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3142100000030

第30章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3)

孙勤补充道:“正确!要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就要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否则,只会浪费孩子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做好课后复习,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接受了东方虹的建议之后,杨蓝便决定回家试一试,“好!就看它了!”

晚上,吃过晚饭之后,杨蓝来到了儿子的房间。儿子正在桌子上写作业。

杨蓝走过去问:“儿子,你们今天学了哪些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今天学习的功课。”儿子感觉很惊讶,但还是把新学的那些内容指给妈妈看。

“现在,妈妈给你写出几个字,你要把它们的拼音写出来。”说着,杨蓝便在儿子的草稿本上写下了几个生字。

儿子拿出笔,没过几分钟,便将其中几个的正确读法写了出来。还有几个儿子不会写,杨蓝就和他一起学习,直到儿子全部掌握了为止。

一个学期过去了,儿子由于每天都能较好地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学习成绩进步的很快,他的班主任还特意打电话来对儿子进行了表扬。

复习是预习和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不仅是巩固旧知识的必需,而且是获得新知识的前奏,是使新旧知识衔接和系统化不可缺少的工作,它使短时记忆材料顺利转化到长时记忆系统中去。因此,父母要辅导孩子及时进行课后复习。

父母可以在孩子放学后,抽出时间来检查孩子的作业。问孩子一些今天学到的知识。在向孩子发问的时候,年龄较小的孩子起初可能会就事论事。比如当父母问“今天老师教了什么”、“今天你学了什么”时,孩子往往会说“老师教了几个生字了”、“老师讲了几道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继续问“老师对这些字有什么要求吗”、“今天的作业和老师讲的题有什么关系”。若孩子回答不上来,就表明孩子今天听课听得不好,家长这时候要耐心引导,和孩子一起打开课本,商定复习计划,把孩子不会的问题记下来,先尝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自己解答不出来时,父母可以一步步进行启发,帮助孩子解决完难题。

6 讲清道理,让孩子先完成学习任务再游戏

看着儿子逐渐长大入学,教育孩子自然成了韩芬家里的大事了,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可是,孩子毕竟还小,坐在书桌前的时候,常常是“如坐针毡”,不是起来看会儿电视,就是摸摸玩具,甚至有时候还会起身吃零食……韩芬一旦发现了,就会纠正并严厉斥责。

后来,韩芬向老师反映了儿子的情况。老师解释说:“这么小的孩子,你要是让他一动不动地坐上两个小时,那才是不正常呢!不过为了让孩子学习和玩耍分开,可以和孩子约定:等作业做完了,再痛痛快快地玩!”

听了老师的决定后,第二天,妈妈对刚放学回家的东东说:今天把作业做完后,妈妈陪你玩跳棋。韩芬知道,跳棋是儿子最喜欢玩的。

听了妈妈的话后,东东便立刻把作业本打开,写起作业来……很快,东东的作业便做完了。这要是在平时,这样的作业量怎么着也得花一个多小时,可是,这次只用了半个小时。

吃过晚饭,东东拿出了跳棋,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接着,韩芬便和儿子杀了一盘棋。从那以后,东东学习的自觉性一天比一天增强了。在后来的期末考试中,东东的数学还考了97分。

孩子的时间观念普遍比较差,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弱,注意力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分散,而且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有一部分孩子对学习甚至有些厌烦,每天看到作业就头疼,于是就出现了做作业的时候,就想着出去玩,等玩的时候,又想着作业还没做完,于是又跑去写一会儿作业。就这样,来回折腾着,玩也没有玩好,学也没有学好,常常是写一次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于有的孩子玩的忘记了时间,等到想起写作业的时候,往往又该睡觉了。

作为家长,看到这种现象,切记不能发怒,打骂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家长应该冷静下来寻找原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后游戏的习惯。

格格放学回家后总是先看电视,然后再和小朋友打一会儿球,快到睡觉时才想起写作业,因此总要熬到很晚才能睡觉,第二天早晨起不来床。

妈妈早晨上班前总要对他说:“放学后要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再看电视或同小朋友玩。”

可是格格一回家就忘了妈妈的话,书包一扔就开始玩起来,等妈妈回来后,他才想起写作业的事。

妈妈说:“难道你又忘了妈妈早晨对你说的话了?”

格格却借口说:“我在深夜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有时格格也会说:“白天,外面太吵,我没有办法思考。”

其实,格格即便在晚上写作业效率也不高,8点多开始写作业,常常要写到10点往后。因为他经常在功课做到一定时间后就想去玩,这让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有时孩子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他们觉得很累,回家后想先休息一会儿,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有了自主权,孩子会更自觉地完成作业。如果家长看到孩子回到家,就让他立即写作业,很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另外,年龄小的孩子由于注意力持续时间段,如果写作业时间太长,大脑会疲劳,学习效率也会变低。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的作业分段完成,中间休息5~10分钟,让他喝喝水,吃点水果,放松一下。但要求他做作业这段时间,思想必须集中,绝不能做与作业无关的任何事情。这样持续训练到孩子能坚持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再把每段做作业的时间加长,逐步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做事能专注的好习惯,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和注意力,孩子就能快速地做完作业。每天孩子做完作业后,父母可以陪着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以奖励孩子快速高效地完成作业的好表现。

总之,孩子总是喜欢玩,而不积极做作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作为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为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持之以恒,相信孩子一定会由先玩耍再写作业,转为先完成作业再玩耍。

7 肯定认可,让孩子养成思考、质疑的习惯

一天,美美拿着语文书对妈妈说:“妈妈,我发现书上有一个字写错了。”

“是吗?哪个字,让妈妈看看。”妈妈微笑地说。

美美指着书上的一个“他”字对妈妈说:“这个字不对。”

“为什么不对呢?”妈妈问。

“因为‘他’指的是小蝌蚪,小蝌蚪是动物,应该用这个‘它’。”美美一边说,一边在妈妈的手心里写了一个‘它’字。

“噢,你的怀疑很有道理,让妈妈看看。”妈妈把书拿过来,仔细看了一下课本,然后对美美说:“在正常情况下,小蝌蚪是应该用‘它’,但是课本中是把它当成一个找妈妈的小朋友来写的,这是通话中常用的方法,是一种拟人式的写法,所以就用了‘他’,明白了吗?”

“噢,在课文里小蝌蚪是妈妈的孩子,是和我一样的小朋友,所以用了‘他’,对吗?”

“嗯,美美真聪明!”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里特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改变过去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消极模式,改变孩子的被动地位,鼓励孩子怀疑事物,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孩子敢于怀疑的品质,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包括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善于独立思考,遇事就能够运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就能创造性地去认识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学习,也能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身的事业奠定基础。许多父母都“望子成龙”,很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却忽视了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开发智力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独立思考。

一天晚上,灼灼和老爸打算下棋,为了不干扰儿子下棋的思路,灼灼妈站在远处耐心地看着。

看到自己的对手是爸爸,儿子便先入为主。他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棋盘。有时候,他会用双手做一个托腮的动作,表示自己在思考;有时候,他还会努力寻找老爸的破绽。

爸爸也不甘落后,一路杀了过来,并且每一步棋都走得很稳,灼灼看到自己赢不了爸爸,便向妈妈求救。这是一贯的做法,每次,只要妈妈可以帮忙,灼灼多半会获胜。

灼灼妈知道,关键时刻的献计献策一定会使儿子轻而易举地获胜。可是,为了培养儿子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次她没有那么做。

看到妈妈没有帮自己,灼灼也就不再有什么求助的希望了。他继续集中注意力,镇定自若地思考着。不过,最终还是爸爸赢了。

灼灼妈对儿子的独立思考精神深感欣慰,向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后来,在这件事情的影响下,灼灼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积极地思考。这件事情还影响到了灼灼的成绩,现在,他的学习自觉性不仅大大提高了,而且,成绩也进步了许多。

孩子是世界的新客,他们对世界从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问,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开始;问,是他们探究世界的内在动力,问,是他们观察发现世界的最好方式;问,是他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突破口。

古人云:“学贵多疑。”不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多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获得了知识,就更有学问。

父母平时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要立足于启发孩子开动脑筋,不能包办代替。如问题很简单,父母就无需急于解答,可用引导观察的方法,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这样对扩大孩子视野、活跃思维、增长感性知识有益;要是孩子提出的问题与他本人的知识领域相差较远,可通过一起讨论的方式解答,让孩子充分发表意见后,家长再做适当的解释、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如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一时回答不上来,应向孩子讲清楚,因为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待查阅资料、书本后,再给予解答。这样不仅不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还可以及早在孩子面前树立书本的权威,等到他上学以后,容易养成勤奋读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