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157

第157章 珠江卷(1)

《山高水长话珠江》

沈仁康

珠江档案

珠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哺育着全流域的几亿人口,它灌溉着全流域广阔土地。我们把哺育我们的河叫做“母亲河”,珠江当之无愧,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看到它奔腾不息、无私无畏的流水,听着它有时洪钟般的怒吼、有时琴簧般幽鸣,它的子民都会无比激动,无比崇敬。

“珠江”,你真了解它吗?

可能很多人不甚了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先翻翻它的档案,讲讲它的籍贯。

珠江,旧称粤江,它是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从北部五岭山脉流来的北江,上游又叫浈水、武水,到韶关汇流南下才叫北江,到三水思贤滘与西江合流,然后入海;东江发源于粤赣交界的莲花山,上游叫寻鸟水、九曲河,在虎门入海。我们称珠江的,往往是指珠江入海时的这一段。

珠江的名字美丽而有诗意,它的得名因为广州沿江西路总工会、爱群大厦一带对出的江中,有一块面积亩许的礁石屹立,像江中之珠,广州人把“江”称“海”,也就名为“海珠石”,“海珠”。这块“海珠石”从南宋时候起,就有记载,说是从前有人从海外归来,携有经寸大珠,光彩夺目,乘船快到岸边时,忽然“珠飞入海,无所寻觅”,珠飞入海处当晚光亮烛天,遂成为一个沙洲。当时这里是浅海湾,水面宽阔。1931年拓宽马路时,将海珠石炸去。从此珠石已逝,名称永存,珠江的“珠”就来自这颗珠。

珠江真正的主流是西江,它发源于云南乌蒙山脉的高有2440米的马雄山。西江从云南流来,源远流长,横穿乌蒙山、苗岭、十万大山、云开大山,流经云贵高原、广西的峡谷险滩,然后到达珠江三角洲,海拔从2400多米到出海时的60米。西江水量比北江、东江大得多,长度也有2000多公里,而北江、东江都只有500多公里。西江是珠江的主力,所以人们习惯把它叫“珠江”。可是它这一路,在三水之前从来没有一处叫“珠江”的。

在云南时它叫南盘江,一路山高谷深,水势湍急,水雾飞腾,多险滩瀑布;到了贵州望漠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与北盘江汇流后称红水河,因为两岸是红色土壤,河水变成红褐才有此名。到了南宁东南的邕宁,它又叫郁江了;到了桂平,汇合了黔江后,改名浔江。流啊流啊,流到广东的封开,正式叫西江,因此叫西江的河段也是很短的。

西江过了三水思贤滘才叫珠江呢!

这水系,这名称,够丰富多彩的,不找一找家谱,建一建档案,真弄糊涂了。

珠江与长江、黄河、淮水、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从名称变换中也可看出它的水系的复杂。因为它是南方的大河,全流域处于亚热带,从西到东、从北到南,虽然地势险峻高耸、峡谷深邃曲折,西部山区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可是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水量浩浩。珠江的径流量是黄河的七倍,仅次于长江,论水量居“二哥”地位。若论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计算,它超过长江,为全国之冠。

它一路流来,汇集了500多条支流的水量。

多少涓涓细水,在山崖岩壁间渗流出来,成千上万处细流聚拢来,合流成小溪、支流,最后汇成了浩浩大江。

珠江在各江河中,挟带的泥沙与一杯河水半杯泥的黄河当然没有可比性,与其它江河比也是最少的。可是它还是从上中游带了无数泥沙来到河口,来到海边,用了千万年的工夫填造了美丽丰饶的珠江三角洲。

经过千里奔突,水流不再咆哮,不再急湍,仿佛用尽了力气,平缓地、心平气和地静静流淌,把上游中游挟带来的泥沙,甩包袱一样甩了下来,月积年累,三角洲越来越大。河道犹如蛛网,堤围犹如长墙。过去是鱼米之乡,现在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珠江的功劳,功莫大焉。

更重要的它每年带来了如此众多的淡水,水,如今全世界都认识到水是最重要的资源,是生命之源,是工农业发展之本。

哺乳动物体内65%到80%是水,人类体内三分之二是水,大脑的90%是水,干巴巴的骨胳中44%也是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至今宇宙中还没有找到第二个有水的星球,因此生命还只存在于地球上。

中国是贫水国家,拥有的淡水人均占有量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全国600多城市中400多座供水不足,100多座严重缺水。

珠江提供如此丰沛的淡水,确实显示了它的丰满、无私和重要。我们对“母亲河”是敬爱的也是敬畏的。

珠江是“三江汇集,八口分流”。“三江汇集”上面已经讲了,“八口分流”是指八个入海口,从北到南依次是: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

虎门:在南沙与东莞之间,狮子洋南,伶仃洋北。东江水由此出口。

蕉门、洪奇门:在万顷沙左右。

横门:在中山市横门岛南部。

磨刀口:是西江主要的出水口,出水量最大,在珠海市三灶岛与横琴岛之间。

鸡啼门:在斗门县南部。

崖门:新会南部,崖门口有古炮台,是南宋末年的古海战战场。

八个出口像扇面一样打开在珠江西岸,西江、北江之水或小或水地由八门流入珠江口的狮子洋、伶仃洋。

人类在珠江流域生活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个地域的人类活动不会比黄河流域迟缓。

云南开远小龙潭,1957年发现过10个古猿化石,被认为是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的人类直系祖先的古猿化石;

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岩洞穴内,1958年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化石,被认为是距今10万年的古人化石;

广西柳州通天岩洞穴内,发现距今5万年的旧古器时代人的头骨化石;

此外广西来宾、云南路南板桥、广西百色上宋村、广西都安九楞山、贵州兴义顶效猫猫洞、深圳盐田海滩、珠江口的南沙海滨都有过古人类的遗址,证明距今5万年、1万年乃至几千年前,就有我们的老祖宗了。

西江流域开发在秦代开始,秦始皇命史禄在广西兴安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开辟中原与岭南交通,岭南的开发以西江流域为先。

中原与岭南之间隔着几千公里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许多大山,统称五岭,又叫南岭,细分有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南岭巍巍,山峰林立,深谷纵横,云雾游走,气象森严。

中国版图上有两个山系,把南北分隔得清清楚楚,一是秦岭,一是南岭。南岭南北的气候、生态、民族方言、生活习俗都有很大区别,南岭在古代也阻挠了中原和岭南的文化交流。从秦代起,这种封闭逐渐被打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才被沟通。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灵渠除了通航,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灌溉之利,而且灌溉面积越来越大,解放前由于水利工程损毁,只能灌溉2000多亩,而如今则为3万多亩。

古代珠江流域居住着百越族、夷族等古先民,2000多年来,经过长期的迁徙、交融、演变,这片土地上如今生活着汉、壮、瑶、苗、彝、布依、侗、白、土家、哈尼、傣等1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和谐地相处,亲人般相敬,同饮珠江水,构成了民族大家庭的风雨同舟的图画,历史上民族之间没有什么抵牾和纠葛。

总的说,珠江是条和平的、丰饶的江。

这是珠江的档案。

水患记录

珠江在全国众江河中,算是脾气较小、毛病较少的大江,可是自然灾祸还是不少,而且种类更多更复杂,除了洪水、干旱之灾,还有台风、咸潮之灾。风不调雨不顺是常有的事,自古有之。

先说说洪涝之灾,珠江的上中下游情况也有所不同。在山高谷深、10里不同天的云南山区,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洪涝往往有面积小、多地点、不连片的特点,到了中下游的广西、广东,因为地势开阔,三个县以上的连片面积、50万亩以上的连片面积,灾情就显得很重很大。到了三角洲地带洪涝还摧毁堤围堤防、干旱还引起海水倒灌,情况更严重,损失更巨大。

据历史记载,自北宋至今的千年之中,水灾情况是:

西江中游的广西地区,有水灾年份292年,大水灾年头12个。平均3.4年就有一个小水灾年,83年间就有一个大水灾年。

珠江下游的广东地区,从1949年上溯1000年,有过405个水灾年份,平均每2.4年就有一个水灾年头,大水灾年份有30个,平均33年有一个。

频率在增加,如果用明代至1949年的近600年来统计,发生过水灾有376个年份,其中大水灾26个,平均1.55年出现一个水灾年份,也就是22年就会出现一次大水灾年头。

再如果从1949年上推110多年,也就是到鸦片战争时期,这100多年是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时代,灾难也跟着起哄,跟着增多,跟着肆虐,竟然出现过10个流域中大范围的水灾年份,平均8年就发生一个。密度骤然加速。

请看一般水灾年,由2.4年一次,到1.55年一次;大水灾年从33年一次,到22年一次,再到8年一次。多一次水灾,特别是大水灾,会带给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俯首听命的众生多少苦难!

特别是道光十三年【1833】,民国四年【1915】,珠江流域普遍降下暴雨,几百条支流水势汹涌,齐向中下游杀到,河槽不堪重负,漫堤破坝。

1833年,农历的五月和七月,西江接连发生两次洪水,东江、北江同时泛滥成灾,于是广东境内西江、东江、北江沿岸的25个县被淹,一是洪水来势猛,二是长时间不肯消退。“大水坏稼”、“禾稼无收”的记载接踵而来。鹤山、高要、南海等处,堤围崩溃,汪洋一片。仅仅高要一县统计,地淹20万亩,房倒1万余间,堤溃20余处。南海、顺德、三水、番禺周围百里,“灾黎众多”。《清代珠江韩江洪涝档案史料》中记载,当时地方官吏向朝廷奏称:“数十年未有之灾异,待哺灾民就省城米厂而计,已数十万户。”灾情极重。洪水也两度进了广州城,《广东自然灾害史料》记载道:“七月大雨,城中地卑者水深丈余,高者也四五尺,坏屋溺人无数,居民避居于观音山【今越秀山】及城垣上者甚众。”

1885年【光绪十一年】,农历五月,大雨连日,西江中游到三角洲又成灾了,河水骤涨,柳江、桂江、贺江、郁江、黔江、浔江一起上涨,桂林、柳州、梧州等所属的26个县受灾。“淹没田庐,损伤人口”;广州、肇庆、韶州、惠州所属的20多个县也被淹。《广东自然灾害史料》一书有如此这般地记录:“五月初六日,西北两江同时陡涨,一夜水高数丈……【广州】西关外水深三四尺,城内一二尺不等。连日绅士善堂捞起民尸不下千百。”四会县“围基尽漫决”,“城多坍塌”;南海县“县属基围十决其九”;高要县“决堤二十有一”;怀集县“平地水深二丈有奇,冲塌房屋万余间”;花县【今花都】“有村居数百户尽行冲没者”。朝廷一向悭吝,此时不得不赈灾6万两。

民国四年【1915】水灾,是珠江流域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这年7月,南中国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洪灾,珠江流域洪灾是其一部分。

7月13日【农历六月初二】梧州洪峰流量达到54500立方/秒,这是从未有过的记录,这是200年一遇的洪水。

当时香港《华字日报》载文报道了西江灾情,说:“由梧州顺流而下,只见一片汪洋,家具随流漂荡,时见屋顶树梢露出水面……又有几次因湍流势猛,冲侧航路,船竟从屋梁、树巅而过。”水火无情,如此大水,农村房屋土墙为多,水久泡之后,岂有完屋;堤围多系土垒,水涤荡之余,岂有不坍者;在这样的泽国,爬屋顶爬树梢都不可能了,人们岂能活命!

珠江三角洲70%被淹,受淹农田648万亩,其中失收450万亩,灾民378万人,死伤者10多万人。

广州不能幸免,河水灌城,长堤水深三尺,西关一带水深达到一丈有余。尤其不幸,十三行忽遭大火,延烧时间长达20多个小时,25条街道的2000多户人家尽毁,泮塘、十三行各街死于水火的男女尸体200有余,小北门处浮尸千计。真所谓水深火热,百姓无有遁处。

到了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全国解放前的二年,洪灾又一次光临广西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从飞机上巡视灾区的亲历者写道:“东莞石龙一带,洪流所及,汪洋一片,只见房屋沉浮于浊黄的巨涛之中。”又说:“惠州西湖已不辨本来面目。”又说:“南海灾情,较东【莞】博【罗】为甚,广大地区,尽没水中。飞抵三水、西南、芦苞一带,临江城镇尽在水中,村村之仅见树梢及屋顶者触目皆是……”

这些记载记的是苦雨凄风,苦难深重,在这表面一瞥之下,是200余万人的受难,巨大的损失。好在此后再没有此等景象,而成为绝唱。

珠江的繁频水灾的形成有气候的、地理的、人为的多种因素。

从气候方面说,云贵桂粤都处于南方亚热带区,雨量都集中于夏秋两季,加上太平洋上台风的生成也是这个季节,风狂雨骤,狂暴不堪。这一地域降雨量十分丰沛,都在1700毫米上下。水量大,又集中,一时宣泄不了,容易成灾。我们从上面的叙述中,都可以看到,洪涝之灾都集中在6、7月这个时段。

从地理上看,云贵高原河床深切,峡谷陡峭,山上奔腾而下的水流,急湍凶猛。从珠江源头马雄山海拔2400多米到三角洲河口的海拔60米,落差巨大,冲击力非常强悍,由于高原之上,千山万壑,缺乏天然的储水湖泊,就像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对于长江那样,可以调节水量、流速、流量,而不是一口气奔到海口。这样的地理地貌也促成珠江水灾往往势头猛烈。

从人为因素看,历代每次中原战乱都会有大批难民翻越南岭来到岭南落脚,这种趋势宋代以后更为明显,加速了三角洲垦殖、截流、作围,有碍江水下泄。

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广州、佛山、西樵、九江,才是海边。由于上中游来的泥沙不断填海,使三角洲不断扩大,把原本是浅水湾的地方不断填成沙田。到秦汉时,海岸线推到石楼、番禺、顺德一线;到宋代,海岸线推到了黄埔、小榄、新会一带。不断开垦,不断围田,珠江口变得越来越窄。宋元时期修的堤坝,就有近30处之多,围下了大片沙田。万顷沙、灯笼沙等都是近200年才淤平形成的。

围海造田大致有五个阶段:

一是鱼游阶段,在海水退潮时,可以看到鱼游浅底,水深约为1米多到2米,构成滩涂已为时不远。

二是橹迫阶段,低潮时小艇驶过,橹的尾端常常触到沙底,艇仔驶过,水变浑浊,说明沙滩初步形成,可以抛石促淤了。

三是鹤立阶段,低潮时鹤鸟立在滩头觅食小鱼小虾。涨潮时滩头没入水中,退潮时滩头露出水面。

四是草埗阶段,退潮后滩头露出水面,可以种植水草,迅速茂盛生长,说明具备了开垦条件。

五是围田阶段,随着沙滩继续升高脱盐,便在滩涂外围筑堤围垦,变成田亩。

通过这些步骤,沙田围垦发展非常迅速。因为不是统一规划,往往是小片小片围垦,无序的开发,常常堵塞水道,大水一来宣泄困难。有时期遇到大海涨潮的顶托,宣泄更加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