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经济学
3142500000021

第21章 没有资本的时候,就要赔着一张笑脸“入局” (3)

周芸从师兄师姐那儿打听到,车间工作比想象中的还辛苦:轰鸣的机器声,刺鼻的油墨味,早晚两班12小时连班倒,周末还得经常加班。

男生在那儿都很难撑一年,更别说细皮嫩肉的女生了。周芸一听顿时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同时,也开始动脑筋想法子改变这种传统。要改变传统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周芸琢磨了很久,想到一定得找个贵人帮忙。可是找谁呢?周芸盯住了公司生产总监邓总来做自己的贵人。

新人进入公司经过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后,董事长请吃饭,慰劳刚刚结束培训的大学生,同时鼓励大家迎接即将开始的工作,公司各事业部的老总也出席了晚宴。周芸看准机会,坐到了自己未来老板邓总的旁边。

两个小时的饭局,周芸成功地让生产总监记住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就有人对她说,邓总请她去办公室一趟,她忐忑不安地去了。

邓总40多岁,看起来非常和善,他问了周芸一些在学校时的情况以及她对公司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设想。最后,她说:“小周啊,我看你很机灵,有潜力,我这办公室的秘书刚刚走了,你就接替他的职位吧。”

周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嗫嚅着说:“我……”邓总说:“好好干,我相信你能行!”

对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命运起重大影响和决定作用的,往往只是那么几个重要人物,甚至只是一个人。所以,我们不能将时间、精力和资源平均使用在每一个人身上,必须区别对待,对影响或可能影响我们前途和命运的百分之二十的“贵人”另眼相看,在他们身上花费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西方社会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不要对这句话产生质疑,对于在社会上拼搏的人来说,实力、学历都比不上“人力”来得管用,要想在同样的竞争条件下比别人运气好,就一定要在“认识谁”上大做文章。

莫洛是一名法庭书记员,他职位不高,薪水平平,但是,有一天,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却突然降临了—被摩根银行的董事们看中,并被推上摩根银行总经理的宝座。莫洛担任美国摩根银行股东兼总经理的时候,年薪高达一百万美元,后又担任了美国驻墨西哥大使,一时在美国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全美商业巨子。莫洛的人生缘何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原来摩根银行的董事们之所以选择莫洛担当此重任,是因为他在企业界和政府官员中具有良好的人脉,这些才是莫洛的价值所在。

一个人认识的人越多、越重要,对自己的生活、事业就越有帮助。你一定要懂得人脉的重要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越主动积极,其人际关系也就越融洽,越能适应社会,其工作业绩也就越大。

所以在面对那些强有力的人物时,不必先有畏惧之心,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我们可以这样想:面对任何一种人生的转折,我都要试一次!成了,我的生活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成,就当是一次练兵吧,反正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具体说来,你可以这样做:

1.加入一些组织机构。让人们知道你是谁,你的特长是什么以及你有什么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会议,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2.制订人际交往的目标。开列一个名单,列举五六个你想接触的人物,寻找机会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

3.利用好每一次会议。在共同出席的会议或聚会上,选择位置时一定要选择一个与贵人尽可能近的位置,以便让他发现你,并且一有机会便可搭上关系。

4.要针对贵人关注的事予以刺激。要尽快发现对方关心注意何事,找到适当的话题,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刺激对方对自己的兴趣,话语要力求简洁、有独创性,使对方产生震撼,留下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

5.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如果说反复向别人介绍自己是一种礼貌,那么反复询问别人姓甚名谁就是一种失礼。为了不让别人觉得你心不在焉,最好采用一些强化记忆的方式。比如说,在名片背后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注上某某来自哪个公司,什么职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他相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等等。

不但要捧月亮,也要捧星星

酒宴上的交流是沟通情感和交换意见的重要方式。如果在酒席中,主人对待朋友厚此薄彼,那不仅会得罪人,也会使被“礼遇”的人不自在,可谓是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场家宴:宴席上坐着男主人、男主人的上司以及男主人的几位同事。圆桌上的酒菜已经摆得让人感觉全心全意了,可是,围着花围裙的主妇还是一个劲儿地上菜,嘴上直说:“没有什么好吃的,请对付着用点!”

男主人则站起来,把上司面前吃得半空的菜盘撤掉,接过热菜放在他面前,热情有余地给他夹菜、添酒,而对其他同事只是敷衍地说声“请”。

面对这样“尊卑有别”的款待,试想男主人的几位同事将作何感想?他们很难堪,其中两位竟愤然起身,未等宴席告终,就“有事”告辞了。

像这样的宴席,男主人眼里只有上司,而待慢他人,使同事们的自尊心和面子被挫伤,非但不能增进主客间的友谊,反而会造成隔阂。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当客人怀着欢欣的心情坐到你的宴席上来的时候,他们倒不是为了吃点喝点什么,而是为了通过这种社交形式互诉衷肠、互诉友情。只要主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客人,那么,宴席上的“皆大欢喜”是不难做到的。而如果“热”此“冷”彼,“冷”者当然不高兴,而“热”者心中也不会好受,因为实际上那少数的“热”者,有意无意地被人推向了“冷’者的对立面,心里自然会“为之不欢”。据说,圆桌的发明,正是为了使入席者既无南面之尊,又无北面之卑,其中本身就隐含着“平等”二字。坐在象征平等的圆桌旁进餐,而偏要人为地制造出种种不平等的举动来,岂不可笑?

尽管人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不同,但都需要受到尊重,维护面子的精神需求是一致的。如果你忘记这一事实,与他们交际时,对重要人物礼加三层,却让—般人冷落—旁,则会刺伤后者的自尊和面子,失去一大批人。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在王宫接受齐王的宴饮。夷射酒醉后从王宫出来。他提着酒壶倚靠在宫门边休息。这时,一名断足的看门人向夷射请求:“您能把手里剩下的酒也给我喝一些吗?”夷射却斥责他说:“去,你这受刑致残之人,竟敢跟我这样德高望重的人要酒喝。”看门人看夷射走后,拿来一些水泼在走廊柱下,像有人在此处小便过。第二天,齐王路过,发现廊柱下是湿的,于是怒斥看门人:“是谁在此处小便了?”看门人回答说:“大王,小人实在不知,虽是这样,但是昨天我看见大夫夷射曾在这里站立。”齐王因此下令将夷射处死。

千万记住,不要遗漏任何人,让你的双眼环视着周围每一个人,留心他们的面部表情和对你谈话的反应。在有众多人的聚会中,常有少数人被无情地冷落,假如被你冷落的恰巧是来日对你事业前途至关重要的人物,那将是怎样的后果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宴席的主人,应该想想自己被人冷落的滋味。要想使别人觉得你的谈话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因而对你有好感、感兴趣,就不要让人“冷”在那里。其实,酒桌上的学问在某些方面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一定不要忽视自己酒桌上的表现,不可厚此薄彼地怠慢任何一个朋友。一旦你能够让别人在酒桌上喝得心满意足,那酒桌下的事也就好办了。因此,当我们与许多人交谈时,切莫忽视了在座的每一个人,说话要顾及场合和所有的对象,让每一个人都感到你在重视他的存在,你的事业便成功了一半。

现代社会,饭局越来越多,不少大买卖都是在饭局上下来之后完成的。饭局多了,规矩自然也就多了。比如,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顺时针顺序进行,不要跳跃,否则就是厚此薄彼等等。

酒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社交的利器,应酬交际难免要上酒场。只有在酒桌上交下了真朋友,酒桌下的事情才好办,这已经成了中国社交场上的一个定律。所以,千万不能在酒桌上厚此薄彼,也不要把喝酒、应酬当成是一件坏事,因为在酒桌上,不仅可以帮助你结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还可以把你锻炼成一个善于应酬的交际红人。

把你的诚意亮出来看看

当你有求于某人或者希望接近某人时,如果能把他邀到你的饭局上来,事情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越是“贵客”,越不容易邀请,这就需要你在请客技巧上下点儿功夫了。

对于坚实的堡垒,“强攻”是最实际的法则。在人的一生中要有好多的事要办,只要你认为自己的大方向没有错,而对方只是一时的心理障碍不答应,那么,只要拿出你的真诚,不妨死缠烂打追下去,即便是块石头也能焐热。

有位香港女作家,在浓浓的浪漫情调中与大陆某男士结下良缘,她曾经称那位男士是追她的男朋友中条件最差的。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至几年前,那是她第一次赴上海,是为洽谈自己的小说授权给上海某家出版社出版而前往的。一次晚宴上,女作家和该男士相遇,男士深为女作家的人生体验所激动,晚宴后就告诉她一句惊人之语:“我可以追求你吗?”她当时只当成是一句玩笑话。不料男士真的开始展开猛烈追求,每天从早上开始,他带了好多朋友,一起在她下榻的大酒店“站岗”。对于男士此举,女作家感觉如遇恐怖分子,不敢踏出饭店一步。而紧盯不放的男士便不断以电话“骚扰”女作家,并告知她:“如果再不露面,便要通知你的所有朋友,告诉他们我要追你。”被逼得无路可走的女作家,急中生智地说:“你请我喝咖啡,我们好好聊聊。”

她知道大陆人收入低,索性一口气喝了五六杯咖啡,准备使追求者“破产”。结果他也跟着叫了五六杯咖啡,结账时不但没有囊中羞涩,反而给了服务员一笔数目不小的小费,让对方知难而退的计谋没有得逞。

最激烈的是,她在上海的最后一夜,鼓足勇气的那位男士,竟在大庭广众面前猛烈亲吻女作家。霎时花容失色的女作家久久不能语,随后气愤得几乎落泪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当她离开上海,那男士更是一路穷追猛打,追踪到西安,抵达台北,越洋电话不知打了多少遍。至此,女作家说:“只要我存在地球上一天,似乎都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只好宣告投降,宣布结婚。

追求女朋友是这样,办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的时候你托人办事,对方推着不办,并不是不想给你办,而是有一些实际的困难,或心中有所疑。这时,你必须拿出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诚心。

要办成一件事并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对方是一些顽固不化的人。不论你怎么跟他讲大道理,他都不当回事,这时你有耐心态度诚恳,事情办起来就容易了。

一名业务员到公司去拜访,秘书把他的名片交给董事长,董事长厌烦地把名片丢回去。秘书无奈地把名片退回给立在门外尴尬的业务员。业务员再把名片递给秘书,“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拗不过业务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还给秘书。

秘书不知所措地愣在当场,董事长更气了,从口袋里拿出10块钱,“10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岂知当秘书递还给业务员名片与钱后,业务员很开心地高声说:“请您跟董事长说,10块钱可以买两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即再掏出一张名片交给秘书。突然,办公室里传来一阵大笑,董事长走了出来:“这样的业务员不跟他谈生意,我还找谁谈?”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在别人的诚意和笑脸面前,很少有人不被感动的。运用这种方法拉关系,须有坚韧的性格才行,内坚外韧,对一时的失败,绝不灰心,找机会反复地盯上门去。不过,一味地软磨硬泡也不是办法,你不但要有诚意,还要讲技巧。

一位公关人员负责陪同一位澳门华侨公司女经理在上海参观游览,上司关照这位公关人员,要设法款待一次女经理。结果,在参观游览城隍庙时,经过两家饭店时,这位公关小姐向华侨女经理询问两次:

“夫人,肚子饿吗?”

华侨女经理客气地摇摇头,两次询问都未成功。后来,出了城隍庙,经过“老饭店”时,公关小姐眼看女经理就要登车回宾馆就餐了,于是她换了一种说法:“夫人,早上出来,怕您等我,我没来得及吃早饭,只吃了两三块饼干,就来接您了,现在我倒饿了,请您陪我吃点东西好吗?”

华侨女经理听后欣然点头。两人步入“老饭店”……

这位公关就很有办法,求你不行,让你陪我总该给个面子吧!我们平常办事时也少不了会遇到这种场合,好容易办了一桌子席,可惜请人不到。俗话说,“请客不到,两头害臊”,少不了既丢面子又丢钱。如果像这位公关员一样,从另一个角度发出邀请,死不开面的人可能不会有吧,若真有的话也可以肯定,你在他那里恐怕是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