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宽心的人生幸福课
3201400000024

第24章 宽心似流云:人生的不如意,不过是稍纵即逝 (2)

所以,在事实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接受。要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开心一点,我们只能做到两点:第一,学会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现实;第二,在接受这个事实的情况下再做另外的打算。

也就是说,人若能够坦然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并在接受客观环境这个大前提下,努力寻找改变的方式,就可以获取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宽心悟语:

事实上,生活就是如此这般,不多也不少,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而我们越能接受生活的真相,就越能活得没有压力,坦然而自在。接受现实的真相,并不是妥协,也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接受无法改变之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接受生活现实的能力,才能活得更加轻松自由。当然,如果某件事情发生了,你并不喜欢,并打算去改变它,那非常好!也就是说,人若能够坦然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并在接受客观环境这个大前提下,努力寻找改变的方式,就可以获取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3)看开不看透,是最舒心的朦胧美

人生有一种绝好的境界,叫做“看开,不看透”。

“看开”的内涵就是人生苦短,年华易逝,名利欲不过是过眼烟云,或是身外之物,可遇不可求,无须太当回事,还是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为好。

而“不看透”,是一种“心知肚明、故作糊涂”的境界;是一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悠然;是一种最舒心的朦胧美。

如果能在“不看透”的朦胧意境中,看开、看淡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你就是一个真正可以驾驭幸福的人!

试想一下,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人人都是如来佛,看得太透了,仿佛所有的人都是妖魔幻化的,那生活还有美感可言吗?

一切东西看得太透彻了就会出现消极情绪,并对未来充满恐惧。因为人都是崇尚完美的,当你看到完美的彼岸是废墟时,你一定没有勇气再继续坚持下去了,因为没有人愿意接受希望变成失望的现实。而一个失去希望的人,就会失去竞争的原动力,得过且过。而且,看得太透的人,就会出现“众人皆醉,而唯吾独醒”的情况,这样慢慢地就会产生消沉、与世无争的心态。这就是“看透”的结果。

小兄弟俩决定在屋后挖一个深洞。他们干得正欢时,两个大男孩停在一边看热闹。“你们在干吗?”其中一个问道。“我们打算挖一个洞,一直把地球挖穿!”小兄弟中有一个兴奋地主动搭腔。大男孩们笑起来,并告诉这小兄弟俩把地球挖穿是不可能的。小兄弟俩拾起一个装满蜘蛛、蠕虫和各色昆虫的罐子,他们拿掉盖子,把里面的小动物展现在大男孩的面前,然后兴高采烈地说:“即使我们不能把地球挖穿,可瞧瞧我们挖洞时的奇妙发现吧!”

大男孩们看透了弟兄俩不可能将地球挖穿的事实,因此会嘲弄他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愚昧可笑;而小兄弟俩为此乐此不疲,却是因为他们停留在“不看透”的朦胧美中,感受着生活的“奇妙发现”。到底谁更快乐,一目了然!

世上有些东西,还是不看透为妙,留几分神秘、留一点朦胧、留一丝悬念,可能会更有意思。

魔术,如果你看透了其中的玄机,知道了诀窍,这门艺术也就没有生命力了;川剧变脸,正因为迄今为止人们都无法看透其中的技术秘诀,才能吸引众多的眼球,大受欢迎,成为走向世界的国粹。

交朋友,谈论友谊,也是一样。朋友间,除了友情,可能还会掺杂一些利益关系。如果你看透每一个朋友对你真心相待背后的真实用意,你可能就不会再相信任何朋友了,同时你也会失去人脉力量,因为“人至察则无徒”,毕竟,生死之交,不是常有的事情;伯牙与子期间的知音,也不过是美丽的传说。

人生在世,该看透则看透、不该看透则不看透。有些该看透,看透恶意的欺骗,不做被蒙在鼓里的人;看透小人的行为,不与其同流合污;看透骗子的伎俩,不被其甜言蜜语欺哄;看透挑拨与诽谤,不被谗言迷惑;看透情感不认真之人的花言巧语,不做他的玩物……一个什么都看不透的人,是无可救药的糊涂虫,只能等待被欺骗的结果。当然,不该看透的事情,就绝不要看透,有时候,在亲情、爱情、友情面前,正是需要这种“看不透”的难得糊涂的宽容,因为凡事太过精明、对什么事都要看透看明白的人,既活得累,又没幽默感,是没有一点生活情趣的人。

“看透”也未必不是一种悲哀,“看不透”也未必不是一种乐趣。只有“不看透”的心境,才能给予你积极生活的无限激情和朝气,你才会不断地邂逅一场又一场不知结果的轰轰烈烈的人生大戏,爱情才有了无私付出的理由、工作才有了热情洋溢的条件、家庭才有了宽容理解的因素。

看得开不是因无望而自我堕落,自我消沉,更不是因绝望而自我厌世,而是用对生活的热爱打消了“不如意”的念头,始终保持开朗的心境。而不看透,正是让人更好地“看开”的原动力。

看得开,是个人对待生活的境界;不看透,则是个人塑造生活的智慧。幸福需要境界的营造,同样也需要智慧的沉淀……

宽心悟语:

人生有一种绝好的境界,叫做“看开,不看透”。“看开”的内涵就是人生苦短,年华易逝,名利欲不过是过眼烟云,或是身外之物,可遇不可求,无须太当回事,还是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为好。而“不看透”,是一种“心知肚明、故作糊涂”的境界;是一种“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悠然;是一种最舒心的朦胧美。如果能在“不看透”的朦胧意境中,看开、看淡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你就是一个真正可以驾驭幸福的人!

4)看开是幸福的源泉,只有看得开,才能活得好

每当有人情场失意、职场失利,心绪不平的时候,亲朋好友多会促膝抚慰,劝而导之曰:“要看开,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没错,只有看得开,才能活得好。人生是个谜,是个难解的谜,有的人潇洒度人生,有的人消极混人生,其间的差异无非是能否“看得开”。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的不满足,有太多的无奈。但这些都可以被心灵淡化,这就看一个人能否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一个能看开人生的人,他的心灵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和开朗,否则,他不是活得太伤感,就是活得太无聊。

“看得开”是一个超越个人主观思维、随时用乐观来武装自我的通达大度,是不被外界烦扰所搅动的内心定力,是“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安之若素。这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正体现了一个人的大智大勇以及难能可贵的定力。

“看得开”是一种内心对瞬息万变之事态的适应能力,保持“看得开”的好心态就能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社会的海洋里。就比如说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本身就像一座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多数人都是身处底层,但并不能说明你无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发光方向,只要你看得开,在哪里,你都可以获得幸福的感觉,又何必在乎身处高位还是低位呢?

所以,“看得开”是活得好的原动力。“看得开”的人,可以在平淡的日子体验有滋有味的快乐生活,他们上班努力工作,下班携家人散步聊天,其乐融融,尽管没有出入高档场所的潇洒,但能保持心境的安宁,有规律的生活,保持了身心的健康,这不就是最值得珍惜的幸福吗?而有些人为了所谓的出人头地,强迫自己超负荷工作运转,与人攀比耗费心力,损害自己的身体,到头来换得的只有身心疲惫的沮丧。所以对比之下不难看出,“看得开”对我们的身心来说实在是善莫大焉。

其实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的快乐,每一个日子都是阳光灿烂的,每一个季节都是千姿百态的,每一段人生都是甜蜜美好的,这些才是构成生活的主要成分,是生活的快乐之本。如果生活缺了豁达的心境,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当然,看得开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不易,因为人对诱惑的抵御能力实在是很小,所以不经过一番心灵的挣扎是难以抵挡的,哪怕你有多么脱俗的修养,但毕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就比如对待人生的不公平吧,无论哪个社会都有不公平的存在,而当不公平落到了你的头上时,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抱怨自己为什么会遭遇不公?其实,爱抱怨就是看不开的表现,要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会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而别人之所以能坦然面对,是因为看得开的缘故。而看不开的人,由于过于关注事物消极的一面,久而久之,抱怨成了习惯,就算他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也要数落个没完,那他就很难看到自身优势的部分了,一个看不到自己优势的人,在追求生活品质的时候,总会错失很多幸福的机会。

“看得开”就是医治不公平的良药,更是对待生活的一种境界。从根本上说,想活得好就得“看得开”,如果不想让幸福生活远离自己,就看开点吧。

一个年轻人总是活得不开心,于是打算出去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在树丛中看到两个孩子在那里愉快地互相追逐着,十分逍遥自在。年轻人便上前询问:“你们那么快乐,难道没有烦恼吗?”孩子们说:“和朋友在一起,体会友情的可贵,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年轻人试了试,可是烦恼还是挥之不去。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他来到一条小河边,见一位姑娘正专注地戴着耳机听着音乐,神情怡然,面带笑容,于是便上前问道:“你能如此投入地欣赏音乐,难道心中没有什么烦恼吗?”女孩笑着说:“静下心来听歌,什么烦恼都忘记了。”年轻人试了试,可总是静不下心来。

于是他继续往前走,他在路边遇到一位老爷爷,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老爷爷笑着问道:“有人束缚你快乐的心灵没有?”年轻人答道:“没有啊?”老爷爷说:“既然没有人束缚你,又何谈解脱呢?”年轻人想了想,恍惚大悟,原来不过是自己看不开,被自己编织的心理网络给束缚住了。

看来,其实很多时候,内心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首先要“看开一切”,将心中的一切杂念抛诸脑后,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所谓看开人生,绝非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是看开。并非什么都不做,是及时去做;也非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看开,放下,随缘,自在”,是一个心灵状态呈现的连锁反应,一步一步,互相影响:看开者,必能放下;放下者,必懂随缘;随缘者,必得自在;自在者,必为幸福。想想不无道理,佛云:境由心生。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感受或是见解。举个例子,比如说上班路上突然下雪了,有的说,真糟糕,一会儿又要堵车了;有的说,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散步,多有情调啊;有的说,太好了,明天可以和家人一起打雪仗了。幸福快乐与否也就在这不同的感受中展开了,而能否看得开,就是这些不同感受的主导者!

“看开,放下,随缘,自在”,缺失任何一环,都是生命的缺憾。把握好任何一环,都会幸福。看开是一切的基础,自在是幸福的源泉。所以,学会看开些、想开些吧。当爱情失意偏又遇到工作失利时,不要怨天尤人,而是想想露宿街头的人,至少自己还有家人亲情,就应该很知足了。

这就是一种“看得开”的心境、一种“看得开”的幸福。

宽心悟语:

看来,其实很多时候,内心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首先要“看开一切”,将心中的一切杂念抛诸脑后,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所谓看开人生,绝非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是看开。并非什么都不做,是及时去做;也非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看开,放下,随缘,自在”,缺失任何一环,都是生命的缺憾,把握好任何一环,都会幸福。看开是一切的基础,自在是幸福的源泉,所以,学会看开些、想开些吧,因为只有看得开,才能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