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笔墨春秋
30954300000051

第51章 谈读书的谋生和谋心的辨证统一

英国名人培根说过读书有三种用途:增长才干,消遣和装饰,我只对于读书对于增长才干比较有兴趣研究,而对于读书对于消遣和装饰的作用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我觉得如果读书是为了读给别人看自己是多么热爱读书,,多么上进,多么有文化,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因为读书不在乎读的早和读的晚,例如一个人70岁才喜欢上读书,那么是不是他前70年都是亏了,我觉得绝对不是,你兴趣来了,即使你明天要离开这个世界,今天有机会去满足一下自己的兴趣,也是不亏的,因为人生其实就是一种修行,修行的目的是顿悟,就是知天命,故什么时候都不晚,最惨就是被迫做什么事情,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或者是只是做给人看的,而要看你怎么做的人其实并不是你相像中那么在乎你,但是你要做一副读书样给人看,希望别人认同你,这是最可悲的,所以读书最怕就是被动,真正有意义的读书是主动读书,真正有效率的学习是自修,说白点,这件事情是我喜欢的,我做的心甘情愿,所以我觉得如果把读书当成装饰其实就是做给别人看,这是被动的,当然,你心甘情愿读书后让人发现然后别人欣赏你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最起码你读书的起点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完全因为自己。

而读书作为一种消遣,我觉得也可以,但是从我亲身的经历来看,我希望能够相对严肃点看这件事情,就是说,读书有很多种读法,包括把读书当成是消遣,例如你看看八卦杂志娱乐新闻或者是那些不知所谓的信息和笑话,这当然是可以作为一种消遣,让你心情放轻松点,但是如果你想不仅仅通过读书得到这些所谓的感性快乐的话,我想还是应该把读书这玩艺看得神圣点,严肃点,你有了神圣感你才会在读书的过程中站在一定的高度抱着一定的目的来读书,你才能够最有效的获取书里最好的养分,很多人读书就是无聊,就是消遣,乐一下之后就算了,看了什么忘记了,书了讲什么忘了,学到了什么自己什么都不清楚,那么这样的消遣过多其实对于生命来讲是耗费,还不如自己拿个锄头耕田,起码自己能够获得点农业知识。

所以,相对于读书的消遣和装饰作用,我更愿意研究读书对于增长才干的作用。所谓才干,就是“才”与“干”,这是一个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才”就是内在的表现形式,“干”则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古人说的“内圣外王”就是这个意思,“才”就是“内圣”,“干“就是“外王”,而读书的目的我觉得无非就是就是两个,第一就是谋心,第二就是谋生,谋心就是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内涵,而谋生就是要在现实世俗生活里面创出一番天下。但是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现在很多的教授或者是学者都主张把谋心和谋生分开,就是读书的时候要刻苦,不问功名利禄,这样才能够读书味道出来,如果读书的时候有太多的功利的想法就读不进去,并且读不长久。

为什么有不少人老想把这两者区分开呢,其实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很多人觉得学者就不应该追求钱,甚至学者就应该清贫,觉得不穷就不是学者。

2.很多人觉得学者如果追求钱,那么他就未必会说真话,很有可能昧着良心说话,追求短期效应。

我也不喜欢昧着良心说话的学者,不喜欢拍马屁的学者,不喜欢高谈阔论空沽名钓誉的学者,但是我也同时反对说学者说真话就必然是穷的道理,这是什么道理,说真话就穷?那么是不是说社会大众都不喜欢真话喜欢假话空话?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学者如果能说真话,能对读者和大众有益,他收取相对的合理的报酬是合理的,甚至是高收入也是合理的,因为他们是社会的栋梁,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这种给与学者高报酬的事例你可以从很多欧美国家社会和政府对于这些教授和科研人员的薪金待遇可以看到,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教授获得了高报酬,他们因此而庸俗了吗?没有创造力了吗?事实是没有。

当然,我同意读书的时候不要有功利的心态,要在一种孤寂状完成读书,但是没有必要刻意的把读书的谋心和谋生区分开来,因为有时候你即使强硬的区分开来,但是最后还是发现两者的辨证统一,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和历史流向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当然我不是否定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是你意料不到的,例如我以前很喜欢看一些名人演讲,很喜欢学习他们的理论,几近疯狂,我去学习他们的时候,我的确不为名簿为利,就是纯粹个人爱好,我甚至没有把我这种爱好告诉过给任何其他人,就是一个人在家埋头看那些人演讲,自己陶醉,享受精神的快乐,但是有一天我出席一个学习会,因为讲师的临时缺席,主办方要我上台去顶替一下,我硬着头皮上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在台上讲了一个小时,结果大受欢迎,后来竟然发展到阿里巴巴讲师的地步。所以有时候你可能对于某件事情感兴趣,你可能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通过这个兴趣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如果机会来的时候,你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而且你在攒这个钱的时候你怎么付出都开心,因为这是你兴趣和攒钱的统一,或者说,是你谋心和谋生的统一。这牵涉到一个人性的问题,一个胸怀的问题,别把人都看成是圣人。

所以我的结论的时候,读书的时候不问功名利禄,全部靠兴趣,这是“谋心”,但是如果有相应的机会来了,你的“谋心”和“谋生”能结合在一起,那不仅仅不是什么不高雅,不文明,很庸俗的事情,相反是你的幸运,你想想,你自己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能够靠这个事情谋生,那该多好。其实读书对于一个人的“谋心”和“谋生”的作用向来是辨证统一的,缺一不可,缺少了一项就会不舒服,甚至很痛苦,郁郁寡欢而终其一生,读书的谋生是解决现实问题,短期问题,现实问题是枝节问题,是暂时的,谋心则是追求大本大原,追求最长远甚至是终身需求的,如果你读书只是谋生,那么你可能只是看到现在的问题,你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和眼光,好的就是做人够踏实,没啥特别想法,获得实在,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的就是不知道将来怎么办,没有“志”也没有“向”,人这一辈子不就那么过吗?吃喝拉撒,结婚生子,生老病死。但是问题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不变这个世界会变,万一你出现人生瓶颈你没有备案你就会非常被动。如果读书只是谋心而不谋生也不行,对,没错,你很有志气,很有战略眼光,但是你连当前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这种人有才而无干,读书死,死读书,也没有用。

因此我觉得一个真正懂读书的人首先是一个矛盾的人,不能是清一色,就是说他会陷入种种矛盾,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国和西方的矛盾,长远和短期的矛盾,大雅和大俗的矛盾,他必须要有种矛盾,然后他才会有下一步,把这些矛盾全部有机的整合和统一起来,这就是读书的“谋心”和“谋生”的结合,而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谋心”和“谋生”的矛盾和自己,而是“谋己”,就是从宇宙和生命源头通过读书来寻找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中国人是集体主义思想,很多事情生怕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你要幸福你首先要看到自己和别人怎么不一样。而要把所有矛盾统一起来并进行消化,就需要智慧和胸怀,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怎么不把读书的谋生和谋心作为板块般生硬的分割出来而是把他们融合起来,是一个是否有能力统一世俗现实社会和理想境界,短期和长期,中国和西方,自己和社会,小我和到我的大问题!

所以我从自己的经验来看,其实谋生和谋心两者其实并没有矛盾,甚至是可以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