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文德”长孙皇后逝世后,李世民逐渐走向了堕落,生活开始铺张浪费,沉迷于后宫美色之中,还逐渐深陷骄傲自满和个人陶醉之中;晚年更因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开始信奉“长生不老”说,拜谒“神仙”,整日饵食丹药;兼听纳言谏的作风也逐渐消失,开始发民力大兴土木工程,多次为自己筑造豪华宫寝……
长孙皇后的临终遗言完全被他遗忘的一干二净,其父李渊的“务从俭约”的临终家教也被他抛之脑后,但他却惊人的学会了其父李渊那套诛杀功臣的本领,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贤臣悍将,被他诛杀、落罪的甚多……
总而言之,李世民年轻时的英明,自长孙皇后逝世开始逐渐消失,从一个真正的“一代明君”、“千古英主”,变成了一个平庸皇帝。
李世民并非如史书所言完美之极,但是他确实是曾努力治国,甚至兼行将相之事,文韬悟略,骁勇善战,虽然与其父李渊的个人人格比较,自然有所不及,但是比儿子李治却有过之无不及。之所以说李世民无法超越李渊的个人人格,是因为李世民有一个致命缺点:一生中唯独相信长孙无忌一人,其他贤臣悍将都在他的监视和猜忌之内。
李世民因篡夺皇太子之位,逼迫其父李渊退位,诛杀兄长和弟弟两家,所以称帝后一直心里难安,甚怕麾下秦王府幕僚会对他有背叛之心,更怕其他宗室和大臣对他不服,所以始终忌讳朝贵,暗中不断在朝臣身边派遣亲信眼线。
长孙皇后逝世后他更猜忌尤甚,常以朝中重臣专权或朋党为理由,令人污蔑其蓄意谋反而诛杀或贬远。对于这一点,李世民与武则天多有相同之处,只能说他没有武则天残暴,堪称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当时,朝中将相大臣,深知李世民猜忌成性,所以到了贞观中期为了明哲保身,就连魏征都已经直谏甚少,房玄龄、高士廉兢兢业业畏惧谦退,李靖、李世绩、尉迟敬德困门自守杜绝宾客,长孙无忌也谨慎从事不得不交出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