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野蛮生长
3139500000027

第27章 关系 (3)

中国民营企业强调的忠诚并不是对所有员工而言的,而是在所有员工里分出小圈子,然后小圈子里的人变成对自己私人忠诚甚至变成家里人,而把多数人变成生人,让他们讲规则。西方则强调大家对企业的归属和忠诚,而不是对企业老板的忠诚,因为他们的法律健全,老板没有不安全感。这和中国不一样,老板有时候强调个别人对他的忠诚,是因为个人没有安全感,需要少数人忠诚来帮助他做一些事情。换句话说,中国民营企业重视忠诚问题,往往是因为对制度没信心、有不安全感而采取的被动防御措施以及企业经营中不得已的手段,但是这种忠诚关系往往被一些老板过分使用,以至于公司内部少数人结成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对公司经营到底是利还是弊呢?我认为短期有利,长期来看不利。不按照制度办,越忠诚的人越容易超越制度,最后会使组织内部发生混乱,组织成本不断地上升。

另外从中国民间文化上来看,要想让人忠诚,你付出的成本也很大。到底怎样才算忠诚?很多事往往与老板的想法背道而驰。比如有一个很有创造性的老板,创业初期因为对企业有很多不规范的做法担心,于是觉得财务人员的忠诚非常重要。他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一招儿,到监狱里找财务人员。他在监狱里专门找坐牢的会计,而且是坐牢还不出卖老板的会计。他通过监狱管理人员打听,这人有没有出卖老板,在监狱里是不是守口如瓶。如果行,他就把这人捞出来,变成自己的员工。这人感念他,同时又因坐过牢,就比较能扛得住;他用过之后也觉得这样的人确实比较忠诚。但是这个做法带来了一个负面成本,即道德成本。大家一旦知道老板是从监狱里找人来做财务,一定会猜想这个老板肯定干了很多坏事。一旦大家对他失去信任,企业的危机就接踵而至。

还有个老板更有意思,他不断培养的死党对他似乎很忠诚,但是他一出事,这些人被抓起来后,一审就都招了。这个老板就觉得很痛苦,因为没有人可以相信。事实上,我问过司法部门的朋友,为什么这些人那么容易就都招了?朋友说:“非常简单,我们一辈子干这行的,他是第一次进来,他怎么能不招?我的专业就是审人,除非你不断进来不断出去,有反侦查经验。”他审了几十年罪犯,95%都招,只有5%是不断进出或者真的有什么信仰,或者有什么特殊背景的。但是那位老板用的那些忠诚的人,必定大多属于没有前科的95%,他们是必定要招的。

即使忠诚的人,被抓进去以后,他跟老板也在玩囚徒博弈:老板如果还在外面,他怎么能知道他要是不招老板会怎么对他?而一旦老板也被关进去,跟外部信息隔绝了,他又该怎么来判断这件事情呢?所以当他不能判断的时候,再加上平时受到监狱人员的管理和审讯,以及各方面信息的刺激、诱导,他就会招供。正因为这样,我有一度曾跟员工讲:如果你们进去了,那就赶紧招,为什么?第一,你们在这方面不专业,你们怎么可能不招?你们不招就说明司法干部不称职;第二,我也不会犯法,没什么要你们替我遮掩的事。如果我犯了法,你们还没替我遮掩住,我肯定也进去了,也就不可能保护你们了。

但是有两条,第一,你们别编故事,是什么就说什么,你们编故事就是害我;第二,我想办法不做坏事,让你们都没有编故事的机会和需求;我知道你们一旦碰到这种局面都要如实招供,所以我绝不违法乱纪;我不指望你们忠诚,你们也别跟我说你很忠诚;我要求自己不犯法,不给你们编故事的机会;一旦需要面对执法人员,你们要积极支持司法工作,和盘托出,只有这样我们公司才能进步。所以我不寄希望于谁对我忠诚,而是寄希望于自己不犯错误。我不相信有人愿意支付这个忠诚成本,且这个成本足以抵抗司法干部的经验。他不愿意支付这个成本,我也没法保证他支付这个成本我会给他回报,所以索性我们大家都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不干坏事。这就是我对所谓忠诚的态度。

正常情况下,忠诚到底会有多大的成本?一个忠诚的员工,他和公司领导的关系,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第一是要求特殊回报的关系,因为忠诚一定要有回报。按照中国的人际关系模式,一旦变成了熟人,熟人又变成亲密的人、变成家人,他既可以不要回报,表现为无限牺牲,也可能无限地要求回报。他可能会在心里嘀咕:我跟大哥这么多年,大哥就得管我的事,老婆孩子都得管。当你要给他更多回报的时候,制度不允许,你就得在制度以外处理。于是这个人会形成凌驾于制度之上的优越感。他忠诚了,其余99%的人就都不忠诚,组织就开始分裂。另外,如果他跟随了你几十年,预期特别高,最后发现有落差,于是就会生怨。

这种怨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积在心里不说,另一种是经常说,说出来以后也可能被别人利用,于是当你的对手要加害于你的时候,就会从这些人身上打开缺口。你为什么要用可靠的人?往往是因为要做一些在企业或机构内部不便公开的事情,在企业或机构内部属于保密的事情,而他掌握这些秘密。他离开的时候,因为怨,他可以拿这个事情来要挟你。所以在江湖上历来有一句话说:最可靠的也是最危险的。最可靠的成本最高,因为危险也是最高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哥”,都是被身边最可靠的人弄死的。包括傅筱庵被厨师砍死、张啸林被保镖枪杀,中国历史上无数江湖故事都是这样,因为时间太长,厨师、保镖老要求特殊回报,主人有时候没做好或疏忽了,他们就把怨恨埋在心里。

所以一个民营企业的进步,应该有一个标志,即老板身边直接对他忠诚的人在减少,遵守制度的人在增加,公司的规范和透明度在增加。反之,不断拉拢身边忠诚的人去做见不得人的事,同时瞒住其他员工,令其他员工变得不忠诚,公司内部就越发危险。因为总会有人打听到不规范的事并拿出去举报,你要是用忠诚的人灭他,结果更多的人会生怨,最后公司就垮了。我觉得一个民营企业进步的最终标志之一,就是老板消灭身边最后一个对他个人忠诚的人,让所有员工去忠诚体制,忠诚于公司的制度。

早几年,听说有民营企业采用一些手段,比如雇一些忠诚的人,晚上拿着棍子把闹事的客户给打了。我跟王石讨论到这个事情时,他说万科不行,他根本找不到替他干这事的人,他从来不做制度看不见的事情;如果有客户纠纷他们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就打官司。当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身边没有一个人对他个人忠诚的时候,这个公司的制度就成为唯一的行为准则,这个公司才真正是一个阳光下的公司。好的公司没有秘密,唯一保险的办法就是按规则办,按法律规章办,无欲则刚。

关系网的规模经济

民营企业有时候往往把关系的规模弄得很大,什么都用关系,结果为关系所累、所困。做一个企业,到底关系网多大才够用?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前面讲过,人为什么要有关系?中国人讲人情、面子、关系,这是历史文化传统,也是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对一个人来说,关系在创业、经商、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发展事业没有关系不行。第二,安全的需要。万一有个急难,你有一个铁杆朋友帮个忙,替你说话,找个人,家里有点事关照一下。第三,情感的需要,总得有一些挣钱以外的情感交流。我有一个朋友说:“我现在都在家里请客,不在外面请客。现在我不参加商务应酬,家里请来的都是聊天的朋友,想吃啥吃啥。专门请个厨师来家做饭,每次500块钱,今天想吃扬州饭就请个扬州厨子,明天想吃北京饭就请北京厨子,做四五个菜,很简单,然后大家聊天。”显然,这中间不存在商务关系,而是情感需要,是倾诉、解惑、求证、益智的需要。越是创业的人压力越大,不确定的环境使得他对安全需要和情感需要的强度会比一般人大,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对朋友的渴望程度也大。

从这三种功能来看,民营企业对人际关系的经济规模的强度和范围要求是不一样的。往往出现这样的金字塔现象,如果你发展事业需要的关系对象层次越高、权力越大,实际上你所需要的关系数量会越少;如果你的关系对象比较普通、一般,权力也小,你就要靠数量来补充。比如最近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中纪委反腐败材料里披露的贪官和女人的关系,这是最典型的,一个大官和一个女人的关系,一般人很少知道。比如自杀了的天津政协主席宋平顺,他的情妇徐敏跟官场上的其他人都是泛泛之交;宋平顺管着整个政法口,帮她成了亿万富婆。对徐敏来说,关系越重要交往就越深,她只要一个宋平顺就够了。

最近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一个40岁的女人,先后腐蚀搞定了7个特别高级的领导干部,她光在一单土地上就挣了上亿元。这个女人只在很小范围内活动,有六七个人帮她办事。这种关系是坏的关系,也可以是好的关系;依法帮你、指点你是好事,但谋私利就是天大的坏事。总体来说,你的关系对象,帮助你的人越重要,权力越大,事实上也就不需要很多关系;普通老百姓为什么关系多?因为普通老百姓找的人权力有限,每人管一点事,所以需要数量,每件事都得求人,而且是人求人。关系规模与关系强度、资源控制能力成反比,这是民营企业在发展当中重要的现象。当一个人天天在外面忽悠的时候,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实际上在每一个地方的强度都不够。当这个人不怎么忽悠,但很神秘地就能把事情办成时,你要知道他肯定在某个地方有关系,而且这个关系的强度足够大。

此外,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这条在前面已经谈过了,即在一个单位里,其实关系越多,作用越弱。比如一个单位有十个处长,你跟十个处长都很好,没人会帮你办事。因为他们之间可能有矛盾,你找这个处长,另外那个处长可能会不爽,于是他们内部就会掐,最后谁都不帮你。但是如果这十个处长中你只跟一到两个处长关系特别好,而且其他八九个处长都不知道,这个处长在内部帮你协调,很多事情就都能做成,而且还波澜不惊。这种做法在局部单位里最有效。关系的数量、规模和效果成反比,这是一个有趣的规律。

最后,当你满足情感和安全需要的时候,再结合一部分发展事业的需要,人的关系网大概是遵循“10–30–60”规律。这一点我们在前面也已具讨论过了。

所以在人际关系网的规模上,一定要仔细研究10、30和60这三个数字,维护好这三层关系,把握住你一生中每天精力的分配,让你的工作更有意义。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既能够依托于关系,给别人面子、建立友谊、获取情感上的安慰,同时又能够发展事业、不违法乱纪,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正常而健康,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需要很好的修养和自我管理。要不断清理自己的通讯录,把属于“10–30–60”里的人弄明白,大家会越来越自然健康地成长,使工作、生活都变得很正常,而不会陷入到无限编织关系网的陷阱里,更不会陷入熟人陷阱、忠诚陷阱、腐蚀干部陷阱、人情面子陷阱,最后沦为人情的奴隶,面子的奴隶,进而毁坏你的事业。所以,我认为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对中国文化下的关系、面子、人情做一个客观的理解,从而保证自己的企业能够在关系社会里有更加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