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3142100000014

第14章 给孩子适度的赏识,避免言过其实的赞扬 (3)

赏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赞扬”或“奖励”,如果说后者更多地针对孩子已完成的良好行为、已取得的优秀成绩,目的是给予孩子肯定的评价,那么,赏识的更大作用应该是针对孩子做事的过程、努力的过程,目的是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

结果重要,而过程更重要,实际上,没有奋斗的过程,就没有理想的结果。一心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家长,不要盯着孩子的高分,更要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倾注精力。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于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缺少勤学苦练的毅力,很可能半途而废。

川川的爸爸见儿子放学回家,耷拉着脑袋,两眼还饱含泪水,顿时弄糊涂了,一再问其原因。结果是这也不对,那也不是,经再三盘问,原来是老师布置画大象图,他把大象的鼻子画歪了,老师当堂指出,同学哄然大笑,因而他感觉到委屈极了!就这个问题,川川反问爸爸:“爸爸,你不是总夸我顶聪明,做得顶好的吗?为什么今天我就不聪明了呢?”

原来如此,川川爸爸差点儿要笑出声来,没想到川川一本正经,满脸严肃地问:“爸爸,难道你也会笑我吗?”川川爸爸经儿子这么一问,有点不知怎样回答,然而他一深思又觉得:这小家伙连这样一点小挫折也受不了,显然是别人夸他聪明过头了,他就将这种夸奖当成了包袱:误认为只要聪明,任何事都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而形成这种结果,做父母的责任很大!

赞美孩子是一门学问,除了对结果表示满意,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专心与毅力表示赞赏。假如没有这个努力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另外,家长也不要只是单纯地直接夸奖孩子,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孩子有多么优秀。经常对亲人和朋友表示对孩子的赞美之情,就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方式。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家长经常夸孩子的好成绩的话,当他遇到挫折时会觉得是自己的天赋不如别人,而可能一蹶不振。但是,如果家长经常夸孩子为取得成绩付出的努力和勤奋时,当他遇到了困难就会觉得是自己的努力不够,如果再努力一点或许可以成功,这便是具备了一种生活的韧劲。

赞美也不是简单地夸孩子聪明,而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实事求是地肯定孩子的能力与成绩的同时,更要肯定他成功的原因是由于他努力、勤奋的过程。例如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夸夸他:“你真努力,你成功了。”从而使孩子逐渐认识到,只有勤奋、努力,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才有成功的可能。

7 给骄傲的孩子“泼点冷水”

苗苗是一个非常漂亮、聪明的女孩。家庭环境优越,所以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学习成绩好,钢琴弹的好,歌唱得好,舞蹈跳的好,所以深得老师的喜爱。可是就一点儿不好,苗苗太骄傲了,同学们都不怎么喜欢她。

苗苗特别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和炫耀自己,取得好成绩就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在同学当中,动不动就向人乱发脾气,骂人家是蠢猪,并且在生活中,她总是拿自己的长处同别人的短处相比,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

有一次,一位同学拿了一道数学几何题找苗苗帮忙解答,苗苗接过来,看都没看说:“这太简单了。”然后,就坐在位置上开始做起来,可是很奇怪,这道题真的很难,苗苗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怎么做,而围观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起来,还有一个不怀好意的男生说:“哟!咱们班的才女,这会儿也变蠢才了……”于是,平时不喜欢苗苗的同学也你一个、我一个的在旁边指桑骂槐地讽刺起来。而苗苗越听越烦,根本就没心思再做下去,她把本子、笔扔在地上,大哭起来……直到老师来了,才制止了这场闹剧,苗苗被老师叫进了办公室,帮她分析这场风波的原因,苗苗这时才明白是自己太骄傲引起的,所以她再一次流下了惭愧的泪水!

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抑制骄傲,培养孩子谦虚待人的品质对他们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与之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骄傲苗头置之不理,或者不能培养他们谦虚待人的品质,那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与学习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阻碍。

与自卑的孩子相比,一直处于顺境的孩子很容易就会产生骄傲的情绪。他们常常会表现得过于自信,在对自己估计过高的同时,对同伴估计过低,以至于看不起别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并不完善,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评价无法完全做到客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对孩子的认识做出纠正,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走入误区。

说起女儿欣欣,爸爸妈妈是一百个满意。这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班里数得上的好孩子,上小学以后,她更是被老师称为班上最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为人乖巧,在学校里可以说是人见人爱。可是最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她觉得比别的小朋友聪明,上课越来越不认真了,做作业也比较马虎,字写得潦草,因此常常出错。特别是在考试的时候,常常第一个交卷,可就是拿不出好成绩。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特别点出了欣欣的问题:上课不认真,老有小动作;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常常丢三落四;最让人吃惊的是,她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好起来。老师说,欣欣以前很合群,可是现在却变了。她经常和同学拌嘴,不借给同学东西,而且也不再给比她差的同学讲题。在一天下午,她甚至还推倒了一位同学,原因竟然是她不愿意和这名学习差的同学一起擦玻璃。

我们都知道,“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此,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人能够谦虚谨慎,不自以为是,不骄傲自满,不妄自尊大。可是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他们对自己很自信,甚至因自信过度而演变为自负。心理学认为,自信大多是由于我们对自己认识的过分膨胀。目空一切,心高气傲,自以为是的人,常常会让自己过分膨胀的自信冲昏头脑。“虚胖的自信”就是自高自大,它不但欺骗了自己,还常常伤害别人。

骄傲的孩子喜欢与别人竞争和比较,希望在比较中压倒对方,证明自己的高人一筹。然而一旦不能超过对方,就会心生嫉妒和敌意,并恶意污蔑、抨击他人。

因此,骄傲是一种不良的心态,需要加以纠正。所以作为父母,从小就要教育孩子,不要为一点儿成功而沾沾自喜,更不能自以为是、盲目自负,而应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

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挫折训练,让孩子尝试失败的经验。大人可以交给孩子一些较难的事去做,当他没能完成任务时,要帮助他分析原因,使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大人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智力比拼的游戏。在比拼中,要让孩子有输有赢,输的次数要多于赢的次数。当孩子失败时,要教他学会调整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能接受失败的考验。

8 在表扬的同时也要有适度的批评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张辉得了73分,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比上次考试整整下降了11名,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心里很是不高兴,但是想到赏识教育,她还是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张辉说:“不错啊孩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妈妈做给你吃!”

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妈妈夸了一顿,张辉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妈妈:“我想吃辣子鸡!”

晚饭,妈妈果然做了辣子鸡,并对张辉说:“这是为你取得了好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妈妈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张辉看到妈妈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

原来考73分妈妈就这么满意,这还不简单吗。张辉一边吃,一边想。

于是,张辉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他想,反正妈妈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拿到70分就可以了,我干嘛还要那么努力呢。

结果,张辉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有时候还在退步。为此,张辉的妈妈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象中那样好呢?

现在的很多父母天天表扬孩子,看着孩子的脸色行事,只要看孩子做了一些好事,就不断表扬他,而当他做得不好时,却很少批评。虽然孩子跟大人一样,也往往喜欢听表扬,不愿意接受批评,但其实孩子还是需要适当的批评的。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考题研究证实:孩子从来没有挨过批评,到处都是赞扬声,很容易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霸王,不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这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毫无益处。

当这些在孩子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或干脆“拒之门外”的消极态度,他会无法面临挫折,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对促成成功无法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一位母亲向某心理学专家咨询时说:

我女儿今年10岁了,上小学三年级。女儿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就是特别爱听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我和她爸不及时给予表扬,或者说表扬得不到位,她就会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就从山顶跌入山谷。久而久之,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不表扬她,她干什么都索然无味。因此,我们摸准了女儿的这种脾气,平时也就动不动就表扬她,哪怕她只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是取得了芝麻大点的成绩。但令人担忧的是,习惯了表扬的女儿,根本无法接受我们一点点善意的批评。有时候,当她在学习上,或者是在生活中做得不太好,我们耐心地提醒她,也会惹得她老大不乐意。听老师说,她在学校里也如此。明明是她粗心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异乎寻常的激烈,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鼻子。难道是我们对她的表扬太多了?我们总不可能对她进行无原则没完没了的表扬吧?这可怎么办呀?现在要纠正她的这种毛病是否还来得及呀?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纠正她的这种毛病?

赏识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家长们也应该认识到,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而且,批评应该是明确针对孩子所犯过失,当孩子因为智力问题学习不好时,就不应该批评。事实上,批评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家长如能对孩子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孩子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爱,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情况,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恰如其分。不要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孩子无情地挖苦,甚至于打骂。过分严厉的训斥和一味的指责,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孩子失去前进的勇气。

并且,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错了事就不爱他。这样,孩子通常就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评了。孩子学会了善待批评,那么批评也会跟表扬一样,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