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106

第106章 长江卷(39)

明代大儒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是苏州昆山人。此人博览群书,对经学、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均有很深研究。他的治学主张是“经世致用”,他把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具体事物当成考据的主要对象。他在《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一著作中指出:“太湖延袤五百里,雄跨苏、常、湖三郡,全吴巨浸,无大于此。论水利则三郡田赋丰歉系焉,论兵防则三郡封疆安危系焉。全吴利害,亦无大于此。”顾炎武的观点显然是十分正确的。苏州是太湖洪水下泄归海的必经廊道,太湖又是苏州供水的可靠源泉。古往今来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太湖上游的来水量,下游的去水量,以及太湖本身的容蓄量,三者平衡则水旱无虞,三者失衡则水旱肆虐。所以苏州的河网水系基本是以太湖为枢纽,受太湖水的制约。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的水。水上有白帆哪,水下有红菱哪,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哎嗨唷太湖美呀太湖美。”太湖古称震泽,亦称笠泽,湖面长68公里,平均宽35.7公里,总面积2338平方公里。唐伯虎曾有“太湖三万六千顷,渺渺茫茫浸天影”的诗句,极言太湖的浩淼广阔。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太湖流域最大的天然调蓄水库,总容蓄量达到90亿立方米。全湖平均水深2.12米,最大水深3.33米。湖中岛屿很多,史载“中有山七十二座”。据1960年调查资料,共有山48座。其中西山岛为最大。伸入湖中较大的半岛有6个,其中4个在苏州市境内,分别是洞庭东山、冲山、上山和渔洋山半岛。洞庭东山半岛最大,原是屹立于湖中的一个岛屿,由于泥沙淤积而成为半岛,距今仅百余年历史。洞庭东山半岛形成之后,将太湖分割为西太湖和东太湖。东太湖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占太湖总面积的六成强,湖底较高,水深一般在一米左右,泥沙年淤积3毫米。

太湖之源分南、西两路。南路为浙北天目山区的苕溪水系,西路为湖西宜溧山区的南溪水系。另外,汛期长江水位高涨时,在通江河港无闸控制的情况下,也有部分江水倒灌进来。

太湖的出水口主要分布于东太湖的东岸,一部分出自西太湖北部。太湖东岸,古称“一片白水”。秦汉时期,开挖苏州以南的苏嘉运河;唐宋年间又修建“吴江塘路”,从而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湖界。塘路东西两侧逐步被开发成为低洼圩区。在西侧的围滩造田过程中,古人在沿湖疏导了许多出水溇港,时称“震泽72溇港”和“吴江18港”。据明代文献记载,有大小出湖溇港140余条。据《苏州水利志》,1952年查勘时,太湖仍有出水溇港90条,其中能起宣泄作用的为鲇鱼口、胥口港、沙墩港、瓜泾口、吴家港、杨港湾、太浦港等十数条。这些出水港都在吴江和吴县境内,既是洪水入侵的门户,也是水源供给的窗口。此外,从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环太湖北、东、南三面而过,两岸河港很多,北通长江,南连太湖,在水利上起到江湖吞吐转输的作用。

太湖出水东泄入江归海的通道,因地理变迁和历代治水活动,古今变化较大。唐代以前,苏州境内有吴淞江、娄江、东江分东、东北、东南三向注入江海。唐末,娄、东两江相继湮废,由逐步形成的东南、东北各“三十六浦”替代,三向排水出路仍尚畅通。宋代以后,由于海岸线东伸诸原因,加快了吴淞江海口段的淤淀,深广可敌千浦的吴淞江日渐萎缩,苏州的泄洪排涝渐入困境。明永乐初【1403年】,夏原吉治水,开范家浜接通大黄浦,导淀山湖一带积水入海;又浚夏驾浦、顾浦分吴淞江水入刘家港【也即今天的浏河】;再浚福山、白茆等大浦,疏昆承、阳澄诸湖及东北地区积水出长江。这次治水,基本上仍维持三向排水格局。夏原吉开范家浜后,不到半个世纪,自然冲刷成为深广的黄浦江,形成浦盛淞衰,黄浦江取代吴淞江为太湖排水的主干。同时,东南沿海各浦自南宋乾道至明成化年间亦陆续被筑坝捺断,三向排水变为二向排水。从此,太湖排水出路不畅,洪涝威胁严重的形势,成为苏州水利上的突出问题。

太湖排水口对于苏州来说,不仅决定着旱涝,而且对于苏州城内的自然环境,作用也是非同小可。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兴建苏州城,所谓“城厚而崇,池广以深”,当年即借太湖水从胥江、鲇鱼口等处涌入,乘势冲去苏州城内河的脏水,而令城内水清鱼乐。

太湖带给苏州的恩惠,自古而今,可比天高,堪比海深。没有太湖,就没有苏州,更没有苏州的今天。把太湖比作乳房,比作母亲,视为苏州的生命,都不为过。太湖的水,千百年来灌溉着苏州地区广大农田,为人们提供食粮。流入人们的血液,给我们生命,给我们灵感,给我们一切。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吸吮着太湖的乳汁。我们每天所需的水,都是从太湖汲取。每当我沿太湖景观大道驱车时,我总会在太湖取水口放慢车速。我看着浩渺烟波上的取水口,仿佛能感到一种生命的能量,通过管道注入我的身体,注入整个世界,给世界以力量和生机,给我以切切实实的活着的感觉。我无法不对太湖说谢谢!我总是向她行注目礼,把我的爱和敬意,以深情的目光向她投注。

甚至大上海,所需的生命之水,也是拜太湖所赐。2002年,“上海正在投资建一个大泵站,还要深挖此处太湖,以便抽水。目的是引太浦河水冲上海境内苏州河的脏水。吴江的太浦河水不仅是‘春来江水绿如蓝’,而且一年四季都是清澈的。以后,此地的水会更清了。太浦河是1958年挖的,当时老百姓吃了多少苦!今天成为一条苏南最清澈的大河,不仅可以排洪,还可以成为上海的水源,不禁使人高兴”。【惠海鸣《疏浚东太湖、吴淞江、娄江》】。我小时候便熟知一句联语“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据说无有下联。且不管它是否孤对,可以肯定的是,其内容是错误的,毫无根据的。因为上海市的用水,都不是取自海上,而是取自太湖,以及淀山湖。

然而自古以来,人们对太湖的索取,可谓不遗余力,甚至是不计后果。明清时期,鲇鱼口、瓜泾口的泄水就已经很不畅通。因此明清两代就对东太湖多次开浚。明代曾拆除吴江长桥南北两滩和吴淞江口围田及苇荻数千库存。清代林则徐等曾开浚瓜泾港。到了清末民初,“数口之外,芦墟高涨,近成数里,远者十数里,湖流东趋,仅有一线”。【《民国江南水利志》】此后,围田和退垦之事不断重复发生,就像荡秋千一样。1934年吴江大旱,东太湖几乎干涸,又围垦数万亩。

而人民公社以后,围湖造田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东太湖沿岸,陆地从长桥推出去数公里。对吴江松陵镇的居民而言,原本太湖的涛音是如在枕畔,后来就远在了天边。

历朝对蚕食太湖的做法松松紧紧,屡禁不止。其实,太湖泄水问题的重要性,历朝历代政府都非常清楚。从清代到民国,都有永禁占水碑。1935年,曾废拆围田两万余亩。1937年立钢筋混凝土界桩,界线之外为禁垦区。惠海鸣在《疏浚东太湖、吴淞江、娄江》一文中说:“1993年我坐船去东太湖,还见过这样的一两根界桩。”解放后,1954年江苏省政府仍定禁垦区为1937年所划定的区域。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与天奋斗,“向太湖要田”,几近狂热,东太湖被大肆围垦。今天地域广阔的“部队农场”,当年曾经是波光粼粼的湖面。今天东太湖原界桩外,已有数万亩围垦田,或种稻麦,或开鱼池,外围又有新的东太湖包围圈。

东太湖之田旱潦兴废无定准,历来有利可图。多次重复禁止围垦,有时实在是“饰虚文,应故事,应之而已”。不仅是吴江松陵,吴中区横泾在此也围垦数万亩,包括东山南面,登高而望,已不见湖面,只见鱼塘。

顾炎武曾说,江南水利必先治吴淞江,“故昔之治水者,必先治吴淞江”。【《天下郡国利病书》】归有光则说:“吴淞江为三吴水道之咽喉,此而不治,为吾民之害未有已也。”【归震川《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海瑞在苏州为官不过一年多时间,但他却非常明白,“娄江、东江系入海小道,惟吴淞江尽泄太湖之水,由黄浦入海。”【《海瑞集·开吴淞江疏》】他指出,开浚吴淞江,乃“国计所关”。

江南的水患和水利,确乎大多与太湖有关。因此从古到今苏州的治水,也都以太湖为核心。

苏州最早关于水利的记载,见于战国时人作的《禹贡篇》。其中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句子。震泽,就是太湖的名字。三江的解释,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晋顾夷《吴地记》和庾伸初《扬都赋》注称,《禹贡篇》说的三江,就是指太湖下游的吴淞江、东江和娄江。这三江的畅通与否,关乎太湖的恩惠与祸患,这一点,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

公元前1122年,吴泰伯开渎,后从名曰泰伯渎,它就是今天无锡县【旧属苏州地区】境内的伯渎港。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伍子胥建立了水陆城门各八座,沟通了苏州城内外河流,开创了苏州城市水利的先例。

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欲图北上争霸,役夫开河运漕,自苏州境经望亭、无锡至奔牛镇达于孟河,计长170余里。这是江南运河最早开挖段。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越国大夫范蠡伐吴,于苏州西北开漕河转馈。后人名曰蠡渎、蠡湖,亦称常昭漕河。

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徙封于吴,治水淞江,导流入海。又封闭苏州城的胥门水门和增辟葑门水门,整治城内部分河道。

秦代,始皇帝南巡至太湖地区时,从嘉兴起“治陵水道到钱塘【今杭州市】通浙江”【东汉彭康《越绝书·吴地传》】,一般认为这段陵水道就是江南运河杭嘉段的前身。

汉代,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相传吴王刘濞为运盐铁,役夫循沿海古冈身内侧开凿成河,冠名盐铁塘。唐代在盐铁塘东岸筑斗门、冈门,既可堰水于冈身之东灌溉高田,又可遏冈身之水倒灌危害冈西之塘浦圩田,为中国历史上较早的高低分开治理工程。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沿太湖东缘开运河通闽越贡赋,首尾亘百余里,接通了江南运河的苏嘉段。

隋炀帝敕开江南运河,则是亘古以来几乎家喻户晓的事件。大业六年【610年】,自镇江至杭州号称800余里的运河被开凿出来,河面阔10余丈,可通龙舟。

在长期战乱之后,唐宋均获得较长时期的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经过六朝的经营,江南水利迅速发展。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江浙地区圩田兴盛,成为封建政权财赋的主要来源。

这一时期南方水利工程类型很多,除引水渠系外,主要有蓄水塘堰、拒咸蓄淡、滨湖圩田等形式。

唐宋时期苏州塘堰迅速发展。元代初年著名农学家王祯说:“惟南方熟于水利,官陂官塘处处有之,民间所自为溪曷水塘难以数计,大可灌田数百顷,小可灌田数十亩。”可以代表这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东南地区水利受海潮影响,形成一种可称之为拒咸蓄淡的独特工程形式。即采用一组闸坝建筑物,抗御海潮入侵,蓄引内河淡水灌溉。

唐代,贞元八年【792年】,苏州刺史于GFBC2重修荻塘,开疏两岸沟渠,以利灌溉。又于塘上广植树木,以便牵挽。民颂其德,易名GFBC2塘。

元和二年【807年】,苏州刺史李素督开常熟塘,自苏州齐门起北达常熟,长90公里,名元和塘。

元和五年【810年】,苏州刺史王仲舒沿太湖东缘运河西侧筑堤为路。时松陵南北皆水,无路抵郡,至是北路始通。元和十一年,王仲舒又建宝带桥。

宝历元年【825年】,苏州刺史白居易沿虎丘山南麓凿渠筑堤,吴人谓之白公堤,后亦称十里山塘。

五代贞明元年【915年】,置都水营田使,主水事,募卒组织撩浅军,专业治筑堤。

隋唐时期江南水利成就最大、功效最突出的是太湖流域圩田水利。圩田一般是在滨湖区,用圩岸将其与湖水隔开。一圩往往方圆数十里。苏州地区湖泊、河网密布,雨量丰富而又不均匀,于是产生圩田这一特定的水利类型。圩田起源较早,至唐代后期,太湖圩田已较发达。

圩田水利系统的形式是,在圩岸上建闸,引水入圩。圩内有人工开挖的形如网格状的塘浦灌溉渠系,旱则开闸引江湖水灌溉,圩外水位过高时,则闭闸拒水,低田可自流引灌,高田借助水车提水灌溉。由于圩田濒临湖泊和河流,有着优越的灌溉条件,“故谓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莫过于浙右。”【《三吴水利录·周文英书》】然而圩田也有它的水利问题。太湖流域形似浅碟,中部凹陷,排水不畅。其上游接受天目山和大茅山七十二溪来水,排水出路有东北、东和东南方向诸河道,其中以东面的吴淞江为主。但是,由于滩地围垦和河道自然淤积,排水河道逐渐浅狭。运河纤道自南而北横穿太湖出水路,阻遏泄水。加之海潮顶托等原因,圩田常受洪涝威胁,遂形成以排水为重点的灌溉、排水、航运、御潮等综合水利问题。

宋代天禧二年【1018年】,江淮发运副使张纶督知苏州孙冕疏常昆诸浦,导太湖水入海。

天圣元年【1023年】苏州水环太湖外塘。八月,诏两浙转运使徐弼、江淮发运使赵贺董其事。自市泾【今王江泾】以北,赤门【今葑门】以南,筑古堤90里,建桥18座。次年4月塘成,复良田数千顷。

景祐元年【1034年】,连年大水,良田荒芜。知苏州范仲淹亲临灾区视察,以官粮募饥民兴修水利,督浚茜泾、下张、七鸦、白茆、浒浦五大浦,使诸邑之水东南入吴淞江,东北入长江与大海。

庆历二年【1042年】,苏州通判李禹卿又筑长堤界于太湖东缘南端,横贯五六十里。八年,吴江知县李向又建利往桥【即垂虹桥】,沟通松陵至平望的陆道。自此,太湖东缘形成一条南北贯通、水陆俱利的塘路,史称吴江塘路。

至和二年【1055年】,昆山主簿邱与权重筑昆山塘70里,建桥52座。时苏昆间均为沼泽,人舟难行。自唐代起,官民数欲筑之,皆因工艰未果。工罢,邱作《至和塘记》以志纪念,并易名至和塘。

嘉祐四年【1059年】,诏置苏州开江兵士,立吴江、常熟、昆山、城下四指挥。主事河道撩浅、岁修之责。

嘉祐五年,转运使王纯臣请令苏湖常秀四州各县官教诱受益户自传塍岸。塘浦大圩古制隳坏后,修士由民自办从此推行。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颁《农田水利约束》。也即农田水利法。

熙宁六年五月,杭州于潜令郏亶上书《苏州治水六失六得》及《治田利害七论》,十一月,命郏亶兴修水利,然措置乖方,民多愁怨,仅一年罢役。

元丰六年【1083年】,枢密院裁定苏州开江兵役800人,专治浦闸。

元祐三年【1088年】,宜兴人单锷撰《吴中水利书》,议复太湖上游五堰以节水,凿下游吴江塘路,为木桥千座,以泄太湖之水,但事不果行。

宣和元年【1119年】,立浙西诸水则碑。吴江水则碑立于垂虹桥亭北之左右,左碑为横道碑。右碑为竖道碑,分别记录水位及发生时间。此碑为太湖及湖东地区最早的水文测量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