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砺炼完美人格
3117300000035

第35章 人生的成功伴侣 (3)

假如不懂得忍耐,不知道克制,就很难赢得妻子或丈夫的爱。尊重、关心、体贴、宽容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人格,在这一点上,男女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有些人以为婚姻就是天堂,但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苦恼和忧愁,面对这些,他们常会感觉从天上一下子掉到了地上,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并从此对婚姻感到痛苦和失望。在恋爱时,人们往往把对方想得过于完美,当结婚之后,冷静下来才发现彼此的缺陷和不足,所以会非常失望和痛苦。

其实,世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的人,每个人身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完美之处,所以我们要宽容、忍耐、理解别人。如果有人总是要求天衣无缝,完美无缺,这只能说明这个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甜美的婚姻离不开忍耐、宽容、克制等美德,“忍耐、克制、宽容”就像是婚姻生活中的通行证。假如夫妻俩都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时常恶语相向,甚至大动干戈,他们的婚姻必定会笼罩在浓重的阴影中。夫妻间只有互相体谅、彼此尊重,胸怀宽广、忍让克制,才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婚姻生活充满快乐、和谐和幸福。

在家庭生活中,温和的性格最经得起考验,也最具有力量。性情温和的人如果能够具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就会养成耐心的性格,这样就能真正地学会容忍、克制。耐心能平息心头的无名怒火,避免造成不可想象的灾难性恶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用在婚姻生活中是非常有道理的。

苏格兰诗人彭斯认为,一位好妻子必须具备十条优良的人格。其中,四条是关于较好的性格脾气的,两条是关于理性方面的,一条是关于才智的,一条是关于美丽的,如笑脸、明眸、曲美的身材、优雅得体的举止,另外两条是与生俱来的运气或命运,如财富、亲戚、所受的教育(这是一个更高的标准)、家族血统等。彭斯补充说:“当然,这些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重要的是,它们是非常具体而细小的,所以,我们要从细节上来把握。当然,一个或几个细节是无法代替或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的。”

女孩子善于织网,如果她们在婚后能够营造好自己的家庭,就能够牢牢地拥有自己的丈夫。男人像飞鸟,你可以不费力气地捉到他,但却很难真正地拥有他。妻子要善于营造家庭中的幸福、祥和、快乐,把家收拾得清洁、芳香、整齐、充满生机,这样,丈夫就可以在家中感受到无尽的关爱,消除一身劳累,忘却外界的烦恼和痛苦。

虽然漂亮的女孩招人喜欢,但真正有理性的人是不会因为她的漂亮就跟她结婚。开始时,大家都会被女孩的漂亮吸引,经过接触后,如果发现她缺少内涵,就会离她而去。同样,女孩子也不会喜欢没有修养、没有深度、空有外壳的男性。当然,我们不是贬低美丽的价值,但要知道,有很多东西也同样重要,甚至比美丽还要重要,比如温和的性格、优雅的举止、风趣幽默的谈吐。

优美的体形、美丽的脸庞代表着身体健康,但如果娶了一个外表漂亮,却没有高尚的情操、温和的脾气以及良好修养的妻子,那就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后果不堪设想。这就像每天都要不停地去看同一道漂亮别致的风景,谁都会感到无趣、乏味。正如鲜花美丽不常开,现在的漂亮也会最终变为平凡。而那些相貌平平,但善良、仁慈、宽容、克制的人,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吸引力,那些美德反而历久弥香,让人倍感珍贵。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德会日渐成熟,时间越久,越香甜淳厚。花容月貌总有逝去的一天,但道德、品性却会愈加光艳照人。婚后,人们就不会再关注对方的相貌了,此时大家更关注的是对方的脾气、性格、修养。艾迪生说:“每当看到男人阴郁的脸色时,我就会非常同情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到底是如何与这张阴郁的脸生活在一起的呢?如果看到一张欢快、坦诚的面孔,你就自然可以知道这个人家庭的幸福,他的妻子、儿女、亲戚朋友一定也生活在快乐之中。”

前面我们讲过了彭斯先生关于怎样选择一个好妻子的富有建议性的意见。伯利先生在和儿子谈论这个问题时说:“看到你长大成人,我非常满意和高兴。不过我还是要给你提点建议:在选择妻子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有长远的目光,不能鲁莽决定,更不可意气用事。你的婚姻直接决定了以后的生活是否美满幸福,你的前途是否光明,你的后代将来如何生活。”

“选择人生伴侣就像打仗,决定性的战役会影响整个历史,同样,婚姻也直接关系到你的一生,稍有不慎,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对待婚姻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要仔细了解她的性格、品德、智力,了解她父母在年轻时期的历史,尤其要了解女孩母亲的有关情况。如果女孩自己身体虚弱、能力低下、道德败坏,哪怕她出身再显赫、高贵,家庭再富有,你都不能对她有任何好感。古往今来,高贵的身份并不代表任何价值,许多贵族、绅士等上层人物的子女都一无所长,你千万不能因为贪图钱财,去追求那些素质低下、长相太差的富家小姐。否则,别人会嘲弄你的新娘,会在你的背后说三道四,这时你就会感到厌恶和悔恨,但再后悔和憎恨也已经于事无补了。”

“女孩的智力非常重要,就像妻子的身材会影到后代一样,妻子的智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因此,千万不要娶侏儒或傻瓜。如果要你天天对着一个傻里傻气、颠三倒四的女人,还要忍受她的唠唠叨叨。你怎么去和她交流谈心,怎么能愿意与她一起生活?”

妻子对丈夫的道德品质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道德败坏、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贪图享受,她的丈夫也会变得鼠目寸光、不求上进。如果妻子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她的丈夫就会变得目光远大、品德高尚。

很多冷酷无情、麻木不仁、不求上进、无所事事的男人,都有一个道德卑劣、自私自利、冥顽不化的妻子。贤淑的妻子会让丈夫忘记劳累,在家里得到彻底放松,从而修养身心,逐渐影响丈夫的道德修养,使丈夫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成就他的事业。心地正直、聪颖过人的妻子是丈夫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她鼓励丈夫去追求正义,献身高尚的事业。而自私自利、庸俗不堪的妻子,则会不知不觉地将丈夫引向堕落,并最终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法国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极为深刻。他认为,男人总会把性格温和、道德高尚的妻子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他耳闻目睹了许多身体虚弱、意志薄弱、犹豫不决的男人,在公共道德方面却有着很高的修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男人都拥有一位品德高尚、通情达理的妻子。是妻子鼓励着他们,给了他们巨大的精神支柱,增添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给予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使他们勇于创业,并积极投身公众事业,成为一位品行高尚的人。

另外,托克维尔先生也亲眼看到了一些胸怀宽广、品行端正的男子,就因为找了一个心胸狭隘、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的妻子,后来就逐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庸俗无耻之徒,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也没有一点事业心了。

托克维尔认为,温柔贤惠的妻子是上帝赐给男人最好的礼物。他自己也因上帝赐予他一位贤妻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在给好友的信中,他满怀感激地写道,正是妻子温和的性格、高贵的品质和过人的胆识,带给他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抚慰。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增长,托克维尔对现实世界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清醒地认识到,家庭的和睦、团结、健康会影响一个男人的品德,甚至关系到这个男人能否形成高贵的品德。

他反复强调:男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婚姻。他一直认为自己的一生是非常幸福的。“我要感谢上帝,是他让我有幸享受到了这么多幸福,是他让我拥有了温馨舒适的家,这是我幸福的源泉。年轻时,我曾经对家庭生活不屑一顾,但光阴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它的重要性了。现在我发现,温暖祥和的家可以让一切都变得美好。”

给挚友克尔格雷的信中,他说:“上帝赐予了我很多的幸福,其中最重大、最具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幸福就是让我遇到了玛丽。你可能想象不出她在关键时刻是什么样子。平时,她温和、柔弱,但面对麻烦、挫折时,她坚强、精神饱满、百折不挠,任何痛苦都不能让她低头。她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有时,我会因为麻烦和苦恼而心神不宁、寝食难安,但她却能够从容不迫、泰然处之,保持平和的心态,她还心平气和地安慰我,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她的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让我由衷地佩服。”

在另外一封信中,托克维尔曾说:“我的夫人不仅心明眼亮,而且非常聪明。在我犹豫不决时,她能够及时给我指出问题的要害所在。她的眼神和神态会告诉我能否这样做。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与她生活在一起,我是多么的幸福。当我告诉她,我将做一件自认为正确的事情时,她露出赞许和骄傲的神色,让我的情绪高涨;同样,当要干什么违心事时,不仅会受到良心的责备,玛丽也因此而忧郁和焦急,让我明白,不应该昧着良心去干坏事。当然,我也知道我在她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她很敬畏我,这点让我很自豪;我可以自信地说,只要我对她的爱不变,我就绝对不会受引诱去干环事。”

托克维尔是位专门从事写作的文学工作者,他刚正不阿、独立不羁。年老时,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常常被病魔折磨。疾病的折磨使他心情烦躁,脾气暴躁,甚至会吹毛求疵。但他坚持写作,他说:“我已经在桌前坐了5~6个小时了,我不能再写了,我的身体不行了。我需要休息,长时间休息。如果你能看到这位奄奄一息的作家,知道他承受了多少困惑与痛苦,就不难想象他的生活有多么悲惨。如果没有玛丽,没人给我安慰,我恐怕早就不能写作了。能遇到这么志趣相投的老伙伴,真是太不容易了。玛丽的性情非常温和,富有耐心,她一直如此,是她的耐心和温和消除了我的疲劳和烦躁,让我打起了精神。她的温情、善良、耐心始终陪伴着我,我已到暮年,常常感到莫名的烦躁,只有她能让我的心灵感到慰藉,她永远忠诚于我,我的玛丽!”

著名历史学家基佐是法国君主立宪派领袖,他的一生很坎坷,经历了无数挫折。但不管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里,还是在春风得意时,他的妻子自始至终忠诚地帮助、支持和鼓励他。他的妻子心地善良、秉性温和、宽厚忍让。

妻子的柔情爱意,让他心中始终充满阳光、温暖和希望。即使遭到政敌们的无情攻击,因为有了妻子的爱,他也十分乐观坚强。不论外面的世界多么残酷,他的家中始终充满着祥和、快乐。

在《回忆录》中,基佐说:“人人都渴望拥有幸福。一个人不管在事业上取得多少成功,不管他的权势多么显赫,也不管他拥有多少丰硕成果,如果没有幸福的家庭,他就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我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现在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以家为基础。无论一个人拥有多么辉煌的事业,家才是他最终的归宿。他可以从妻子的慈爱、家庭的温暖中获得精神支持和前进动力。不懂得珍惜家的温情和朋友情谊的人,不管取得多么显赫的成就,也无法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基佐本人的爱情故事非常奇特,也十分有趣。年轻时,他在巴黎靠写作谋生,写书、写评论、搞翻译等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杂谈》的编辑、能力很强的波琳娜·德·梅兰小姐。不料想,这位编辑家里突然遭到了一场巨大的灾难。梅兰小姐病倒了,不能再继续从事繁重的编辑、审稿工作,严重影响了整个杂志社的工作和运转。德·梅兰小姐为此心急如焚。就在这危急时刻,她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这位不知名的作者愿意帮助她,给她提供优良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