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货币论(全两册)
3116500000022

第22章 银行利率的“作用方式” (1)

1.传统学说

银行利率并没有作为一个因素在价格的基本方程式中出现。因此,利率不能直接影响物价水平,而只能通过影响出现在基本方程式中的其他因素来间接地影响物价水平。因此,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利率的提高会导致价格的下降,除非与此同时,它还说明了价格下跌对基本方程式的因素的中间作用。

在第11章中,我已经简要地推测了我在后面提出的解决方法的一般特点。银行利率主要对基本方程式的第二项产生作用,并且它也是扰乱储蓄率和投资率之间的平衡状态,或者使储蓄率和投资率恢复均衡状态的工具,因为利率的提高刺激其中一项而阻碍另一项,反过来,利率的降低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但是这并没有排除银行利率迟早会影响基本方程式的第一项的可能,或者它对基本方程式的其他因素产生次级影响,尤其是不能排除银行利率对银行货币量、流通速度和储蓄存款比例等的影响。

但是,在我们对这些论点进行详细讨论之前,简要概括一下公认学说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前形势会非常有用。但是对此进行简要概括却非常困难。据我所知,在英文著作中还没有关于此观点的系统性研究。在马歇尔、庇古、陶西格或者欧文·费雪的著作中想要查阅有关研究,你会一无所获。即使是卡塞尔教授的研究,虽然内容更为丰富,也没有对其中的因果关系进行详细研究1。霍特里对此的研究更多一些,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不是非常正统,因此不能看作是公认的学说的一个典范。但是,维克塞尔1898年发表在德国的《利息与价格》一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卓越的研究,这篇文章在英语国家的经济学家中并没有得到其应得的声誉和关注。维克塞尔理论与本文的内容和意图都十分相近(比该理论的卡塞尔版本与本文的相似性更强),虽然,在我看来,维克塞尔未能成功地将他的银行利率理论与数量方程式联系起来。

现代意义上讲的“银行利率政策”起源于关于1836-1837年的货币危机的各种讨论中,并且早于1844年银行法案。在1837年之前此类观点并不存在,比如说在李嘉图的著作中,我们就找不到有关于此的任何内容,对此的解释也不难找到。因为在李嘉图的一生中,并且直到1837年高利贷法案的废除,利率的最高法定限额一直局限于5%以内2。从1746年的5月1日到1822年的6月20日这76年来,银行利率一直保持在5%的水平上未曾改变。而在1822年至1839年期间,利率开始在4%-5%之间进行小幅波动。1839年6月20日利率确定在5.5%的水平上(六个星期后提高到6%),这是英格兰银行的官方利率首次超过5%3。

此后的90年里,传统学说逐渐建立起来,并且包括三派不同的学说。由于不同的作者对不同学派的学说所强调的重要性各不相同,这三派学说也很难分辨清楚。从那场讨论之初,对这三派学说的解释便一直都很模糊。

1.第一派学说认为银行利率只是用于控制银行货币总量的一个手段。正是在此基础上作为英格兰银行的特殊工具的银行货币实际方法在19世纪中叶发展起来。例如,奥弗斯通勋爵4可以看作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典型改革家,他就认为利率是用来减少对银行贴现的需求从而减少流通量的一个正确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该学说认为银行利率提高的变化伴随着银行货币总量的减少,或者至少货币总量会小于利率没有提高时的货币总量,前者可能是后者的原因也可能是结果。反过来也是如此,因此,所谓的银行利率的提高伴随着价格的下跌这一说法是直接从通常的货币数量理论中得出的。事实上,这种观点一直存在于19世纪后期有关此问题的所有著作中。这是马歇尔在他的《金银委员会前的证词》5一文中主要观点的一部分,尽管他相信正是通过投机或者投机性的投资,新的货币才能在市场上流通6,上述观点依然是他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罗伯特·吉芬7曾在此之前不久(1886年)发表了与马歇尔的观点几乎一致的说法。他认为银行利率直接作用于银行信贷的数量,并根据数量方程式也因此直接作用到价格上8。霍特里在其《货币与信贷》中零星的评论也似乎与之相同9。

卡塞尔教授也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了物价是受银行利率的控制的,原因是银行利率控制了支付手段的供应。但是从他的《社会经济学理论》的第11章第57节中,我并没有看出卡塞尔已经意识到了银行利率的下跌会使物价上涨,除非利率的下跌引起了或者伴随着“新创造的银行支付手段”的供应:“如果银行由此成功地将新的银行支付手段引入流通中,并且如果支付手段的数量就此增加的幅度大大超过了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幅度,一般价格水平肯定会提高。”10至于卡塞尔教授的理论是不是还包含了其他的或者隐含了更多的意义,我们将在随后进行讨论。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利率的变化与银行货币的供应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且它对价格的影响与货币供应变化之间也不成比例。我们还必须引入其他许多限制条件以及复杂的情况,并且当这些都满足了的时候,这一理论又将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不管怎样,我认为单从这些方面来讨论银行利率是不够的,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2.第二种学说是实践银行家讨论最多的一种学说。他们认为利率政策最主要的不是一种控制物价水平的方法,而是通过控制对外贷款来保护一国黄金储备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提高利率的目的是使其高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通用的利率,从而通过影响国际短期借贷市场使国际借贷变得有利于我们。

利用利率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做法是英格兰银行在1837年之后的二十年时间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戈申在他的《外汇》11一文中最早介绍了这一办法的具体实施情况(最早出版于1861年)。但是戈申认为银行利率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市场条件,而不是决定了市场条件应该是什么样的。白芝浩在他的《伦巴底街》第5章中强调了英格兰银行在决定市场情况上的强大力量,虽然“英格兰银行在该问题上并没有实施专制”,由此才最终完善了该学说。

很显然这也是该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我们不了解这与第一种学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就我所知还没有哪位作者试图将二者综合起来。并且,至少表面上看来,这两种学说似乎是朝着相反方向发展的。因为提高利率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黄金或者防止黄金的流失,因此其结果就增强了原来的信贷基础。有人可能提出反对,认为只有当央行其他资产降低的部分超过了央行黄金储备的增加额的时候,才有可能提高银行利率。因此二者相抵消后的结果就是降低了信贷总额12。但是这一点如何完全或者是一定与我们观察到的事实相符仍然值得商榷。

3.第三种学说是最接近我所认为的问题的关键的。当然这一学说也经历了诸多讨论,但是很少或者从来没有被清楚地表明。该学说认为银行利率以某种方式影响投资率,或者至少是影响某些种类的投资率,并且按威克塞尔和卡塞尔的说法,可能影响相对于储蓄率的投资率。

我认为,关于这一点最简单的表述就是,银行利率的提高抑制了相对于储蓄的投资,因此降低了价格。价格的降低会引起企业家的收入少于通常情况下的收入,因此会促使企业家减少对雇用劳动力的支付,而这迟早会降低收益率,并且收益率降低的比例等于价格下跌的比例;这时候就可以建立起新的均衡位置。但是据我所知,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位作者非常明确地对这两个阶段——价格的下跌和生产成本的减少——加以区分,并且将价格的初始下跌看作是问题的最终结果。但是之前的作者是否已经意识到了抑制相对于储蓄的投资本身就会降低价格,这一点就更难说了。

马歇尔已经发表的研究主要包含在1887年在金银委员会和1898年在印度通货委员会的证词中,但它们并没有使我弄清楚马歇尔的真正观点是什么。他肯定意识到了增加货币供应量是通过降低银行利率来刺激投资(或者投机)从而对物价产生影响。他的观点在以下三段文章中表达得最为清楚:

“如果金银条的供应增加,银行家还有其他人就能够以更为宽松的借贷条件向包括证券经纪人在内的业界人士进行贷款,由此人们开始进入市场,或者是作为商品购买者,或者开始新的商业,创建新的工厂,修建新的铁路,等等”13。

“贷款的供应和人们对获得贷款的期望使贴现率固定在8%,6%,5%,或者2%的水平上。随后,一小部分额外的黄金流入,并到了进行信贷的人的手中,这就使供应大于需求;贴现率就会低于其均衡水平,不管后者原本是如何的低,并由此而刺激投机……新的贴现率促使资本流到了投机者的手中,而且他们不愿意按照之前的贴现率接受资本,只愿意按照新的贴现率来接受,从而就会影响到均衡状态;并且不管他们的投机是以何种形式进行的,这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提高价格。这就是问题所在,即:当黄金流入一国的时候,人们就预计价格会上涨,那么一个原本在犹豫要不要为投机而借款的人就会以3%的贴现率进行贷款,而在此之前,他甚至不愿意接受2.5%的贴现率。结果,黄金流入一个国家使人们相信价格会上涨,由此就会增加对资本的需求量,因此,在我看来,也就提高了贴现率14。

“由于供应的增加,贷方就会进一步降低贷款所需支付的利率,并且不断地降低这一利率,直到需求正好抵消了多余的供应量。这时候投机性的投资者手中的资本就增加了,他们开始进入市场购买商品,从而提高价格……这就是我对于贵金属供应的增加会促使价格上涨的观点。价格上涨之后就会持续下去,这时因为营业方法仍然未变,如果一个拥有1,000英镑收入的人口袋中平均都会有12英镑,并且如果该国的货币增加,这样他口袋中的钱就由12增加到14英镑,那么之前用12英镑就可以购买的商品在未来只能用14英镑来购买……”15

虽然在第一段引文中似乎提到了投资,但在这里强调的是“投机”,因此产生了一种假象。总的来说,我倾向于认为马歇尔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正是购买力的增加才提高了价格。但是在我们现代经济社会中,信贷体系的组织机构使得“投机家”成为那些最先获得新的货币的一类人。很显然银行利率在这一因果关系中发挥了作用。在我看来这似乎就是一直存在我周围的那种学说,并且这一观点并没有使我清楚任何时期的收益额、储蓄额、以及用于消费的商品总额之间的关系,而且没有让我了解这三方面与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均衡关系有什么联系。

当我们查阅霍特里之前的著作时,我们似乎更加接近了关于银行利率影响投资率的观点;但是他都只是对某一类特殊的投资进行强调,即流动商品的经销商与中间商所进行的投资。他认为这种特殊的投资对银行利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实际上这种敏感性并不存在。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引用一段很长的段落来解释清楚他的思路16:

“利率的上涨对借方有什么确切的影响呢?有两种最基本的借款方:生产者和经销商。当然,生产者会发现生产成本有一点点的提高……但是,总的来说,我们所讨论的利率的变化太小,以至于不能立即影响零售价格……但是经销商本身会受到利率的影响。经销商的一个特殊功能就是持有一定量的他所经销的商品,或者称“周转余额”。这是很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使他毫不延迟地满足顾客的种种不同的需求。现在一个经销商要贷款购买商品,并且在商品卖出后偿还债务。因此,如果他的储备量很大的话,那么相应地,他欠银行的贷款的数额也就会相当大。至于他认为多大的储备量是合适的,这是根据经验而定的,不过,当然可以在一个相当大的幅度内波动,而不会引起任何不便。如果利率上升,他就会在不会引起任何不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