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血色交割单
3163400000059

第59章 跨年鸿门宴 (3)

没多久,秦笑又登上云天股份董事会主席的宝座,一跃成为财经媒体的头号热门人物,从一开始八卦这个神秘大佬究竟是什么来路—接触伊始就让媒体感觉刺激连连,这个新主席过往的英勇事迹如此富有传奇,不少媒体都将之疯狂地大炒特炒了一番。

秦笑上台后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将云天股份更名为“中邮科技”。

这其实是魏天行的提议。在中国市场环境下,“中”字头的公司比较有光环,别人乍看还以为有政府背景,有铁靠山。而“科技”则直接给云天股份定了性,让圈内都知道云天股份是一只新晋的科技股。之所以扯上个“邮”字,则因为其收购的邮电系统,“中邮科技”可以让更多投资者一目了然。

秦笑有一次大摆宴席,宴请媒体朋友。他性情所至,喝醉了酒,一不小心透漏出公司在秘密与德国公司合作,在硅芯片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越南一家公司提前获悉后第一笔就签订了几千万订单。

第二天,这些信息就出现在了一些财经媒体的重要版面位置。

听起来越像神话的故事越是真假难辨。

硅资源、邮电系统、海外订单、基金重仓股等给中邮科技注入了无限想象力。极短时间内,各大机构、财经媒体把中邮科技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投资者每天都会在广播或电视里,听到知名股评家阳线对中邮科技热情洋溢的分析与点评。魏天行微微一笑,这些内容是如此熟悉,与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别无二致—

“潜在的高科技股在未来几天内值得投资者关注。全球着名的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IDC(美国国际数据公司)初步预测,IT市场今后5年平均年增长率是25.8%,芯片的需求增长率将大大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巨大的市场无疑会给上市公司中邮科技带来莫大的发展机遇,其前景相当广阔……”

魏天行随心所欲地对倒资金,中邮科技股价很快就从10元左右稳稳当当地站在了19元的位置,成为年末冲刺的第一大牛股。

这在1998年黯然无光的A股市场就是一个奇迹。

中邮科技马上成了众人眼中的热门股,各路资金云集。

身为基金经理的唐烨也很高兴看到之前自己布局的中邮科技成为了公众热门股,他正好借着中邮科技实现基金末尾冲刺。唐烨掌管的万富股票优选基金开始稳居股票型基金第一。

基金集体抱团趋势在此刻又凸显出来。

在中邮科技年报公布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关注起这只股票,且煽风点火起来。

魏天行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牛股一上涨,市场就会冠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一些基金很快用价值投资理念对中邮科技进行了完美无缺的诠释,看似严密的逻辑与数据分析让魏天行自己都自愧不如。

基金经理们分析道,收购了硅矿之后的中邮科技已经有了质的改变,硅资源是稀缺资源,增值方式与传统资源公司不可同日而语。他们预计,公司在1999年的EPS(每股赢利)为1.21元,对应1998年P/E的23.3倍,预期合理股价应是30元。

唐烨在万富股票优选的失利也在转眼间变成一次极具前瞻性的投资。

1998年12月30日,魏天行之前注册的四家公司共持有云天股份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然而,仅仅半年不到,1999年4月30日,四公司所持中邮科技股票已达871万股,占到了流通股的25%。

股价更是从1998年年底的20元起再次直线飙升,21元、22元、23元、24元、25元……中邮科技一路“K线狂奔”。

尽管出现了如此强势的股价,魏天行依旧坚持认为,中邮科技第一个烟花还没绽放。

1999年5月初的一天,魏天行感觉肩头有些隐隐作痛,他知道,这是变盘的预兆—他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那么准。

他想起了索罗斯,这个因金融危机而“誉满”全球的投资家,每当行情生变,就会觉得身体某个地方痛。更奇妙的是,如果背痛,就是投资组合有问题,如果腰部附近痛就是超买了,若是左肩痛就是资金方面有麻烦。

魏天行猜想,这或许是投资家久经沙场之后产生的一种“超能力”,而这种“超能力”是经验带给他们的条件反射。那些环境中肉眼看不到的因素,会在潜意识里刺激到他的某些神经,让他觉得哪里不适。

这几天,魏天行都不敢大意,他回顾了几段熊牛转换的周期,结合几个阶段的特征,发现所有行情都会经历五个点:第一个点,反弹信号;第二个点,6天后的反弹信号,其间会经过3个资金吸纳日;第三个点,一个半月后,指数往往反弹30%以上,会经历4个抛售日减仓;第四个点,在经过3个半月的下滑测试和四周的底部构筑,指数在一个相对底部成功站稳,关键是没有跌破前期第二个信号点位置,开始展开新一波大牛市,这段时间,将有7天吸纳日建仓;第五个点,将再次确认新牛市的开始,其中有2天资金吸纳日。

魏天行由此计算出一组精准的数字—如果5月11日收盘指数能够上涨2%以上,成交量放大超过上一个周五15%~20%,那么阶段性底部就能成立。

经过庞大的计算过后,魏天行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与趋势精髓是那么靠近,仿佛能直接听到未来的呼吸声。他疯子般地跳跃起来,大胆地作出判断,这个市场已经不再是个股独秀了,将会百花齐放。

魏天行当机立断,与阳线通了电话。

阳线也是激动万分。在五一长假之后的第二周,阳线在《中国财经周刊》上发表的一篇热情洋溢的股评,令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他预言波澜壮阔的行情即将到来,他的语言总是有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文章很高调,又有理有据,高唱必须彻底清理“投机”、“泡沫”等陈腐概念,树立全新的符合21世纪产业革命趋向的“风险投资”理念。“一年只要研究三只股票就够了,市场的希望首先在个股,特别是那类脱胎换骨的重组股就是这种宏观背景催生的市场新生力量,可以看看一些庄家的三驾马车,尤其是中邮科技,这是试金石,它们的走势完全摆脱了大市下跌的纠缠,多少股评人士在它们面前丢尽了脸?依我之见,爆炸性主升大浪即日可待!”

阳线在短短四天中,写了四篇论文,都发表在了权威刊物上,声称世纪末与中国资本市场对话,热情洋溢的文字很能打动人,蛊惑性也很强。

5月18日晚上,魏天行反复研究全球经济周期走势,看着看着,忽然间内心有股力量像是要爆发出来,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预感,势不可当的强大力量就要来了。

时间的指针在魏天行的大脑里飞转,最后安静地停止在一个时刻,魏天行兴奋地振臂高呼道:“烟花就要绽放了!”

“烟花?”睡在办公室沙发上的袁得鱼睁开惺忪的睡眼,不知道魏天行在说什么。

1999年5月19日这天,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三,中国股市已经委靡不振了700多天。这个云淡风轻的平常日子,与此前的任何一天没有任何差别。然而,这一天却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天。

这天一早,魏天行就给贾琳打了一个电话,他自信地说,“你今天只要做一件事情,坐在电脑前面,打开行情软件,等着奇迹出现!”

“奇迹?”

“知道吗?今天,股市会放烟花!我把今天叫做大奇迹日!牛市,就是今天,5月19日爆发!”魏天行很确信地说。

“大奇迹日?”

“市场上90%以上的股票会涨停……”

“你是怎么知道的?”贾琳惊诧道。

“看吧!马上就会有答案的!”魏天行说。

“好,我也希望是个大奇迹日!”贾琳笑道。

然而当天上午,股市风平浪静。魏天行看起来很平静。

下午一开盘,靠在桌边喝可乐的袁得鱼,与平时眼睛眯成一条缝的睡不醒的样子不同,眼睛睁得格外大,不由发出惊叹:“师傅,快看,烟花……”

魏天行也看得眼睛发直。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场面—所有的股票都红光一片,龙虎图上的交易量红柱就像被扔到太阳底下暴晒的温度计,刷刷奔向看不见顶的高处。所有的技术指标接二连三地挣扎跳出,无不显示“强力买入”。魏天行猛拍键盘,屏幕上一个个股票K线像是在点播机上那样连环播放,不过画面只有一个—就像百老汇群众演员那千篇一律的表情,清一色地封在涨停板上,交易量就像酷夏的暴风雨来临前发出的滚滚雷声。所有人都不愿意卖出了,各种交易数字欢腾,K线狂舞,多根线与数字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资本市场的上空绽放出了缤纷绚烂的烟花。

楼底下券商营业厅股民兴奋的欢呼声几乎要冲破天花板—他们看到,大量场外资金正在不断涌入推高指数,上证综指成交额加速放大—20亿元、36亿元,收盘时一下子冲到42.45亿元。以综艺股份、上海梅林为首的科技网络股也是一秒一价,市场骤然升温。

中邮科技在这一拨行情中,更是直接冲击到涨停。

这一天后来被记录到中国资本市场史册,这个1999年的“5·19”,被后人誉为“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井喷行情”,星火燎原之势只能用“轰轰烈烈”来形容。

市场瞬间掀起了做多激情,委靡的个股如干柴遇到烈火,一下子燃烧起来。

“烟花!真正的烟花!你们看到了吗?”魏天行差点跳起来,兴奋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涨停!涨停!涨停!”袁得鱼、魏天行与身边的股民齐声大叫,他们击掌庆贺,烟花真的绽放了!更重要的是,波澜壮阔的牛市来了。

“哈哈,现在一只股票都买不了!”袁得鱼笑着说道,啪啪打着键盘。

魏天行来了兴致:“那就玩一下!”

魏天行说着,就噼里啪啦地挂单,随心所欲地挂上自己想挂的各种数字的组合。袁得鱼也兴奋起来,对着盘面开始画画。

“对了,明天刚好是贾琳的生日,我们逗她一下。”魏天行说道。只见魏天行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无比痛快,仿佛是在举行一场只属于魏天行的钢琴演奏会。中邮科技的挂单数字在他的操作下不断起舞。

“贾琳,打开交易量模式。”魏天行微笑着,打电话让贾琳看直播:“你看到了什么?”

屏幕上,只见数字慢慢拼成一个动画,贾琳看清了:“啊!生日蛋糕!还有蜡烛!”

“祝你生日快乐!”

“谢谢!”电话那头,传来贾琳悦耳的笑声。

魏天行也得意地笑起来,他做这些事情时自己都兴奋异常。

这样用挂单数字画画,就好像用Word的刷页做一个动画,不仅需要超凡的技术,还要有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