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商务口才训练
3115400000028

第28章 特殊场合的演讲 (1)

当有人邀请你在重大的场合演讲的时候,你可以先让别人为自己做一个介绍,当然亲自出马也是可以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引起听众的兴趣,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展开演讲。如果你属于一个民间组织的节目主持人,或者是某个妇女俱乐部的成员,那么你就有必要为下次会议的主讲人做个简短的介绍,特别是当你在妇女大会上做演讲,抑或在自己的销售小组、工会联欢、政治组织里发言时。下一个章节中,在一些简短的提示语下,你很快会明白怎样为一次重大的演讲作准备。本小节首先从介绍辞入手,当然在颁奖或领奖的场合也能有所帮助。

约翰·马森·伯朗是一名作家,更是一名优秀的演讲家。精彩的演讲征服了全国的许多听众。某天晚间,伯朗与一位著名主持人对话。

“没什么好担心的,”主持人说,“不要紧张,演讲还需要准备吗?准备只会让演讲显得生硬,也没了兴致。我只跟着感觉走——这还从来没失过手!”

主持人这般自信,让伯朗也觉得演讲会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这一点在《积习难改》一书中也有所提及。然而,主持人现场的讲话却让他始料未及: “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今晚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大家,原本要来跟各位演讲的艾瑟克·马可松先生刚刚病了不能来。(鼓掌)于是我们想到参议员伯莱维基先生……然而他却太忙了。(鼓掌)最后的救星洛伊德·葛罗根博士也来不成了。所以只有请来约翰·马森·伯朗先生来代替了。(鸦雀无声)”

“我的这位灵感家朋友起码说对了我的名字。”伯朗在这次事件之后开玩笑地说。

事情很清楚,就算他原意本就如此,也不会有比这位坚信自己灵感的主持人弄得更糟的状况了。他的介绍既缺乏作为一名主持人的基本修养,也违背了主持这一职业对听众的责任。而这一重要的职责却不能引起许多节目主持人的重视。

介绍辞起到交际沟通的作用,好的介绍辞使听众对演讲人产生亲切之感,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气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兴趣与沟通的桥梁。“只是介绍演讲人而已嘛”——如果觉得介绍辞只是如此,那就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事实上,没有比糟糕的介绍辞更容易破坏演讲效果的了,这可能源于众多主持人对介绍辞的不屑一顾。

“介绍辞”这个英文单词是由“intor(从内部)”和“ducere(引领)”两个拉丁文词组组成的,它的意义可以理解为“被引领着进入主题”,下面进行相关的讨论:在引导之下,听众应该能够明白演讲的实质内容,并且会觉得演讲者所探讨的话题可以引起听众的兴趣,这也就是“物有所值”——简单点的说法,就是用很短的时间把演讲的内容和演讲者联系到一起“推销”出去。

这就是介绍辞的基本功效,但实际上大多数的介绍词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它们的描述非常空洞而且还抓不到主题思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主持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并且采用正确的形式与之相适应的话,那么他肯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人们争相邀请的大会司仪或主持人。

下面有一些建议,相信对你组织一份非常完备的演说辞会带来帮助。

1.充分准备好要说的话

简短的介绍辞有的时候还不到一分钟,但却需要演讲者精心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搜集广泛的事实资料,你可以围绕以下三点展开:演讲主题,演讲者胜任这一主题的资格及演讲者的名字。当然也可以增加第四项内容——演讲的主题是多么的吸引人!

一定要明确大会的演讲题目,熟悉演讲的主要内容。最难堪的事情,莫过于主持人在热情洋溢地介绍内容之时被演讲者当场指出所介绍内容与主旨产生异议,立场对立。如果主持人事先肯多花些时间了解一下演讲主题,并且不对内容胡编乱造的话,这种事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介绍者,其首要职责就是能准确地介绍演讲主题,并明确这是听众们都很关心的内容,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想方设法从演讲者手中获取演讲资料。如果需要第三方的协助,就应该摄取书面的材料,并在演讲之前向演讲者证实材料内容的真实准确性。

不过,多数的准备工作还是花在形容演讲人资格方面。如果演讲者名声远扬或者享誉全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找到确切的资料;如果演讲者是局部地方性的名家,大可向他的公共关系或者人事部门取得材料,或者从其亲密的友人和家人入手。拿到资料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把演讲者传记类的资料弄清楚,记准确,其周围的人大都会热情地提供相关的材料。

当然,冗长的介绍辞会让听众很不耐烦。当你已指出演讲人是博士,再提他的硕士、学士身份显然是多余的。同样的道理,只要介绍对方最高最近的职务即可,而不需要再历数其完成学业之后曾经担任过的职位。最关键的是,一定要突出其最著名、最杰出的成就,其他较次要的部分则可以一掠而过。

例如,我曾听过一位著名的演讲家——这位名家本可以更有名的——介绍爱尔兰的伟大诗人叶慈,他将要在不久的一次重要集会上朗诵自己的诗。3年前,凭借惊人的诗歌创作力,叶慈得到了作为文学家所能获得的最至高无上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但我坚信以当时的听众而言,知晓这一奖项并认识其重要意义的人,不会超过1/10。所以,不管怎样,就算别的什么都不提,这两件事都应该重点说一下。可主持人说了什么呢?这两件事他只字未提,而是脱离题目大谈古代神话和希腊诗歌。

此外,还要明确演讲人的名字,马上确认它的字形和读法,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伯朗说:曾有人把他的名字介绍成约翰·伯朗·马森,甚至是约翰·史密斯·马森!史蒂芬·利科克,加拿大的著名幽默家,也有着相同的遭遇。在他那篇幽默轻快的散文《今晚我们相聚》中记述了一则别人对他的介绍词:

“我们都十分期待李罗德先生的大驾光临。从他的著作中,我们似乎已经像老朋友一样早已认识他了。实际上,我想我并没有夸大其词,我想告诉李罗德先生的是,在此地,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本人也感到万分的荣幸,能向列位介绍——著名的李先生。”

搜集资料的主要动机就在于组织明确的介绍信息,能够包含正确信息、紧扣主题的介绍辞才能有效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从而使之接纳演讲者的演讲目的。事前准备不足的主持人,常会说出意思含混不清、令人提不起神的话来:

“我们的演讲者声名远播,被大家认为是——是一个对本次演讲题目十分资深的人士。我们很期待他对这一题目的不同见解,因为他是从——从一个极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因此,本人极其荣幸的向各位介绍,但现在先让我们看看——噢,在这儿呢——布兰克先生。”

实际上,只要事前耐心的做些准备,就能够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对演讲者和听众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善于应用“题——重——讲”三段式

“题——重——讲”三段式是一种较为普遍且比较保险的介绍辞格式,可以很好的帮助主持将搜集到的材料组织好:

“题”就是演讲题目。介绍之前,要先宣布演讲者的确定选题。“重”就是点出主题的重要性。这一段的语言表述,关键在于使演讲题目能够引起听众的兴趣。“讲”说的是演讲者。这一段应该着重介绍演讲者的资历,重点提及与他的演讲内容相关的部分。最后要做的就是清晰而毫不犹豫地报上演讲者的大名。

这一简单的公式留有充分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实际上,介绍辞没有必要被压缩得像树干一样。下面我们就用一个实例来说明怎样才能既依照公式展开,却又丝毫不露痕迹的“依葫芦画瓢”。以下是某介绍人为纽约电话公司一位名叫乔治·韦伯的主管所做的介绍辞:

“我们的演讲人所演讲的题目是‘电话为您服务’。

这个世界对于我来说,有许多神秘的东西,比如爱情、赌马者的执著,等等……其中最为奇妙的,便是打电话时所可能发生的情况。

我们的电话号码为什么会错?为什么有时从纽约打电话到芝加哥,反而会比打到相邻的城镇更快?演讲人会告诉我们这是怎么回事,有关电话的一切他都知道。20年来,我们演讲人的工作就是整理分析有关电话的各种各样的详细资料,并尽可能让所有人认识到这一项事业。他现在是一家电话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因勤奋工作而有此成就。

现在,他将告诉我们电话公司在做服务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要是有人对电话服务‘情有独钟’的话,就请将他作为传播福音的圣人。要是有人时常受到电话所带来的困扰,那就请把他看成为电话做答辩的学者。

先生们,女士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演讲人,他就是——纽约电话公司的副总裁——乔治·韦伯先生。”

介绍人将听众的思维和注意力非常巧妙地转移到“电话”这一话题上。提出问题,引起听众的关注,然后请出能够解答所有问题的演讲者以及获得这一能力的相关背景,最后对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