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娇不惯把孩子送进清华北大
3142100000029

第29章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2)

一般情况下,孩子不喜欢积极回答问题,有三种原因。一是孩子胆小怯场,有的孩子能够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是不敢当着大家的面举手;有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回答得对不对,怕说错,因此不想说,这类孩子通常自尊心极强,很爱面子;还有的孩子确实不会回答,所以也就懒得举手。

总之,孩子不愿意上课举手回答问题通常有他自己的想法,家长们不要武断地去猜想、下判断。可以跟孩子和颜悦色地谈谈,了解他的真实想法,才可能找出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这是家长首先要做的。帮助家长听到孩子的真心话的重要前提是,想听到孩子真心话的前提是,不要让孩子感觉“上课不积极发言”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有这种不好的感觉,家长要及时修正。比如,说:“其实这也没什么。当初妈妈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也曾经不喜欢举手发言,因为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我觉得这样不好,就努力改正了。”这个时候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话。

有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次上学之前,就教给女儿一项诀窍,这项诀窍足以令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处处获益,那就是勤于举手。心理学家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前,特意叮嘱她在学校里要多举手,尤其在回答问题时,更要这样。

小女孩遵照父亲的叮咛,把勤于举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老师提问时,她总是第一个举手,不论老师所提的问题她是否了解,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她总是率先举手。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往后,当老师再提问题时,或者是女孩想发问时,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在别的方面,老师对她也是照顾有加,慢慢的,她积累了许多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优先,这竟然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甚至于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上,大大超越了其他的同学。

鼓励孩子的课堂参与意识,不仅能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更重要的是,通过发言,增强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使他们越学越有信心。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因为胆小不敢发言,家长可通过经常给孩子讲一些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促使他们在心理上萌发向英雄学习,从而表现自己的欲望。孩子们是很仰慕英雄的,愿意向英雄们学习。只要家长有计划地这样坚持做下去,孩子就能变得勇于发言。

另外,家长平时要有意识地收集小故事。读给或者讲给孩子听,接着让孩子复述出来。复述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按照发言的要求做。并且家长应该耐心地辅导孩子,认真地帮助孩子提高发言的水平。例如,平常只要听到孩子讲话,就应该用正确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发言内容。好的要及时表扬,不好的要及时指出。通过家长对孩子的积极训练,相信孩子在课堂上一定会踊跃地举起自己的小手。

4 严格要求,定期检查孩子的课堂笔记

钱芳的女儿已经9岁了,可是成绩依然不理想。她翻阅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最后被书里的一条吸引住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孩子及时地将老师讲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进行复习。”

说干就干,钱芳决定要试一试这种办法。她叫来女儿,说:“以后,你要学会记课堂笔记。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将讲课的重点记下来。可以记在书上,也可以记在本子上。”

“好!”女儿答应了。为了女儿记笔记,钱芳还出去特意给女儿买了一个笔记本。

第二天,当女儿放学回家的时候,便将笔记本递给了妈妈。

钱芳看了之后对女儿说:“记笔记并不是要把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要知道,写字比说话慢,如果逐字逐句去记,不但记不完整,而且还会影响听讲,达不到记笔记的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记下关键的字或者句子。”

“知道了!”女儿听后点点头。从那以后,女儿便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半学期过后,笔记整整记了一大本。

一个完整的课堂笔记,可以反映出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掌握老师的思考方法、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次序。可以说,课堂笔记是孩子的信息库和资料库,它为孩子课后复习和作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又是教材和参考书中所找不到的宝贵内容。

并且,做笔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孩子上课分心和思想开小差,促使孩子听课时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深刻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同时更能充分调动眼、耳、手、脑四器官的互相配合与协调,锻炼孩子的器官协调能力。

钱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一了,和小学的时候相比,一下子课业负担重了很多。为了让女儿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钱先生决定先从培养孩子的能力做起。这些能力包括很多,如预习复习能力、记笔记能力。

因为他觉得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从学习经理解到记忆的过程,记笔记正是促进学习、理解、记忆三方面联结的一条重要途径。

钱先生教女儿记笔记,主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条理性。要注意保持知识本身固有的顺序。二是不要放过课本之外的精华,对于在一些杂志上阅读过的精彩语句,钱先生也要求女儿记下来,以便在写作的时候用。

平时,女儿在学校做的课堂笔记,钱先生也会认真检查,指出女儿笔记中的不足,并和女儿一起商讨记笔记的方法。比如他会让女儿把语文笔记记在课本上,便于孩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如果是数学课目,他会让女儿在课上注意听讲,不要做笔记,只要她在课后重点回忆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数学逻辑推理很强,如果因为记笔记耽误了听讲,很可能因为不理解某个步骤而影响听课质量。如果孩子有些内容确实回忆不起来,他就引导女儿再看教科书。

半年过去了,女儿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成绩也较为出色。

虽然说做笔记是孩子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弥补记忆缺陷的最有效方法。但若课堂笔记只是对教科书的抄录,那么是多此一举的,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记在哪里了,又都记了哪些内容,这样心中没数和杂乱无章更是不可取的。因此,父母有必要教会孩子记课堂笔记的方法。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样几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字、图表、缩写或符号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语、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四是数理化,主要是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着重记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另外,有的孩子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这个本,明天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记本上;或是今天一张纸,明天一张纸。最后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也不全。因此,家长应告诉孩子,做笔记应尽量规范,最起码每科一本,这样用起来也方便。

5 抽空陪伴,和孩子一起进行课后复习

李玲的女儿已经上三年级了,可是成绩一直都不太理想。女儿很是聪明,就是不喜欢学习。为了提高女儿学习的自觉性,李玲特意从书店买了几本关于教育的书。

回到家里后,李玲便一本一本看起来。这些书上的方法都比较好,针对女儿的个性特点,李玲选中了其中的一种方法:坚持让孩子做好课后复习。

李玲决定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第二天,孩子一回到家,李玲便对女儿说:“今天先别急着做作业,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功课。”

女儿坐了过来,李玲让她先把今天学过的字写一遍,女儿对照着课本写。结果还是写错了两个,祖国的祖字多了一点,清洁的洁字里面的“士”写成了“土”。李玲及时给女儿纠正了过来。又让女儿对这两个字做了认真的修改,直到女儿学会了,她才离开。

第二天,女儿一回到家,便大声喊着:“妈,我们语文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的作业完成很好。”

老师的表扬鼓励了女儿,从那以后,每天女儿都会主动地复习学过的知识。如果遇到要背诵的,她还会将自己背诵的内容收录到磁带里,然后播出来带着课本听。这样,女儿学习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进步也很明显。

复习是孩子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巩固知识的手段。但是,据相关调查了解,许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父母对于如何指导孩子复习也有一些困惑。

教育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遗忘以后再重新去记忆,”这些都说明了复习以增强记忆的重要性。

的确如此,学过的东西,只有不断去复习,才能够牢固地记忆,并能运用自如。父母要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所学的知识主要是间接的书本知识,不是自己实践得来的,往往印象不深刻。加之他们每天学的知识很多,也不容易记住。如果不重复学习,很容易就会忘掉,这就没有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还有的孩子虽然上课听懂了,但如果忽略了复习环节,就会破坏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自然就会逐渐模糊、忘却、不成系统。为此,必须通过复习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

“昨天,儿子学校开家长会,我去了。”杨蓝满脸愁容。

“怎么样?挨批了吧!”同学东方虹递给她一个苹果,笑呵呵地说,“我早就提醒过你,让你换换方法,可是,你就是不听,总觉得自己那一套是至尊的法则,呵呵!吃到苦头了吧!”

“我想试一试原来你说的那种方法了。哦,对了,是什么来着?”杨蓝投降了,看着同学。

“不要这样看着我!就是让孩子及时做好课后复习,就这一条就足够了!”东方虹大声地说。

“看起来,做好课后复习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得改改教育方法了。”杨蓝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