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高歌
3265700000007

第7章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6)

第三次见陈光标,是在电视镜头里:5月30、31日,唐家山堰塞湖现场,以武警水电部队为主的抢险施工队伍里,我又看到了这位江苏老乡的身影,他身着迷彩服,像一位冲锋陷阵的指挥员,一手叉在腰际,一手指挥着他的重型挖掘机,忙前跑后……

6月1日上午,他从唐家山现场打电话来,告诉已在北京的我:他的队伍这一天随大部队从大坝上撤离,将奔赴新的地方参加清理灾区城镇的战斗。

“5·12”大地震后的两小时,即带队伍出发支援灾区到至今的20多天时间里,陈光标和他的抗震救灾志愿队,南征北战,卓建功勋,而他却总共只睡了不足30小时,五次回绝了医生让他火速回南京检查身体的建议……

陈光标,你如此无私无畏、倾力奉献,到底为什么?

陈光标淡淡一笑,说:“人是要有良心和爱心的。我是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企业家,当年国家供我上的大学,后来开公司也是靠党的政策,所以我始终认为我的财富不只属于我个人的。当人民和国家有难时,我力所能及为灾区人民做贡献感到很幸福。”

世界为之震惊的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陈光标正在公司主持董事会议。南京也有明显的震感。

“光标啊,我们这边发生大地震了!”这时,成都一位朋友给正在南京的陈光标打来电话。

“严重不严重?”陈光标的心一紧,问。

“成都的楼房都摇晃得不得了!据说都江堰一带已经死了很多人,震中在汶川、绵阳一带……”

“坏了!那边都是山区,而且城镇都建在断裂带上!”陈光标不由自主地从椅子上“噌”地站了起来,嘴里自言自语地说着:“这回损失可能很惨重啊!”

陈光标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再生资源回收方面干得颇有成绩,公司的效益也很好。这位从小贫苦出身的农家孩子,懂得感恩,心地善良。他在过去的10年中,先后向贫困山区捐助各种善款达6个多亿,去年一年就捐了182亿元,被评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由于陈光标对西部地区的特殊贡献,有36个县(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17个市县政府聘他为“高级经济顾问”。他的部分捐款就在汶川、绵阳一带的山区,因此当听说这里发生大地震后,陈光标立刻意识到灾情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并且脑子里马上闪出一个念头……

“陈总,只要你一句话:让我们干什么吧?”董事们见陈光标心急如焚地皱着眉头,纷纷表态道。

陈光标信任地向大家点点头:“四川那边的大地震都在山区,必定造成房屋的严重倒塌,抢险救人离不开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这类大型机械。我们公司有专业房屋拆迁队伍,我想马上组织一支机械队伍火速赶过去!”

“行,听你的!”董事们齐声回答。从这一刻起,他们和陈光标的心便与灾区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

“好,现在开会专门研究如何抽调机械到灾区。另外,我们是志愿者队伍,不能给灾区及当地政府添任何麻烦,所有后勤保障全得由我们自己解决……”董事长陈光标,此时成为一支抗震救灾突击队的总指挥。会议随即决定:把原本准备调往北京执行商务拆迁任务的28台挖掘机立即转调到灾区,同时又从正在施工的安徽建筑工地上调出32台推土机、挖掘机等,组成60辆机械设备的抢险救灾志愿队。为了保证战斗力,有经验的陈光标特意给每台设备配上两名熟练操作手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出发!”地震发生不到4个小时,陈光标率领的第一支民间救援机械队伍就从南京出发了,并在安徽合肥与另一路出发的32辆机械队伍会回,组成浩荡的铁甲雄兵,火速奔赴灾区。

“同志们,汶川的这次大地震,使我们四川的父老乡亲们损失惨重,胡总书记已经作了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现在已经到了灾区。所以我们要全力以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赶到灾区救人!现在,我领大家一起唱首歌--就唱‘团结就是力量’吧!”通过公司的无线电话,陈光标开始领唱这支节奏强劲的歌曲,作为志愿突击队的出征战歌。

陈光标是江苏红十字会副会长,为让车队在千里征途上畅通无阻,便及时向省红十字会作了报告,在他的车队上专门做了一个“红十字会抢救车队”牌子。这招真管用。60辆车队从南京出发,途经武汉、重庆,千里跋涉,一路绿灯。

“你们是到四川去的抗震救灾车队?!走走,放行--”所有关卡和收费站,几乎以同一种赞赏的目光为陈光标的车队放行。

具有丰富经验的陈光标为了让车队一抵达目的地就能迅速有效地投入抢险救灾,他从半道上改乘飞机,于13日中午先到达成都。然后马不停蹄地从朋友那里借了一辆小车,他先到了两所医院,在那里他看到了数不清的伤员……“了不得!了不得啊!”陈光标的心一阵一阵的痛,他知道灾情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请马上给我提20万现金!”在一个储蓄所,陈光标让银行职员从他卡上刷了一笔钱。然而背起装钱的包,直奔都江堰……

雨,哗哗地下个不停。此时从成都到都江堰的路上,尽是无家可归的灾民,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几乎都是双手空空、满脸恐惧地在艰难地往成都方向逃奔。有的衣服上留着血迹,有的在路边向人行乞要水喝。“家全塌了,啥也没有了。求求你给点吃的,等有钱了我再还你们……”陈光标看到一位花季少女伸着双手在向行人乞讨,鼻子直酸。

“小妹妹,拿着!”陈光标上前将两张百元的钱票给了那女孩。当他转过身去,发现已有一大帮人围着他,那一双双恐惧未定、可怜又无奈的眼睛看着他,让陈光标心头直难受--他知道他们都是刚刚从死里逃生的灾民。

“大家都有份,别着急。”陈光标庆幸自己从银行里及时提取现金的想法是对的。于是他开始向一路走来的那些需要帮助的灾民发钱……一直发了长长几里路。

“好人!”“大好人!”这是四川灾民第一天认识陈光标,尽管他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却记住了他的长相--平头、胖乎乎的,一脸憨厚。

到了都江堰,到了聚源中学坍塌的现场,看到一排排从瓦砾里扒出来的学生尸体和家长们哭天喊地的悲惨场面,陈光标跟着大哭起来,哭得两眼肿肿的,仿佛像是自己失去了亲人一般。

“你们给我想尽一切办法,火速往这边赶!越快越好!”陈光标离开都江堰,又向灾情严重的绵阳、什邡方向前进,他要探明灾情,以便让自己的机械队伍更有效的展开抢救。一路上,陈光标用手机不停地催促正在赶路的自己的那支救援车队快速前进,自己则在巡视和观察沿途的灾情:太严重了,到处是倒塌的楼房,消失的乡镇,特别是整栋大楼坍塌的学校……

14日凌晨4点左右,陈光标到达什邡和附近的几个镇,这里的灾情比都江堰要严重。7点左右,他驾车向北川飞奔。然而到了安县的安昌镇后,再也无法前行。巨大的山石,早已将公路阻塞,不时还能听和看到从山坡上滚下飞石砸在路上……

“进不得,进不得了,千万别往里走了!”从北川方向走出来的逃生者惊恐地告诉陈光标:“里面的路塌了,城埋了,进不去!”

“死伤的人多不多啊?”

“你就别问了呀!哇--”

一个中午妇女当胸打了陈光标一拳,然而突然疯了似的奔跑起来,她的腿上不停地甩着鲜血……陈光标的眼泪又一次浸湿了衣襟。

“张宏德,你们现在到什么位置了?什么,已经出重庆了!好,注意安全,全速前进!”陈光标一边抹着脸上的泪水,一边继续在遥控指挥着车队:“这边的情况非常严峻。注意听我的指挥:你们到达成都后,往都江堰开15台挖掘机,在什邡留10台,绵阳留5台,其余的全部到北川……听明白了没有?这几个地方都十分紧急!汶川那边我们一下进不去。所以先到情况最严重的北川,那里的县城被崩裂的山体全埋了,路又被堵死。总理都急坏了!我们必须发挥机械队伍的优势,帮助部队和其他抢救队伍快速清除山路上的阻塞。你们到了马上通知我!”

14日傍晚6点,陈光标的挖掘机车队到达聚源中学。同时达到的解放军某部指战员,以及正靠双手及木棍、铁撬等轻便工具在现场抢救的群众见了陈光标的挖掘机,无比激动。“太好了!有挖掘机和吊车,就能把压在孩子身上的楼板搬开了!”

45分钟后,当陈光标的6号机械手轻轻移动起一块断残的楼板,几位解放军官兵迅速俯身将一位浑身是血的女学生从废墟里托起时,全场一片欢呼:“还活着!活着--”

陈光标一听,热泪夺眶而出。但他丝毫没有时间去庆贺这一胜利。这个学校的废墟里还有无数孩子,其他地方倒塌的学校和民居楼里,还有更多更多的生命急需有人去救!

“宏德,你们继续在此抢救。我上北川!”陈光标用拳头向都江堰“战区”的爱将挥了挥,然而驱车直奔仍与外界阻隔的北川……这一夜,陈光标没合一眼。他指挥的30辆大型机械化车队,一路为几千名向北川进发的解放军官兵和部队车队扫石开路。

那是争分夺秒的战斗。那是生与死的搏杀。在余震不断,飞石随时可能从天而降的山道上,陈光标一手拿着喇叭,一手不停地指挥自己的机械队伍搬石开路。他随行率领的“炮头机”此刻发挥了超常作用,将一块块拦在部队和抢救人员面前的巨石凿碎,再由后面的挖掘机推走,使得道路畅通。每掀掉一块巨石、凿开一段道路,抢救的队伍不由欢呼和急行军一程。而这个时候,成百成千的救援部队、公安干警和医生及志愿者往里走,又有成百上千的灾民们则从山里往外走,造成狭窄的山路常常拥堵,通行十分缓慢。缓慢的结果,一是耽误救援,二是在山体旁的部队和行人又面临随时可能的余震与山体滑坡的袭击。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时候,陈光标便义务当起了“交通总管”。他不顾个人安危,不停地穿梭在各种车辆和滚石之间指挥着来往的人流与车流,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

“首长好!首长辛苦了!”官兵们这样向他招呼。

“救命恩人!谢谢你了!我们一辈子忘不了你!”逃生的灾民们这样感激他。

通向北川的路终于在陈光标的“铁军”和其他抢险友军的一路拼杀下打通了!

在北川中学的抢救现场,陈光标整整战斗了15个小时,亲手救出当时还活着的学生11名,背出遇难者尸体达40多具。

“陈总,县城内的情况还要惨烈得多!您是拆迁专家,救援楼板下的被埋群众有经验,想请您带部分机械队伍立即开进北川县城去。”16日,解放军某部首长前来向陈光标求援。

“没说的。就出发!”陈光标马上在现场吩咐自己的机械队伍留一部分在北川中学现场继续帮助搜救和清理工作,自己则率13辆挖掘机和吊车直奔北川县城。

北川中学与县城约相距两公里。这段路程几乎全被崩裂的山体掩埋,巨大的滚石封死了进城的道路。为了保证后续的救援队伍和大型机械设备能进得去,陈光标指挥他的“铁军”整整清理了一天一夜,终于将通往北川县城的“生命线”彻底地打通了。

站在县城脚下,陈光标的眼泪哗哗地流:这里已被夷为平地,到处是山体掩埋的废墟,而且现场的死尸味与各种消毒水味混杂在一起,整个城内的空气和环境十分恶劣……他已经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了,因为他看了看现场,除了几千名解放军官兵和一部分群众外,所有的救援队伍里还没有一支专业抢救机械队伍,于是立即下定决心:必须发挥机械优势,争取尽可能地抢救生还者。

“有人吗?”

“这里还有人吗?”

陈光标冲到一个又一个废墟堆里,用他那只救命的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寻觅着可能还活着的生命。

此刻离大震的5月12日已经数天了,一般性的搜索很难发现生还者。陈光标凭着他的经验,专门在那些倒塌的断墙残壁的裂缝间寻找。果不其然,又一个微弱的“救命”声音传到他的耳朵里……

“这里有活人!吊车快过来!”这样的时刻,陈光标就会兴奋异常。

在一堆废墟里,陈光标听到深埋在楼板下的是位女同志。他便立即调来吊车,同时指挥几位解放军战士,与他一起轻手轻脚地撬开阻碍物--那时需要格外的小心,不说随时发生的余震,单凭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救人,就得有专业本领。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抢救,被埋近100小时的37岁的北川茶厂女工尚翠兰成功得救了!这位幸运的女职工,她在大震时躲到了床底下,陈光标救她出来时,身上竟然没有一点伤。被救的那一刻,将其抱出废墟的陈光标给她连喂了三口矿泉水。不想尚翠兰猛地抢过矿泉水瓶,要自己喝个痛快。陈光标连忙一把夺过来,说你现在不能这样喝,要不胃就可能坏了。尚翠兰明白地点点头,苍白的脸朝陈光标感激地笑了笑。

“看到这生命的灿烂一笑,我感到无比幸福。”陈光标事后对我这样说。

也许这里的滑坡、泥石流太多,也许是挖掘现场缺少专业技术。从都江堰到通往地震中心--汶川映秀镇的公路,在18日前,一直处在无法让大部队通过的时瘫痪、时半瘫痪的状态,这让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十分着急。当时在映秀镇仍停留着近万名被困灾民和伤员,周边的许多乡村还处在与外界的隔绝之中。于是总指挥部得知陈光标的这支专业志愿机械队伍在前期的抗震救灾中屡建战功,便请他从北川抢救现场抽调部分机械设备,支援映秀镇。

“我们是从都江堰市的虹口镇向汶川的映秀镇进发的。这一段山路,山体滑坡极其严重,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车辆被压在大石头底下,还有不少驾驶员的尸体仍在车上没搬走。而在我们之前,一些开路先锋的挖掘施工队伍也有非常严重的伤亡。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可总指挥部下达了死命令,必须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打通这条生命通道。当时映秀镇除了成千上万的灾民困在里面,还有五六千名参加救援的解放军官兵和各路干部群众,他们每天都得有后勤供应才能活下去和坚持战斗。同时防止疫情也到了关键时刻。在这种情况下,我便指挥自己的人马立即投入开凿挖路的战斗,虽然我们是志愿队,但在施工现场,我们一点也不比其他施工队干劲小。凭着经验,我们负责的那些路段挖掘得又快又好。通过连续48小时左右的苦战,我们的队伍先期到达映秀镇。当军委领导郭伯雄等首长带着队伍通过我们在岷江江边铺设的一条新路时,他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夸我们“非常了不起,非常专业!”陈光标讲起这段经历,很是自豪,他说作为一个民间救援队,能够与大部队并肩作战,参与救援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大战役,并在其中发挥特殊作用,这是值得骄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