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货币论(全两册)
3116500000067

第67章 长期预期的状态 (1)

在上一章已经说明投资量的大小,取决于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关系,有一个目前投资量,便有一个资本的边际效率同它相对应。资本的边际效率,却又取决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和其预期收益的关系。本章将对决定资产的预期收益的各种因素作进一步讨论。

人们用来推测预期收益者,一部分是现有事实,对于这一部分,大概总知道得十分确定;另一部分是未来发展,未来发展只能预测,作这种预测的信心大小也有不同。前者中是值得一谈的,有①目前各类资本资产和一般资本资产的数量,②目前有哪种消费品工业,需要更多的资本才能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后者中,则有未来资本的类型和数量、消费者的爱好时尚、有效需求的强度、按货币计算工资单位的大小等种种因素,在目前考虑中的投资品的寿命这段时间内,可能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可以将这些心理预期状态总称为长期预期状态(state of long term expectation)以同短期预期相区别;所谓短期预期,是生产者据以推测用他今天现有设备生产商品,等到商品制成时,他所能得到的卖价是多少的那种预期。短期预期在第五章中已讨论过了。

在作预期时,把十分不确定的成分看得很重,自然是不明智的举动。所以假设有两类事实,一类对于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关系没有这么重大,但我们知道得很清楚、很有把握,假设有作预期时,用第二类事实作为重要指南,也不能说就是不合理。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有事实对于长期预期的影响与它的重要性不成比例。平时的习惯是用现在推测未来,除非有十分具体的理由来预测未来会有改变,否则总假定将来和现在一样。所以长期预期状态,是我们据此以作决策的,不仅要看哪种预测的必然性最大,也要视我们作这种预测的信心怎样。换言之,也要看我们自认为自己所作预测的可靠性怎样。假设我们预期未来会有大变化,却又很没有把握,不知道此种变化会采取哪种方式,那么我们的信心就很弱。

这便是工商界所谓的信任状态(state of confidence)。实际从事工商业者都对这密切关注,经济学家反而不做仔细分析,只做很空泛的大致讨论,敷衍了事。特别是经济学家没有搞明白信任状态和经济问题发生关系是在于它对资本的边际效率的重大影响。信念状态不能同资本的边际效率并列,成为影响投资量的两个独立因素;反过来,前者之所以相关,是因为前者是决定后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后者即是投资的需求表。

关于信任状态,从经验方面并没有多少可谈的。我们的结论应当从观察实际市场和商业心理得来。所以下面的讨论,不像本书其他章节那么抽象。

为方便说明起见,我们下面讨论信任状态时,将假设利率不变。换言之,我们将假设投资品的价值的改变只是由于预期中的投资品的预期收益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预期收益资本的利率有何更动。如果信任状态和利率同时变动,那么不难将两种变动所产生的影响加在一起。

有一件很明显的事实:我们用以推测预期收益的知识少的可怜。许多年以后,这些因素将决定投资的收益,我们对这些因素实在知之甚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坦诚地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要我们估计10年以后,一条铁路、一座铜矿、一个纺织厂、一件专利药品的商业声誉、一条大西洋邮船、一所伦敦市中心区的建筑物的收益如何,那么我们所依据的知识,实在太少,有时甚至根本没有。即使将时间缩短到5年以后,情形也还是这样。事实上,那些真正进行这样估计的人往往极少,而他们的行为也不足以支配市场。

在过去,企业往往由发起人或他们的好友自行经营,所以投资的多少,要看有多少人热心于建立一番事业;这些人把经营企业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方法,并非只是考虑未来利润。因此经营企业,有些像买彩票,虽然最终结果还是看经营者的能力和品质是平均以上还是平均以下。所以有些人失败;有些人成功。即使在事后,我们也不知道所有投资相加起来的总平均结果,究竟是超过、等于、还是低于通行利率。假如将开发自然资源或垄断事业除去,那么投资的实际总平均结果,即便是在进步繁荣的时期,大概也不如事先的期望。企业家是玩一种凭运气的游戏,结束以后整体总平均结果怎样,参加者没有办法知道。假设人性不喜欢碰运气,或者对建设一座工厂、一条铁路或一座矿本身,除了利润而外不感兴趣,只凭冷静计算,那就恐怕不会有多少投资。

旧式的私人企业中,投资一旦决定,大概也就无法追回(irrevocable)了。这对社会全体是这样,对私人也这样。不过今天普遍的情况是:业主自己不兼任经理,投资又有专门的买卖市场,由此又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新因素,有时虽然便利投资,有时却使得经济体系变得很不稳定。如果没有证券市场,那么在资本已经投下之后,再把所投的资本频频重新估价,这样并没有多大用处。但证券交易所却把许多投资,每天都重新估价一次。这种重新估价,使得私人,而不是社会全体,总有机会改变自己已投的资本。

这犹如是一个农民,在吃完早饭看完了气候表之后,可以在上午10时和11时之间,决定把资本从农业中抽调回来,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在本周内将资本再投到农业中去。所以证券交易所的每天行情,初衷虽在方便人和人之间旧有投资的转让,但势必对于目前投资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建设一家新企业比购买一座现成的同样的企业贵,那么他自然会放弃建造转而购买现成的企业。在另一方面,如果有一新事业,费用很高,但只要能用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发出去,马上就有利可图,那么也未尝不可进行。所以有很多类投资,与其说是取决于职业企业家的真正预期,不如说是取决于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代表了证券市场的平均预期。证券交易所中现有投资的每日行情,甚至是每小时的行情,那么这种行情是怎样决定的呢?

一般来说,我们都默守这样一个传统(convention)。这个传统的要义是:除非我们有特殊理由预测未来会有改变,否则我们会设想现存的状况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当然实际运用起来没有如此简单,这并不是说,我们真的相信现存状态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我们从许多经验中知道,这是件非常不可能的事情。在一段时期中,投资的实际结果极少和原来的预期相符合。我们也不能说,如果一个人处在无知状态,那么过与不及的机会均等,既然过与不及的机会均等,那么预期也就适得其中。这种说法是讲不通的,因为这等于说:无论现有市价是怎样达到的,就我们现有关于影响投资收益的事实的知识而论,这个市价是唯一正确的市价;当这一知识改变时,市价才会改变。但从哲学上说,这个市价不可能是唯一正确的市价,因为我们现有知识,不足以算出一个数学上的预期(mathematical expectation),实际上,决定市价的因素很复杂,有许多和预期收益没有丝毫关系。

尽管这样,只要我们相信这个传统会维持下去,那么上述因循的办法就使我们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因为如果存在有组织的投资市场,并且我们相信这个传统会维持下去,那么投资者就很可能自慰的认为这是他唯一所冒的风险就是在预期未来形势和情报的确有真正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不会很多,至于其发生的可能性怎样,他还可以自己下判断。但若大家仍然遵守这种传统,那么只有这类改变才会影响他投资的价值;他不必因为不知道10年以后的投资结果而担忧。所以就个别投资者来说,只要他能够相信这条传统不致被打破,使他在时间还过去不多、改变还不太大的时候有机会更改他的判断,撤换他的投资,那么他就觉得他的投资在短期间内相当“安全”,因而在一连串短期内也相当安全。于是从社会来看是“固定的”(fixed)投资,在个人看来却是“流动的”(liquid)。

我相信世界主要几个投资市场,都是根据这种方式而来的。从绝对观点看,这条传统既然是武断的(arbitrary),当然避免不了有弱点。这个传统的不稳定性给这个投资充足的问题造成很多困难。

有几个因素加强了这种不稳定,简述如下:

[1]有些业主自己并不经营其业务,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事业的情况,无论是目前的还是未来的,都不十分熟悉。这样引进的投资量,在社会总投资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因此,无论是已投资者还是正在考虑投资者,在估计他投资的价值时,真才实学所占的成分非常少。

[2]现有投资的利润免不了经常变动,这种变动,尽管显然是暂时的、无关紧要的,但对市场的影响却很大,波动得几乎达到荒谬的地步。举几个例子,据说美国制冰公司的股票在夏天的市价比冬天高,由于受季节影响,夏天制冰业的利润较高,而冬天大家却不用冰。又如遇到全国性假日,英国各铁路公司的证券市价,就可以提高几百万镑。

(3)遵循这个传统所得的市价,只是一群愚昧无知的群众心理的产物,自然会因为民意(opinion)的骤变而剧烈波动。并且这个使民意变化的因素,也不一定真的和投资的预期收益有关,因为对这个市价,群众并没有确信它能够稳定。尤其是在非常时期,他们更不相信目前状态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所以即使没有具体理由可以预测未来将有变动,市场也会一时受乐观情绪的支配,一时又弥漫悲观的情绪。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没有进行理智地思考,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是合理的,因为既然没有事实根据,自然没法做理智的计算。

(4)有一个特征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或许有人认为:有些人以投资为业,他们是专家,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和判断能力超出普通私人投资者;如果听凭自己盲目无知地去进行投资,当然会使市场变化多端,而专家之间互相竞争,或许可以矫正这种趋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批职业投资者和投机者的精力与才干,大都用在别的方面。实际上这批人最关心的,不是比一般人高出一筹,预测某一投资品在整个寿命中产生的收益怎样,而是比一般群众略早一些,预测决定市价的传统本身会有什么改变。换言之,他们并不关心假如有人购买一项投资,不再转让,那么该投资对这个人值多少钱;他们所关心的,是3个月或1年以后,在大众心理的支配下,市场对这项投资的估价怎样。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行为,并非由于他们性情怪僻。投资市场的组织方式既然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那么这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假如有一项投资,你相信如果就其预期收益来说,值30元,但你也相信,3个月以后,这项投资在市场上只能值20元,所以如果你现在出25元购买,那么就实属愚蠢的行为。

根据过去经验,有几类因素,例如某种消息或某种空气,最能影响大众心理。职业投资者不能不密切注意、预测在最近的将来,这类因素会有怎样的变化。假设投资市场的设立,其目的是为了“流动”,那么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后果。在所有正统派的理财原则中,“流动性”崇拜(fetish of liquidity)最不利于社会。这种学说认为从事投资的机关,应当把它的资源集中于持有流动。但是这个学说忘记了,就社会全体来说,投资不能有流动性。从社会观点来看,要使得投资高明,只有增加我们对于未来的了解;但从私人观点来看,所谓最高明的投资,应该是先发制人,智胜民众,把坏东西转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