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商务口才训练
3115400000027

第27章 互动性交流 (2)

当今的听众,无论是会议上的十几个人,还是大帐篷下的数千人,这些听众都需要演讲者能运用一种闲聊的讲话方式与他们说话,还要让听众有一种交流的感觉,也需要这个演讲者自身具备超凡的吸引听众的能力。为了成功,演讲者要发挥比一位听众更多的能量和手段来面对40名听众,如同一个伟大的英雄选择平凡的生活化特性来装扮自己,使普通人容易接近。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美国内华达州军营刚结束演讲,就有一位老人家走上前问他:“可以用你自然的表达方式发表你的演讲吗?”

听众想要的是:“自然方式的演讲。”

怎样才能学会试用自然的方式演讲呢?唯一的回答就是练习。在平时的练习中,如果发现自己的演讲有些矜持扭捏,那就要停下来,毫不留情的对自己说:“啊!是哪里不对呢?快想清楚!说话要体现人情味,要自然些。” 接下来设想你在听众中找到一个人——他也许是所有人中最不认真听演讲的人,也许是坐在最后排的人,你与他闲聊,假设这个听众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唯一能回答他问题的人,并且正在回答他。如果他是站着和你说话,你也站起来和他说话。通过这样的训练过程,会使你的演讲更加平和,就像你平日和人交谈时那么自然、直接。因此,在做这种练习的时候,就把它设想为一幅真实的情景画面吧。

通过不断的练习,你的进步也许会很顺利。最后,你就会感到你能非常逼真的提出问题,而且予以回答。比如,当你与其他人谈话的时候,你大概会问:“各位是不是有这样的疑惑:我能够这样说是不是有证据呢?的确,我是掌握了充分的证据,现在就让我说明一下吧……”接下来,你就可以回答自己提出的这个想像中的问题。这种方式看上去是很自然的,并且让你不会有唱独角戏的单调感觉,使你的演讲十分直接、畅快,就像是和朋友闲谈一样。

在你面对社区委员会进行演讲时,你应该用一种同老朋友聊天的态度。社区委员会能有什么特殊的呢?它其实就是由像约翰那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的团体吗?在你单独对付约翰时用的方法,也可以同样用在这一大群人身上。

在前面,我们讲述过一个小说家在演讲时的失败方式。几个晚上以后,就是在她当时演讲的地方,我们很荣幸的听到了奥利弗·劳兹爵士的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原子和世界”。奥利弗对于这个演讲题目真可谓是驾轻就熟,因为他在这个领域中摸爬滚打了近半个世纪,他一直在思索、钻研、试验和探究这个课题。有一些学术上的东西已经成为他心灵、思想和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了,所以在这个题目上,奥利弗感到他有一些必须一吐而快的东西要说。站在演讲台上,他似乎已经忘了他是在演讲,对此他毫无顾及。他唯一关注的是要正确、明了并且感性的说出听众们很关心的原子的问题。看,他是多么的满腔热忱,认真努力地使我们分享他的所知、所感。

最后是什么结果呢?魅力四射的奥利弗做出了一场精彩超凡的演讲。他的演讲水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给台下的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然而,我认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是一名演讲者;我也相信,所有听过奥利弗演讲的人,从根本上就很有可能把他当作是一名“大众演讲家”。

如果在你进行公众演讲后,有人怀疑你接受过当众演讲的训练的话,那么这实际上不是什么表扬,更不是为你的老师在争面子。作为老师,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要你在演讲时能采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讲话,让听众没有时间去怀疑你是不是接受过真正的演讲训练。一扇窗户,它没有什么可以惹人注意的,但是它会在那默默的放出光线。这也就像是好的演说家。他的演讲是那么的自然,没有阻挡,让人不会在意他讲话时的神态,而听众只会把注意力放在咀嚼他所提出的观点上。

4.全神贯注地演讲

真挚、热情也是你成功的有利条件。如果某个人会按感觉做事,那么他的内心世界就会表露出来,其热情就会排除障碍使行为质朴、纯真;说话也就很自然;他的表现就能达到自然如初。

综上所述,全神贯注于你的演讲就是很好的表达技巧,也是这本书中一直强调的。

耶鲁大学神学院的院长布朗在给学生布道时说:

我有一个朋友曾参加过伦敦的教堂仪式,之后他给我描述当时的情况,这让我永远的记住了它。朋友说,那天是由著名的牧师乔治亚·麦克唐纳布道。早上,他念了出自《新约》的经文。到讲解时,乔治亚平心静气地说:“各位都听过先人们的这些忠于自己的信仰,也都听过他们的事迹。所以,关于什么是信仰,我就不多说了,神学教授所总结出来的定义要比我所说的精确得多。所以,我今天来这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们建立信心。”接下来,乔治亚又用简括、真诚而且高雅的方式阐述了他本人超然永恒的信念。因为他的全神贯注使他的演讲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并得到了听众们的好评与认可。能有这样的成果,是因为他真正运用了源于内心的语言,让人感觉到他思想上的美。

乔治亚·麦克唐纳之所以获得了成功的秘诀,就是因为他能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当然这个秘诀也适用于其他人。据了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应用这个秘诀。而这个秘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因为它让人觉得模糊、不明确。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希望给出的建议是简单明确的、能够很轻易的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最好的建议就是能让他们直接使用,照着做就行,就像是汽车驾驶使用手册,每一个步骤都很清楚明了。

一般人能有这样的期望是很正常的,我也同样有这样的想法,我希望我所提供的建议或是忠告能恰巧是他们想要的。这样的建议或是忠告会让普通人做起来很轻松容易,我的工作也就会跟着变得容易。但是,我很抱歉的告诉大家,这样的建议或是忠告也许是不存在的,假如存在,它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效果。恰恰相反,这样的建议或是忠告会给你的演讲带来负面影响,它会使你的演讲变的不自然、失去生命、色彩,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我能这么深刻表述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曾接受过这样的教训,在我年轻时,我花费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揣摩和磨练这些实施起来很容易的规则上。可结果是徒劳无功。因此,在这本书中是不会出现那些所谓的容易规则,就像乔希·布令斯运用其轻松的口吻说过:“知道的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就等于没有用!”

美国大学演讲课程至今还把埃德默·步克善于逻辑推理和布局谋篇的演讲辞作为典型案例来学习。但是步克实际上却是一个十分失败的演讲者。因为他不会在听众面前展示他最精彩的一面,他的演讲没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人们送他一个绰号——国会下院的开饭钟。每当他走上讲台准备演讲的时候,台下的人不是咳嗽、抽鼻子,就是打瞌睡,甚至转头就走。

你可以使出全部的力量向一个人身上扔子弹壳,但是你几乎无法使子弹在他的衣服上留下一个洞。然而,你要是用蜡烛点燃子弹里的火药,那它就能射穿一块木版。对于演讲也是这个道理,我很抱歉的告诉大家,如果一场演讲没有给听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它就像是没有弹药的子弹壳一样,不会留有丝毫痕迹。

5.让声音充满力量且婉转灵活

在演讲的过程中,我们与听众进行交流的渠道除了语言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语调的变化以及肢体语言来传达信息。无论是耸肩膀、挥动手臂、皱眉、提高音量、改变声调和音调,还是根据具体场合、题材的不同而改变语速,这些都能够体现不同的意味,给听众传达出不同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所提到的与听众沟通的方式都是通过强化训练所产生的结果,而并不是由自然的内在因素所造成的。事实上,我们平时说话会受到自身精神状态和心情的影响,从而出现音调转换和声音高低的不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要求演讲者最好是选择那些自己所熟悉的并且能够让听众产生强烈兴趣的内容作为演讲题目。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演讲的时候很自然地与听众沟通,并对讨论的问题与听众进行热切的交流探讨。

年少时的纯真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被消磨殆尽,人们会不轻易的落入某个固定的模式,其中还包括身体语言、声音习惯。绝大多数人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充满活力和光彩,人们长大了以后就很少运用身体语言,也不愿意,或者说不善用抑扬顿挫的方式和人说话,哪怕是出于很自然的反应,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意思表露出来。日子久了,我们在和别人说话时就养成了一种很固定并且呆板的表达方式,有时候甚至说话的声音的大小都是固定不变的,更不用说所运用的词语了,稍不注意,人们就会乱用词语,马虎大意也不可避免。

在这本书中,我们反复提醒大家在演讲时注意做到自然而然,也许有人会误解这句话,认为“自然而然”就是随心所欲、胡乱用词,不必在意话语中的遣词造句。不,绝对不是这样的!我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自然,就是要求演讲人在演讲的时候做到全神贯注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并且任何时候都不能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最好,已经把词汇运用得出神入化,已经无法更有想象力了,已经不能再完善了。当然,事情没有绝对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孜孜不倦的钻研追求更有效的演讲方式,才是一个优秀的演讲家自我激励的目标和方向。

要想提高自己的演讲艺术水平,首先要测量自己音量的高低、声调的变化和语速的快慢情况。在测量时录音机是很好的帮手;另外,你也可以找你的朋友帮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能请来专家亲自为你指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测评和练习的因素里面都不包括听众。 即使你能出神入化的演绎上述的部分,但那并不是演讲的全部,只有面对听众才是最关键的,时刻不要忘记在听众面前所展示的表达技巧,要知道如何更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要你站在听众面前,你就要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演讲之中,全神贯注的对待听众所产生的心理和感情上的感染力和冲击度,这样,你实际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而且会比在书上学到的更有效,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