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文学史
3113500000098

第98章 杂剧的鼎盛 (5)

但他家不肯出钱买嘱延寿。他遂将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元帝因此不曾留意到她。一夜,她幽闷的在弹着琵琶,为元帝所闻,遂得相见,大为宠幸。一面他便要斩延寿之首。延寿逃入匈奴,献上昭君图形。单于指名要昭君和番,否则兴兵入塞。元帝大惊,只得送昭君出塞。昭君到了黑龙江,遂投江而死。单于惊悼。因祸起毛延寿,遂将他送回汉廷治罪。全剧的顶点则在昭君去后,元帝思念着她的已往情意,正在烦恼不寐,却又遇着孤雁一声声的在云间鸣叫着,一发感得情绪凄楚不堪。“早是我神思不宁,又添个冤家缠定。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声儿,和尽寒更,不争你打盘旋,这搭里同声相应。可不差讹了四时节令!”这一折的情景,是布置得异常的凄隽的。息机子《杂剧选》中又载他的《孟浩然踏雪寻梅》一本,但那是明周宪王之作,并非他所写的。

郑廷玉,彰德人,生平事迹不可考。所作剧本凡二十四种。今存者凡五种:《楚昭公疏者下船》、《包待制智勘后庭花》、《布袋和尚忍字记》、《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及《崔府君断冤家债主》(皆有《元曲选》本)。廷玉文字,也甚素质,但也并不鄙野。正是所谓雅士与俗人皆能欣赏的著作。《楚昭公疏者下船》叙伍员兴兵入楚,楚昭公逃难过江。因风大船小,他的妻与子皆自投于江。后赖申包胥之力,求得秦兵,楚国得以复兴。他的妻子也为龙王所救,并未死。《布袋和尚忍字记》乃是一本与马致远的《三度任风子》题材结构都很相同的“仙人度世”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叙贾仁得了周家的财,安享二十年后,乃复为周荣收回的“因果剧”。《崔府君断冤家债主》也是如此的一剧。张善友的二子,一善积财,一甚浪用。原来其一为负他的债者所投生的,其他则为他欠其人之债者所投生的。经了他友人崔子玉的说明,善友才恍然而悟。这里的崔子玉大约便是小说与传说中的崔府君,也即在冥府为唐太宗处分诉状的崔判官。《包龙图智勘后庭花》乃是同时代许多包公的公案剧中的一本。这一类的公案剧,在结构上往往是陈陈相因,题材也不外乎家庭惨变,因奸杀人一类的事。

尚仲贤,真定人,江浙行省务官。所作剧本凡十种,十二本。今存者凡四本:《洞庭湖柳毅传书》、《汉高祖濯足气英布》各一本,及《尉迟恭三夺槊》二本。此外《越娘背灯》、《归去来兮》及《王魁负桂英》三剧,有残文见于我编的《元明杂剧辑逸》中。《尉迟恭三夺槊》有《元曲选》本(其名略异,作《尉迟恭单鞭夺槊》),有元刊《古今杂剧》本。二本内容完全不同。或者二者乃是前后本,都是尚仲贤所著的吧。这是比较容易解释的一个假定。《元曲选》中的《尉迟恭单鞭夺槊》,叙的是尉迟恭投唐之后,因曾打了三将军元吉一鞭,生怕他记恨。果然,元吉乘李世民回京之隙,却将恭下在死牢,只要死的,不要活的。徐茂公大惊。追了世民回营。元吉说是尉迟恭逃走,故被他捉回。但世民命他们当场试演的结果,元吉却三次为恭所捉。他才不敢多说。李世民去偷看洛阳城,为单雄信所追迫,无人解救。尉迟恭奋不顾身的,以单鞭夺了雄信的槊,救了世民回来。

后来世民在榆科园与雄信战大败,又是恭率兵杀得雄信反胜为败,鼠窜而去。元刊《古今杂剧》本的《尉迟恭三夺槊》,叙的却是元吉、建成兄弟,屡欲篡位,怕的是秦王跟前有尉迟恭,无人可敌。便使了一计,于高祖前谗害恭。高祖大怒,提下恭来。赖刘文靖苦苦地劝往了,只削职放他归去。后来他与元吉在御园中比武,他赤手空拳的与元吉争斗。元吉虽持着武器,却哪里是他的对手。不久,便丧败于他的手中。高祖也不罪他。这两本不同的尉迟恭,恰恰是前后不同时的故事,很有是前本、后本的可能。《汉高祖濯足气英布》,叙楚、汉相持之际,汉高招降了英布。始是濯足不理他,继则亲自献上佩剑,亲自为他推车。布惊喜过度,遂为汉高祖出力攻项羽,大胜而归。汉皇封他为九江王。《洞庭湖柳毅传书》,叙柳毅下第而归,在泾河岸上,遇见龙女,托他带信到洞庭。其后洞庭君德之,乃以龙女归他为妻。仲贤善于写英雄,他所写的尉迟恭及英布,都是虎虎有生气的。

武汉臣,济南府人,未知其生平。所作凡十三种。今存者三种:《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包待制智勘生金阁》。又有《三战吕布》一剧,有残文存于《元明杂剧辑逸》中。汉臣的《散家财天赐老生儿》一剧,曾有过英文译本。这剧的结构颇好。元剧中像《老生儿》那么饶有迷离惝恍之致的,却不多。刘从善无子,招张郎为婿。其婢小梅有孕,张郎意欲害她。其妻乃与他同设一计,假说小梅逃走。从善十分悲哀,遂分散家财给乞丐。清明时,张郎去上坟,却只上张家坟,不上刘家坟。于是从善凄然,劝说其妻,以侄为子。到了从善寿辰,张郎来拜寿,从善却不许他们入门。其女引张乃引了小梅和小梅所生之子同来。原来,小梅向是引张供给着的。

这事连她丈夫张郎也不知道。于是从善无子而有子,心中大喜,将家财分为三份。《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叙李斌与妓女李素兰,情好甚笃。斌因金尽,为鸨母所逐。李素兰誓志不从他人。后斌得官,二人乃团圆终老。这个恋爱喜剧的题材,乃元剧中所习见的,唯结构甚佳。《包待制智勘生金阁》,虽也是公案剧中的恶霸恃强,鬼魂索命的陈套,却仍以巧妙的结构见长。汉臣对于结构的特长,乃在能于最后最紧张之时,而将全局的迷离惝恍的结子,都一齐解开了。但在未解开之前,我们仍不能预知其将如何的解法。像《老生儿》的最后的见子;像《玉壶春》的李素兰,原来姓张不姓李;像《生金阁》的包拯,请了庞衙内宴会,而突然捉了他,都是使用这个特殊的布局的结果。

康进之也与高文秀一样,善于写黑旋风的故事,他的两本杂剧,《梁山泊黑旋风负荆》与《黑旋风老收心》,全都是写李逵的。今存《黑旋风负荆》一本(见《元曲选》)。进之,隶州人,一云姓陈。他的《黑旋风负荆》,实较高文秀所作的《双献功》为高。文秀写黑旋风,其性格尚未很分明,进之所写的黑旋风,则已活泼泼地将这位黑爷爷面目全般揭出。却说,有一天,李逵下山喝酒,知道了王林的女儿满堂娇为强人宋刚、鲁智恩抢去。这二人原是冒着宋江、鲁智深之名去的。逵还以为此事真的是他们二人干的,便气愤愤地要向二人问罪。一见面,不分青红皂白,使斧便斫,状如发疯。亏得为旁人所阻。宋江闻悉原委,乃允以首级为赌,同到山下王林店中质证。质证的结果,原来抢满堂娇去的,并不是他们二人,虽然姓名似乎相同。李逵心中大为惊惶,乃慢腾腾上山而去。他向宋江负荆请罪。

但宋江不理,只要他的首级。他不得已取剑来要自刎。正在这时,王林赶来报信,说:宋刚、鲁智恩二贼已为他灌醉在家。江乃命逵与鲁智深一同下山,捉了二贼上山杀了。此剧结构的紧密,曲白得迫切而隽美,描写得细腻深刻,实为元剧中最上乘的作品。几乎无一语是虚下的,无一处是不紧张的。他将鲁莽而忠义的黑旋风的性格,整个刻画在纸上,其力量几乎要直透纸背。第三折更是特别的好。其初逵非常的自信,直视宋、鲁二人如狗羊,和他们一同下山去质证时,只恐他们乘隙脱逃,或前之,或后之,有如解差的监视囚犯。但后来,证实了宋、鲁二人并不是真实的强人时,他的盛气却不知不觉地消失无存了。先是愤愤地似欲迁怒于王林,继则懊丧叹气,有如一只斗败了的公鸡。下山时是趾高气扬,大跨步而来;如今上山时,却低头视地,一步挨一步的,慢腾腾而去。像那样的情景,读了真要令人叫绝。

李文蔚也写有一本《水浒》的剧本:《同乐院燕青博鱼》(《录鬼簿》作《报冤台燕青博鱼》)。写的却不是李逵,而是燕青。像小乙那样勇敢伶俐的人物,本来是不容易写得好的。所以文蔚此剧,所写的未见得会如何的高超。文蔚,真定人,江州路瑞昌县尹。所作剧凡十二本,今唯《燕青博鱼》一剧存。《博鱼》的题材,与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颇同,左右不过是荡妇私通衙内,豪杰为友复仇而已。但文蔚所写的燕青,却不甚像《水浒传》上的小乙。他眼瞎求乞,博鱼过日,都只是小无赖的勾当。

杨显之与关汉卿为友,也写着《黑旋风乔断案》一剧,但今已不存。存者为《临江驿潇湘夜雨》及《郑孔目风雪酷寒亭》二剧(均见《元曲选》)。《录鬼簿》云:“显之,大都人,与汉卿莫逆交。凡有珠玉,与公较之。”《酷寒亭》的题材,颇似《双献功》与《燕青博鱼》,唯情节较为曲折凄楚耳。郑孔目救了杀人犯宋彬,赠银而别。后来他娶了萧娥为妻。娥乘他上京,与高成成奸,且虐待他前妻之子,逐他们出去。郑孔目归时,遂杀了萧娥。他到府自首,府尹判他刺配沙门岛。解差恰是高成。他们到了酷寒亭,风雪交加。两个孩子要去叫化残羹剩饭给他吃。其情景至为悲楚。他们遇见了宋彬。

这时彬已为山大王。遂带领了喽啰,杀死了高成。《临江驿潇湘夜雨》也是一个悲喜剧,大似明人平话《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见《今古奇观》),其结局也很相类。张天觉有女翠鸾,因船覆,中途失散。她为崔老所救,后乃与他侄儿崔甸士结婚。甸士上京应试得官,却别娶了试官之女,一同上任。翠鸾前去寻访,甸士却将她当做逃奴,命人押她到沙门岛去。她父亲天觉,这时已为天下提刑廉访使。在临江驿暮雨潇潇之中,与翠鸾相遇。翠鸾诉知前事。天觉大怒。翠鸾亲自率了父亲的只从,去捉甸士及他的新夫人来,要杀坏他们。崔老苦苦哀告,她始复认他为夫。却迫他将新夫人休了,改作梅香。

李寿卿与郑廷玉同时,太原人,将仕郎,除县丞。所作剧本凡十种。今存《说专诸伍员吹箫》与《月明和尚度柳翠》二本。《度柳翠》与马致远的《三度任风子》及同人的《三醉岳阳楼》,其题材与结构,皆甚相同。不过月明和尚所度者却是一个妓女而已。此种仙佛度世剧,千篇一律,总是不会写得很好的。《伍员吹箫》叙伍员的父伍奢,为费无忌所谗杀。员逃奔郑国。楚使养由基追他。基射他三箭,皆系咬去箭头的。因此,他得以脱命至郑。但在郑立身不住,又南奔于吴。遇浣纱女,给他饭吃。他深恐女泄出消息。但此女却抱石自投于江以自明。又至江边唤渡,渔父渡了他过去,也自刎而亡,以免他见疑。员到吴,不遇。流落市间,吹箫乞食。遇侠士专诸,拜为兄弟。十八年后,员借得吴师,一战胜楚。专诸捉了费无忌来。员又欲伐郑。但郑子产却访得渔父之子来说他。他方允不去伐郑。又赡养了浣纱女之母,以报前德。子胥的故事,是民间所最流行的。但元剧中却仅有寿卿此剧存。我们如将他与敦煌发见的变文《列国志》残文相对勘,颇可见出伍子胥故事的最早形式是如何的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