上的浪费,最简单的例子,同样一个肉包子,对刚吃完大餐的人和对饥肠辘辘的人,收益价格是不同的,如果有人吃不饱肚子,那么浪费食物就是一种不道德,尽管是本来属于你的食物。如果你的收益价格高于社会平均收益价格,同样是你的优势,因为幸福感等于收益比期望,如果能更快更高得到幸福感,用更少的占有就能比别人享受更多的幸福快乐,不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好事么?
收益结构同样可以指导我们的选择,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和方向,找到能最大化享受到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的事,然后与成本结构相结合,综合分析比较,找到即是适合的、擅长的、有优势的,又是喜欢的、享受的、有兴趣的领域和方向去做,这样才能最有可能取得成功,也最有可能享受快乐。
成本收益不仅可以找出对自己而言各种策略的利害所在,同样可以分析对方的利害所在,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实现更有效的互动。首先,最好是能够互利共赢,零和游戏或负和游戏,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你死我活的事,能不做就尽量不做。其次,成本结构是可以转换的,对某一层面是零和游戏,如果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方式,本质上是双方第一身份的转换,到了另一个层面,可能就是正和游戏。互动的意义也在于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分工合作,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收益的最优化配置。
中庸——偏激
中庸之道,乃人间正道、大道。
前面有平衡和稳态的介绍,核心在于“度”,或者平衡点,不管是生理上的PH值,体温,血压,血糖值,体重等,还是心理上的内向——外向,自大——自信——自卑,稳定——多变,或者社交上的合群——孤僻,慷慨——自私,宽容——嫉妒等,正常的,也是最佳的往往是中间的,平均的,适度的,温和的,普通的,容易的。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出于生命维系成本的考虑,这样的结果,是自然选择选出的,是由化学、物理等客观自然规律决定的,符合趋利避害的天性,同时,也有利于扩张,因为改变别人或被人改变都一样从一致性开始,这种平均的、中庸的,可以最大程度取得共鸣和认同感,实现一致性的最大化。只有你和大多数人一样,才能明白大多数人的感受,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才能影响他们,改变他们。
但同时,还有另一个重要规律,马太效应,80/20法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与大多数人一样,中庸之道,只是基础,只是入门,要想胜出,想进阶,想有所成就,就要有所不同,就要与大多数人不一样,至少某些方面。比如用动员比大多数人肌肉发达,企业家比大多数人更善于学习和实践,这些都是有成本的,比如刻苦的训练、减少休息和娱乐时间等,但从成本收益比来看,这些付出是值得的,利大于弊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本能,我们的天性,毫无疑问是聪明的,是亿万年进化选择的结果,但是不是有这些就足够了呢?显然不是,因为人还有意识,有后天学习,而且,不断是从年龄增长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后天的、意识的、习得的行为的比例和重要性都是快速增加的,是超过本能的,而且,本能恰恰成为后天行为的限制,比如惰性,好吃懒做是人的天性,是符合自然趋利避害的本能的,却不符合社会互动的规律,人就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通过劳动获得收益;自私自利也是本能,生物天性,却不符合互动自我边界扩张的规律,人就需要克服自己的贪念,与人分享,助人为乐。
总结来说,在身体(物质)层面,更强调过犹不及,保持中庸之道,在意识层面,需要在中庸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大多数人中打磨自己的偏见和妄念之后,更强调矫枉过正,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