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3117300000016

第16章 勇气成就英雄 (1)

勇气,是人类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所说的勇气,并不是类似于牛头犬的匹夫之勇。勇气更多地体现在默默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之中,体现在为了真理和正义,敢于忍受和承担一切痛苦的行动中。这种勇气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大智大勇,而不是匹夫之勇。

包括探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坚持正义的勇气,诚实无欺的勇气,抑制诱惑的勇气,恪尽职守的勇气在内的道义勇气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准则。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勇气,那么也就没有保障其他人安全的能力。

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而已经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与那些思想先驱,如伟大的发现者、爱国者以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所表现出的无畏的勇气都有着密切联系。每一个真理的诞生、每一种学说的普及,都要勇敢地冲破铺天盖地的贬损、诽谤和迫害,杀出一条血路后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可。海涅说:“伟人的灵魂在说出伟大思想的时候,也是他受难殉道的时刻。”

许多人毕生都在追求真理,他们在浩瀚的典籍中苦苦寻觅,终于用辛劳和汗水揭开了真理的面纱,沐浴在真理的光辉中。懦弱的人寻找她,不幸的人渴望她,但都无法得到她。只有我们的勇士,热爱真理,不惜一切为真理而战,才能真正地沐浴在真理的光辉中,虽然这转瞬即逝,但却是幸福情感的最真切体验!

苏格拉底的崇高演说因为违背当时人们的传统观念,不能被宗教派别所接受,72岁高龄时,他被迫在雅典饮鸩自尽。他被指控蔑视国家守护神,败坏雅典青年的精神,但他用自己非凡的道义勇气,勇敢地面对专制法庭对他的指控,面对那些不能理解他的群氓或暴民。他临死前发表的演说名垂青史,他最后对法官们说:“是我要离开的时候了,我即将死去,你们却还活着,但是只有伟大的上帝才知道,我和你们,到底哪一个命运更好。”

宗教迫害曾经毁灭了多少伟人和伟大的思想家啊!布鲁诺揭露了那个时代流行但却是错误的学说,被宗教法庭判处死刑。面对宣判,布鲁诺坦然地说:“我如此慨然地接受你们的死刑宣判,你们会因此而害怕吧!”之后,他在罗马被活活烧死。

布鲁诺之后便是伽利略,可能他作为科学家的名声远不如他作为一个殉道者的名声更大。他因为提出了关于地球运转的观点,遭到教会的强烈谴责。在70岁高龄时,他因为“异端邪说”被羁押到罗马。尽管没有遭到严刑拷打,他却在牢狱中度过了余生。他死后,罗马教皇还不允许把他的尸体放在坟墓里,使他一直无法入土为安。

圣芳济会的修道士罗杰·培根,因为在自然哲学方面的研究而惨遭迫害,人们指控他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是兜售巫术。因此,他的著作被人排斥,自己也遭到了10年的监禁,期间换过几任教皇。传说,他死在了监狱里。

英国早期的思辨哲学家奥卡姆,被教皇开除了教籍,最终被流放慕尼黑,并在此去世。幸运的是,在慕尼黑时,德国皇帝非常友好地接待了他。

就像布鲁诺和伽利略揭示了天国的本质一样,维萨里揭示了人的本性,他因此被宗教法庭当成是“异端分子”。维萨里用实体解剖来研究人体构造,勇敢地打破了人体研究的禁区,为解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宗教法庭宣判他死刑,西班牙国王为他说情,减刑去了千里迢迢以外的朝觐圣地。他返回时,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却因为发烧和贫困,在桑德悲惨地死去。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一书发表后,马上掀起轩然大波,招致了一片反对声。人们认为这本书有产生“危险革命”的倾向,可能会推翻政权,颠覆宗教权威。有个叫亨利·斯塔布的博士(要不是这样,他的大名也不会流传到现在),专门写了一本书反对培根的新哲学,将经验主义哲学家痛斥为“亲培根的一代”。就连英国的皇家协会也认为《新工具》一书所阐释的经验哲学思想会“颠覆、动摇基督教信仰。”

拥护哥白尼的人,都被宗教法庭当作异教徒加以迫害,开普勒就遭到了这种命运。开普勒说:“因为我站到了与上帝命令不一致的人一边。”在伯奈特主教心中,牛顿是“最纯洁、最聪明的人”,他的心灵像婴儿般纯朴,即使如此,他也因为伟大的万有引力定理而被指控为“亵渎神灵”。同样,富兰克林因揭示了雷电之谜,也受到了同样的指控。

斯宾诺莎的哲学观点被认为违背了犹太教教义不被犹太教接受,他本人也被开除了犹太教籍,并一直遭到追杀。但他毫不畏惧,尽管一贫如洗、惨淡凄凉,却一直凭借着勇气自力更生,直到去世。

笛卡尔的哲学,被诬蔑为敌视宗教;洛克的学说,被指责产生了唯物主义;布坎南博士、塞奇威克先生及其他资深的地理学家,被指控为企图推翻《永示录》中有关地形及其历史的启示。的确,无论在天文学领域,自然历史领域,还是在物理学领域,几乎每一个伟大的发现都会受到偏执和心胸狭窄的人的攻击,而被冠以“异端邪说”的罪名。

还有一些伟大的发现者,虽然没有被视为反宗教,却遭到了同行和公众的嘲笑和谩骂。比如,哈维博士发表了血液循环理论后,医疗业务锐减,他被医学界认为是一个十足的傻瓜。约翰·韩特尔说:“我做了几件有意义的事,每一件事都要克服极其巨大的困难,都遭遇过巨大的阻力。”在从事关于神经系统研究的重要阶段时,查尔斯·贝尔先生给朋友写信说:“如果我没有那么贫穷,如果我没有遇到如此多的烦恼,我该是多么幸福呵!”现在来看,他对神经系统的研究,为生理学做出了最伟大的贡献。但在当时,他的研究公诸于世后,他的医疗业务却明显减少了。

所以,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天国、地球以及人类自身的各个知识领域的拓展都离不开历史上各个时代的伟人们的热情专一、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巨大的勇气。无论遭到怎样的谩骂和反对,这些真正的英雄都会意志坚定,昂起头不断地勇往直前。

我们应该从这些不公正地、褊狭地对待科学巨人的事例中吸取教训。它让我们明白,对于那些认真勤奋、诚实坦荡说出他们信仰的人,尽管观点可能与我们不同,我们也应该保持克制,不能以势压人。柏拉图曾说:“世界是上帝交给人类的书信。”所以,认真地钻研上帝的书信,理解它的真正意义,会对上帝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人类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上帝的智慧和力量,感谢上帝的恩赐。

科学殉道者的勇气是那样令人敬佩,他们在真理面前问心无愧,无所畏惧,在孤独中温驯地忍受一切不公正的遭遇,哪怕得不到一丝一毫的鼓励和同情,他们也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这种勇气要比在炮火连天、杀声震天的战场上展现出来的勇气高尚得多。因为,在战场上,最懦弱的人也会受到战友们的鼓励和军中楷模的激励而勇往直前。随着时光流逝,那些殉道者的名字也许会逐渐被淡忘。但他们信仰真理,不会畏惧各种艰难险阻,在世界的道德战场上,坚守正义,从容自若,甘愿为了真理而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历史上,那些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显示出了大无畏的英雄品质,并为我们做了一些极富睿智的历史预测。有一些女性,虽然温文尔雅、贞淑娴静,但为了真理和正义,表现出极其坚定、无所畏惧的勇气,绝不亚于男性。安娜·阿斯库就是一个典型,在被施行脱肢刑时,尽管骨关节已脱臼,但她仍然一声不吭,平静地注视着施刑者的脸,不向神父屈服,更不愿放弃自己的信仰。拉迪米尔和里德利也是如此,她们镇定自若,不哀叹自己不幸的命运,而像新娘一般愉快地走向祭坛,慨然就义。其中一个愉快地说:“我们今天将得到上帝的恩赐,在英格兰点燃智慧之火,它将永不熄灭,它所折射出的理性之光将普照整个英国。”贵格会教徒玛丽·戴尔,因对人民群众布道而被新英格兰的清教徒施以绞刑,在绞刑架前,她面不改色心不跳,从容镇定,在对周围的人发表一番就义演说后,在平静快乐中死去。

托马斯·莫尔先生虔诚、善良,勇气非凡,面对断头台神态自若,绝不愿背弃对真理的信仰。当他下定决心要坚守自己的信仰时,莫尔感到自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他对侄儿罗波尔说:“孩子,我非常感激万能的上帝,战斗胜利了。”诺福克公爵提醒他要注意安全:“总之,莫尔先生,你要知道与帝王抗争是没有好下场的;若激怒了帝王,会马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勋爵先生,真会如此?那又有什么呢,我一点也不介意,你我都会死去,只不过早晚而已。”

在艰难和危险的时刻,许多伟人都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但莫尔却没有这种福气。在被羁押期间,他没有得到妻子一点点的安慰和支持,她甚至不理解为什么他要被监禁在那里。那时,莫尔只要听命于国王,就能马上获得自由,重新拥有他在切尔西的精致漂亮的住宅、他的果园、藏书室和画廊,就能重新和妻子、孩子生活在一起。一天,妻子对他说:“我真的想不通,人们一直认为你是最明智的人,可现在却傻得蹲到又臭又脏的监狱里,每日和老鼠为伴。只要按照主教的要求去做,你就可以重新获得自由啊。”但是,莫尔对妻子的劝说置之不理,反而温和而快乐地说:“精致漂亮的住宅怎能与我热爱的真理相提并论?”他的妻子不屑一顾地说:“你简直是愚蠢到家了!”

不过女儿玛格丽特·罗波尔却全力支持莫尔。在父亲身陷囹圄期间,她坚持不懈地安慰他、鼓励他。没有笔和墨,莫尔就用炭代替笔给女儿写信,在一封信中,他说:“你的关爱令我非常欣慰,这一块小小的炭是无法把这种感觉写出来的。”莫尔最终成了坚持真理的第一个殉道者,他为自己的诚实正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死后,他的头被悬挂在伦敦桥上,以儆效尤。玛格丽特·罗波尔以非凡的勇气请求人们把父亲的头颅从桥上取下来给她。她非常热爱自己的父亲,要求死后和父亲的头颅合葬在一起。多年以后,当人们打开玛格丽特·罗波尔的坟墓时,发现这件珍贵的遗物即莫尔的头颅就在她的遗骸上。

马丁·路德虽然没有因为他的信仰而献出生命,可是,从反对教皇的那一刻起,他就随时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在刚开始伟大的斗争时,他几乎是孤身奋战,处境非常艰难。他说:“一方是博学、崇高、显贵、才华和尊严的握有强权的教士们;另一方则是可怜无知的威克利夫、洛伦佐·瓦纳·奥古斯汀和路德这几个朋友。”当皇帝召他到沃姆斯为他的“邪说”答辩时,他非常勇敢,欣然同意。周围的人都劝他不要去冒这个险,赶快逃走,否则可能会丢掉宝贵的生命。他说:“我不逃走,虽然我知道那儿的魔鬼会比这里公开的张牙舞爪的魔鬼要厉害得多,但我必须得去,就是龙潭虎穴,我也不会退缩。”人们提醒他要注意乔治公爵的仇恨,他说:“无论如何我也要去那儿,我要用9天的时间来熄灭乔治公爵那仇恨的火焰。”

路德严守承诺,立即动身,开始了危险的旅程。在经过沃姆斯古老的钟楼时,他站在马车上唱道:“伟大的城堡就是我们的上帝。”这是路德在两天前即兴创作的宗教改革运动期间的《马赛曲》。在会见迪埃特之前,老军人乔治·弗伦淡伯格拍了拍路德的肩膀说:“虔诚、仁慈的修士啊,希望你小心言行,你将遭遇我们所没有遇过的更为艰苦卓绝的斗争。”路德说:“我会不顾一切地捍卫《圣经》和我的良心。”

路德在迪埃特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已载入史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篇章。皇帝最后一次命令他放弃自己的信仰时,他坚定地说:“陛下,除非《圣经》或有其他明显的证据证明我错了,否则我是不会放弃我的信仰的,因为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郑重地告诉你:我必须这样做,上帝会站在我这边!”

此后,在奥格斯堡时,敌人对他百般刁难,路德说:“如果我有500颗头颅,即使全部失去,我也绝不会放弃自己的信仰。”像所有勇敢的人一样,需要面对和克服的困难越来越多,路德的勇气也不断地增强。霍顿说:“在德国,没有人比路德更视死如归。”应该说,路德所做出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人所做出的贡献,现代的思想自由以及对伟大人权的维护,都应归功于他。

高尚勇敢的人不会忍辱偷生、苟活于世的。据说,保皇主义者厄尔·斯特拉福德,迈着坚定的步伐,怀着坚定的信念,像率领军队去夺取胜利的将军似的,无畏地昂首走向塔山的断头台。英国的约翰·埃利奥特先生也在此处慨然赴死。在英勇就义前,他说:“就是死一万次我也不会背弃我的良心。

在我心中,纯洁的良心重于一切。”在赴刑场的路上,他看到妻子正透过塔楼的窗户望着他,立刻从马车上站起来,挥舞着礼帽,大声地喊道:“亲爱的,我要去天堂了!却让你在地狱中煎熬!”他继续前行,这时人群中有人喊道:“这是你一生中坐过的最光荣的座位。”他非常兴奋地回答说:“不错,你说得太对了。”他在《狱中随想》中写道:“死亡并不可怕,我什么也不怕……生死是人生的必经时刻。死得其所比忍辱偷生强得多。明智的人只有意识到生比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时,才会顽强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