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ⅳ:脱颖而出的哲学
3064400000012

第12章 同自己跳支舞 (1)

自己的比赛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苏格拉底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参加过1996年的第一百届波士顿马拉松大赛,跑到第十英里时,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撑下去,这是他第10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也是最困难的一次。

剩下最后一英里时,他碰上了一位老朋友希丹,他是《跑者世界》杂志的主编。这是他第100次参加波士顿马拉松大赛(这可是大事一桩),这是大会及他个人的第100次。

他脸部的表情极其痛苦,看起来状况不是很好,于是,哈维麦凯喊他:“怎么啦?你应该享清福了,何必强迫自己参赛呢?” 他说在第十英里时就跑不动了,对马拉松好手来说,第十英里根本还算不上什么呢。希丹在最后的15英里,可以说是鼓起勇气豁出去了。

现在离终点线还剩25码,哈维麦凯得慢下来取个好景,他的跑友温马可已经拿出相机,以便在哈维麦凯跑过终点线时帮他拍照。

希丹在那时已经领先哈维麦凯五到十名跑者,他回头揶揄地说:“哈维,爱拍照嘛!”希丹的运动精神一直挺到最后,事实上,除了好手以外,马拉松跑者不会真正彼此竞争的。

当你和38000人一起跑步时,就算你是8651名、18651名、或是28651名,又有什么差别?重点是:你必须要跑完全程。跑者真正的对手是自己。

有些人半途而废是因为:

自认为无法成功;

老板期望太高;

公司要求太多;

家庭作业花时间太多;

家人太不体谅;

等等缘由。

为什么要跑26英里又385码呢?又没人指定你做,干嘛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问题本身就提供了解答:因为只有你了解它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能强迫你去做。只要你做了,你就知道没什么事难得倒你的。不论是宣传、激情、荣耀、留名青史都不能推动你去走自己的路。

波士顿马拉松赛的断魂坡是在第18英里处,每个人一生中也有着许多断魂18英里。在人生的竞赛中,有的断魂坡出现得早,有的出现得晚。但是不管在哪儿出现,你必须克服它们。

生活中的马拉松不是和其他的38000名跑者竞赛,这是一场你和自己的竞赛。

我要好好活下去

正是在意向性和意志中,人才体验到他自己的存在。

——罗洛·梅

在美国,有一对相濡以沫、感情笃深的老年夫妻。几十年的风霜雪雨,使得两人如同参天大树与依树而居的青藤,彼此之间不能割舍,即使是须臾的分离都会令彼此牵肠挂肚,痛苦万分。

一天,病重的丈夫拉着年迈的妻子的手恋恋不舍地说:“亲爱的,我不行了,恐怕再也不能和你一起互相搀扶着去看明天的太阳了。”

“不!请不要这样说。你要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我们会永远搀扶着走下去的。”妻子抚摸着丈夫的一头银发,满眼都是无尽的爱怜。

“是的,是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能和你在一起,一起看看太阳、一起散散步、一起唠叨唠叨。可……可是,我总觉得自己像盏即将耗尽油的灯,很快就要熄灭了。”

妻子泪流满面,双手紧紧地抓住丈夫,生怕手一松,就永远地失去了他。

“最后,我请求你,求你答应我一件事情。”

“你说吧,无论什么事情,我都答应你。”

“那就是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

妻子含泪点头,就这样,她目送自己的丈夫永远地走了。

丈夫走了,仿佛天塌下来一般,妻子万念俱灰,在苦苦的寂寞中终日以泪洗面。她想一死了之,去追随那个离开不久的他,但她的耳畔却回响着丈夫临终前的最后请求:“好好照顾自己……快乐地活下去。”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对丈夫的承诺呢?

有一天早晨,她站在院外发呆,这时,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冉冉地升起,鲜活、硕大、明亮、崭新得如同一个新生的婴儿。四周的景物都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啊,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

随着太阳的升腾,天天都能见到的再平常不过的景象,却令她的内心受到了强烈地震撼。那一缕缕的曙光不但驱散了她心头的乌云,还把她的内心照得雪亮。

“是的,我要好好地活下去,要快乐地活下去,来报答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她买来画笔画纸,从零开始,她要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凝于笔端,让面前的画纸呈现出五颜六色、瑰丽多姿的景物,让自己的生命之火重新燃烧起来。

凭着坚强的毅力、良好的心态、不屈的拼搏,她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70多岁开始,到她逝世,她为世人创作了1600多幅作品,成了美国非常有名的画家!

她就是令许多人惊叹的摩西婆婆!

后来,她在自传中写道:“我很快乐,也很满足。我不知道一生中有没有比这段时间更美好的,我用我的生命去完成我的所能。生命是用来创造的,过去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

我父亲的儿子

人的价值就像果子一样有它的季节。

——拉罗什夫科

做个宇航员的儿子真难。每个人都期望你与众不同,完美无缺。然而戴维·加弗只是个普通的11岁少年,一个普通的学生,说到打篮球、玩橄榄球、踢足球、打棒球,他也很一般。

戴维经常想,爸爸怎么会有他这样一个儿子?爸爸是那样出众,做一切事情都十分内行。在高中,他是橄榄球队的队长,班长,还是学报编辑。

说实话,戴维确实也有一点儿无人知道的才能。他写诗,写短篇小说。把它们写在红色笔记本上,放在书桌下层的抽屉中。

戴维一直梦想做点儿惊人的事,诸如从起火的房子里救出一个小孩,或者把抢老太太钱的强盗赶走,给爸爸留下好印象,让他为自己感到骄傲。而现在,他又梦想做一个著名作家。

一天上午,戴维又在上课时做白日梦(他经常如此),正梦想成为某种英雄,比如找到速效治癌药,或者治疗精神病的药。 这时,听到英语老师宣布,学校将开展父亲节作文比赛。

“我希望在我的班里有一个优胜者。”老师说,“家长与教师协会捐款设了三种现金奖,一等奖100美元,二等奖50美元,三等奖25美元。”

放学后,戴维想着要写的作文往家走。“我父亲是个宇航员”,他将这样起头,但又决定不写这个。他想,全国甚至可能全世界都把父亲看作一个宇航员,但戴维看到的父亲不是那样。

到家后,戴维很快吻了妈妈,然后上楼到自己的房间,拿着一支笔和一叠纸坐下,开始考虑将写什么。

“我看见的父亲是怎样的呢?

我看见他在黑暗中坐在我身旁——当我是个小孩而且做了噩梦时;

我看见他教我怎样使橄榄球棒和怎样扔球;

我记得,当我的狗斯鲍蒂被汽车撞死时,他怎样抱了我几个小时……”

戴维还记得,在他8岁的生日晚会上,父亲怎样用另一条小狗使他大吃一惊;他哭的时候,父亲告诉所有孩子,戴维有很厉害的过敏症。“每年的这个时候,戴维的过敏症折磨得他很难受。”父亲说。

戴维还记得,祖父鲍勃死时,父亲怎样坐着,试图对他解释“死”是怎么回事。

关于父亲,戴维要写的是这些事情。对他来说,父亲不只是个世界闻名的宇航员,他是自己的父亲。

戴维将所有这些记忆写入作文,第二天交了上去。得知星期四晚上将在礼堂里宣读获奖作文,所有家长和学生都被邀请,戴维很惊讶。

星期四晚上,他和父母亲去了学校。他们的一个邻居说:“我敢说,你将获胜,戴维。我相信你写的像一个宇航员的儿子,你是城里唯一能写这个的人。”

父亲看着他,戴维耸耸肩。他未曾给他看过这篇作文,而且现在他几乎希望自己不会获胜。他不愿意只是由于父亲是个宇航员而获胜。

宣布了三等奖,不是自己。戴维既松了口气,又感到失望。埃伦·戈顿获得三等奖,朗读了她的作文。埃伦·戈顿是个养女,她写的是“比生父还好的爸爸”。她读完时,戴维听到听众发出吸气和擤鼻涕的声音。母亲吸着气,父亲清清喉咙。

接着宣布二等奖,是戴维。

戴维走上台,腿在发抖,读着作文,不知自己的声音是否也在颤抖。站在所有那些人前面使他害怕。他给自己的作文起的题目是《我父亲的儿子》。戴维边读边看父母亲。读完后,听众们鼓起掌来。他看见父亲正擤着鼻涕,妈妈的脸上满是泪水。戴维走回自己的座位。

“我看见你也得了过敏症,爸爸。”他试图开玩笑。

父亲点点头,清清喉咙,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儿子,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时刻。”

让自己感动自己

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

——培根

有位大学生作者拿来他的作品,写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他爱上了一位姑娘,缠绵了好长一段时日后,姑娘却要离他而去……

“其实,我的那位姑娘也有一些不可爱的地方,她无情地伤害过我几次,但是,我依然爱她,我自己都无法解释这其中的原因。我在进行这种情感描写时,心中总有股莫名的感动。”他说。

他的朋友说:“你是被自己感动了。”

自己被自己感动,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它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品味得到,它是由极痛苦转化而来的精神果实。

生活中有很多使我们失意的事情。比方说,自己对友人满腔热情、真诚相待,却会无端被这友人或明或暗地“捅了几刀”;使出浑身解数全心全意干工作,却还要受领导的歧视和同事的白眼;自问对自己的兄弟姊妹是充满爱心的,而对方却常常会为蝇头小利而对自己耿耿于怀……

生活中还有一些使我们失望的地方。比如说,本来一个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让自己感动,不料过了些时日,那英雄的某些不光彩的事曝了光;比如说,一场精彩的演讲使自己激动不已,但往深处一想,却发现了演讲者的浅薄;再比如一部电视连续剧使自己感动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但偏偏编剧毫不留情地宣布那“纯属虚构”……

失意很多,失望也很多,它会使备受创伤的心灵渐渐地孤独起来。弱者常会把失意转化成仇恨,把失望变成绝望。但生活的强者却把失意和绝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退一步说,即使真的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感动自己了,那就要靠自己感动自己。虽然这仍是一个孤独者的精神境界,但却不失为一个真善美的境界。对一个人来说,自己感动自己,其实是完成了一个精神升华。

而且,你跟着还会发现,感动你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开来,你不仅自己感动自己,而且开始感动他人和为他人所感动。完成了这个轮回,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世界原来是很美丽、很美丽的。

不要把手缩进袋里

除非你亲自尝试一下,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够做什么。

——玛利雅

贝蕾年轻的时候,她的爸爸说了这样意味深长的话:“不要让外界告诉你你能做什么。手缩进袋里,你永远爬不上成功的梯子。”

高中时贝蕾想学打字,为了不拖全班的进度被拒绝了。爸爸告诉她:“时光易逝,你不能就那样被阻挡,还有好多障碍等着你呢。”于是,她借了朋友的打字机开始自学。

贝蕾永远难忘自己的明星梦。但她又发现了更为吸引她的东西:新闻。是校刊和年册启发了她。她要做记者。到电视台工作便成了她的理想。可贝蕾明白,机会于自己微乎其微。瞧电视上那些女士多么“完美”!她只得把目标对准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