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森林植物病虫害等灾害都有发生。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如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3年非典、2008年初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汶川特大地震,其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汶川特大地震的出现不是孤例,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今天的自然灾害既是自然界的灾变现象,更源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地球上的自然变异,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1.1汶川特大地震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1.1.1汶川特大地震的简要回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震级达到里氏8.0级,最大烈度达到11度,并带来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次生灾害。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已确认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失踪17 923人。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据科学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总共有500万次左右。人们有感的地震或者造成破坏的地震数量就少多了。6级或者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有200~300次,7级以上的大概每年有18次,8级地震每年有1~2次。从科学统计数据来看,此次汶川地震的震级之高也是罕见的,在中国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中国受灾程度最惨烈的地震灾害。
1.1.1.1汶川特大地震的成因与范围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产生,是板块活动的结果,即南方的印度板块一直向北方推移所造成。在第三纪全球性的地壳运动活跃期间,印度板块以俯冲的形式,楔入西藏板块下面并继续挤压,褶皱隆起生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阻碍了南方海洋气团进入,致使中国西部广大地区的环境逐渐干燥。南方印度板块的强烈俯冲挤压,使古地中海东延部分逐渐消失,同时迫使西藏板块向东挤压扬子板块,而处在两大板块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就会产生强烈地震。本次8.0级的汶川特大地震中,走向北东-南西的龙门山断裂带,包括3条平行的深大断层:①龙门山与成都平原直接连接处的山前断裂,又名彭灌断裂;②中央断裂,又名北川-映秀断裂;③后山断裂,又名岷江断裂。这3条断裂平行排列,通过一些横向断层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巨大复杂的龙门山断裂带体系。
引发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实际上就在中央断裂带上,以汶川境内的映秀镇为中心。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一面顺着横向断层传播到该横向断层的两个端点--汶川与都江堰,也就是其与龙门山断裂带另外两条巨大断层--岷江断裂带和彭灌断裂带的交点;另一面顺着3条主要的平行断裂带继续向其延展方向传播,几乎震动了整个龙门山。其中,地震活动就发生在中央断裂带上。地震波从南西方向的映秀开始,经过彭州的龙门山镇和银厂沟、什邡蓥华镇、绵竹汉旺镇、北川县城和陈家坝镇,再到平武、青川并直达川、陕、甘边境,这些地区无一不受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当震中所在的南段汶川、映秀发生地震后,中段的龙门山镇、银厂沟、北川等地余震相对较少,可是在断裂带的另一端--川、陕、甘边境却发生了持续不断的中强等级余震。究其原因,乃是强烈的地震波沿断裂带继续向北东方向传播,并到达龙门山断裂带北端所致,这里又接近了另一个巨大的东西向秦岭构造带。一阵阵继续传播的地震波在四川的青川和平武、甘肃的文县、陕西的宁强等地遇到阻碍,就发生连续不断的激烈反弹,产生一次次强烈余震。
从汶川特大地震的烈度区面积和范围来看,Ⅵ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 442平方千米,其中:
Ⅺ度区面积约2 419平方千米,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其中映秀Ⅺ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长轴约66 km,短轴约20 km;北川Ⅺ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长轴约82 km,短轴约15 km。
Ⅹ度区面积约3 144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224 km,短轴约28 km,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县。
Ⅸ度区面积约7 738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长轴约318 km,短轴约45 km。东北端达到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陕西省宁强县的交界地带,西南端达到四川省汶川县。
Ⅷ度区面积约27 786平方千米,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方向受地形影响不规则衰减,长轴约413 km,短轴约115 km,西南端至四川省宝兴县与芦山县,东北端达到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
Ⅶ度区面积约84 449 km,呈北东向不规则椭圆形状展布,东南向受地形影响有不规则衰减,西南端较东北端紧窄,长轴约566 km,短轴约267 km,西南端至四川省天全县,东北端达甘肃省两当县和陕西省凤县,最东部为陕西省南郑县,最西部为四川省小金县,最北端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最南端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Ⅵ度区面积约314 906平方千米,呈北东向不均匀椭圆形展布,长轴约936 km,短轴约596 km,西南端为四川省九龙县、冕宁县和喜得县,东北端为甘肃省镇原县与庆阳市,最东部为陕西省镇安县、最西部为四川省道孚县、最北部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最南为四川省雷波县。
1.1.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在此以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顒院士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说明此次地震的破坏和影响之大。
汶川特大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20 min内传遍全世界。通常,地震学家用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来表示地震的大小,故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级以8.0计,则其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约为1 023.7 erg(1erg=10-7J),相当于上千颗二战时美国在广岛扔下的原子弹的能量。
这次地震破裂从汶川附近开始,破裂带沿北东方向延伸。在40 s、60 s、80 s、100 s和120 s时的地下破裂情况,地震波从西南向东北传播,第100 s时破裂的位置已达北川附近,而在整个破裂持续的120 s中,地震造成的地下破裂长度为300~400 km。
汶川特大地震和唐山地震哪个更大?可以选择一个与唐山和汶川距离相当的地震台--GRA1台站(德国:北纬49.7°,东经11.2°),比较该台对唐山和汶川两次大地震的记录。得到的结论是:汶川震动比唐山地震要强。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范围已经超过1.0×105平方千米,其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1.1.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地理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国,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强烈作用地带,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东亚季风区的气候异常,使得我国重大突发性灾害频发,也是有史以来遭受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灾害史最长、受灾最深的少数国家之一。从我国可参考的文献记载来看,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20世纪,几乎无年不灾,西方学者甚至据此将我国称作"饥荒的国度(the land of famine)"。
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并非偶然,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22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均位于地震高危区,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从1905年以来的100多年,世界共发生了40次重大地震灾害,其中中国就占了6次(占15%);其死亡人数在10万人以上的有4次,中国占了3次(都在20万人以上)。
我国台风、暴雨和洪水等灾害也频发,规模大,每年造成上千亿元经济损失和数千人死亡。例如,1998年长江流域及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 600亿元,死亡人数超过3 000人。我国有近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90%以上的城市受到洪水的威胁。我国也是世界上台风的重灾国家,平均每年有7次台风登陆,单纯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6亿元。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严重,区域性的群发滑坡、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每年由于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 000人,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每年造成数十次重要铁路、高速公路干线的路基毁坏和交通中断;中西部1/2的地区和县级城市受到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严重威胁。
进入21世纪后,重大自然灾害仍然频频出现在中国:2006年重庆和四川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涝、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初的旱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都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森林植物病虫害等灾害时时在我国发生。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干旱、洪水、瘟疫、雨雪冰冻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侵袭,表现出以下四大变化特点:
一是新发灾害与次生灾害增多。中国自然灾害多样,以地质灾害为例即有20余种。除地震、火山外,还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以及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沼泽化、特殊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矿井突水突泥、岩爆、瓦斯突出、冒顶、矿井热害、煤自燃、油气井管套损、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频繁发生的传统灾害外,新发灾害种类明显增多,而且极易引发次生或衍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