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饭局经济学
3142500000024

第24章 发掘你的稀缺资源,在高层次的饭局中占一把椅子 (3)

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名气,更多是他们身上所历经的努力、常人看不到的艰辛以及渴望成功的坚定信念。所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的话,那么就想办法与一些比自己更有成就、更睿智的人共度时光。并且你要确信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位当之无愧的明星,只要你能够拥有这种超乎常人的自信,那么你的名片盒里就不再会因没有名人而寂寞难耐了。

懂得感恩,让“贵人”知道你值得提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作为领导者的一方,不仅仅是在工作上的领和导,帮助和提携下属,促进他的进步,关心下属的个人生活,也都是他“领导艺术”之中的内容。作为下属,感恩图报,急领导之所急,也是正常的反馈。

在工作中,很多人虽得到了上司、同事的很多帮助,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没有表示对上司和同事的感谢。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人的脑子被某种错误的意识占据了。他们把别人的辛苦、帮助和付出视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没有必要表示感谢或肯定。

有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叫王新军,由于工作比较卖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参加工作半年后,他所在的部门一分为二,需要提一个中层干部,领导想培养年轻人,虽然他工作经验有些欠缺,但还是提了他。按道理说他应该很感激提拔他的领导,可是王新军的表现让领导很不满意。在一次本部门内部的饭局上,轮到王新军敬酒时,他和搞技工的刘工一面碰杯一面表示自己的钦佩之情,“右手举杯,以此类推”,转到领导这里,反而轻描淡写地过去了,这让领导面上很无光。

此后,又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因业务上的事情与领导本人发生了一点儿利益上的冲突,对领导态度很不好;二是和他上司的对立的一部分人到总公司告他的上司,王新军便和他们站到了一起。领导将这两件事和王新军平日的态度一对照,深感此人“狼子野心”,再也不拿他当可造之材了。就是在旁观者眼里,也感觉这王新军无情无义,不知天高地厚。十年过去了,王新军在这个单位再也没有得到任何提拔。

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人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上司、同事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视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这是许多公司老板和员工之间矛盾紧张的原因之一。的确,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人情和感恩的成分吗?老板和员工之间并非是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也许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也许有一份亲情和友谊。的确,老板和员工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上司和员工之间并非是对立的,最起码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还有一份亲情和友谊。

在微软十年,唐骏拿过两次比尔·盖茨总裁杰出奖,这在微软历史上至今为止都是特例。但到了2004年,由于微软内部的人事调整,唐骏选择离开微软,转投本土企业上海盛大出任总裁。比尔·盖茨亲自给他写了一封信,感谢他对微软所做出的贡献,希望他有一天会重新回到微软。

到盛大上任的当天,微软全球副总裁陈永正和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双双出面,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跳槽仪式”。同时,微软董事会还颁发给他“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的头衔。直到今天,唐骏的名片上还印着这一头衔。这样的待遇,在国内经理人中绝无仅有,在微软全球也是史无前例。

在不同的场合,唐骏多次“絮絮叨叨”地表达着他对微软的感恩:

“我非常感谢微软!”

“我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微软!”

“我很留恋微软,毕竟在这里工作了十年,钟爱了十年,感动了十年……”

在一个“与成功者对话”的论坛上,一位听众请教台上的企业家:“您觉得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在什么地方?”企业家没有讲一番大道理,而是告诉在座的各位:“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只要你对人对事对物都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你一定会成功!”这段话赢得了阵阵掌声。

没有谁对我们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感恩是认定别人帮助的价值,从而达到彼此感情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你能回馈别人对你的帮助,那么彼此的关系就会因此而发生变化,彼此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感情就有了呼应和共鸣。对方在兴奋欢悦之余会给予更多的关照,更好的回报,这样交际气氛就会更加友好和谐。

虽然提到“回馈”这个词,通常会给人一种很现实的印象,带有功利的色彩,可是,这种互惠互利的回馈并不只是功利的表现,也不是只在谈到“功”“利”时才能使用这个词。

有时适量的物质回报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无私地帮助过你,某一天当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你拎上礼物去探望,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慰藉。还有,感恩的话如果在工作场合不好说,那么在饭局或者其他聚会中也应当表示一下,这不但让曾经提携你的人心中舒畅,对于其他在座者,也强化了你知轻重、有情义的印象。

向别人表示你的感恩之情是一个积极有意义的举动。从你那里得到过感谢的人,会希望将来再次受到你的感谢和肯定,因为他看到自己对你的帮助能够被你认识和赞赏。你的衷心感谢也会换来真心相报,日后,对方还会乐意帮助你的。

感恩会使你的境遇越来越好。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都得不到重用,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都不会成功的。

嘴上装道门,做人不要太“八卦”

不可否认,普通人与一些人人瞩目的成功人士坐在同一张餐桌上的机会不多。于是,就有人以此为荣耀,散席后把饭局里的长长短短都形容给身边的人听,从那些知名人士讲了什么话、穿了什么衣服乃至他的性格特点等都是话题。仿佛知道的秘密越多,就代表着自己越接近核心,身份也跟着高了起来。

其实这却是进入高层次圈子的大忌。比起普通人,成功者往往会更看重自己的隐私,保持自己的权威,能够接近他们的人,也都是一些嘴巴严、懂分寸的人。

《驻京办主任》里,东州常务副市长贾朝轩在北京学习,一有空就到驻京办找丁能通下围棋,丁能通虽然给市长肖鸿林当过秘书,但是驻京办归常务副市长主管,因此,贾朝轩是驻京办名副其实的太上皇。贾朝轩找他,丁能通不敢怠慢。五年的秘书生涯和几年驻京办主任的历练,练就了丁能通一种特殊的本领,既能掌握必须掌握的信息,又能让这些信息到自己这儿打住,这一点让所有的市级领导都很赏识。

丁能通接待过东州市所有副市级以上领导及他们的家属,也经常陪同国家部委办局领导到东州办事甚至休假,知道别人无法知道的信息,甚至是隐私,但是,丁能通都能守口如瓶,并且从来不利用这些信息甚至隐私为自己谋取什么,为此,丁能通获得了更多近身领导的机会。

你在建立人脉网络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人或某些事产生好奇感,但是千万别因为这种好奇心影响到人脉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人,不然的话,你可能就亲手将原本的人脉网络弄得乱七八糟了。即使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

许小茹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她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从各方面去了解自己关心的人和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她都照单全收,她的朋友有时候会开玩笑地对她说:“小茹啊,你再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变成特务。”她嘻嘻地笑,也不答话。

许小茹总是觉得自己多去了解别人,便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朋友帮助,但是她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朋友都愿意与她分享的。

这天正巧是水水的结婚纪念日,许小茹依旧充当着联络朋友聚餐的“负责人”,为了给水水庆祝这个开心的日子,许小茹自作主张地喊了很多朋友,大家也定好了聚餐的时间和地点。这时候,有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

打电话的人是这样解释的:“我是水水的一个朋友,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是我听水水提起过你。今天是水水的结婚纪念日,不知道我是否能够参加呢?我和水水也有段时间没见了。刚才我打她的手机,没有打通,所以就冒昧地打电话给你了。”

“当然可以了,完全欢迎,你今天晚上8点直接到××大酒店就可以了。”许小茹欣然地答应了。

在去饭店的路上,许小茹一直对这个陌生来电充满好奇,她总觉得这个男士应该不会只是水水的普通朋友那么简单。

带着这些问题,许小茹来到了饭店,她现在最关注的就是那个陌生男人到底是谁。她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给她打电话的那个男士。于是她坐到那个男士身边,开始问东问西。她对这个人的好奇胜过了这顿饭带给她的诱惑力。许小茹急于想知道他与水水是什么关系,什么时候认识的,为什么水水没有提过而他却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

这顿饭水水吃得很勉强,那个男士是她的初恋男友,但是她又不能在老公的面前表现出什么,她真想冲到许小茹的面前叫她闭嘴。

许小茹嘻嘻哈哈地与那位男士聊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她不知道,她已经失去了水水这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了。

要保持正常平稳的生活节奏,就千万要注意不可陷进各种是非当中去,与朋友们保持亲密关系,但是不要任意侵犯他们的私人空间,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八卦”而给别人制造了麻烦。

如果想让人放心与你交往,首先就是不主动探求对方的隐私。另外也要尊重自己的隐私,不要随便在别人面前谈起,因为这样的举动有点儿逼迫其他人与你一起透露隐私的意味在里面,这是不合适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讲的话题是不是对方的隐私,自己对这个话题又非常感兴趣,那就可以巧妙地想办法试探一下;如果属于对方的隐私,那么就此打住;如果不是对方的隐私,话题就可以开始了。

为了不自动招惹是非,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可热心过度,总想包办对方的一切,这会使对方有一种被压迫感,结果只能是好心没好报,因为没有人愿意让别人的意志取代自己的意志。即使是朋友,大家相互之间也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