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百弊放言
3113800000045

第45章 江湖嫖赌界的黑幕时弊 (1)

一、江湖弊事丛谈

社会上,对于九流三教中人,统称为江湖。所谓三教,就是儒教、释教、道教。这一点大概尽人皆知。但也许有人会奇怪,说是和尚拜佛念经,道人画符念咒,并常以此来诈骗钱财,把他们称为江湖倒还可以。但这儒教讲究三纲五常,教人知书识礼,磊落光明,堂皇正大,怎能与以旁门左道来惑众的释、道二教相提并论,以江湖来称之呢?其实,之所以称为江湖,是因其如江湖之水,通三江,达五湖,周流天下,无一人不被其泽,因此才谓之江湖。现在,我们知道了三教,那么,什么是九流呢?九流这一名称,传之于古代,前人恐怕后人不知其种类名词、生计事业等,还特意编撰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样写的:一流朱子二流医,三星四卜五地理,惟有相家居第六,七书八画九琴棋。这首诗的词句虽然直白浅显,但只要读了这首诗,对九流的种类、事业等便了如指掌了。在江湖九流三教之中,弊端之多,不胜枚举。现分述如下,使读者略窥一斑。

儒教

读书之人,皆为孔圣的门徒。在昔日的科举时代,凡有功名者,自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直至探花、榜眼、状元,皆从读书中来,全是儒教中人。然而,其间却良莠不齐,读书人也未必都能明理。儒教中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有背道误国败家乱天下者,至于那些乱纲常,坏道德之徒就更多了。此中黑幕,很难暴露无遗,只有靠读者自己去想见了。这里姑且从略。

释教

释教的鼻祖是如来佛,原为西方舍卫国王太子,舍身出家,抛弃富贵,愿立教以救世,创社会大同。佛曾说:“不度尽众生,我不成佛。”佛又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然而,今日的和尚,却是我佛如来的罪人。如今,和尚的数目,千千万万,天下的名山,几乎被僧人占尽,可见和尚之多了。这些和尚,不种田而得食,不织布而有衣,安居广厦,身穿袈裟,大开寺门,供善男信女参观,广设道场,让才子佳人随喜。佛说轻财,但和尚却爱财;佛说空色,而和尚却好色。试观之历史,古往今来,因和尚而败家产,坠名节,杀身灭族者,举不胜举。不能说没有高僧,但千万个和尚中也难寻出一个,多的则是那些野和尚、贼和尚、强盗和尚。

在元曲《西厢记》的“闹斋”一折中,有这样几句词:“点烛的头陀堪恼,烧香的行者堪焦,贪看莺莺,烛灭香消。”寥寥数语,写得是淋漓尽致。请试想一下,当日普救寺的大雄宝殿上,诵经拜佛的和尚,岂止是一个点烛的头陀,一个烧香的行者。那头陀、行者,不过是小和尚,但小和尚已因贪看莺莺之貌,致使烛灭香消,那班敲鼓、撞钟、口宣宝号的和尚又当如何呢?此时,佛祖花座下,定是静悄悄,烛已灭,香已消,百数十道目光,都斜射在莺莺一人身上,真是好看煞人。那崔莺莺可以代表天下后世之美女子,而普救寺中那点烛的头陀,烧香的行者,则可以代表天下后世之淫僧。那些喜欢入庙烧香,拜佛求福之人,应该以此为鉴。俗谚有云:“得人钱财,与人消灾。”然而,那些和尚一颗心想金钱,一颗心想女人,那还有多余的心去诵经学佛呢?

道教

昔日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学者推其为道教之祖。然而,后来的道士却节外生枝,异想天开,装出种种惊人之态,骗取钱财。在汉朝末年,被当时人称为“米贼”。而今日的道士,若到人家去做法事,仍然要索米五六升,铺在地上,再燃起灯来,装妖作怪,做出许多姿势。完事时,则不论白米、黄米、糯米、粳米、陈米、糙米、碎米,一律照单全收。那张鲁之流毒,历经千百年犹未能除,真可谓奇事、怪事。不过,道士学张鲁偷米,还算是罪小者,其罪之大者,真是罄竹难书。今以苏州为例,苏州城内外,大约有千余名道士,内中除三四老朽外,其他人都是衣履潇洒、风度翩翩。这些道士以打醮、拜忏、参星、礼斗等为主,此外还有授囗、给囗、望高斗、破血河、过关、开煞等诸多名目,总之是巧出花样,骗钱而已。

道士们每至人家做法事,总要等到中午时分。六七名道士络绎进入道场后,手中敲法器,口中念经句,眼中却在留意着有无美丽的女子。道士们之间还有一种令局外人无从知晓的切口暗号。他们如果看到犹存风韵的半老徐娘时,便说:“堂轴画得出色”;如果看到苗条可爱的青年少妇时,便说:“屏条写得甚好”;如果看到豆蔻初开的闺中小姐时,便说:“横披书画咸宜”;如果该人家并无俊俏的女子,便说:“书画店将要关门。”道士们见到漂亮女子后,必装出一副风骚模样,那敲法器的,敲得格外卖力;那唱曲的,则逼尖喉咙,发出一种娇俏的声浪,以向该女子取媚。到了傍晚,法事将毕时,道士们还要唱上几首长短歌曲,名为“散仙花”。这也是妇人女子们最喜欢听的。

“散仙花”时,主人家要为每个道士准备数十文钱,其名曰“解结钱”,这些钱要匀放在盘中,来的是多少个道士,就放多少注钱。另外,还要在盘中放上一块粉糕,糕上再插一朵纸花,花上再悬一条红绳。香工将此盘移送到道士面前后,道士就会伸手取钱,口中唱曲。其所唱之曲,不仅音调颇俗,词句也引人发笑,无怪那些妇人女子十分爱听。兹录几首,以献读者:1.“一只柿子满身红,十人走过九人中,乡下朋友不识货,倒说它是樱桃的老祖宗。”2.“一口灯挂四只脚,点起火来蓬蓬着,老鼠要想偷油吃,恰巧碰着一位猫伯伯。”3.“一个耕田乡下人,有鼻头来有眼睛,斗笠蓑衣双赤脚,赛过花果山上的小猢狲。”散完了花,解罢了结,道士把铜钱骗到了荷包里,香工挑着担子回转山门。然而,这还不算完,道士们还要想尽办法,把那些对上眼光的所谓“堂轴”、“屏条”、“横披”等搞到手。从此,祸根种下,毛病出来,这一人家的声名也坏了。真是可悲!可叹!

朱子

朱子,疑系“朱紫”二字之误,亦即垂青紫之官场也。官场上,有大官、小官、文官、武官、候补官,犹如戏台上有老生、小生、武生、彩旦、花脸等,所以说:官场如戏台。官场之中,那些蝇营狗苟、奴颜婢膝、暗夜乞怜、白日骄人之丑态,就是将从古至今最好的画师全部请来,也画不像其须眉面目。最可恨那些赃官,将地皮刮尽,满载而归,为其一家笑,搞得一路哭。“朱子”之弊端,在《官场现形记》等书中已经多有描写,这里就从略了。

医生

江湖医生,俗称为“走方郎中”。他们今日在城里,明朝到乡下,南北东西,无一定地址。江湖医生以外科居多,因为外科可以用手术来掩人耳目,易于取巧。其所用方法有“小家什”、“中家什”、“大家什”之分。所谓“小家什”,是用灵快之手段;“中家什”用离奇之药品;“大家什”则用各种惊人手段,破人钱财,害人性命。不过用“大家什”的江湖医生很少,更多的是用“小家什”与“中家什”。下面就为各位读者列举一二。

例如“捉牙虫”:医生用一副竹筷,在牙痛病人的牙齿上乱刮一通,搞得患者不住地流血吐沫,然后,医生将竹筷取出给病人看,那上面果然有一只“牙虫”。其实,这所谓的“牙虫”,不过是二月初新柳吐花时的絮蕊,江湖医生乘天晴将其摘下,晒干后带在身边。待到有病人来找他治牙时,他便用极快的手法将其送入病人的牙缝,再乘病人的牙齿吐沫流血时取出。这种絮蕊,小如虫子,在絮根吐花之处,好像生有一双眼睛,经病人口中的热气一嘘,便会发涨,用手一扪,能发出很小的声音,与虫子几乎没什么差异,难怪病人会上当受骗了。

再如“治痔疮”:病人的痔疮脱出,痛得连坐都坐不下。江湖医生见了,便夸口说能够拔管断根。患者听后信以为真,欲脱离病痛,只有出钱上当了。医生让患者将臀尖高耸,头面伏于椅榻上,这样病人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即使身边有几个旁观之人,也只能见到他敷药,却看不到他变的戏法。于是,这位江湖医生一面口中夸耀着自己的手段高、药效灵,一面取出了各色药粉数包。只见他将红、黄、白、青各色药粉均取出若干,再将它们拌匀,洒在患者的肛门上。然后,医生又取出一把铁钳,将它伸入患者的肛门,铁钳冷,而肛门热,热者遇冷,会觉得很适意,却不知医生已经开始变戏法了。他预先用小母鸡的肚肠做成管漏样式,晒干后就会缩小,待用时,把它放在铁钳上,送入肛门。一经血热,鸡肚肠就会涨大,医生再假装用力将其拔出。患者既然见到他从肛门中拔出了管子,自然认为病根已除,掏钱更是毫无问题。

江湖医生治疗其他常见病症时,各有其专用手法,读者只需举一反三,便可以明白其中的种种弊端了。

星家

唐朝时人李淳风,用人的生年、生月、生日来推算一个人的祸福与寿命。后世人窃取他的方法,再加入时辰,演变为生辰八字,并形成一种算命的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便称为“星家”,俗称作“算命先生”。若想当一个算命先生,必须先读《渊海子平》等书,书中列载有年上起月法、日上起时法、四言独步、五言独步、金锁赋、碧渊赋、三奇六形法、十恶大败诀、六十花甲纳音等等,都是算命的基础知识,再阅读《万年历》,懂得安命小限法以后,就可以代人算命了。然而,命理之变化十分微妙,岂可借一纸残书便能断定?所谓算人之凶吉,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看其能画与不能画而已。有些算命先生还自做阳地,高挂招牌,称其遇异人传授,能知道过去未来之事,说得是天花乱坠,似乎你掏出钱来,就可以买命,掏得钱越多,则福越大命越大造化越大。但是,纵使这算命先生真个是神仙转世,告诉你几时倒运,几时惨死,能有人爱听吗?既然星家可以算人寿命,推人祸福,那么,我倒要请问先生,你几时能够得意,再不走江湖呢?

卜家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能够定吉凶、断人事。昔日,文王、周公、孔子等皆为圣人,所以能系辞定易;诸葛亮、鬼谷子、邵康节等皆为贤人,所以能占卦起课。卜筮一道,谈何容易,若非具有大道德、大学问者,岂敢轻易尝试。然而,今天的世上,却遍地都可见到卜家,只凭其袋中装几个父兄官爻,手上写几行青龙白虎,就替人卜卦起课,说穿了,不过是借骗人之谈为其饱食暖衣之计。真正的卜家,今日恐怕走遍天涯海角,亦难寻一个。在今日的卜家中,还有一技,便是连带测字。却不知这测字更需要有学识,有口才,有灵机。测字的方法可以分为八等,最上等为相字,其次则为测字,最下等为拆字。还有观枚测法、象形测法、八卦九宫测法等,若非绝顶聪明者,就不可以从事这种行业。但今日竟有“一字不识,拆字拿手”的说法,真是可笑至极。既然拆字先生皆一字不识,那么,请他相字,也就不必管其准与不准,灵与不灵了,无非是送他几个铜板,听他几句乱谈,就如同请他吃一碗饭罢了。话又说回来,即使其测字十分准确,但是,已往既不可救,未来也不能知,卜卦、测字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地理

江湖中所谓的地理家,便是俗称的“风水先生”。这种行业的鼻祖是晋代的郭璞。郭璞,字景纯,著有《葬经》,被后人发展成为风水术。据说,明朝人刘伯温于此术最为擅长。至于近日的风水先生,则并无真才实学,所会者,只是骗人之术。如某富家的父母死了,家中有兄弟三人,请风水先生为其择地。那风水先生是逢山坐轿,遇水乘舟,食则八珍,卧则重茵,兄弟三人敬之如父母,尊之如叔伯。该风水先生却只会胡言乱语,在平阳则说山上好,在山上则说平阳吉,千难万难,好容易选到了一块佳地,却说兴大房,败二房,绝三房。于是大哥欢喜,愿出重金购买该地,筑造坟茔,以安父母之骨,但是二弟、三弟却绝不答应,从中作梗,要求再寻别地。于是,风水先生继续工作,久而久之,又找到了一块佳地,却是兴二房,绝大房,败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