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4:放弃是一种选择
3118000000014

第14章 浮生杂记 (1)

签名

机智的人不一定是幽默的人,但幽默的人必定是机智的人。

——康格里夫

朱塞佩·威尔弟是意大利著名音乐家。一天,他乘坐的那趟火车停靠在一个小城市的车站,而这个车站的站长是一个极其崇拜威尔弟的人。因此,站长想趁此机会与这位难以接近的音乐大师调侃几句,并想弄到他的亲笔题名。为了达到“签字”的目的,站长很花了一点功夫才想出一个“歪点子”。

一会儿,威尔弟乘坐的火车车门大开。站长提出要对每一位乘客查票。威尔弟把票递给了他,他查完票后,故作负责的样子开始发问:

——这个车厢比较脏,您不觉得讨厌吗?

——哪来的话?在这趟车上我再也找不出一块比这里更干净的地方了。

——就算这样,您也不该把脚踩在对面的座位上呀!一个有教养的人决不应该这么做。

——您是不是把我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了?

——对,正是这样。

——哼!这简直太过分了!请把您的意见本拿来!

站长马上跑出去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签名簿拿了回来。威尔弟在本子上奋笔疾书了自己的意见。这时站长觉得“阴谋”得逞,马上讲明了自己的“骗局”,并请求这位音乐大师宽宏大量,威尔弟听了后还是乐呵呵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改变

以希望别人怎样待我之心去对待别人。

——卡耐基

几十年前,纽约北郊曾住着一位姑娘名叫艾米丽,她自怨自艾,认定自己的理想永远实现不了。她的理想也就是每一位妙龄姑娘的理想:跟意中人——一位潇洒的白马王子结婚,白头偕老。艾米丽整天梦想着,可周围的姑娘们都先后成家了,她成了大龄女青年,她认为自己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在一个雨天的下午,艾米丽在家人的劝说下去找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握手的时候,她那冰凉的手指让人心颤,还有那凄怨的眼神,如同坟墓中飘出的声音,苍白憔悴的面孔,都在向心理学家说:“我是无望的了,你会有什么办法呢?”

心理学家沉思良久,然后说道:“艾米丽,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我真的很需要你的帮忙,可以吗?”

艾米丽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我家要在星期二开个晚会,但我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来帮我招呼客人。明天一早,你先去买一套新衣服,不过你不要自己挑,你只问店员,按她的主意买。然后去做个发型,同样按理发师的意见办,听好心人的意见是有益的。”

接着,心理学家说:“到我家来的客人很多,但互相认识的人不多,你要帮我主动去招呼客人,说是代表我欢迎他们,要注意帮助他们,特别是那些显得孤单的人。我需要你帮助我照料每一个客人,你明白了吗?”

艾米丽一脸不安,心理学家又鼓励她说:“没关系,其实很简单。比如说,看谁没咖啡就端一杯,要是太闷热了,开开窗户什么的。”艾米丽终于同意一试。

星期二这天,艾米丽发式得体,衣衫合身,来到了晚会上。按着心理学家的要求,她尽职尽力,只想着帮助别人。她眼神活泼,笑容可掬,完全忘掉了自己的心事,成了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人。晚会结束后,有三个青年都提出要送她回家。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三个青年热烈地追求着艾米丽,她最终答应了其中一位的求婚。心理学家作为被邀请的贵宾,参加了他们的婚礼。望着幸福的新娘,人们说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奇迹。

行动治疗恐惧

不要依赖命运,而要依靠行动。

——帕布雷琉斯·塞鲁斯

曾有一位40出头的经理人员苦恼地来见心理专家拿破仑·希尔。他负责一个大规模的零售部门。

他很苦恼地解释说:“我怕会失去工作,我有预感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日子不远了。”

“为什么呢?”

“因为统计资料对我不利。我这个部门的销售业绩比去年降低了7%,这实在糟糕,特别是全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65%。最近,商品部经理把我叫去,责备我跟不上公司的进度。”

“我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他继续说,“我已经丧失掌握的能力,我的助理也感觉出来了。其他的主管也觉察到我正在走下坡路。好像一个快淹死的人,旁边站着一群旁观者等着我没顶。”

“我猜我是无能为力了,我很害怕,但是我仍希望会有转机。”

拿破仑·希尔反问他:“只是希望能够吗?”接着希尔停了一下,没等他回答又接着问:

“为什么不采取行动来支持你的希望呢?”

“请继续说下去。”他说。

“有两种行动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办法将那些销售数字提高。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你的营业额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来。你可能需要一次廉价大清仓,好买进一些新颖的货物,或者重新布置柜台的陈列;你的销售员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热忱。我并不能准确指出提高营业额的方法,但是总会有方法的。最好能私下与你的商品经理商谈。也许他正打算把你开除,但假如你告诉他你的构想,并征求他的意见,他一定会给你一些时间去进行。只要他们知道你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他们是不会做划不来的事情的。”

希尔继续说:“还要使你的助理打起精神,你自己也不能再像一个快淹死的人,要让你周围的人都知道你还活得好好的。”

这时他的眼神又露出勇气。

然后他问道:“刚才你说有两项行动,第二项是什么呢?”

“第二项行动是为了保险起见,去留意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并不认为在你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提高销售额后,工作不会保不住。但是骑驴找马,比失业了再找工作容易十倍。”

一段时间后这位一度遭受挫折的经理打电话给希尔:

“我们上次见过以后,我就努力去改进。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改变我的推销员。我以前都是一周开一次会,现在是每天早上开。我真的使推销员们又充满了干劲,大概是看我有心改革,他们也愿意更努力。

成果当然也出现了。我们上周的营业额比去年的高得多,而且比所有部门的平均业绩也好得多。

喔,顺便提一下,还有个好消息,我们谈过以后,我就得到两个工作机会。当然我很高兴,但我都回绝了,因为这里的一切又变得十分美好。”

认识自己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鲍勃·康克林

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 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小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再度站起来。

当他找到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者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绝无能力帮助你。”

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于是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

几天后,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了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还风趣地对作者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学无止境

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身不懈的追求。

——爱因斯坦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 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都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轻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论述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集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4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1个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愿世世为矮人

心灵的改善,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费希特

有一次,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议会议席上,罗慕洛和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激辩。他讥刺维辛斯提出的建议是“开玩笑”。突然之间,维辛斯基把他所有轻蔑别人的天赋都向他发挥出来。他说:“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

在维辛斯看来,这就是辩论了。罗慕洛承认,自己的国家和他的相比,不过是地图上的一点而已。他自己穿了鞋子,身高也只有1.63米。

即使在罗慕洛家中,他也是矮子。四个儿子全比他高七、八厘米。就是自己的太太穿高跟鞋的时候,也要比他高寸把。他们婚后,有一次他太太接受访问,曾谦虚地说:“我情愿躲在我丈夫的影子里,沾他的光。”一个熟识的朋友就打趣地说,这样的话,就没有多少地方好躲了。

罗慕洛身材矮小,和鼎鼎大名的人物在一起,常常特别惹人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麦克阿瑟将军的副官,将军比他高20厘米。那次登陆雷伊泰岛,他们一同上岸,新闻报导说:“麦克阿瑟将军在深及腰部的水中走上了岸,罗慕洛将军和他在一起。”一位专栏作家立即拍电报调查真相。他认为如果水深到麦克阿瑟将军的腰部,罗慕洛就要淹死了。

罗慕洛一生当中,常常想到高矮的问题。他但愿生生世世都做矮子。

这句话可能会使人诧异。许多矮子都因为身材而自惭形秽。罗慕洛承认,年轻的时候也穿过高底鞋。但用这个法子把身材加高实在不舒服——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不舒服。这种鞋子使他感到自己在自欺欺人,于是他再也不穿了。

其实这种鞋子剥夺了他天赋的一大便宜。因为:矮小的人初时总被人轻视;后来,他有了表现,别人就觉得出乎意料,不由地佩服起来,在他们心目中,他的成就就格外出色。

有一年罗慕洛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辩论小组,初次明白了这个道理。他因为矮小,所以样子不像大学生,而像小学生。一开始,听众就为罗慕洛鼓掌助威。在他们看来,他已经居于下风,大多数人都喜欢看居下风的人得胜。

罗慕洛一生的遭遇都是如此,平平常常的事经他一做,往往就似乎成了惊天动地之举,因为大家对他毫不寄以希望。

1945年,联合国创立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罗慕洛以无足轻重的菲律宾代表团团长身份,应邀发表演说。讲台差不多和他一样高。等到大家静下来,罗慕洛庄严地说出这一句话:“我们就把这个会场当作最后的战场吧。”全场顿时寂然,接着爆发出一阵掌声。罗慕洛放弃了预先准备好的演讲稿,畅所欲言,思如泉涌。后来,他在报上看到当时自己说了这样一段话:“维护尊严,言辞和思想比枪炮更有力量……唯一牢不可破的防线是互助互谅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