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经济学
3142500000022

第22章 发掘你的稀缺资源,在高层次的饭局中占一把椅子 (1)

永远不要说“我一无所长”“我一无所有”之类的话,

你的专业、技能、性格乃至通过你这个人可以联系起来的社会关系,

都是你独一无二的资源。

你所要做的,就是开发出这些资源的最大价值,

在饭局中与人互惠互利。

过分拘谨,将成为人际交往的最大障碍

无论做任何事情,谦虚与谨慎总是人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更不能例外。在与人交往中,先三思而后行,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言谈举止恰到好处,使人感到有理、有礼、有节,肯定会有利于帮你搞好人际关系。但是,要明白谨慎并不等于拘谨。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谨慎也要有个度,有不少人过分谨慎,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拘谨,做工作谨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说话婆婆妈妈,唯唯诺诺;下班后的饭局聚会中,拘谨者在他人面前也腼腆猥琐,神态不自然,手足无措,不敢落座,不敢抬头,不敢大声说话或说话含糊不清,有时甚至所问非所答。经常孤身一人,被遗忘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甚至会让人觉得拒人于千里之外。

李平就是一个谨慎过分,简直是树叶落下来也怕砸脑袋的人。他平时不爱说话,只知道踏踏实实地埋头工作。一年内为研究所搞出两项科研成果。为此,研究所所长非常欣赏他,就有意提拔他为副所长。

为了了解李平的真实想法,所长特意约他面谈。在单位楼下饭店的一个小包间里,所长提起了要提拔李平的事儿。李平听了这话,脸涨得通红,端杯子的手都有些不稳了,他小声说:“我不行,我真的不行,您别为难我了。”这样经过三次后,所长再也不找李平谈话了,而是把另一个在能力上不如李平的研究员提拔为副所长。其实,李平并不是不想当副所长,可是,由于他拘谨过分了,所以机会与他失之交臂。

作为一个下属,在领导面前说话是应该谨慎一些,但是,若是见了上司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不自然起来,就是业余聚会,也尽量与上司保持一定距离,因为觉得话不投机,如果硬充熟络,似乎太碍脸面了。如此下去,大家的隔膜肯定会越来越深,对你实在太不利了!一则上司永远对你不了解,有较好的空缺也不会想起你来;二则你给上司的唯一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动,这肯定是你出人头地的一大障碍。所以,在上级面前不要过分拘谨。

当领导赏识你的才干,想提拔你的时候,如果你一再说“我不行,我不行”,领导对你就会有看法。他或许认为你真的不行,或许认为你怕担责任,或许会认为你不给他面子,不管是哪种看法,对你都不利。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纵使有好的道德与才能,如果没有人知道,这不仅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对自己功绩的诋毁。所以,过度的谦虚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谦虚与恰当的自我标识相结合,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途径。

职场网高级咨询师奕丞建议:在职场中,很多人出于对老板的生疏和恐惧感,见老板时的一举一动都不自然。即使是必要的工作汇报,也多愿意采用书面报告,以免被老板当面责问。时间久了,和老板的隔膜也就越来越深。

要想得到上司的赏识,成为上司的知心人,就需要平时多与上司交往,接触上司时要举止自然。接触上司的机会、渠道其实有许多,这需要我们自己去积极创造。要达到与上司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境界,作为下属就必须经常出现在上司的周围,加强与上司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除了上司之外,和其他一切位高权重或者经济实力超强的人接触时,也是同样的道理。是的,他们手中的资源比你多得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就不需要支持,不需要朋友,平等自然的交流才是他们所欣赏的。面对“大人物”,你需要从下面几点做起:

1.不要自卑

即使结交的是世界第一大财主,也不要有“他在天、你在地”的自卑心理。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除了天生的不平等之外,人为的都是平等的。若是太过自卑,反而会令人感到不自在,使对方产生戒心。

2.不要过于谄媚

围绕在大人物的四周有太多阿谀谄媚的人,而这些人整天只会喋喋不休地赞美其聪明、美丽、有才干等等不着边际的事物,为的是能多捞一些好处回来。对于这些现象,大人物们早就习以为常,反倒是不阿谀谄媚的人才易让他们更有新鲜感。

3.实事求是地说话

今天的时代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的作风。时间那么宝贵,人们忍受不了那种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谦逊”,不愿听那种婆婆妈妈、“弯弯绕”式的“自谦之辞”。你行,就来干;不行,就让开。故作姿态的“谦虚”,完全没有必要。

4.要用大脑分析

和“大人物”交流,切忌冗长抓不着重点,而要简单明了,条理分明,使人一目了然。向他讲述一件事情的成败时,不妨先告诉他结果,如果他愿意了解详细过程,自然会向你询问。

在现代社会里,精明的企业家寻找合作者,聪明的领导者挑选下属,并不是首先看你怎样言辞周到、谦恭有礼,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实学。你应当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我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直来直去,使别人了解你。这样,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机会。

贵人都喜欢给有前途的人一个机会

有些人即使已经明白与成功人士结交会把自己也带进成功圈子的道理,但在有机会表现自己的社交场合依然畏缩不前,为什么呢?他们多半是以为成功的人是冷漠和傲慢的,让人难以接近,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

成功的人因为成功而高高在上,他们对命运已经有了感恩的情怀,这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上显得较温和。而且那些走向成功或已经成功的人,他们不仅有运气、肯努力,无论智商还是受教育的程度也都比较高,这种人对一般事物拿得起放得下,只要对大局有利,他们也会主动地让些利益给别人。

由于他们有资本,有见识,跟他们合作,他们能帮的忙也乐于帮。而且由于他们的能力相对较大,所以他们出一点力,就能给你派上大用场。如果他们觉得你比较重要,确实大有前途,他们更会热心投入,送你一路东风。

在有人愿意帮忙的时候,那些正在路上打拼的人,就不要太清高孤介了。

几年前,李莉南下深圳求职,根据她的经验和能力,负责一个部门绝对没有问题。

李莉的一个朋友对通信行业比较熟悉,人缘也不错。他提议,可以出面帮李莉组织一个饭局,约一家电信公司的张总工程师面谈,李莉先在张工那里挂个号,求职的事就顺利多了。但李莉认为自己有能力,又有工作经验,无需他人的引荐,想凭借想自己的能力通过招聘渠道找工作。

李莉先给几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却石沉大海毫无消息。接着,李莉又去找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所,也参加了几家用人单位的面试,但结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了,李莉也急了。最后,李莉决定再返回去找朋友,请他帮忙。朋友很爽快,很快就帮她约好了张工。

那天张工兴致很高,连喝了几杯红酒,趁大家闲聊的工夫,他问了李莉几个专业上的问题,李莉的回答让他很满意。酒宴结束后,张工让李莉重新准备一份简历,投到自己任职的公司去。不久,李莉就接到了面试的通知。

现在,李莉已成为该公司的资深主管,上司正准备提升她为副总经理。张总工程师现在也已经成为总经理,张总多次对李莉的朋友说:“真该好好感谢你啊,要不我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得力助手去啊?”

想要求得“贵人相助”,改变自己是适应社会的一种方法。当生活的境遇不能改变时,我们要学习改变自己。要知道,环境不是为你我而造的,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它。与其抱怨社会环境不好,不如换个心态,每一次危机就是一个转机,每一次变化就意味着机会。

唐代诗人王维,他在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也因此十分高傲。

当时,科举考试盛行舞弊作假之风,如果应试之人没有权贵推荐是很难高中的。因为这个缘故,读书人纷纷找权贵做靠山,千方百计讨取他们的欢心。王维是个有骨气的人,他认为这样做有失读书人的身份,他还当面对人说:“考试要靠真本事,读书人不能走旁门左道。国家选用人材是大事,如果就这样形同儿戏,对国家是大不利的。”

王维坚持苦学,没有托请,结果第一次考试就落第了。相反,那些有关系的虽不如王维学问大,却都高中了。

这件事对王维打击很大,他变得沉默寡言了。这时,王维的朋友对他说:“科举的风气不正,这是不争的事实,你能改变得了吗?你要想高中,就该知道你不中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着手解决,这样才有希望。你的学识是不差的,关键是你没有结交权贵,补上这一课中个状元也不是难事。”

王维承认他说的不错,从此放下自尊,出入权贵之家。他不仅诗写得好,而且音乐才能也十分出众,特别是他的弹琵琶绝技,那是无人能比的。

岐王对王维十分赏识,他又把王维介绍给极有权势的公主。在拜见公主之前,有人提醒王维说:“公主爱好音乐,只要你让她高兴了,天大的事都能办到。你一定要卖些气力,千万不要搞砸了。”

王维记在心上,很费了一番脑筋。在拜见公主时,他使出所有的本事,把琵琶弹得动人心魄,格外好听。

公主听完十分高兴,连连叫好。王维趁机又把自己的诗作献上,还恭维说:“公主的才能,天下无人不知,有幸得到公主的教导,我现在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公主更加高兴了。岐王在旁也替王维美言,求公主帮助王维科举高中。后来,有了公主的关照,王维高中状元,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其实,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本身能够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改变自己,慢慢地去适应。改变自己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让自己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自己不是妥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明智选择。就好比要到达一个目标,多数情况下,直接走是行不通的,得绕个弯子迂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