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想三天之内读完<<曾国藩家书>>,但是我很快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三天读完这本书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未必能够掌握到这本书的要义,因为读的速度太快,根本不可能去细细体会,不能细细体会则不可能真正达到修身的目的,因此,我认为,读书是一件“慢功夫”,只能循序渐进,细水长流,不能激进和急进,所谓欲速则不达。很多事情看上去是慢的,但是只要你天天坚持,其实是快的,有的事情看上去是激烈的,炫目的,但是可能只是一天或者是短时期的现象,那么很快也就凋零了,所谓慢工出细活,要读出味道,要修身,要提升自己的内在气质,只能够是靠在静心的基础上慢慢的积累,只有心静,读书才能读出意蕴出来,毕竟自己眼睛看到的都是文字,文字只是一个媒介,读书,就是要通过文字来想象出那个文字里面所表达的内容,还有意境,如果心静不下来是绝对做不到的。
回顾我过往,好像读了很多书,但是真正能够沉淀下来作为我本身素质和内涵能够被我自然运用的真的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
1.我看书极杂,这本来没有问题,但是我今天看一本书,这本书没有看完就看另外一本,因此,就不可能修身,因为不是在一点上循序渐进,那么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并且内化到自己身上。
2.我没有总结,我不是说自己一点也不总结上的东西,而是没有系统的总结,形成最终的稿件,所以总结了一些,因为没有做最终总结,没有形成文本的备案,因此,很快就又没有记忆了。
3.我没有实践,例如我总结了一个理论,或者是一个模式,我并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去实践这个理论和模式,如果没有通过实践去检验这个理论和模式,就不可能对这个理论和模式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也不可能有很深的记忆。
因此,我觉得读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心要静,心无二用,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就是整个人都丢在了书的内容那里去,外面天塌地陷浑然不知,这是最高境界。
2.每次只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没有看完并且做出最终的总结,那么就绝对不看第二本,这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成熟和严谨的理论体系,为我所用,和所被依靠。
3.书的理论,总结出来要有一个具体的模式实践之,感受之,只有实践了感受了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书的要义,才能够真正算是到了骨子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