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成长在石油物探
32128000000029

第29章 新疆 美妙新奇的地方

哈密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城市。但这个城市现在最主要的作物不是哈密瓜,而是棉花。再向前就是鄯善,吐鲁番。鄯善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西游记中有名的火焰山就在鄯善和吐鲁番之间。

旭他们一行要在吐鲁番站下车了。吐鲁番火车站距离市区很远,大约60公里路。在一个叫做“大河沿”的地方,这个地方地势较高,风势强劲,夏凉冬严寒。

列车准时到达大河沿站。到这里,列车已经带着他们跑了3600多公里。他们是幸运的。因为这趟车在哈密附近经常会因为超级大风而晚点,这次没有遇到。他们在这里要转乘汽车了。汽车是从大河沿到库尔勒路线的长途大巴。全程大约400多公里,每天一趟。几乎所有大巴都已经破旧到了极点。浑身伤痕累累,有擦伤,有撞伤,各种模样的伤痕都有。这些大巴是专门等待从这里倒车到库尔勒的旅客的。从北疆东疆到南疆只有这一条公路通行,铁路正在修建,还没有通车。

即使已临近秋天,这里的太阳仍然很毒辣。旭他们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了车,他的身材单薄,行李包还特别的重,死沉死沉的,里面装的全都是火腿肠和瓶装水。

汽车艰难的发动了。一路滑行着顺着山坡往下溜。原来,这里很陡,司机为了节省油料,挂着空挡在溜车呢!这不是极其危险,严格禁止的吗?!

一个三叉路口摆在面前。一条路向东,想必是通向连云港的,一条路向西北,肯定是通向WLMQ的,他们走的这条路是向西南方向的,314国道。去南疆库尔勒。两边是黑黢黢的山和原野,前面后面是黑黢黢的路。强烈的阳光照射在上面,反射出微弱的五颜六色的光。四十公里的路,绝没有遇到一辆车。没过一会儿,汽车到了一个不大的城市边界,在一个小饭馆前面停下来。“托克逊一号餐厅”。原来这里的地名叫托克逊。

“大家在这里活动一下,该解手解手,该吃饭吃饭,抓紧时间!”司机喊道。

所有乘客都默然地下了车,解手是必须的。从厕所回来后,大家都用饭馆提供的小铁茶壶里面的清水洗手,在老板那里按照自己的饭量订了饭,便坐在店里店外的长条餐桌边上的长条凳上等待。

饭是清一色的XJ拉条子。和家里做的面条差不多,不过更筋斗,更长,更有咬劲儿,更好吃。面卤就是现炒出来的菜,主要有西红柿的,皮牙子(就是葱头)的,过油肉的等三四种。这里是维吾尔族聚居区,都是清真,提供的肉食都是羊肉。

拉条子是XJ特色美食之一。之所以叫拉条子,是因为这种面条是完全用手拉出来的。面团是前一天就和好了的,用食用油喂好,厨师从里面割一小块出来,先捏成擀面杖粗细的面条,然后再用力一拉,拉长后折回来继续拉。面条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任意粗细,最细的叫“毛细”。

拉条子也可以更形象地成为“拌面”。因为按照习惯,吃的时候要把面卤菜全部倒进面条里面,拌着吃更香。面条盛放在较浅的盘子里的,而面卤菜则放在另一个稍小一些的碗里面。

拉条子的做法和兰州牛肉面极其相似,但吃法不同。拉条子是就着拌菜干吃的,兰州牛肉面则是有汤有水的。估计,它们的起源应该相同。

拉条子很便宜,8-10块钱一份,拌菜定量,面不够吃可以免费再加一份。加的这份面量较小,最多不超过第一次面的三分之一。拉条子属于快餐类,从司机停车到所有乘客吃饱上车继续出发,总共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时间。人在旅途,赶路重要。

托克逊所处的是一个小盆地。四周都是山。过了县城走不远,就要进山了。这段路叫做“干沟”。干沟就是因为它的光秃、干枯、燥热得名的。山并不大,但路极险。上坡不见天,下坡不见路。山路依山而建,沿山脚曲折向前。路很窄,下面就是深深窄窄的河道。估计车掉进去,所有人都不会有生还的可能性。靠山的一边,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山石滚落。弯多而且拐的急。160度的大弯随处可见。司机仿佛是不要命的钢铁人,一路上离合,油门,刹车,频繁变换,方向盘更是打得滴溜溜令人眼花缭乱。他极镇静,反应也极快,往往是在刚刚拐过一道大弯的时候,对面的车头就已经到了他的眼前。即使这样,他也不肯丝毫放慢自己的车速。河沟里随处可见翻下公路的汽车残骸。暗红色的废铁,张牙舞爪,或是半凌空架在一块大石头上,或是已经被石子埋了大半,触目惊心。路边山石上写着刻着很多人名、车牌号,也有在半山腰上用小石子摆出来的。这些也许都是为了纪念什么吧。

夏天,山洪随时都可能发生。所以必须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尽快通过。这条路刚刚下完暴雨的时候没人敢走。这里的山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存不下一点水,无水无草。只要下雨,就会引发恐怖的山洪。也有一点沙子山,更是蒸发量极大。看似坚固的公路,山洪冲击下根本不堪一击。所以这段路年年修,年年坏。养护人员很是辛苦,他们必须保证这段路的通行。因为,这是从东疆通往南疆的唯一通路,战略要道。也是从口里进入南疆的最便捷的通路。

干沟大约有50多公里长。好不容易看到山坡平缓了,路也稍直了,旭的心终于放下了。终于闯过了一道关!可是好景不长,前面还有一条“榆树沟”在等着他们。好在,这条“榆树沟”的惊险程度差得太多,也短得多。很容易就过去了。

出了榆树沟,视野终于开阔了。广阔的南疆盆地呈现在眼前。山在路的北面依路而行,距离逐渐拉大,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轮廓。旭还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土包,上面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布条。据说这是MGZ人供奉祖先的地方。

路越来越颠簸。原来这段路已经进入了沼泽地区域。完全搞好沼泽地的路基难度很大。因为这里的土壤含水量大,路基软。被车压不了多久就会翻浆。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和湿地,里面长满了芦苇。还能看到类似天鹅的白色的水鸟悠闲的飞来飞去,落入水面时,长长的喙探进水里,翻弄着,不知道是在抓鱼还是在寻找着什么。

这片地方属于HJ县和焉耆县。时间已是黄昏,大约晚上8点多的样子。这里的时间比家里大约晚两个小时。家里的这个时间已经差不多黑透了。

偶尔遇见标有“24团”,“36团”等字样的大门。看来这就是毛主席派到这里的生产建设兵团了。这些前辈是极其英勇的。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战时扛枪打仗,和平时期换上镰刀锄头工作。他们不畏艰难和辛劳,在远离故土的荒凉的大西北,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双重重任。为了祖国的稳定和富强贡献了一辈子,换来的是后辈的和平和幸福。他们是可尊可敬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真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快到午夜的时候,翻过了一道小山,远远地看见了一大片灯光。这就是KEL市了。这里是三处XJ基地所在地,也是塔里木油田基地所在地。城是美丽的城。可是旭他们却没有心情欣赏美景。他们要分道扬镳了。除了旭和中专同班的一位更瘦小的女生,她叫思。其他十来个人都要在这里直接进队。而旭他们两个还要转乘长途大巴继续向前走。他们的下一个中转站是库车,一处的南疆前指就设在那里。距离库尔勒2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