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阳刚男孩
3143600000029

第29章 第九堂课 (3)

妈妈回来后,林凯才知道爸爸为了能多陪他,辞去了原来的公司经理职位,又做起了小职员,所以他没有太多应酬了。知道此事后,林凯很感动爸爸为他所做的一切,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还开始帮父母分担家务活,爸爸妈妈都很欣慰。

林凯的父亲起初不重视对孩子的关爱,只会下死命令,却不知道为孩子付出才能赢得孩子的爱与尊重,这让孩子对他产生了畏惧感。后来看到林凯比较极端的反应后,父亲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懂得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要鼓励孩子,要和孩子平等相处。在父亲的多方努力下,林凯感受到了既像朋友又像老师一样的父爱,也被父亲的付出深深感动。

的确,男孩要不断成长进步,他们更需要一个良师益友,而不是个只能为他创造丰富物质财富却又严苛得让人不敢接近的父亲。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提起自己的父亲时充满了感激,他说父母都是他一生的良师益友。丁肇中小时候,父亲从不强求他在学习中拿到好分数,丁肇中自己也对学校不感兴趣,父亲不但从不责怪他,反而带他去看京剧、看电影,让他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在男孩的成长历程中,父亲要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良师与益友的角色是最重要的,是每一个称职父亲都该努力塑造的角色。父亲要站在孩子立场上,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而不是整天板出一副严厉的面孔来训斥孩子。父亲将良师益友角色塑造得越成功,孩子就越会发自内心地爱父母、理解父母。所以,每一位父亲都应时刻提醒自己:孩子需要的是一位良师益友,而不是严苛的指挥官。

父亲怎样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1. 父亲要做孩子的良师,首先要鼓励孩子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其次,父亲要注意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

2. 父亲要做孩子的益友,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管孩子是否正确,父亲都要先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孩子遇到难题或有烦恼时,父亲要静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并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帮助孩子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教孩子灵活处理各种问题。

两人三足跑

这是一种趣味运动游戏,应在宽敞的室外进行。父亲可以邀请其他有孩子的邻居、朋友一起参加,并找一位体育老师或其他懂游戏规则的人做裁判。

游戏中,裁判要用一根绳子将父亲和孩子相邻的一条腿绑在一起,父亲双手背后。游戏开始,父亲和孩子一起出发,两人要协调步伐,跑到终点后再返回,先到原地的父子胜出。在游戏过程中,父亲不能摆出大人的架子,他要和孩子通力合作,要为他们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而努力。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用这种有趣的运动方式锻炼身体,并知道如何与他人团结合作。

4.学习不是件苦差事

在很多好动的男孩看来,学习是件枯燥、痛苦、乏味的事,哪里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很多男孩厌倦学习,把学习当做一件苦差事,甚至宁愿做体力劳动,也不去读书作业。其实,是否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这是男孩们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因此,男孩好的态度也可以使自己对学习抱有激情,积极地接受所学内容,并享受学到知识的快乐。

学习并不是一件苦差事,只要男孩有信心,用平和的心态积极进取,他就不难获得成功的喜悦。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他深深地认识到比起他们的艰难生活,学习真的是一件能让他无比快乐的事。于是,杰克?伦敦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每一分钟,他把自己所看书中的重要观点、名词佳句写在很多纸条上,然后将纸条插在镜缝里,贴在床头上,用别针别在晾衣绳上,出门时还在口袋里装上一沓纸条,随时拿出来诵读。在杰克?伦敦看来,他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能感受到理解一个观点、会用一个词语的快乐,而快乐的学习方法也让他很快获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杰克?伦敦文学人生的开始。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就是要告诉每个人,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对任何一个男孩来说,学习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如果男孩从小厌倦学习,他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道路中就会遇到重重阻碍。因此,在学习中,男孩感到痛苦、乏味时,父亲们应该行动起来,努力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并陪伴、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不苦的良药

10岁的男孩小彬不喜欢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刚上小学时,小彬学习很用功,他很喜欢去学校,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成绩也不错。后来,课程越来越难,很多知识小彬一时半会儿不理解,他就有点灰心了,开始厌倦学习。父母开始担忧,他们开始想办法让小彬重新喜欢学习,让小彬快乐地学习。

一次,小彬回家后做作业,爸爸就走过来问小彬:“孩子,作业写完了吗,有需要帮忙的吗?”

小彬说:“没有,爸爸,这些文章都好长好难,老师还让我们背诵,我一点都记不住。爸爸,学习真是件痛苦的事,我能不能不学了,我去劳动,不是说劳动创造未来吗?”

“嗯,小彬喜欢劳动啊?那你觉得不懂任何知识,别人愿意请你去干活,愿意给你付报酬吗?如果有人请你去盖房子,可你现在都不知道怎样打地基,怎样砌墙,你怎么劳动,怎么赚钱养活自己呢?”

“可是爸爸,学习真的很苦,比喝药还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爸爸思考了一会儿说:“孩子,学习也是一副药,是带你走向成功的良药,但如果爸爸有办法将这副良药变成不苦的药,让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你还愿意继续努力学习吗?”

“那当然了,谁都想快乐地学习啊?”

“那好,告诉爸爸,你现在要背那篇课文,爸爸帮你找到快乐。”

小彬将课本拿给爸爸,爸爸一看是《地道战》一文。于是,爸爸告诉小彬:“我们来画一幅画好不好?”

“好啊,可是这跟我背课文有什么关系呢?”小彬问。

“当然有啊,爸爸跟你一起读课文,然后我们把课文中讲到的地道画出来,然后再来分析分析这地道的特点、作用,你很快就能理解了,相信爸爸,你肯定会轻松愉快地背下这篇课文。”

于是,爸爸开始教小彬根据文章内容画图。很快,一副地道平面分布图就完成了,然后爸爸和小彬一起分析地道的各个部位,小彬很快就知道了什么是“死道、活道、孑口、警戒洞”等,他也能理解文章的意思了。过了一会儿,小彬说:“原来是这样啊,还可以这样理解课文意思,真是很特别啊,爸爸你真厉害!”

爸爸笑笑说:“这只是一种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办法能帮你轻松快乐地背课文。”说完,爸爸就去书房找出了电影《地道战》的DVD光碟,然后放给小彬看。看电影的过程中,爸爸一直给小彬提示,让他注意跟课文内容有关的镜头。电影扣住了小彬的心弦,他很直观地看到了那些战争场面,理解了文章中字字句句的意思。

看完电影后,小彬再去读课文,不到半小时,他就背会了课文,还兴致勃勃地过来背给爸爸听,最后还说:“原来学习还可以这样有意思,爸爸,我今天学得很快乐,就跟玩游戏一样,以后我都想这样快乐地学习。”

之后的日子,每当小彬遇到难以理解的文章或问题,爸爸都会先想办法调动小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用各种有趣的方法为小彬解释,帮他理解难题。在小彬经常写错一些字时,爸爸会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小彬知道那些字的正确写法。

在爸爸的引导下,小彬自己也探索到了不少有趣的学习方法,还经常和爸爸讨论。在自我探索和与爸爸的轻松交流中,小彬越来越喜欢学习,不再抱怨“学习真苦真累”了,而他整个人也比以前快乐开朗了许多。

起初,小彬认为学习是件痛苦的事,这其实是很多小孩的心里话。在小彬厌倦学习、向爸爸诉苦时,爸爸没有批评小彬,也没有严令他怎样做,而是想办法让小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小彬自己主动地喜欢学习。爸爸灵活采用了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方法,这让小彬学得津津有味,慢慢的,小彬从这些有趣的学习方法中感到了快乐,他不再抱怨“学习真苦真累”,而是喜欢学习,喜欢自己探索丰富多样的学习方法,并享受学习的快乐。

童年时的鲁迅就是个愉快学习、把学习当成享受的快乐男孩。在舅父家寄住时,鲁迅经常去田间自由地呼吸,在清新的早晨读优美的文章。鲁迅还经常和农村的小伙伴们去河上划船、捉鱼,在岸边牧羊、放牛、摘豆子,他们还一起学演戏。在那些快乐的日子里,鲁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学会了独立生活,也看到了旧社会普通民众受压迫的残酷现实,这对鲁迅今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们都希望孩子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但好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一个阳光、健康的男孩才能真正积极地面对未来,勇敢地应对挑战。因此,在要求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亲们必须努力让孩子快乐起来,让孩子真心喜欢学习,从学习中找到快乐,这样才能让孩子摒弃“学习是苦差事”的想法,才能防止孩子厌倦学习。

怎样让男孩快乐学习

1. 父亲要陪孩子一起学习,在孩子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功时,父亲应该表扬孩子,让孩子体验到学习进步、成功的喜悦。

2. 父亲要寻找一些有意思、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方法,然后和孩子一起参与,如用故事、影像引导孩子,用音乐感染孩子。

课文情景演绎

父亲经常留意孩子所读的文章,找一些人物对话较多、现场感较强的文章和孩子进行情景演绎。如果文章涉及人物较多,其他家人也可参与进来。

情景演绎如同演戏一般,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文章中涉及的不同角色,每个人都是有其个性的演员。在演戏之前,家长要准备好需要的道具,每个参与者都要记下自己的台词、动作等。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能感受到乐趣,能兴致盎然地参与表演,还会不自觉地记住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减少了背诵文章时的乏味感,孩子难以理解的一些内容也可通过演戏的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孩子可以在表演过程中理解文章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