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拈花笑佛
3111500000041

第41章 净心启智 (7)

“只取一瓢饮”,是守约工夫。一面守约,一面仍不妨博涉以为辅,所谓“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认定了几件大节目做修养中坚,凡与这些节目引申发明的话,多记一句,自然所印所熏加深一度。要记的既多,最好备一个随身小册子,将自己心赏的话钞出,常常浏览。意识将近麻睡,便给他一番刺激,令他惊醒,这便是“熟之”的妙法。

专记格言,也会乾燥生厌。还有最好的修养资料,是多读名人传记和信札。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读了一部《曾文正公家训》(给他儿子的信),不知受多大激刺、稍为长大一点,读了全谢山做的黄梨洲,顾亭林两篇墓碑,又不知受多大激刺。直到今日,曾、黄、顾这些人的面影,永远蟠踞住我的“不意识”。孟子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激扬志气的方法,再没有好得过“街友古人”了。

二十四史,列传占了什之七八。以现代历史观念而论,可以说内中所记载,有一大半不应入历史范围。但中国无论何种著述,总以教人学做人为第一目的;各史列传,大半为这个目的而存在。与其认为社会史迹的资料,不如认为个人修养的资料。我常想:亟应该把历史上名人——大学者,大文学家,大美术家,大政治家,大军人,以及气节峻拔的人,挑选百来个,重新替他们各做一篇有趣味的传,以此教导青年,比什么都有益,现在既没有这样书,将就一点,把正史中现有的传挑出一二百篇来浏览,也是必要、读这些传时,且不必当作历史读,专当作修养书读。看他们怎样的做人;怎样的做事;怎样的傲学问:设想我处着他的境遇,我便如何?碰着这类事情,我便怎么办法?……常用这种工夫,不独可以磨练德性,更可以浚发才智先辈论读史益处,大抵最注重此点。

读名人传记,其人愈近愈好,因为观感更切;其传愈详愈好,因为激发更多。近代详传,多用年谱体裁行之、试推介几部(以著者年代为次):孙奇逢自著的《孙夏峰年谱》(门人补注),李塨著的《颜习斋年谱》,冯辰著的《李刚主年谱》,王懋竑著的《朱子年谱》,顾栋高著的《司马温公年谱》,《王荆公年谱》,段玉裁著的《戴东原年谱》,焦廷号著的《焦里堂年谱》,丁晏著的《郑康成年谱》,黄炳呈著的《黄梨洲年谱》,张穆著的《顾亭林年谱》,《阎百诗年谱》,李鸿章著的《曾文正公年谱》,刘毓崧著的《王船山年谱》,梁启超著的《朱舜水年谱》,胡适著的《章实斋年谱》,这些书读了都令人闻风兴起,稗益青年不少。可惜还有许多伟大人物没有人替他作谱。又各谱体例,我们也未尽满意。

名人信札,和他并时的朋友论事论学,读之最可益人神智。我也推薦几部:张江陵的《张大岳文集》,顾亭林的《亭林文集》,戴东原的《东原集》,焦里堂的《雕菰楼集》,曾涤生的《曾文正公全集》,胡润之的《胡文忠公遗书,郭筠仙的《养知书屋集》,在这些集中专取信札一门读之,极有益而且有趣。

以上所举各书及其读法,皆以帮助身心修养及治事之应用为目的。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读这类书专以自己直接得着益处为主?把自己这个人训练好了,才配说有益於社会;所以把他列在第一。若以为这是迂腐之谈,则我不敢知了。

第二部门的文献学,虽说他包括国学智识的全范围,亦无不可。例如和第一部门同性质的书,有许多应用到修养上没有什么价值,但用来做思想史的资料,便有价值。和第三部门同性质的书,有许多作品没有什么赏监价值,但用来做文学史资料,便有价值。章实齐说:“六经皆史。”编述六经的人,是否目的在著史,虽不敢断言;但我们最少总可以说“六经皆史料”。把所有书籍都当作史料看待,无论什么书籍都有用。何止书籍,乃至烂帐簿、废田契、破指绅、陈黄历……等等都有用。

既已什么书籍都有用,那么,指定那部书要读那部书不要读,几乎不可能了。但又须分别讲:研究某件专门事项的人,关于这事项的资料文书,固然都要读;不是研究这门的人,自然有许多不要读。仅欲得文献常识的人,自然一切专门资料都可以缓读。

我们最痛心的是:想举几部文献常识,惬心贵当的书给青年读,竟自举不出来!我想这是国学先生们当面的责任,若不赶紧编出几部好书来,实在对不起青年。但现在既没有恰当的书,又不能因此而把这点常识迳行抛弃;万不得已,姑列举以不各书充数:

《左傅纪事本末》(能读《左傅》原文更好)

《通监纪事本末》(能读(通鑑)原文更好)

《宋史、元史、明史纪事本末》

《文献通考》之左列各考(《续通考》(皇朝通考》附)

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国用考选举考学校考

职官考乐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四裔考

《四库全书提要》之各部各类总叙

《读史方舆纪要》之各省各府总叙

举这几部书,其实还很不满意。不满意的理由:一,卷帙太多了,学校裹的青年,已经没有时候通读。内中有些不必要的资料,尚须读者自行别择。二,虽有恁麽多卷帙,必要的资料却并未齐备,内中尤缺乏是政治以外的社会资料。又清朝一代的资料简直没有;所以虽读完了,还不算有“踌躇满志”的常识。但现在既未有恰好的书,我只好劝青年们耐点烦姑且拿这几部做基础罢。

再进一步,我希望青年们能彀分一点工夫把先秦——秦朝以前——几部书读一读第一,因为那时代中国文化初成熟;那时代的著作,很有一种权威,支配二千年的社会心理,我们无论崇拜他或反抗他,总不能置之不闻不问。

第二,那时代的著作,留不的实在不乡;把一大部分伪书甄别去後,剩不比较可信的:只有《诗经》,《尚书》中二十八篇,《易经》,《仪礼》,《礼记》之一部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慎子》(?),《尹文子》(?),《公孙龙子》(?),《苟子》,《韩非子》,《孙子》十三篇,《管子》之一部分(?),《商君书》之一部分(?),《吕氏春秋》,《楚辞》之一部分。这二十来部书、小部头的只有几千言,(如《老子》,如佚余之(惯子),(尹文子),《公孙笼子》。)大部头的也不过十来万字。(最大者(左傅),(苟子),(韩非),《吕览》。)其中尚有实际上非专门研究家则无从读或不必读者。(如《易经》卦辞爻辞,如《仪礼》,如《春秋》经文,如(礼记)之大部分,如《管子》之大部分,《墨子》之小部分,乃至《尚书》之一部分。)有真书中攙入伪文者。(《墨》《庄》《荀》《韩》皆有,其他全书疑伪末决者不必论。)似此别择不去,必应读之先秦书籍,实属寥寥无几。平均每日读一点钟,一年多便可读完。人生何处不消耗此一年乡之每日一点钟耶?

其次,有几部书我愿意推荐:一,汉王充的《论衡》;二,唐刘知几的《史通》;三,宋郑樵《通志略》的叙论;四,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这几部书都是极富於批评精神的。我们若想对於文献作部分的专门研究,先看看这几部书,可以开拓心胸,且生发好些法门。

文献各部分之专门研究,前途可开拓的境土甚多。正如一个极丰富极辽广的矿区,矿苗到处分布,层层堆积,只要你有方法开采,分析,制练,便可以生出许多珍奇高贵的产品。这种事业并不专靠书本,但书本裹头可珍贵的原料,也真不少。

这种研究,各门有各门的特别资料和特别研究法,这裹不能详细论列。书籍中的资料,到处散布,也不能徧举书名。今但把研究法之普徧原则说说:

第一,用怀疑精神去发生问题:天不无论大小学问,都发端于“有问题”。若万事以“不成问题”四字了之,那么,无所用其思索,无所用其研究,无所用其辩论,一切学问都拉倒了先辈说:“故见自封,学者之大患。”正是谓此。所以会做学问的人,本领全在自己会发生问题。“天圆地方”向来不成问题,到歌白尼却成了问题。“人为万物之灵”,向来不成问题,到达尔文却成了问题。“人欲净尽,天理流行”,向来不成问题,到戴东原却成了问题。乃至苹果落地,开水掀壶盖,在旁人不成问题,奈端、瓦特却对他发生问题。《古文尚书》,《太极图》,旁人不成问题,阎百诗、胡肶明对他却发生问题。

为什么不发生问题?第一,以为是当然的事理,不值得注意;第二,以为前人久已论定了,何必更费心。这都是被旧日意见把自己封闭住了,如此便永远不会有新学问。然则如何才会发生问题呢?朱晦庵说:“学贵善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善疑便是排除“故见”的第一法门。无论读什么书,听什么话,看见什麽事,你疑他一不总不会蚀本。所谓疑者,并不是一疑之後从此便不信;因疑得倌,也是常有的。但这回的信,却是有责任的了,有意识的了,不是故见而是新见了。总之:一疑便发生问题;发生问题便引着你向前研究;研究结果,多少总得点新见;能解决这问题固好,即不能,最少也可作後人解决的准备资料,甚至只提出问题,不去研究,已经功德不少;因为把向来不成问题的变成问题之後,自然有人会去研究他解决他。

第二,用耐烦工夫去搜集资料:披沙拣金,千万颗沙裹头不知道得着得不着一两颗金,可谓最不经济的事业。但既已沙外无金,那么,你除非不想得金便罢;想得,只好耐烦拣去。做中国文献学的苦处在此。材料是侭有的而且很丰富;但散在各处,东一鳞,西一爪,合拢来可以成七宝楼台,分散着却一钱不值。但我们万不可以因此灰心或厌倦。做昆虫学的人,那裹会有许多奇种异类的蝴蝶蜻蜓……不劳而获的飞到你身边让你研究?博物馆里头一格一格的蝴蝶蜻蜒标本,像我们这种门外汉看着,还不是莫名其妙吗?真有昆虫学趣味的人,倒是非亲手从树林中采集不来,不能过瘾。亦且非做过这番工夫,他的智识不能算是自己的。

所以我们对于资料之多量而散漫,应该欢喜,不该讨厌搜集资料之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未有问题以前,资料平铺纸上,熟视无覩;既有问题以後,资料自然会浮凸起来。凡自己会发生一个问题,必先有若干资料,曾供观察。就拿这些做基本资料;以後凡遇着和这项问题有关系的资料,见一件便搜罗一件。最要紧的工作,是要勤用笔记。因为许多宝贵而零碎的资料,稍为大意一点,便像拣出的金依然混回沙堆子裹,要再找可就费力了。我们若能把勤做笔记的习惯养成,那么,你所要的资料,自然常会聚拢到你身边,供给你的新见解。凡研究一个问题,搜集资料的工作,总是居全工作十分之七八。先有丰富的“长编”,才能有简洁的定稿。以一个人的全生涯而论。中外古今大学者,他们有价值的著作,多半是四五十岁以後才成功。四五十岁以前做的什么事呢?须知都销磨在搜集资料裹头。

第三,用冷静头脑去鉴别资料:我们读书,往往做了许多冤枉功夫,辛辛苦苦搜集些资料拿来当宝贝,那裹知道这资料却是假的或是错的。若将假的错的资料作为研究基础不独自己不会成功,而且贻误别人不少中国书假货极多,稍为外行的人便要上当:例如将今本《尚书》的《大禹谟》当作唐、虞时候史官所记;将《周官》当作周初制度;将《孔子家语》当作孔子一生行状。又如认战国初年有列御寇这个人曾经作过一部《列子》;隋、唐间有王通这个人曾经作过一部《文中子》:岂非笑话?或者书虽不假,而裹头所讲的话许多靠不住:例如司马迁的《史记》,公认为中国史学界第一部名著;然而书中所记三代以前事,最少怕有一半错谬。官署裹记当时办理一事的档案,文集中戟同时人的墓志行状,岂非耳闻目见,最可信据?然而十件中总有八九件绝非实录。凡此之类,倘不认真别择,则所凭藉的资料先没有价值,研究的结果如何能有价值?好在重要的伪书,经清朝儒者考证明白的已经不少。我现在打算做一部书,名曰《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我希望将来出版後,可以省青年许多冤枉工夫。至于各种事实的鑑别法,恕我不能详说。我两年前著过一部《中国历史研究法》,襄头有一部分专论此事,请读者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