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3142100000013

第13章 给孩子适度的赏识,避免言过其实的赞扬 (2)

家长在表扬孩子时,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赞美得愈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行为就愈清楚,愈容易了解何为努力的方向。比如,如果家长说:“你今天真乖。”孩子往往不明白大人所说的“乖”是指什么。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这样说:“你今天早上按时起床,上幼儿园没有迟到,又帮东方老师收拾小朋友玩的玩具,所以你是一个乖孩子。”用这种方法来肯定孩子守时和助人为乐的好习惯。也就是说,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留心孩子的努力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时你亲眼看见孩子付出的努力,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4 赞美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军军只考了第二十名,而他的同桌考了第一名。

回到家,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考第二十名,而他考第一名?”

妈妈抚摸着军军的头,温柔地说:“你已经比以前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第二学期的期末开始,军军考了第十五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军军还是想不通,又向妈妈问了同样的问题:“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考第十五名,而他考第一名?”妈妈还是说:“你比上学期又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军军小学毕业了,虽然他还是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已经进入前十名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军军仍然努力学习,进步虽然很慢,但一直在进步。他的妈妈也一直鼓励他:“你比上学期又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初中的时候,军军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了。到了高中,他成了全校著名的尖子生,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有些家长总是无视孩子的点滴进步,因为孩子进步太小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就把孩子全盘否定掉,认为孩子是无能的,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虽然这些家长有时也是无意的,但在无意中,他们就会亲手毁掉一个优秀的孩子。

所以,家长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个性习惯,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说我进步了”,而家长却说“你得意什么,离好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或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考了95”,而家长说“某某考了几个95分”等。这样的回答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做好孩子和考95分没了兴趣,缺乏信心。父母多说一句“你进步了”、“希望下次多考几个95分”,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很好的效果。

2000年,四千多名高中毕业生报考了清华大学国际MBA,最终,62人入选,其中就有北京四中的高材生王海翔。

海翔小时候刚刚开始会用毛笔写字,妈妈就开始“收藏”儿子的作品,那些写在废包装纸上、废信封上的歪歪扭扭的字,以至现在很像样的书法作品,妈妈都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不管写得好不好,妈妈总要在儿子写的字上画圆圈,总共画有几千个。她常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行。”

对妈妈的鼓励,海翔记忆犹新,他对记者说:“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字帖,但从来不强迫我练习,我高兴了就拿出来写两页。但只要我一写,妈妈就走过来非常欣赏地说:‘这字是怎么写的?很好啊!你什么时候学的呀?怎么比上次提高得这么快?’她老是表扬我,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书法这个门里来了。后来我真的爱上了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她已经无法从技巧上再给我帮助了。但我仍然觉得,母亲跟我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她作为一个欣赏者,对我很重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一步一步地不断实现,而不是一蹴而就,因此,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做父母的都应格外敏感并及时地给予鼓励。

比如,孩子从歪歪扭扭的笔画到字迹工整的文章,从认识单个数字到会复杂的运算。孩子为这些进步付出了很多努力,而有时父母并没有注意到,只把目光盯在了孩子的失败上,这的确很遗憾。在学习上,孩子每取得一点成绩,都是一种进步。所以,要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鼓励他,让他信心满怀地去学习。

又如孩子自己洗了脏衣服,尽管洗得不怎么干净,但父母也应该说“会自己洗衣服了,真是个好孩子”之类表扬他的话。同时,不失时机地教孩子怎样洗衣服。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如在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准备什么食物;过节了,要清理房间,可以跟孩子说:“爸爸妈妈跟你来个比赛,看谁的房间整理得漂亮!”这样引导孩子自己动手,使他们愿意劳动,在劳动中无形地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不要小瞧孩子小小的进步,只要父母珍惜它、欣赏它,它同样可以积少成多。当孩子在为自己的进步高兴时,他最希望与自己最亲近的人一起分享。这时,为人父母者应该毫不吝啬地说:“你真棒!”当孩子得到家长的赞同和鼓励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继续坚持和努力,每天都会有一些变化,虽然只是一些细微的改变,但是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也会越来越往好的方面发展。

5 通过别人的口赏识孩子

菲菲的小姨是位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菲菲很崇拜小姨。有一次,从小姨家回来,妈妈无意间提了一句:“今天你小姨夸你有礼貌了。”

“真的吗?”菲菲表现出很兴奋的神情。

“真的呀,她亲口对我说的。”妈妈说。

从此之后,菲菲遇到熟人打招呼、问好、帮助他人……变得越来越懂礼貌了。发现这一神奇的效果之后,每次从小姨家做客回来之后,妈妈都会神秘地告诉菲菲:“你知道吗,你小姨偷偷地对我说,菲菲抢着做家务,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了。”

“小姨夸你学习努力,说你将来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从此,菲菲每去小姨家做一次客,回来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有一天,菲菲从幼儿园回来,妈妈对她说:“菲菲,你陈阿姨今天夸你了!下午她来咱家,看到你的书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告诉她是你自己收拾的。你陈阿姨说你真能干,比她家小玉姐还会做家务呢!”听了陈阿姨的表扬后,菲菲在做家务方面的积极性更高了。

妈妈发现借他人之口表扬菲菲似乎格外有效,于是在很多方面都如此应用,果然帮助菲菲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在赏识教育中,父母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赏识孩子,也可以通过第三者之口来赏识孩子。有时候,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更能激发孩子的信心和潜力。例如你叫孩子到巷口的小店去买东西,与其在他回来后你才夸奖他“好乖哟”,还不如事前麻烦店里的人夸奖他,“好乖哟,难怪你妈妈常常夸奖你呢!”在孩子的心里可能会感觉更荣耀。

赏识是一种艺术,赏识是一种技巧,赏识是一种方法。经由第三者的表述,尤其是孩子喜欢或崇拜的人,起到的效果会比父母表扬更好。这样的表扬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他们不断努力的推动器。

而且,父母夸奖和表扬孩子总有一种天生的偏爱在里面,而别人的夸奖则会让孩子觉得更公正、更客观。他会认为别人并不偏爱自己,之所以夸奖自己是因为自己真正做到了,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觉得更真实、更坦然。他会认为这样的赞赏是真诚的,更能增强信心和勇气。

一天,幼儿园放学了,小婵早早地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待爸爸来接她。

因为,她今天得了朵小红花。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终于来了。

小婵兴奋地扑到爸爸怀里,“爸爸你怎么才来?我都等你好长时间了!”

“哦,爸爸刚才去找幼儿园的老师询问你的情况了!”爸爸说。

“老师是不是表扬我了?”小婵高兴地拿着小红花炫耀起来。

爸爸想到孩子不能过分赞扬,于是就说:“老师说,小婵午睡时总是不好好睡觉,是不是有这回事?”

小婵一听,就有点不高兴了,“那我今天上课的时候表现很好,还得到小红花了呢!”

“得了小红花就可以不睡午觉了吗?以后不许不听老师的话!要好好睡觉。”爸爸呵斥了一声。小婵一下子就不吭声了。一路上,父女俩一句话也不说,小婵更是撅着小嘴。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赏,孩子也一样,他们不仅仅希望获得父母和家人的赞赏,更希望得到老师、邻居、小伙伴等其他人的夸奖。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赏识是一种主观的评价,往往无法从实际生活中得到对证,而别人对孩子的赏识却大多来自实际的交往,他们没有故意夸奖孩子的义务,因此他们的话要客观得多。

通过别人之口赏识孩子,对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与其他人的交往都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不确定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好是坏,以及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障碍时,适时传达给孩子别人对他的正面看法和赞赏,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更可以融洽孩子与他人的关系,让孩子拥有更快乐的生活。

作为父母,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赏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不要忘记及时把别人的赏识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认识到别人对他的评价,感觉到别人对他的赞赏,从而激励他不断努力和进步。

6 夸奖过程而非结果

琳琳小的时候学东西比别的孩子慢半拍,为此,她的父母曾非常担心,孩子以后会学习好吗?能跟上其他孩子的学习进度吗?琳琳上小学了,正当父母都认为琳琳不会有什么好成绩的时候,琳琳却带回了一张100分的试卷。这是一张数学测验的试卷,上面被老师画满了红色的勾勾。

“这是你的卷子吗?”妈妈有些不相信,她吃惊地问琳琳。“当然是我的,不然还会是谁的啊!”琳琳自豪地对妈妈说。“琳琳真不错,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的?”妈妈问道。

“老师讲课的时候我经常听不太懂,所以下课之后同学们都出去玩,我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问老师,老师再给我讲一遍,我就全懂了!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有不会做的题,我就把老师讲的课再复习一遍,不会做的题也就会做了。所以考试的那些题目我都会做,就考了100分。”琳琳高兴地对妈妈说。听了琳琳的话,妈妈更自豪了,虽然自己的孩子算不上聪明,却如此好学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