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医灵异经历
3108400000197

第197章 帮前辈总结的医学资料 (2)

有些人的邪气已经进入了经络,这时给他发汗,是一件比较有难度的事情,因为经络里的邪气,想从汗液出来,是需要比较强力的发汗方法的。若是病家表现的寒热和其他变化皆为表证所有,但发汗后只是稍有缓解病情的,那么他的情况就属于邪气已经入侵经络了,一般这种现象会出现在其人患病后没有治疗又坚持劳作的情况下。(并不是汗没有挥发出来就是邪气到了经络,有些人已经出汗,但仍然表现出表证的迹象,这种人,就是邪气已经到达了经络的一种表现。这种人在脉证和病症表现中都会有表现。故此不可以说发了汗,病没有好,就是内伤症。)

另外温暑类的邪气入侵人体的话,也是会引起出汗的情况的。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温暑类邪气入侵人体的速度比较快,基本很快就会引起一些脏腑的损害,其入侵的数日内,就会引起肺气的损伤,体表发热、咳嗽、怕冷风等情况。故此若是一人在夏日出现以上的情况,最好不要发汗,而是需要使用专门的药物治疗,因为其入侵速度,很多时候是让人来不及发汗的。

总之邪气入侵人体,必然会侵害表皮经络,引起头痛身体痛。如果不加以迅速治疗就会入内就会出现连接脏腑,令人出现胸腹烦躁的情况。进入脏腑的这种情况,就是比较严重的了。这些病症的表里,在最初发病时都是会有验证的,内伤则较缓,外感则较急。内伤是一点点的不舒服,外感是迅速的出现不适。故此在询问病家情况时,必须追根溯源,不可仅是迷惑于眼前的症状。一般那种已经侵入到了脏腑的邪气,虽然也需要遣散和消除邪气,但还需要进一步补充人体的元气,因为邪气入侵到了脏腑,必然会伤害到元气。经过遣散消除邪气和补充元气后,病家的身体才算彻底康复,若是只是遣散邪气,而不补充元气,病家的身体素质就会下降。这就是中西医的区别。

下面我们就要对虚证的汗液解释,在之前我们已经讲过了阳虚的几种表现情况,那么阳虚而引起流汗的人,应该使用补气类的药物或食物调整身体。根据之前的叙述,而定为阴虚体质的人引起流汗的话,需要食用补充精气的药物或食物来治疗。心火旺盛、肝火旺盛、火热邪气入侵这三种情况引起肺阴虚而引起流汗的病家,需要食用清凉类的药物或食物治疗,即可痊愈。喝酒过多而导致疾病引起流汗的人,需要服用清理热毒的药物治疗。(另外说一下,喝酒后流汗,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但这也是身体素质下降的一种表现,需要观察一下自己是否有肝气方面的疾病或疾病隐患。)

汗液是阴阳表里的重要表现之一,其涉及很广,不能不在问诊时详查,我们目前在问诊妙言录的讲述中的汗液篇只是个便于问诊的部分,具体内容,我们会在后面的论治中做更深层的介绍.

问诊妙法录之寒热篇。

凡是发热十天以上,甚至一个月多都得不到缓解的,也是有外感的可能的(虽然长期发热很多时候是内伤)。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病人在最初受到寒邪侵扰时,虽然出现头疼身体疼的迹象,但是医生没有认真辨别,误以为是病人有了内伤虚火。于是用一些寒凉降火的药物去火(比如知母,它虽然也有对热病进行清热的效果,但是本身性寒,故此在针对寒邪入侵或者风邪入侵初期的发热症状时效果是比较不好的)。像是以上这种情况,还是需要用遣散邪气、分离邪气的办法治疗的,仍然需要解表。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病人的病症已经经过遣散邪气、分离邪气,已经想办法将其往体外驱逐了,但是由于用的方式不够力度,也会导致治疗效果一般,那么此时病家还是需要解表和遣散邪气的。这种情况,病家表证会较之里证多一些,之前必然出现过外感情况的明显表现,所以必须要仔细询问之前其寒热变化,和所遭遇的寒热变故。

一般内伤症的发热患者,多是属于阴虚或者因为特殊原因在一个很热的环境下受了大量的纯热所致的,比如在炉子边上待的太久,或者长期被烘烤,或者盖棉被子盖得太厚等等。内伤症的病家,其症状多在体内,发病也相对缓慢,并不强烈。阴虚的人,必然伤到了体内的精气(此精气与之前讲到的精神的精属于同一物),伤害到精气的人,其脏腑必然会出现症状。肺阴虚的人,必然会气喘咳嗽;脾阴虚的人,必然会饮食出现阻碍,不爱吃饭等等,还会烦闷、烦躁、口中干渴,另外还会觉得身体内有热。肾阴虚的人往往会遗精、早泄、大小便反常,身上会突然发热,但发热时间短,常常是一阵一阵的热,又会呼吸比较短促、说话声音低微,以上这些都是阴虚的情况。发怒伤害的肝气等脏腑而出现发热症状的病家,都可以归于属于肾水受损,导致身体内部容易起火,这也是阴虚的表现。所以容易发怒的人,除了肝有问题外,肾水也会出现问题。

长期思考事情、熬夜、工作压力大以至于伤害了脾气而发热的病家,容易脾阴不足,这种情况,其脾气之阴自然就会容易受伤,如果其脾阴受伤,其发热的部位是在肌肉中的,这种情况也属于阴虚。一般内伤症的积热病家,其身上必然会出现一些如硬块一样的淤阻、结块,多在小腹等内脏所在之部位,通过按、抚可以找到。在气血方面也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不正常,比如病家会很明显的感觉到眼耳鼻喉、****、尿道出现热感,又或者其消化、精神、排便都会有所体现。

如果这人确实是外来邪气所导致的发热,他的热会先体现在体表,因为其邪气一般都会在表皮和经络,如果是外来邪气在一段时间后侵入了脏腑,那么在之前的症状中,我们应该也是可以找到外邪曾经入侵过体表的表现的。外邪侵入的发热病家,其身体、气色、声音、感觉都会有明显的变化,都是有据可查的。

寒证的虚实,比较好判断,在没有出现外感情况下,病家又不发热,只是怕冷的人,是因为体表阳气亏虚。以此类推病家无外感,不发热,而体内寒凉者,是因为阳气在体内出现了衰弱。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外寒者,需是内部不热,才算阳气虚弱,内寒者纵使外部有热像,亦属内部阳虚。

以上诸条,需要仔细阅读,反复推敲,才能明了。总之是需要结合起来阅读的。一般情况下,发热多为外邪入侵,但虚热的情况必须要考虑到,因为这种情况最为复杂难治。而发寒则多为体虚,但也需要注意是外邪引起的发寒,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也很是危险。所以寒热的表里,必须要记得,否则就会出现判断失误。

学习感悟:今日习读“寒热篇“,对问诊十法的首问之“问寒热“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认识.综合而言有以下几个要点:身体内外寒热的有无,寒热出现的形式及时间长短及其它伴随且可能出现的症状.

也对如何询问病患的方法,该怎么问,具体问哪些问题可以帮助医者快速而准确地理清思路有了新的认知,这感觉就象侦探在深刻地剖析案情,寻着蛛丝马迹一点一点地接近事物的本质,对医者来说,也就是疾病的根源所在.

只有熟悉了身体表里的寒热变化,才能准确无误地从病患对自身病情的描述中获取与病情有关的重要信息,了解病患的身体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及以后还会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做到对病理的变化了然于胸!

问诊妙法录之干渴篇。

我们前几天讲过饮食和饮水与脏腑内部阴阳的关系。但是我讲完后觉得还不够具体,特别是饮水方面,故此今天决定再增加一部分内容。

平时有人生病,大家一定要问问他是否口渴,这个不但关系到我们能否清楚的了解到病家的寒热变化,还可以探明病家身体的虚实。

凡是脏腑热的厉害的,就会很喜欢喝冷饮,而且还会腹部坚硬,有便秘的迹象,这时我们可以摸摸他的脉搏,会发现他的脉搏很有力。这就是内部有热的表现。这种情况,可以清其热。

有些人口渴的厉害,但是喜欢喝热水,不喜欢喝冷水,这不是内部有火的迹象。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种人属于脾胃寒凉,但是肾水亏虚。才会造成这种口渴。

有些人,你问他是不是口干,他说干,但是你去问他要不要喝水,他却不愿意喝水,这说明此人内部并不是有邪热,而是肾阴亏虚造成的口中津液缺失。这种与口渴不同,需要补充肾阴,不可清热去火。

咱们上面讲到了内部有热的问题,有些病家内部的热很强悍,但是你又观察到这个人有肾水很亏虚的情况,这种人,不要因为他内部有热就去清热,因为他这是内水不足,肾水亏虚将要枯竭的情况。这种情况,大多是高危病人才会有的,大家不会遇到,如果遇到,一定要仔细观察,才可以救治,因为这时人的阴阳就在一线之间,若是你的思路错了,此人便必死无疑了。遇到这类病人,古代医家往往是用人参、熟地等,加上冰水送服。这样就可以解去内热,还可以滋补阴阳。

口渴的症状,无非就这几种,大家必须好好掌握,不可以不经思考,就开方出药。中医调理,在乎学识与胆略,学识占六分,胆略占四分。胆略的意思,除了胆大以外,还有策略的意思,治疗时必然要在头脑中将病家脏腑推理一遍,方可医治,否则必将铸成大错。

我下面给大家讲个医案,来诠释一下这个胆略的问题。话说某日,某神医(神医很忙嘛)路过一个城市,遇到一个求医的人。这个人的丈夫得了很厉害的病症,不知为何就找到了神医。神医没有办法,就随妇女去看她的丈夫。

这个病人有五十岁左右,得了中毒性痢疾,便便很多,拉的很恐怖。当时被家里人送去了医院,医院就开始打抗生素,没想到用过后,大便次数反而多了很多。医生表示,这可能是伪膜性肠炎。于是又开了不少西药,吃过后病家开始没精神,爱睡觉,体温居高不下,四肢开始冷了。大便的时候便便像水一样,是黄绿色的。就像水龙头一样开始泻。而且病家基本不吃饭了。恶心得厉害,后来两只脚也肿了。

神医去看了他的舌苔,发现舌头的底色特别淡,几乎没有舌苔了。神医当时叹了口气说,这人脾土肾水,都已经衰弱了。阳气将要飞散。有了死相。其他医生早已经看出了这点,所以都已经不准备救治了。神医思考了很久,决定试一试。(大家看着觉得这件事比较有趣,但是对于医生来说,看到这种病人,第一个想法大多是千万不要让这个人死在自己手里)。于是神医开了方子,以党参、茯苓、炒白术、肉豆蔻、吴茱萸、肉桂、附片、炮姜、煨葛根等药物为主,大剂量的煎药,给病家服用。病家服药后,几小时后体温就正常了,大便减少。连服五服后,这个病就痊愈了。这里说一句,上面的方子,大家轻易别用,比较猛烈。

其实从这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首先这位神医是有了学识,才有了胆量,而且他辩证的思路很清晰,病家身体的种种状况都问的很明了,这才开方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辩证,必须思路清晰,毫无疑虑后,才能去想办法救治,千万不可以随便开药,如果大家想学治疗手段,我以后会教授一些,但必须要注意辩证,不可不辩证,也不可乱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