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高歌
3265700000021

第21章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20)

新建的王直助教中心大楼,是由泾县政府投资新建的,有1100平方米,分为三层,一层是公共活动场所和餐厅,二层是办公室和几个大教室,教室是用来辅导孩子们学习的,窗明几净,书桌上面堆满了学生们的书籍和作业本,墙壁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还有老师书写的粉笔字。教室旁边,是干净整洁的厕所。

三层是学生们的寝室,每个房间里,放着五张单人床,上下两个铺,并配有一排立柜,孩子们的洗漱用品陈放整齐,和大学校园里的寝室一样。我在一张床上看到一本影集,随手翻开看时,是一个孩子的全家照片,里面有她各个时期的照片,包括她妈妈爸爸的结婚照,一大本子。现在,她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了,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在想念父母时,就是如此地翻看他们的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看着这一切,留守儿童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在房子的一角,我还看到整箱的苹果和盒装的牛奶。王直说,这都是外面来慰问孩子们时送的,免费分到每个孩子手上。我感到这些农家的孩子是如此的幸福。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放学回来了,孩子们像燕子一样欢笑着跑上楼来,有的放下书包就跑到教室里玩游戏,有的回到寝室里休息,他们看到王直都热情地喊道:“王爷爷好。”王直的脸上也乐开了花,回答:“同学们好。”这时,我看到王直是幸福的。

参观完教学楼后,王直又带我们去参观浴室,浴室里统一贴着白色的瓷砖,有淋浴,有大池,还有换衣服的柜子等,条件和城里的浴室一样。

到吃饭时间了,孩子们来到一楼餐厅里排着长队,有序地打饭,然后端到桌子前坐下来吃。桌子是圆桌,当初设计是长方形的,王直不愿意,说难道圆桌是大人们吃饭的专利吗?孩子们就不能坐圆桌吃饭啦。后来,就把方桌改成了现在的圆桌。每个桌子上都摆着席卡,这样,孩子们对号入座,就不乱了,也较早地接受了文明的教育。

没有想到,在这个偏僻的乡下,这些留守的孩子们享受着这样好的生活条件,与城里孩子相比不相上下,这里面凝聚着王直老人多少的心血,洋溢着王直老人的多少爱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

王直出生在孤峰一个农民家庭,祖辈以耕种为生。王直小时,父母送他到私塾读书。读完私塾要上新学堂了,因为家里贫困,上不起了,王直只好回家种地。但王直在私塾里练了一手好字,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正需要人才。1951年,一位泾县教育局的干部到孤峰来检查工作,无意中发现了王直的字,便推荐他到县政府民法科工作。同年年底,泾县人民法院成立,王直就成为泾县第一批法官。

王直这个法官与别人不一样,他年轻,干事认真务实,大事小事都亲自到农民的家里走访,有时,他为了解一件小事的真相而连跑数日,这段法官人生的经历,养成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他与农民的感情。

1958年,王直被意外地扣上了“右派”的帽子,这顶帽子一戴就是20年。20年里,王直挨过批斗,掏过大粪,睡过牛棚。王直从一个机关干部一下子跌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他有点接受不了,在人生的边缘上,他一次次苦恼、徘徊,好在群众知道他是无辜的,没有把他当坏人,时刻照顾他。

有一年大年三十,王直家里没米下锅,邻村的一个老党员背了20斤米,连夜蹚河送到王直的家里,放下就走。当时公社不许代销店卖东西给王直,他们就开了一个后窗,后半夜卖一些生活用品给他。王直力气不大,挑土时,农民只给他加半筐。在乡亲们的保护下,王直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岁月,给他的人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更爱家乡这片土地和百姓了,他说,在我心里,农民的心和我贴得最近,后来我每做一件事,都把这事对农民有没有好处放在第一位,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还不完。

1979年,王直得到了平反,组织上先是安排他在县“新四军史料征集组”工作,重新找到人生舞台的王直焕发出了极大的热情,他用业余时间写作诗歌,抒发感情,这些诗歌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他还把群众中发生的新人新事写成新闻稿,发表出来。在当地,他成了一个闻名的土作家,他还作为全县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全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领导看中了王直的文艺细胞,1983年就调他到孤峰乡任文化站站长。

当年的孤峰乡偏僻落后,文化站只有两间借用的旧房和一些简单的用具。可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夏季的一次山洪爆发,文化站两间旧房被洪水冲倒了,面对被洪水洗劫一空的文化站,王直一筹莫展,他想,文化站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但光靠上面拨的那点款子还不够支付一年的电话费的,怎么办?王直开动了脑筋想办法,先后白手起家办起了招待所和罐头加工厂,几年下来,文化站不但每年有一万多元的纯收入,而且还拥有五万多元的固定资产。

有了这些钱后,王直开始甩开膀子大干了。8年时间,他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被称为“山区文化工作的一朵新花”。如万人武术表演大赛、全国报刊展览、全国农民歌手大赛、全国百名文化站站长经验交流会等。1990年,在“全国百名文化站站长经验交流会”举办期间,时任文化部部长高占祥发来了贺信,省文化厅厅长亲自参加。同年,孤峰文化站获得了“全国先进文化站”称号。一个乡文化站,王直却做出了全国性的文化活动,开创了安徽小站办大赛的先例。

1994年,王直从孤峰文化站退休了。这时候,他已是儿孙满堂,在乡亲们看来应当是一个享福的年龄了。可过了不久,王直就开始“折腾”起来。他倡议群众集资修路,关心“五保”老人。因为,他的心里总是与农民有着割不断的深厚感情,他总是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善农民落后的生活环境。

泾县山清水秀,每年都吸引着一些文化人来采风。1998年春天,王直陪上海文化界的几位朋友来孤峰采风,他们走到一个叫盘坑的地方,细心的客人们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这样美丽的自然风光下,儿童的读书声唤起了艺术家们美好的感觉,就想拍几张山区儿童读书的照片,但他们却看不到教室,觉得很奇怪。后来,在一处民房里找到了这些孩子,原来,这个小学校舍倒塌已有6年了,没有人管。王直感慨良久,再穷不能穷孩子啊,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就没有做事,让孩子们还在受苦。一路上,这些孩子们的身影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正直的王直决定来问这个棘手的事。

从盘坑回来后,他就写了一封捐资修缮乡村学校的信,向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寄出了300多封。信寄出去后,不久就得到了回应。他用募捐来的钱,给盘坑小学新建了4间崭新的校舍。

因为王直在文化站工作时,就在群众中把普法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他因此还获得过“安徽省普法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年,孤峰派出所所长到王直家看望他,并邀请他发挥余热,继续关心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王直欣然接受了。

一次,派出所里抓了一个偷盗的孩子。这个孩子才12岁,他因为经常偷村里的鸡贱卖而被群众举报抓来的。派出所让王直来做孩子的工作,王直看到坐在长条椅上,目光单纯而惶恐的少年,心里就难受起来,他还是一个孩子,应当坐在学校里读书,怎么会发展到被派出所抓来了?通过了解,王直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因为好打麻将,疏于管理,孩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便开始学会偷鸡,用贱卖来的钱买东西吃。王直语重心长地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说得孩子泪流满面,表示认错悔过。派出所通知孩子的家长来领他回去,他的爷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了,王直把孩子交到他的手上,又不放心地千叮咛万嘱咐。

又一次,派出所接到景山村的学生举报,村里的学生在路上打架,其中有一个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刀子,弄不好要伤人了,学生们都很惊慌。

派出所接到举报后,十分重视,就让王直去了解情况,王直找到这个学生,原来他的父母也长期在外打工,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没有共同语言,孩子养成了孤僻执拗的性格,爷爷奶奶也管得力不从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孩子看到派出所来人找他了,认为事情搞大了,抵触情绪很大,坚决不愿交出刀子。王直把他叫到身边,坐下来,晓之以法,动之以情。第二天一早,孩子主动把刀子送到派出所,化解了一场矛盾。

在派出所里接触青少年问题多了,爱思考的王直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的父母都长年在外地打工,与孩子分隔两地。这些孩子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看管,学习上无人辅导。孩子们都处在成长期,耽误了这一段时光,就会耽误了他们的一生。他们是农民的后代,将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孩子们耽误不起,社会耽误不起。

为此,王直老人的心里开始焦急起来。

晚年的梦想

1998年9月的一天上午,本乡龙桥村一位学生家长找到王直,说他的女儿李婷婷在孤峰中学上学,因为孩子小,又是一个女孩子,家里离学校有十多里地,他和妻子都在外面打工,让一个女孩子一个人跑来跑去不放心,想找王直代为照看着。

这是第一次有人找他托管孩子,他一口答应了下来。因为前不久他刚做了一个梦,梦见阳光下,孩子们背着书包,排着整齐的队伍,他手里拿着一个小红旗在前面指挥,别让车子碰着孩子们了。现在,这个梦想真的就要实现了。王直问他需要什么条件。李婷婷的父亲说,只要能给孩子提供一盏灯、一张床就行了。王直满口答应说行,因为自己虽然退休了,但文化站过去开招待所的几间房子一直空闲着,钥匙还在自己的口袋里,何不用这几间房子为孩子们服务哩!李婷婷的父亲听了,很高兴,接下来问要多少钱。王直在心里码算了一下,除了孩子用开水、用电外,基本没有消费,就说交几块钱水电费就行了。王直并没有狮子大开口,李婷婷的父亲听了连声说谢谢就回去了。

王直把招待所的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下,把坏了的灯泡换上新的,木床用手晃晃还结实,把窗子打开,透透风,再搬来一个书桌放在窗子前。一切准备好,他才满意地离开了。

第二天,李婷婷的父亲就带着生活用品,领着李婷婷来了。李婷婷一看到这里的条件挺不错的,就高兴地住下了。

王直这里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住宿,消息一下子就在乡亲们的口中传开了,一个星期内,就送来了3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孩子都小,家离学校都远,现在,有了王直这个地方,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也安心了。

王直一下子收了这么多孩子,他满心欢喜,又感到责任重大,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他把自己的床铺搬到招待所里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每天早早把开水烧好,晚上,一把锁把铁门锁了,夜里不放心还要起来检查一下孩子可睡好了。王直的生活规律一下子打乱了,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家里人知道他领了这些孩子,都说他多管闲事,瞎操心,意见纷纷,劝他早早歇手。这些年王直在外做一些事,也听惯了这些反对话,他并不放在心上,仍继续干着自己的事。

孩子们在王直这里生活有了保障,一日三餐能吃上热的饭菜,再也不用吃方便面了,还省去了两头跑路的辛苦,一个月下来,个个脸上红扑扑的,学习精神倍增。

到了年底,许多在外打工的孩子家长回来了,看到孩子的身体长得壮实了,学习成绩提高了,都很高兴。

随着王直收住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也迅速增加,几间招待所已住不下了。2000年春天,王直决定把学生从招持所搬到罐头厂的厂房里。这个罐头厂也是在王直的手上办起来的,当时红火过一段时间,后来因生产工艺落后被淘汰,这些房子也一直空闲着。王直请来工匠,把房子旧的墙壁刷白,把大的房子隔断成一间间房子,把桌椅板凳修理好,然后找来过去烧锅炉的师傅,把锅炉检修了一下,点着火,锅炉还能烧。经过一番整修,几天后,几排崭新的寝室出现了。然后,王直又聘用了几位热心人,做自己的助手。

学生们搬进了新的宿舍,生活也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叮铃铃……清晨6点,一阵铃声会准时地响起,划破宁静的天空,学生们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随后,广播里就播放一首孩子们熟悉的歌曲:“牵挂呀牵挂,哪个孩子不想妈,牵挂啊牵挂啊,哪个爹妈不疼娃……”这首歌曲是南通文化馆王金元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曾获得过全国金奖。

歌声将孩子们从甜美的睡梦中叫醒,孩子们纷纷起床,穿好绿白相间的统一服装,然后端起脸盆来到卫生间洗漱,再去锅炉房打好开水。回到宿舍,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子叠放整齐,整理好书包,打扫一下寝室卫生,来到餐厅开始吃早饭。

餐厅宽敞明亮,里面布置得温馨宜人,餐具干净简洁。早餐品种齐全,花样繁多,过去只有稀饭一样,现在有了豆浆、牛奶,这些都是社会上爱心人士赠送的。除了喝的,还有茶叶蛋、锅贴饺、包子、馒头、糍粑、春卷等江南特色的早点,这些都是孩子们百吃不厌的食品。

吃完早餐,孩子们走进教室拿起书包背好,来到广场上集合。这时王直会准时来到他们面前,问问情况,叮嘱几句。然后带着孩子们出发,王直走在孩子们的前面,孩子们跟在后,一个白头发的老人领着一群年幼的孩子,他们快乐地走在田野上,成为乡村里的一道风景。

放学了,孩子们在操场上排好队,王直又来到学校,把孩子们接回家。

回来后,热气腾腾的饭菜已准备好了,孩子们依旧排着队进入餐厅。中午的菜有马铃薯、鸡翅膀、鸭腿、白菜炒豆腐、炒肉丝等,营养搭配非常合理,而且经常变换花样。

到了夏天,为了让学生们下午上课时精神饱满,王直规定孩子们必须午睡,他经常搬把椅子坐在宿舍的门口亲自看护着。

为了不使孩子们的生活封闭,每周二、四、六下午放学的时间,孩子们可以结伴去街上买一些生活日用品。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王直特意准备了一本外出登记簿,每个外出的孩子几时外出,几时归来,都详细记录,不漏缺一个。如果不想上街,孩子们就可以去图书室看书,图书室里有数千册图书,还有计算机,孩子们可以看书,可以上网查找学习资料。考虑到男孩子好动,王直就买来了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让他们适度地运动。

晚上,王直联系的老师就来给孩子们辅导,孩子们都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着。到了晚上9点,王直安排值日生送来一杯牛奶,给孩子们补充营养。晚上10:40,最后一节课下课,孩子们回到宿舍休息,值日生开始打扫卫生。

王直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孩子们丰厚的回报,在王直这儿住校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过去在家里有不良习惯的孩子,也变得热爱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