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3117300000015

第15章 劳动创造幸福 (4)

很多文学家和史学家都曾是银行家或高级银行职员,如《回忆的乐趣》作者罗杰斯;《洛伦佐德·美第奇》的作者罗克;《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作者李嘉图;《希腊史》的作者格罗特;《史前时期》和《文明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的作者卢伯克,同时也是博物学家和古文物收藏家;还有谢菲尔德的塞缪尔·伯利,著有大量关于宗教、道德、政治、经济和哲学方面的书。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严格的科学训练也能造就一流的实业家。较好的文化熏陶可以培养勤奋自律的良好习惯,提高实践能力,提供自由空间以及蓬勃活力,而这些是作为一个成功实业家所必需的。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要想成就辉煌的事业,必须勤奋钻研、纪律严谨、智慧过人、思维敏捷、胆识超群,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努力学习来获得的。

蒙田在谈到真正的哲人时说:“如果他们的学识渊博,那他们一定具有伟大的行动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高尚的品质、充实的心灵、伟大的灵魂。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他们的灵魂将得到升华。”

同时,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如果一个人只是死读书本,时刻处于空想之中,与社会生活无法相互协调,那么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而会生活,会处理实际生活又是另一回事。许多人埋头于书斋,写起文章来洋洋万言,得心应手,但一旦投入实践却不知所措,手忙脚乱,很难被人们接受。所以,思考能力不仅依靠活跃的思维,还要依靠不断的实践,两者要达到和谐的统一。善于思考的人在看问题的时候会深思熟虑,面面俱到,做决定时却容易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行动能力差;反之,注重实践的人则先试先干,做决定时雷厉风行,能够迅速应用于实践,但思考能力差,有时会盲目决断。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风格,各有所长。

当然,也有许多伟大人物不仅善于思考,而且具有实干能力,做到了学问和生活的统一。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同时还是一位十分杰出的铸币局局长;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也是如此;洪堡兄弟在文学、哲学、语言学、文献学、采矿业、外交、治国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布尔在实业方面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曾出任丹麦政府驻非洲领事馆的秘书兼会计,工作认真负责、不负众望,显示出很强的工作能力。之后,他被任命为丹麦国家财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后来,他又辞职出任了柏林一家银行的联合经理。他在繁忙的政务、公务的间隙中,努力研究罗马历史,写出了宏篇巨著《罗马史》。此外,他还先后学习了阿拉伯语、俄罗斯语和斯拉夫语。后人往往只知道尼布尔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学家,却不知道研究历史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当然,生活中更多的人并没有同时具备两项基本才能,要么只懂理论不懂实践,要么只会实践不懂得思考。贝利说:“善于思考的人会反复思考,从而得出一套理论体系;积极实践的人会切实行动,从而拥有快速敏锐的行动能力。这两者有着显著的不同,各有所长。无论注重哪一方面,都会使自己在另一方面的能力减弱。所以,朝廷中的重臣往往是生活中的稚童。”

众所周知,拿破仑十分重视有才华的人,尤其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他不仅敬佩科技工作者,还任用科学家来帮他管理政务。在很多情况下,拿破仑是一位敢于和善于重用知识分子的伟大政治家,当然也有用人不当的时候。拉普拉斯是法国家喻户晓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拿破仑曾任命他为内政部长,但很快,拿破仑就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后来,在谈到这位科学家时,拿破仑说:“拉普拉斯善于进行精密繁琐的学术分析,做什么事情都像做微积分推理一样,按逻辑、按公式来解决。在科学上,是应该如此的,但在处理变幻莫测的政治事务时,这显然并不可取。”多年来,拉普拉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思维方法、行动方式,而且他年事已高,很难再改变,所以,也就无法适应复杂的行政工作了。

拿破仑任命达鲁就完全不一样了,显然非常成功。达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经在拿破仑手下的马塞纳部下任军需管理监督员。同时,他文笔出色,是一名出色的作家。后来,拿破仑提名他出任政府顾问兼帝国事务总管时,达鲁有些犹豫。他说:“我在书中过了大半辈子,恐怕没有时间再去学怎么当一个朝廷臣子了。”拿破仑笑着说:“我并不缺少出色的臣子。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位乐观开朗、学识渊博、稳重机警的部长,我认为你是最合适的。”达鲁接受了拿破仑的任命,出任帝国政府最重要的部长职务。果然,达鲁不负拿破仑所望,干得相当出色,而且他依然保持了谦逊、正直无私的作风。

热爱工作的人习惯了忙碌的生活,他们一刻也闲不住,决不会让懒惰来支配自己。即使他们因某种原因被迫终止了自己的工作,也会立即去从事其他新的工作,因为他们无法忍受无聊带来的痛苦。他们会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而那些懒惰的人只会看着时光从指缝中一点点溜走。

英国玄学派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说:“我没有空暇时间,一直有事可做。”培根说:“毫无疑问,勤奋的人们没有闲暇时间,他们不是不想停下来歇一会儿,而是觉得这种休息纯属多余,除非实在坚持不了了,否则他们不会有点滴的闲暇时光。”从古到今,很多丰功伟绩都是勤奋的人在“业余时间”中创造的,在他们看来,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可以浪费,做点事情总比无所事事要有意义。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为兴趣爱好是一种动力,使人们专注于某件事情,而且乐此不疲,并从中获得快乐,产生莫名的兴奋感和满足感。罗马皇帝图密善嗜好捕捉苍蝇,马其顿国王喜欢制作灯笼,法国皇帝爱好制锁,这些爱好都还不错。有时,从事一些有压力的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也可以得到宽慰和快乐,工作之余的消遣或休息会冲淡工作的辛劳。幸福和快乐往往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而不在于结果。

当然,求知欲是最好的兴趣爱好。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的人,总是在工作之余还从事自己爱好的事业。有的人钻研科学,有的人钻研艺术,还会有很多人从事文学创作。这些高雅的业余爱好和消遣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高尚和幸福的人。所以,布莱汉姆勋爵说:“有业余爱好的人是幸运的!”他本人兴趣广泛,个性丰富,研究范围广泛,从文学到光学,从历史传记文学到社会科学,他都有所涉猎。据说,他甚至还写过小说。

除了布莱汉姆勋爵,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喜欢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并创作出了举世公认的不朽之作。凯撒的《高卢战记》,是在戎马生涯中写下的经典之作;古希腊将领色诺芬的《远征记》、《希腊史》和《回忆苏格拉底》等著作,也是作者在长年的东征西讨的战争生涯中创作的。凯撒和色诺芬的作品,文笔流畅、明晰,风格独特,他们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大师。

大芬利被解除部长职务之后,被迫隐居。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回忆录》,以便让后人们了解他作为一位声名显赫的政治家的这段历史。不仅如此,他还模仿斯卡德利学派风格进行了浪漫文学的创作,到他临终时,人们才发现了这些文稿。

法国的著名经济学家、重农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杜尔哥,曾任法王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后遭人陷害被解除了职务,赋闲在家后,他重新点燃了少年时对古典文学的热情,致力于文学研究。尽管患有严重的痛风病,他仍在漫漫长夜中,以学习写作拉丁诗来自娱自乐。

当代许多法国政治家,把文学和政治当作自己的“职业”。著名政治家托克维尔,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当选为制宪会议议员,同时还担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而且他同时创作了《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文学作品。梯也尔(1797-1877)曾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著有《法国革命史》、《执政府和帝国史》等。基佐是法国君主立宪派领袖,曾任教育大臣、外交大臣、首相,而且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欧洲文明史》、《法国文明史》等。政治家拉马丁著有诗作《沉思集》。拿破仑三世的著作《凯撒传》,在学院派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许多伟大的英国政治家也喜爱文学。英国皮特鲁首相离任后,与英国的辉格党下院领袖、外交大臣福克斯一样,潜心钻研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英国联合政府首相格伦维尔认为皮特是最负盛名的希腊文学研究学者。同样,坎宁和韦利尔兹利离任后,都致力于翻译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颂诗和讽刺作品。坎宁酷爱文学,对文学的追求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传记作家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饭后众人在饭桌上聊天,他则和皮特在小客厅的角落里谈论古希腊的文学家。福克斯跟皮特一样,也是古希腊文学的酷爱者,著有《詹姆斯二世的历史》一书。虽然这本书不够完整,但却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着不容置疑的价值。

当代政治家中最有才干、最勤奋的人当属乔治·科勒维尔·路易斯先生了。文学既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终身追求。路易斯先生勤奋刻苦、严谨求实,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实干家。他亲手创办济贫理事会,并担任董事长,之后,他担任英国财政大臣、内政大臣、战时秘书长。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他不仅公务出众,而且兴趣广泛,在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和古文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两本传世之作:《古代文明民族的天文学》和《论罗马评议的形成》都显示出了他精深的学问。路易斯还喜欢钻研一些深奥、抽象的问题,并从中感到无穷的快乐和满足。帕默斯顿勋爵怕他耽误公务,多次劝诫他“不要走得太远”。毫无疑问,乔治·路易斯要不是这样钟爱书本,太过劳心费神,也许可以活得更久一些。不管何时何地,除了忙公务之外,他总是沉浸在图书中,不停地阅读、写作和研究。他辞掉《爱丁堡之窗》杂志的总编职务后,就出任了财政大臣;他不是忙于财政预算,就是忙于在大英博物馆中誊写古希腊名家的手稿。

与乔治·路易斯先生同时,还有许多人在从事繁忙的政务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从中寻求着乐趣。人的政治生涯总有结束的一天,但文学创作的大门却永远向这些有文学兴趣的政治家们敞开。有许多政治家在政治生活中意见不一、政见背道而驰,可在文学爱好方面却又惊人的一致,比如都喜欢荷马和贺拉斯诗作。德比郡郡长离开政坛后,翻译改编了著名的《伊利亚特》。郡长的许多讲演也许早已被人遗忘,但这本改编本却被人们津津乐道,并将它永存于世。英国自由党领袖格莱斯顿出任首相时,利用闲暇时间写出了著名的《荷马和荷马时代研究》,并编辑出版了《法利利的罗马国家》一书的译本。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迪士雷利先生也在离位之后写出了万世不朽之作《洛泰尔一世》。除此之外,英国首相罗素(1792-1878)也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个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诺曼底侯爵也是一位资深小说家。而利顿勋爵把从政看作是一种消遣娱乐方式,把文学创作当作真正的职业。

总之,适量的工作和劳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人是一种具有高级智能的动物,由各个身体器官有机结合而成,各个器官只有协调运动才能有助于身心健康。适量的工作会有利于各器官的协调运动,因此,劳动是人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当然,过犹不及,我们反对过量的工作和劳动,因为这样会打破机体的内在平衡,过度支出体力和精力,有损于身心健康。

从理论上讲,工作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工作的性质和条件不同,也就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积极的、使人有浓厚兴趣的工作是幸福快乐的秘密,而单调乏味,让人没有希望的工作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适量的体力劳动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样,适量的脑力劳动不会让人觉得更疲倦,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但是,必须注意,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承受程度来工作、劳动,如果超过了身体承受的极限,就会像沙盘磨轮一样磨损自己的生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忧虑和损伤;但若无所事事,只知道吃喝玩乐,对身体带来的损耗会比过度劳动对身体的磨损作用还要大。

当然,过度劳累是非常不划算的。如果再把忧愁和烦恼与过度劳累结合起来,将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毁灭。汽车要在沙粒的磨擦作用下前进,但如果沙粒的磨擦超过限度,轮胎就会被磨破。人是一个有机生命体,自身的精力和体力是有限的,过度劳累和过度焦虑都会影响机体的有效运转。参加任何工作都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身体最佳状态,这样就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