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更要明白“得后有失,失后又有得”的道理。得到固然是一种幸福,失去却也同样令人着迷。得到的时候,因为愿望成真,就会失去了期盼,而没有期盼的人生,注定是没有激情的;失去的时候,望着不再拥有的东西,于是心里会多了一些怀念,而正是因为有了怀念,生活才变得“有情有理”。都说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一扇窗,得与失本身就是交替进行的:得后有失,失后又有得。
而且,你要学会知足。我们知道,人大都有攀比心理,通过比较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其实正确的比较应该是自己和自己比,把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过去比。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天天在进步、在收获、在提高,就是一件好事。即使别人已住上了洋房,你还是普通的楼房;别人已有了宝马,你还是捷达,也丝毫不应自惭形秽。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条件不一样,经历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你也有你的幸福,而这个幸福,就在你的心里!
还有,要告诉自己,你是为自己活着的。人的一生,管它什么名与利,只要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只要开心,就不会被患得患失所囚禁。人生不可能没有忧愁,关键是我们不能因为生活的不如意,再给自己增加几分愁。活出自己的幸福吧,不管别人如何评说,我们的人生就会在自己的控制下变得充实而潇洒。
总之,一个人要想管住自己的心,就要把心里的意念管好,因为只有切断心猿意马,才能避免患得患失。
宽心悟语:
所谓的患得患失就是为了得失而苦苦纠结,一味地在个人的得失上耿耿于怀。所以,为了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还是离“患得患失”远一点吧,因为当患得患失真的成为人生的心理隐患后,生活就会被阴影笼罩。而要想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就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你要明白,得失,是人生的常态;当然,你更要明白“得后有失,失后又有得”的道理;而且,你要学会知足;并且还要告诉自己,你是为自己活着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宽心的幸福人生。
3)其实,“幸运”只是一种心灵的信仰
一个人生活得幸福不幸福,其实和他是否幸运是没有关系的。有很多人,生活中处处碰壁,屡屡遭遇不幸,可是他却用微笑告诉人们他是幸福的;而一些在旁人看来幸福得让人羡慕不已的人,却总是喟叹生活不能尽如人意。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幸运与不幸运,就算是一个看似不幸的人,和别人的不幸相比,自己永远都不是最不幸的;而一个看似幸运的人,和别人的幸运相比,也不是最幸运的。所以,幸运与不幸运,没有绝对的,都是相对的。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运的?其实,“幸运”只是一种心灵的信仰,是一种内心对幸福的感知。
幸运来自于你的内心。正所谓心态决定一切,如果你认为美好的未来终将到来,那么,生活就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你认为你总是在走霉运,那么你就会一直走霉运,这是幸运的心理暗示,也是幸运的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经常抱怨自己的境遇:“我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倒霉?”你是否属于这种人呢?
如果当你生活的轨迹没有朝着内心期待的方向行进,或者当你遇到了背叛、受到了伤害、内心深感无助时,那么你会选择停留在痛苦的深渊中、无奈地在抱怨中蹉跎一生?还是在内心里为自己燃起新的生命活力,并找到新的出路呢?你愿意过幸运幸福的生活?还是过倒霉糟糕的生活呢?其实这全在你内心的一念之间!
也许你的人生并不像你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某个阶段在走霉运。也许是你的工作、你的感情、你的家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或者仅仅是你的感觉出了问题。其实,在大部分时间里,你的人生也许都是幸运顺利的,就算有一点点不顺,也不过是偶尔投影于心湖的阴霾。是你自己在内心将你的不幸无限扩大化了,结果你总感觉遇到不幸的事。
一个总是认为自己不幸的人,在人生的小失意面前,他都会身不由己地让自己陷入悲观和绝望中,继而对生活产生不满和怨愤的情绪,失去了生活的激情,最终会被幸福拒之门外。
法国作家雨果说:“比大地更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们的心灵潜藏着无限的能量,幸运就是里面最旺盛的一种,挖掘它吧,你会因此而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幸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一次天灾中失去了双腿,有一天,他听说上帝在远方的某个山林里设了一池圣水,这圣水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治愈许多疑难杂症,于是他也加入了朝圣的队伍。
人们笑问他:“你想让圣水再帮你长出一双腿来吗?”他回答说:“不,我只想让圣水告诉我,在失去了双腿后,我要如何继续幸福地生活!”
在这个失去双腿的人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如何通过圣水来解除身体的残疾,而是如何为自己获得幸运的心态。因为在他看来,让人活着的不是身体的幸福,而是心灵的幸福;而真正的幸运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灵。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让自己陷入“不幸运”中,还能继续追求美好的生活。无论什么时候,当我们内心被幸运充满,自然就会对生活产生感恩之心,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有一句话说得极好:“幸运是一种心态。”只要我们能将幸运作为心灵的信仰,生活不被悲观封锁,不在失意时自怨自艾,生活的阳光终会穿透重重阴霾照在你微笑的脸上。
幸运与不幸,并不是绝对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小倒霉的背后有可能正孕育着大的幸运,大幸运之后往往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打击。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事事都尽如人意,保持一种宽心乐观的心态,不幸之人也会变得无比幸运。如果总是用悲观的心态看待问题,那幸运之人也会变得毫无幸运感。
生活中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有些事是无法改变的,有些事是始料未及的。谁都不可能掌控世事,但我们却可以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去坦然面对眼前出现的事情。就算真的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要学会乐观面对,因为悲观和消极的心态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所以还不如以一种“幸运”的心态去面对,事情说不定还真的会朝着“豁然开朗”的方向转变。如果,一味地用忧伤的牢笼来囚禁自己,未来的路就会变得愈加幽暗无光,这样下去,生活的信念必被泯灭,人生也不会有幸福的出口。
一个人只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过着充满激情和奇迹的生活,一种是过着充满疑虑和无望的生活。幸运只会降临在坚信幸运的心中,不幸只会光顾于对幸运失望的心中。幸运和不幸都是人们内心的构想,构想会塑造现实,你的人生会根据你的内心构想而无限扩张或萎缩。假如把人生比作一个空杯,那么你的思想就是杯里的水,在杯子里注入什么样的思想,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所以,要想让自己成为幸运的人,首先,要相信你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热情的、多姿多彩的、甜蜜的、激情的、浪漫的、有趣的、有价值的事物。而不幸,只是人生匆匆而过的驿站。
其次,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情,问问自己,难道我甘心被这些暂时的不如意打破自己平静的生活吗?这难道真的就是过不去的人生危机吗?我能不能用一种更为乐观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呢?我可以真正走出心灵的阴霾吗?我能从这段经历中得到积极的教训吗?因为,不幸的出现,预示着其后就会有更大的幸运诞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幸不可怕,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处理你的不幸。
还要明白,幸运者和倒霉者,不是生活赋予他们有什么不同,而是当上帝将相同的境遇和生活赐予他们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才会使得他们的结局发生了天壤之别。
总之,当不幸来临时,人会有两种反应——扩大不幸或缩减不幸,你的选择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还是把“不幸”的窗户封闭起来吧,打开那扇“幸运”的窗户,你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幸运这缕阳光已经照射在了我们的周围,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
宽心悟语:
幸运与不幸运,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而言的。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运的?其实,“幸运”只是一种心灵的信仰,是一种内心对幸福的感知。幸运来自于你的内心,正所谓心态决定一切,如果你认为美好的未来终将到来,生活就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幸运的心理暗示,也是幸运的来源;相反,如果你认为你总是在走霉运,那么你就会一直走霉运。
4)不要试图寻找完美,因为完美只是个传说
完美是人们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但真正的完美却是不存在的。当然,人追求完美尚可理解,但千万不能苛求完美。如果你苛求完美,生活就会成为一种负累。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再完美的人生都会留有遗憾,正所谓“不如意者常八九”。有位美学家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之所以美丽,就在于有缺憾,因为有缺憾,才有希望的机会,才有想象的空间。”所以,真正的人生,其实并不需要完美!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完美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一种非常合理的常态。所以我们不能与自然规律抗衡,既不能歪曲它的概念,也不能扭转它的状态。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永远不要奢求完美的人生,因为完美主义除了带给我们压力之外,没有任何益处,我们只需要尽最大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
一位举世闻名的老木匠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自己的传人。一天,老木匠对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块最完美的石头。
两个徒弟遵命而去。时间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傅一块并不漂亮的石头,对师傅说:“这块石头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美的石头。”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却空手而归,他对师傅说:“我见到了很多很多的石头,但怎么也挑不出一块最完美的……”最后,老木匠把手艺传给了大徒弟。
“拣一块最完美的石头”,是人们最美好的初衷,但是世间万物都像月亮一样,有圆有缺,如果我们一味坚持着完美的寻找,最终往往会错过属于自己的幸福,直到有一天你才会明白:为了寻求一块并不存在的最完美的石头而失去了许多机会,是多么的得不偿失。世间许多无奈的错过,正是因为人们盲目地追求虚无缥缈的最完美的石头,而忽视了眼前的美好生活,其实,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往往蕴含着许多伟大与神奇,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心理去面对。
所以,不苛求完美才能感受完美,这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