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不要相信美国
3160900000036

第36章 “肢解”前苏联 (3)

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又开始了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计划的预算为1万亿美元!该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前苏联强大的核武库,运用各种天基和地基的平台来摧毁拦截来自前苏联的核导弹。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密件曝光,“星球大战”计划被证实是一场彻底的骗局,美国并没有实施,是因为存在技术缺陷。

这个对美国来说“子虚乌有”的计划却被前苏联当成了极大的威胁,刺激前苏联部署更多核武器,研究突防能力更强的新型洲际核导弹。为了与美国抗衡,前苏联不惜经济代价,发展重工业,建造大批不能创造价值的军事装备。同时,因为美国严格限制西欧盟国向前苏联出口技术,又没有石油的巨大收益,加上阿富汗战争(1979年12月至1989年2月)旷日持久地消耗前苏联的国力,前苏联经济体系的维持更加艰难。

1985年是前苏联领导人频繁更迭的年代,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相继去世,戈尔巴乔夫接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危机四伏的帝国。美国在阿富汗、波兰培植了代理人,公开挑衅前苏联;前苏联的经济在美国的打压下陷入了一片混乱;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逼着前苏联把仅剩的一点财力都投到了军事领域。

1989年是个重要的一年,前苏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欧发生巨变,先是波兰团结工会大选获胜,放弃前苏联经济模式。紧接着是民主德国反对党联盟大选获胜,罗马尼亚军队倒戈。这时候的前苏联,已经不能再像1956年平息匈牙利叛乱和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制止东欧各国的倒戈运动。1990年7月,西德总理科尔说服戈尔巴乔夫不反对德国在北约组织下实现统一,以作为德国持续经济援助前苏联的回报,清除了两德统一的最后障碍,分裂了41年的德国于当年10月3日重新统一。很快,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到1990年,前苏联自身也难保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相继发表独立宣言,前苏联宪法名存实亡,戈尔巴乔夫对此无可奈何。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在布拉格的会议中宣布正式解散。同年12月25日,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26日,运转了74年的前苏联宣布解体,成为历史,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前苏联解体后担任过俄罗斯总理的盖达尔曾撰书透露,1991年前苏联崩溃前,前苏联没有外汇,没办法支付进口商品的货款,不少轮船因拖欠货款和停泊费用而被扣押在外国港口。政府竟然在未经储户同意的情况下提取单位和公民存在对外经济银行的外汇存款,其中甚至包括戈尔巴乔夫本人在国外出版书籍而获得的外汇。当时政府各部门之间往来信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国外的前苏联专家怎么办?因为没钱给他们发工资,也没钱让他们回国。

3.“五百天计划”洗劫俄罗斯

在前苏联解体后的几年中,美国金融巨头与前苏联内部的腐败势力里应外合,大肆洗劫了前苏联的国家财富。

在美国提出的所谓金融援助下,情况一度荒唐到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直接帮叶利钦修改总统令,美国律师乔纳森·海参与制定了无数俄罗斯法律条文和政府规定,美国财政部的萨默斯在给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的信中甚至详细指导如何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俄罗斯经济的病情在众多“美国专家”的“悉心关照”之下,情况可想而知。1991年的冬天对俄罗斯人民来说是异常严酷的,俄罗斯经济体业已严重失血的身躯,在国际金融家开动的超级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碾过之后,大批前苏联社会主流人士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大学教授、医生、军官、工程师纷纷走上严寒的街头,去兜售各种价格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讨。戈尔巴乔夫参加1991年11月马德里的西亚和平讨论会时,甚至不得不偷偷提前离开会场,因为他的俄罗斯代表团付不起宾馆住宿费。

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都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介入俄罗斯的改革,为俄罗斯量身订制所谓“五百天计划”,推荐大量改革药方,国际货币基金通过提供贷款的附加条件,规定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改革方向,并委派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前往指导等等。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帮处心积虑策划着建立一个华尔街轴心控制下的“世界单一货币和世界单一政府”的国际银行家。即如果有人控制了某种商品的供应,也就是做所谓的“霸盘”生意,那么他将可以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前苏联卢布曾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货币之一,自沙皇俄国到前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其影响力随着其国际地位的变化几经沉浮。从1989年开始,卢布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这一年,前苏联从原来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实行双重汇率制。

而“五百天计划”是把前苏联全部实体经济转换为相应的有价债券分发给人们,把不能流通的资产转变为可流通的资产,从而一举进入所谓“发达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阶段。所以人们毫无疑问地接受了那些有价债券,数目是每人一万至两万卢布不等。这对于每位前苏联公民来说无疑是一笔意外财富:自己依然在工厂工作,又凭空成了企业的股东,成了企业的主人。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科,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美国金融家通过独资和合资,在前苏联境内设立了大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包括索罗斯在内,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吸收卢布储蓄和向前苏联国有银行取得卢布贷款,当为大肆做空卢布而借贷来的俄罗斯储户和国有银行的卢布到位后,大规模唱衰卢布和前苏联国有企业的“研究报告”开始充斥国际金融界,一面是国际金融机构精准的研究报告和国际金融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一面是不断快速下跌的前苏联国有企业证券价格。由于那些债券是“没有什么分红能力的国有企业”的债券,与其留着无用,不如在证券交易市场抛出换到现钱,这是个可以想象的“好买卖”。不久债券就被各种隐秘的渠道作了二次分配,前苏联的企业,也可以说整个前苏联建设了几十年的实体经济和广袤土地蕴含的矿山资源土地,已经完全被前苏联人民自己完全自愿、公平、兴高采烈地卖掉了。

如果俄罗斯实施金融管制,坚决收紧银根,取消卢布美元自由汇兑,将汇率稳定下来,严厉打击黑市美元交易,审查破产,那么此时俄罗斯的情况就是至少把国家财富、资源土地等统统卖了个好价格。那些收买债券的人不论是谁,都将面临一个头疼的大包袱——难以还清的、用来购买私有化债券的卢布债务,俄罗斯也不能说全输了。

情况恰恰相反,俄罗斯有关方面接受了美国金融专家的建议:放开了卢布和美元的自由汇兑来“对抗”炒汇黑市泛滥的“合理”建议,最终导致了卢布的崩盘。

在1992年至1998年间,由于放开了卢布和美元的自由兑换,也没有任何强有力的监管手段,任由卢布“按照金融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其结果是卢布从1卢布兑换1.5美元,迅速崩盘突破了100卢布兑换1美元,此时,俄罗斯公民在债券市场上拿到的那些卢布的价值贬值到1/100,最多也就剩下几百美元的价值了。社会市场价格体系崩溃,所有人的终生积蓄贬值到1/100,极大地打击了俄罗斯国民经济。

1998年,卢布市场很快毫无悬念地崩溃,人们纷纷抛出每一张卢布,买进美元。这时美国金融专家建议:货币改革。用1000旧卢布更换1新卢布,然后把汇率定在5个新卢布比1美元的基础上。在这个“有效制止金融动荡”的措施执行后,整个旧卢布实际贬值至1/14000,此时为止,执行“五百天私有化计划”的结果就是一些国际资本劫掠者用几亿美元的代价买走了前苏联人民积攒70年的财富——价值28万亿美元的实体经济,包括整个俄罗斯的国有企业、矿山、资源。财富使一些寡头变成俄罗斯的新主人。但他们的新财富主要以美元持有。华盛顿的战略是以金融寡头为代理人来控制俄罗斯,这些就是后来俄罗斯普京总统打击经济寡头的原始背景。

曾支持“五百天计划”的俄罗斯自由派政党领袖叶林斯基在《激励与制度:俄国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一书中指出,以“休克疗法”和大规模私有化为标志的俄国经济改革是一场灾难。他认为经过所谓“休克疗法”之后,俄国已经“非工业化”。不仅现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及1989年水平的50%,而且机械工业萎缩了一半,整个国家的经济全靠向国际市场出售石油和天然气维持。俄国经济已经“非货币化”,实物交换(如许多工厂不发工资发产品)竟占全部交易的70%。这是对“向市场经济过渡”说法的绝大讽刺,因为现代市场经济起码应是货币化的经济。十年“过渡”之后,俄罗斯是实实在在地被一扫而光,其人均寿命下降了近十岁!

俄罗斯原来依靠美国援助的期望也落了空,因为美国采取了“对上钩的鱼不必多给食饵”的态度,雷声大、雨点小,口惠而实不至。1992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援助俄240亿美元,1993年西方七国外长和财长会议又承诺援助俄325.7亿美元,提供资金时不仅附带种种苛刻的条件,而且都未能兑现。美国坚持对俄的贸易限制,使俄无法平等地加入国际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