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阳刚男孩
3143600000023

第23章 第七堂课 (3)

小男孩罗鑫在和同学发生争执后,没有及时反省,没有认真思考把问题闹大到底是谁的错,反而生气地指责、怨恨别人。爸爸知道事情原委后,批评罗鑫只知道责怪他人、不找自己的错误,并耐心劝导罗鑫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反省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改进,这让罗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学会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通过不断修正自己来促使问题顺利解决,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罗鑫的父亲在教育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遇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方面是成功的。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希望国家昌盛,但他自己却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导致国力日衰。后来,一位大臣劝谏楚庄王要以国事为重,他把楚庄王比作山上的奇鸟,却说终日听不见鸟叫。楚庄王听后顿时醒悟,他开始反省,从自己身上找过失,之后又努力改过,为国事尽心尽力,最终成为五霸之一。这便是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即使已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但楚庄王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态度值得后人学习。

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只要他能回过头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那他在做人方面就不是失败的。一个人只要坚持自省,从自身出发,不断自我修正,他就能尽快解决问题,并逐渐走向成功的道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男孩都坚持按自己的意志办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出现问题时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男孩们的这种行为对自己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父亲们尽早教育男孩,让男孩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自我反省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教育男孩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1. 当男孩做了错事,父亲应该让男孩接受一定的批评,但要掌握好批评的度,不能让男孩受打击、失去信心,甚至对父亲产生厌恶感。

2. 父亲在教育男孩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时,可以教男孩换位思考,让男孩自己体会其他当事人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男孩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处理问题时有何不妥,应该怎样改正。

放风筝

周末,父亲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去放风筝。父亲要选一个有较多人放风筝的地方,如运动场、河滩边等。

孩子自己放不起风筝,往往会抱怨天气不好、没有风或风太大、风向不稳等。这时,爸爸要及时纠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让孩子思考为什么别人能放得起风筝而自己放不起。只要有一个人能放得起风筝,那就说明不是天气原因或其他人的问题,孩子就必须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父亲可以在旁边提醒孩子,让孩子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4.“吾日三省吾身”中的自省道理

《论语?学而》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意是说他每天多次自省自己替别人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反复练习实践过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孩都容易骄傲自满,往往不懂得自我反省,审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曾子之言正是给那些不愿自省、不敢正视自己缺点的男孩的最好警示,它提醒了男孩,必须在前进的道路上时刻反省自己,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改进。

精忠报国的岳飞,自幼家贫,在家乡邻里的帮助下,年少的岳飞才有机会拜师学武艺。岳飞有学武艺的天赋,进步很快,但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自省,不断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发现不足之处立即弥补。岳飞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现状,于是他每天反省自己,思考自己是否尽心学武,是否对得起倾力帮助他的家人邻里,是否为自己的报国志向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等等。就是在反复自省和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岳飞才练成了岳家枪,并成为抗金救国的大英雄。

无论在乱世之时,还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男孩都应坚持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做人原则和处世态度。唯有如此,男孩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在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时多一分把握。当然,男孩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自省的道理,父亲在教育男孩时刻自省、多方审视自己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小龙的体育人生

小龙是个好动的男孩,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到处活动。后来,爸爸就送他去体育学校读书,让他一边学习文化课,一边参加体育锻炼,希望小龙以后成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

起初,小龙很喜欢在体育学校学习、锻炼,他很积极、很努力地参加体育训练,爸爸知道后也很欣慰。但后来,小龙就不那么努力了,他时不时地偷懒,回家后也不爱跟爸妈说他在学校的情况了,爸爸觉得小龙有些不对劲,于是便打电话给小龙的班主任,问小龙最近的学习状况。老师告诉爸爸:“小龙最近不太勤奋了,我正想找您谈谈呢,体育老师说他比以前爱偷懒了,不好好参加训练,有时还偷偷溜走,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第二天,爸爸就找小龙谈话了,爸爸问:“小龙最近怎么不好好参加训练了,你不是很喜欢体育的吗?”

小龙吞吞吐吐地说:“爸爸怎么知道,我老实交代,您别骂我行吗?”

爸爸说:“嗯,我保证不骂你,你告诉爸爸怎么回事。”

“爸爸,以前我每天认真训练,有的同学根本就不参加训练,每次到考核的时候他们才来,最后成绩还是不差,我觉得不公平。我不去训练,到考核的时候也同样能取得好成绩。”

听了小龙的话,爸爸思考了一会儿说:“孩子,我想你首先应该反省自己,不管别人怎么做,你偷懒不好好参加训练,这就是你的不对,跟别人没有关系。你想想,你的理想是当专业运动员,你想参加奥运会那样的大型比赛,怎么能不好好训练呢?你参加训练不是为了拿那点考核分数,而是为了你自己的将来,你说对吗?”

“爸爸说得对,我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太对,可这本来就很不公平,我就是不太服气。”

“孩子,你说的也有道理,别人不干活就能有收获,这种事谁见了都会生气、抱怨。但从长期来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训练不仅能得到好分数,还能得到良好的体能和技巧,这是不勤奋训练的人所不能拥有的。一个人需要自省,要检查检查自己,不能总说别人的不是,那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为什么爸爸总说让我自省呢,自省不是自己犯了错后才要做的吗?”

“孩子,你要学会时刻反省自己,不仅是在犯错的时候。平时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要反省,当你做完一道题时,你要反省自己做题时的每一个步骤,要检查各个步骤是否真的准确到位,其中任何一个步骤错误,你做的这道题就是失败的,是白费功夫;当你把屋子弄得很乱,自己都不想收拾时,你也该反省,连你自己造成的后果你都不想承担,谁又愿意高高兴兴地为你收拾呢,你要想想爸妈整天为你做那么多事有多辛苦,可你还不好好学习、不好好训练,你是否应该反省自己呢?”爸爸接着说,

“这次让你自省,是要你学会从任何一件小事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自我修正,不断进步,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告诉别人你是优秀的,你在为自己而奋斗。如果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提升自己,那么不管别人怎么做,你都是问心无愧的。而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别人时,你也就不会觉得不公平,也不会抱怨了,你觉得爸爸的话有道理吗?”

小龙点点头说:“嗯,爸爸我知道错了,我应该反省,不该在这儿抱怨别人又耽误了训练。”

“好孩子,你要知道,如果你不时刻反省,不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那别人很快就会超越你,会比你成功,而你要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大,到那时你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从那以后,小龙理解了爸妈的苦心,他开始注意反省自己,做完每件事都会反复检查。在做一个决定时,小龙也开始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家人、朋友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从自己当时的感受出发,意气用事。

小龙看到一些同学不好好训练也能获得好成绩,于是自己也开始偷懒,他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既不利于自身发展,又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所以他应该好好反省。后来,在爸爸的耐心教导下,小龙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明白了为什么爸爸让他时刻自省,他懂得了不能意气用事,做任何事都要自省,要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并不断自我修正。

清朝时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的编著者之一万斯同小时候很顽皮,常由于贪玩被父亲关到书屋里反省。后来,在闭门思过期间,万斯同开始醒悟,并用心读书。之后的每一天,他都反省自己是否认真读书,是否对得起用心良苦的父亲,并时刻反省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而又有多少东西他还不知道。最后,万斯同终于成为一名学贯古今、博览群书的著名学者,时刻自省正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础。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小龙这样,在看到别人“不劳而获”时自己也偷懒的行为并不少见。因此,父亲们应该及早教育男孩,让男孩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让男孩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自己。

如何让男孩懂得“吾日三省吾身”

1. 父亲要经常注意孩子的言行,在男孩有过错时,父亲要耐心教导孩子,让孩子懂得何为自省、为什么要自省、自省的好处等,然后给男孩一定的时间,让男孩自己思考自己的言行。

2. 在教导孩子时,父亲要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告诉孩子自省的道理,让孩子明白不仅犯错的时候需要自省,任何情况下,人都应该自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进步。

今天我们一起自省

父亲可以选周末的一天,和孩子做“我们一起自省”的游戏。父亲要安排好这一天需要做的事情,最好多安排一些事,这些事必须由孩子和父亲一起完成。孩子和父亲每做完一件事,两人都要一起反省,在本子上记下做事的整个经过,然后各自写下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等这一天的所有事情都完成后,父亲应该和儿子一起反省,一起讨论他们的每一个行为,然后总结出这一天做事时的不足,并讨论决定改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