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谁是房主
3231800000045

第45章 后 记

2010年之于我,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在结婚一年多以后,我披上了婚纱。

这一年,在自由撰稿8年后,我终于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处女作《先发昏后结婚》。

这一年,是我写作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家庭乃至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我和我的家人经历了许多事,一起面对死亡,一同反思生命。

这一年,我开始思考,家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谁是房主》一书也酝酿于2010年,因为家事而不得不暂且将它搁置,任其在我的大脑里发酵、膨胀。就像一个发面馒头的形成,这个故事,在我诉诸笔端以前,就已经逐渐呈露它的姿态,无论我写或不写,它就在那里。

终于,在2011年的初春,我将它娓娓道来。小说进行到一半时,对面的邻居易了主,楼上的房主也换了人。在此起彼伏的钻击和敲打声中,我掩窗闭门,耳朵里塞着棉花,靠着香烟和咖啡提神,终于如期完成了它。

我的静默,和他们的喧闹,都是为了房子。

其实我们都一样,为房辛苦为房忙。

交稿前,编辑曾问我:“你的这本书,适合哪类人群阅读?”

这个问题,我想了一夜,然后找出了答案——《谁是房主》的故事,主要是围绕这20年来房改的变化和政策而展开,从前住集体宿舍使居者有其屋的住宅条件已不复存在,农民房、廉租房、商品房、福利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房、均产房、公租房等一系列新生房子的涌现,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可是,有房就意味着有家吗?

《谁是房主》一书中的人都不缺房子,甚至有富余,然而他们并不快乐:林映雪,看似懦弱,不争气得连我都想骂一声“贱”。可究其原因,她的本质不是懦弱,而是脆弱。母爱的缺失让她太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为填补爱的缺口,她宁愿姑息养奸,取悦背叛了自己的男人,任由自己的爱情卑微到尘埃里;看似强势的夏锦,也因家庭的残缺,不得不过早肩负起护卫母亲的责任,因而缺少女性的温婉与柔和;还有王红和杨小果,也是急于摆脱贫困的家境而走上了人生的岔路。不同的成长环境,使她们在面对情感或婚姻波折时,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取舍。倘若夏锦嫁的人是冯西南,她断不会容忍丈夫的不忠;假使林映雪嫁给林梦龙那样的男人,也绝不会因为房子的分配而纠结,把生活闹得鸡飞狗跳。说到底,一切因果,皆源自家庭对人格的影响之深远。而因家庭环境的差异造成个性差异的女子,在你我身边,比比皆是。

西方哲人说“性格即命运”。我想说的是,家即命运。可家又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一间房子,它还要有爱、有温暖、有担当、有牺牲、有成全。没有爱的房子,不叫家,而叫囚,因房而生的贪念和私欲,会囚禁人的幸福。

有了房并不意味着有家,没有爱和温暖,房子只是个空壳,甚至是负累。所以,我这样回答我的编辑:“这本书,适合有‘产’、准备置‘产’和无‘产’的社会人士阅读。”因为,人人都需要一个家,无论那房子的归属权是否属于你。

近几年,房价和购房政策日新月异。我属于较幸运的置业较早的人群,但我的困扰并未因此而少于旁人:因为房价高不可攀,我那腿有顽疾的60岁母亲和80岁的外婆,每天还要爬7层楼出入;因为限购令的限制,我那准备成婚的弟弟,无法置办新房;因地段偏远,我那排期3年才分到经济适用房的舅舅,每天要耗费3小时在出门与归家的途中……亲人和朋友因房而受的困苦,是驱使我写下这个故事的源动力。

正如我最为钦佩的女作家连谏所说“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我感谢生活,赋予我思考的能力,使我悲悯;我感谢生活,赋予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使我释然。

从高一发表文章开始,十几年来,我一直笔耕不辍。书写之于我,不仅仅是创作或记录,也是一种释放。书写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和水,也是我平淡生活中的淀粉质和蛋白质。尽管如此,我还是很羡慕从容写作的人,因为每一部作品对我而言,都是极大的消耗,都是脑力、心力与体力的极度透支。

在创作《谁是房主》的过程中,我废寝忘食、昼夜颠倒、不能自己。所幸有另一个玩命写字的朋友风为裳,陪我一起疯癫、互相鼓励、齐头并进。

严歌苓曾说:“小说是作者的一个个梦,梦结束了,就结束了。”

有关房子的梦结束了,新的梦境又展开了。

感谢生活,感谢陪我一同感受生活、反思生活的人们。

2011年4月20日天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