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进退博弈
3067700000028

第28章 等待中的秩序张力 (4)

中国人自称唐人和汉人,皆因中国的唐朝和汉朝经历百世安稳,唐朝和汉朝都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朝代。西汉的“文景之治”把汉朝推至高峰,唐朝的“开元之治”亦把唐朝推至高峰。尽管李世民所建立的“贞观之治”不及唐玄宗建立的“开元之治”,但没有“贞观之治”的话,我想也没有“开元之治”。要是没有玄武门之变,让建成当了皇帝的话,他能建立出“贞观之治”的大功吗?贞观之治期间,中国罕有地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粮食连年丰收,而粮价持续下跌,百姓开始安居乐业。不少西方其它国家亦十分景仰中国,总盼望来“留唐”。

到了645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大革新,几乎是全面地学习唐朝文化,如唐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日本很快建立了封建的国家制度。可见中国当时的唐朝是何等令人引以为傲的,这不是靠李世民所建立的“贞观之治”的吗?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便不可能做到皇帝,甚至会丧命,中国亦不会有如此骄傲的唐朝,让建成这样的人做皇帝,只会使中国成为西方其它国家耻笑的对象,而不是成为他们羡慕,模仿的对象。在中华民族长远的历史而言,有一个盛世的唐朝是令中国子民值得自豪的。“贞观之治”为中华民族长远的历史写下光辉的一页,但想一想,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的话,会有这样令人自豪的“贞观之治”吗?

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只用道德标准,而要根据他的全部功过。尤其是对帝王和政治领袖,主要要看他对当时的社会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而不必过于注重他的个人品质或私生活。尽管李世民是以残酷、卑劣的手段成为唐太宗的,但唐太宗的历史贡献还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政治传统就是建立在严格的秩序原则上的,凡事都用他们既定的秩序作为衡量标准,遵循了这个秩序原则,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各方共同建立一种相互之间的平衡。如果有人贸然打破了这个平衡,势必要受到其他各方的围攻。所以说遵循秩序,即是防御他人,也是保护自己。只有彻底推翻原有的秩序,建立新秩序才能够摆脱困境。此时,这种共同建立秩序的合作性博弈也就要被非合作性博弈而取代。

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坛,都需要一个秩序,但是秩序是怎么来的?是统治者制定的,统治者根据自己的好恶制定出秩序,并且统治者随时根据自己的好恶对秩序做出修改。这就体现出秩序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说秩序本身所倚仗的基础非常脆弱,秩序能否维持下去以及秩序能维持下去多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意愿。在秩序张力中,能等待并抓住机会的人,最终成为秩序的裁决者。

在一场秩序与裁决者、裁决者与竞争者之间的博弈中,在这场多人多环境的博弈中,在表面上看,裁决者是最关键的一个,竞争者处于秩序的张力之中,此时的秩序作为消极力量存在,如何改变秩序以及如何让裁决者主动改变秩序,就成为竞争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不能操之过急,决策者思维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等待中,蓄势待发,最终取而代之,成为新的裁决者。

三、“靖难之役”——决策者的博弈战

“靖难之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和皇孙朱允炆之间,为争夺皇位而酝成的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前期作战南军连连败藉。但自济南保卫战后,南军主力屯驻德州,相机出击,以遏燕军。德州处在运河线上,南北交通便利,燕军自河北南下,始终处在德州的监控之下。燕军南攻时,南军或自德州横出断其归路,或袭扰其补给线,或乘虚北攻。所以,虽以朱棣之善用兵,南军再未出现过战争初期的那种大的挫败,燕军势力基本上被阻在山东以北。朱棣未克山东,故虽屡战屡胜,激战两年半,却始终未能打开局面。等到他越过山东,直趋金陵,半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

不过,朱棣撇下山东,径直南下,实属铤而走险。南北朝时,以北魏的国力和太武帝之雄才大略,在击破刘宋黄河一线之军后,长驱江淮,兵临瓜步,饮马长江,也未敢渡江以争江南。朱棣的这种战术也只能在那时特殊的形势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杀功臣后,明廷已无堪与朱棣相匹敌的将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无恐。其次,“靖难之役”在那个时代的观念中,纯属一家一姓内部之争,所以建文帝虽一再下诏“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归顺燕军者多。不然,朱棣孤军南下,建文帝只需坚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师会合,山东方面则截断燕军的补给线和退路,那样的话,朱棣处境势必极其危险。因此,换上另一人,换上另一种背景,则断不敢冒险采取这种战术,置山东于不顾。

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当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杀掉:“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有“读书种子”之谓的方孝孺,因不肯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九族全诛,这还没完,又将其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全部杀掉,十族共诛873人。这次清洗极为残酷,共有数万人惨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可为严重,史书上称“淮以北鞠为茂草”,当为真言。

朱棣其实并不像造反,他想当皇帝,但他不想造反。这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的命题,其实并不矛盾。从权利义务的关系来看,当皇帝是权利,而造反则是义务,因为对于那些投错了胎或者是投晚了胎的人来说,要想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

从经济学上来说,造反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亏本,根据以往数据显示,亏本者的结局一般都是死。相信朱棣在造反前还是仔细读过历史书的,古往今来,把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这些小朝代也算在内,王爷能够造反成功的,扳指头就可以数得出来,估计还不用脚趾。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明史》说他“貌奇伟,美髯髯,智勇有大略。”又说他“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似非溢美之词,他确有过人之处。明成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正史中都称其为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是正统“龙脉”,然而,一些杂史中却记载朱棣本为元顺帝没来得及带走,而被朱元璋后收为妃子的弘吉剌氏所生,更甚至有人认为是这个早孕妃子的“元顺帝遗种”!

是不是庶出不是最重要的事儿。只是,皇位轮不到他做那是一定的事儿了。如果说成吉思汉“勇武”的话,史书中对朱棣“勇武”的描写是多呈不让。朱棣,起兵反其外甥建文帝朱允炆,经真定、北平、白河沟、乐昌、夹河、滹沱河、南京七次大战。一举消灭南明,自立为帝。特别是,最后一战朱棣置后方北平老家不顾,长途远征从1402年初至七月,经半年时间出击北上,一举攻破南京!请看远征前的形势描述:“燕王起兵三年,虽多次大胜明军,但所得土地仅永平、大宁、保定旋得旋弃,战死者众。”可见,当时,形势并不明朗,而且,朱棣所得极为有限。远征南京,前有敌军大兵后无粮草接应,其凶险可想而知。而这也反衬了朱棣的魄力和胆识!

说起朱棣,还有一段传说:朱元璋称为吴王后,王府窄小,房屋简陋,于是请刘伯温商量兴建新王府。朱叫刘全权负责。刘伯温精通地理,历史,天文天象。设计,选地,建成,刘伯温全是刘伯温操办完成当晚深夜《刘有这个习惯》,刘伯温夜观乾象,突见空中吴王新修官殿一柱移动,又见一只燕子从高墙飞过。刘伯温百思而悟,连称:天命不可违啊。清晨,朱元璋叫人把刘伯温叫去指着新官殿一柱子说:这柱有些偏不顺眼移一下。刘伯温说:使不得移柱有迂都之变。朱元璋大笑:既是天数,何惧迁都。朱元璋很满意新宫殿,他说:如此高墙刺客难飞。刘伯温说:燕子能轻松飞过。

年底,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极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经有了7个儿子,自然是满心高兴。这时形势已经粗安,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这时朱棣已经7周岁,他这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燕王朱棣身材魁梧,天资聪颖,武艺高强,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在镇守边关、打击残元势力方面立了大功。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1390年对蒙古乃儿不花的初战告捷,使他树立了威名。

不过,朱棣也是朱元璋最担心的人。朱元璋曾和众多王公大臣一起登上南京城外的紫金山俯瞰皇宫,在一片赞誉声中,朱元璋龙颜大悦。这时年少的朱棣却口无遮拦,一语道破天机:“紫金山上架个大炮,就能炮轰紫禁城!”朱元璋大惊,心里顿时后悔不已,以至后来他又命令修建更为广大的外城,把包括紫金山在内的一些重要地方围起来以加强防御。从这件事上,朱元璋看出朱棣将来很有可能是皇太子的最大威胁。

朱棣的主要谋士之一僧人道衍,给朱棣打气:“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所以,朱棣利益集团一直在悄悄网罗各种人材,操练兵马,以备不时之需。而朱允炆利益集团的人为了拔掉燕王朱棣这个最大威胁,一直在网罗武林高手,希望能一击成功,除掉这个最大的政治对手。

朱元璋病逝前,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逝世时很是安心,因为他认为朱允炆一定能够继承他的意愿,将大明王朝治理得更好,一个安心的人走了,却留下了一个忧虑的人。朱元璋巨大的身影从朱允炆身上消失了,朱允炆终于可以独自处理政事了,但这个年仅21岁的少年惊奇的发现,他仍然看不到太阳,因为有九个人的身影又笼罩到了他的头上。这九个人就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封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特殊的人被称为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请注意,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这样算一下就可以了解藩王们的军事实力。

上面那句话的关键所在就是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而在实践中,藩王们都倾向于选择后一个数字,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不要政权,多养点打手保镖看家护院也是好的。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