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家训ⅳ:脱颖而出的哲学
3064400000013

第13章 同自己跳支舞 (2)

她选学了些有关广播电视的课程。然后将录音带寄给全国各地的几家电台。她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电话在堪萨斯市立电台找到的。但当节目主持人见到她时,他紧盯着她的手,怀疑她怎能操控得了演播台上的按钮,而那不过是最简单的工作。无需多言,贝蕾已觉察到他的犹豫。于是她就做了一直努力练习的动作,让他看。在以后的四年里,贝蕾便一直从事心爱的电台工作,从堪萨斯到纽约,最后到圣地亚哥。

贝蕾依然深知,在电视的梦想成真之前,她不能完全满足。她决定孤注一掷。先是一次次失败,几乎让人心灰意冷。一些电视台只是轻率回绝,不讲任何原由;另一些电视编导则摇着头,说:“遗憾!你的手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

可贝蕾从未放弃过,她不停地求职于圣地亚哥一个又一个的电视台。花了一年半时间转了个大圈,最后KG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伦·伦尔恩先生让她成了消费者专栏的记者。她知道他们没有先例让有缺陷的人上镜,用自己只是一次尝试。

三周后,贝蕾开始感到不安。在KG电视节目中首次亮相,她戴着仿指手套。它看起来几乎可以乱真,但贝蕾却觉得非常虚假:“我岂不成了木偶?”屏幕上她的身体语言又僵硬又呆板。

爸爸及时提醒她:“不要抱怨。你必须懂得,在电视上报道新闻的机会可是介于零和无限之间的。”她没有抱怨,但新闻主持人察觉到了她的不安。

“是这手套,”贝蕾告诉他,“让我觉得好像戴着面具。”

他说:“摘下它吧。到镜头前去,让我们看看又会怎样。”

她感到宽慰,更感到惊慌。她想:“我的电视生涯就在此一举了。观众否定的信和电话将永远刺破我的梦想。”

那天晚上五点播新闻,贝蕾赤手出现在屏幕上。接下来,便是等待。

电视台电话交换机的指示灯亮了。信,雪片般飞来。每个电话和每封信都肯定了她。许多人赞叹贝蕾显现出真实的自我。更有甚者,根本没留意她的手,对她的表现慷慨地给予了“自然”的评价。

贝蕾很快成为了美国CBS电视台最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高空跳伞的体验

人生要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

——海伦·凯勒

紫博拉是一位精力充沛、热爱冒险的女性,但她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她是经过一个自我认定的转变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从小时候起,她就一直是个胆小鬼,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她一概不碰。

在参加过几次发挥潜能的研讨会后,她有了一些新的运动经验(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从而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一些事情的,只需要一些压力即可。虽然她是这么想的,可是这些体验还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变她先前的自我认定,顶多认为自己是个“有勇气高空跳伞的胆小鬼”。依她的说法,当时转变还没发生,可是她有所不知,事实上转变已经开始。她说其他人都很羡慕她那些表现,告诉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样的胆子,敢尝试这么多的冒险活动。”一开始,她对大家的夸奖的确很高兴,听多了之后她便不得不质疑起来:“是不是我以前错估了自己。”

随后,紫博拉开始把痛苦跟胆小鬼联系在一块儿,她知道胆小鬼的信念使自己设限,从而她决心不再把自己想成是个胆小鬼。事情并不是这么说说便完了,事实上她的内心有很强烈的争战,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对她的看法,一方是她对自己的认定,两方并不相符。

后来又有一次要高空跳伞,她把它当成是改变自我认定的机会,要从“我可能”变成“我能够”,而让想冒险的企图从而扩大为敢于冒险的信念。

当飞机攀升到1.25万英尺的高空时,紫博拉望着那些没有跳伞经验的队友,多数人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恐惧,但故意装作兴致很高的样子。她告诉自己:“他们现在的样子正是过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属于他们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玩。”她运用了他们的恐惧,来强化出她希望变成的新角色,她心里说道:“那就是我过去的反应。”随之,她很惊讶地发现自己刚刚已历经了重大的转变,她不再是个胆小鬼,而成为一个敢于冒险、正要去享受人生的女性。

她是第一位跳出飞机的队员。下降时,她一路兴奋地高声狂呼,似乎这辈子从没这么有活力和兴奋过。她之所以能够跨出自我设限的那一步,主要原因在于:她很快采取了新的自我认定,从而自心底想好好表现,以作为其他跳伞者的好榜样。

谁说行家总正确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培尔辛

“不行。”这个巧手匠说,“肯定不行!”

凯洛珊让他把一些黑白瓷砖贴到墙上去,他坚持说那样会掉下来。后来凯洛珊想了又想,认定没什么理由能证明瓷砖会掉下来,于是她自己把它们贴了上去。

妹妹凯洛琳来的时候,凯洛珊正琢磨这事儿。她眼里流着泪。她小儿子所在的那个幼儿园园长告诉她:“要是你教孩子的方法正确,哪怕你走开他也不会哭。”

“胡扯!”凯洛珊说,“他是个又好又乖的小宝贝儿,你不是不清楚!”

“可她还是儿童心理学硕士呢!”凯洛琳啜泣着,“她肯定知道。” “单凭某些人是行家就能说明他们总是正确吗?”她说。接着凯洛珊向她讲了一件她认识的一个编辑的事情:

那是佛蒙特的一个寒冷的早晨,这个编辑开的车突然不正常了,于是她赶快在一家汽车修理部门前停了下来。“别担心,”机械师向她保证,“车一跑起来,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她了解自己这辆车,在过去哪怕冷天它也没有过这种情况。可行家告诉她没事儿,她也就只好将车开走了。

后来她发现是水箱冻住了,那辆车也几乎报废。“真是报应,”她告诉凯洛珊,“就因为我听信了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的话,自己对周围事物应有的判断能力也丧失了。”

凯洛珊对妹妹说:“你对你儿子的做法就是犯了和她同样的错误。”

凯洛珊尽管责备,可对妹妹还是非常同情的。这个世界已变得复杂,人们在了解或互相打交道时,从能力方面就已经失去了自信。但常识却在现在和过去一样是大有益处的。再多的专长也替代不了对某一个人、某一种情境的特别认识。多数情况下,还得相信自己的判断。

凯洛珊是几乎丢了性命才学会这一点的。一天,她在看书的时候,无意识地挠了挠后脑勺,忽然注意到有那么一块地方,在挠头时发出的声响就和指甲划在空纸盒上的声音差不多。她马上去看医生。

“您说您脑袋里有个洞?”大夫取乐似地说,“什么也没有,您所说的恐怕也只是您头皮上哪根神经弹出的曲子!”

两年里凯洛珊找了4个大夫,他们都告诉她完全正常。当她找到第5个大夫时,凯洛珊几乎都绝望了:“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我知道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您要不信我的话,我就做个X光,让您看看我说得对不对。”她说。

果不其然,肿瘤在凯洛珊脑袋里已造成了一个眼球大小的空洞。手术以后,一个年轻的大夫站在她床边,踌躇片刻后说:“要说这也是件好事儿,您还是很聪明的。大多数人都死在这种瘤上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它在哪儿,等发现时已晚了。”

凯洛珊知道自己并不聪明,而且在权威面前也表现得很驯服,但在找到前面4个大夫看病时她却敢于直言。当然,对某些完全肯定的观点能提出疑问还是相当困难的。

行家们说的大都是那样肯定。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就表现得很自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他断言过将出现“和平时代”。制片人伊文·索尔伯格曾毫不犹豫地阻止过路易·B·梅耶,反对他购买《飘》的版权,因为据说反映南北战争的故事是赚不了几个钱的。连亚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中肯定地认为:“全世界不会注意,也不会长久记住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讲的话……”

既然如此,我们就更不应被行家之言吓倒。我们的推测或许和他们的差不多,有时可能还要比他们的强些。看一下凯洛珊用黑白瓷砖贴的墙,你就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说了,8年后,它们仍牢牢地贴在那儿,看上去还是那么漂亮。

请尊重自己的价值

自尊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

——马斯洛

在一个聚会上,在德国汉堡定居的斯恩讲起了他的一次颇有意思的求职经历。

去年,他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开始四处求职,期望着能尽快地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以图安定。但汉堡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加之他也刚刚毕业,缺乏工作经验,所以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直到三个月后,他开始心灰意冷,委曲求全,凭着自己的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的证书和资质,被一家私人的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接纳了。

那家私人企业的规模很小,给他的工资也相对偏低一点,月薪只有2800欧元,但他已经很知足了,毕竟得来不易,于是他就很安心地工作起来。

可刚工作了一周,工会的人就找到了他,开始咨询他的工资问题,他如实地回答了。末了,工会的工作人员提醒他说:“李先生,按工会和政府规定,像您这样的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应该得到3500欧元的月薪。”

但他笑着回答说:“感谢你们的关心,我现在完全可以接受这个偏低的工资了,我需要这份工作。”

说完,工会的工作人员一脸失望地走了。

可是就在第二天,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居然也来了,直接找到了他所在的私人公司的老总,希望公司能给他将工资升到政府规定的3500欧元。因为政府认定这样做是不遵守国家法律的,违反了人权,违背了一个二级建筑装饰设计师的真实劳动价值。

最后,单位的老总表示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只好把他解雇了,弄得他哭笑不得。而工会和政府的一位负责人员还很严肃地提醒他:“请您尊重您的价值,因为它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当你贬低或破坏您的价值时,就等于贬低或破坏整个行业在这个社会的价值。”

就这样,他只好再领着政府的失业金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找到另一份符合身份和价值的工作。

斯恩最后还是说自己对这可爱的政府干涉至今仍然十分的感动,因为他们让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让他找回了自信,更让他明白了另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自己都应该尊重自己的价值,而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境而贬低和破坏了自己的价值,因为你的破坏之举,将伤害到整个行业的价值乃至社会的规则。

认识自己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鲍勃·康克林

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 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小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再度站起来。

当他找到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者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绝无能力帮助你。”

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