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上)
3265800000177

第177章 尾声:北江大堤:乐章的休止符(10)

谈起这件事,作家程贤章说,当年的报告会仍历历如在眼前。胡总书记像叶帅那样关心梅州,叶帅1980年回家乡视察后离开梅州时对领导谈话,不是也谈到几十年了,家乡的山还是光的吗?语重心长啊!林若书记的话也一语中的。林若说,解放前我在梅州待过,我熟悉梅江。梅城南堤天主教堂后面的河段,以前一下去就能游泳,到如今80年代初,河道淤塞,五分之四变成了沙滩。触目惊心哪!老程对笔者说,那时,洪水年年发,一年一小水,三年一大水。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梅城的大街上也浸大水啊。

转眼到了1986年。7月10日,七号强台风袭击梅州。全区数天普降暴雨。“当晚10点,梅江南堤20公里长就有36个缺口。梅城和周围乡镇顿成泽国;北堤也崩,一片汪洋。第二天一早,梅城许多新老建筑物,全被水淹。全家老小,猪羊六畜,全挤在堤上。船在梅江桥之下,调不上来。市、县一些领导和群众,或被困办公室,或被困民居。至下午4时,才从泮坑旅游区调来一条木船,市、县领导靠了这条船,全力指挥,抢险救灾。几天后慢慢退水,到处一片狼藉,蛇虫出没,惨不忍睹。”“这次大灾,梅州的路不通了,当时的省委书记林若带了有关领导,坐飞机赶来指挥救灾。还惊动了联合国,派人来看灾情。”这是老程回忆当年情景时细致的描述。

据《梅州水利史》载,这次大洪水,全市156个乡镇中,有131个受灾,受灾人口222万人,农田137万亩,损失粮食17.5万吨,倒塌房屋5.3万间,死亡120人,冲毁水利设施5000余宗。总经济损失6.4亿元。7月14日凌晨,梅城水位达79.56米。受灾范围和损失均为建国以来梅州水灾之最。

当时的梅州市领导谢强华、刘凤仪、李国容等,几天几夜无眠,指挥抢险。安置灾民。堵水复堤,恢复生产。他们风雨中来,泥水中去,双眼布满血丝。

这次凶猛的大洪水,把梅州市的领导和群众逼到了悬崖上。群众在想,眼前这情景是一场噩梦吗?今后这梅城真的不能住人了吗?领导们却在思索:这气势汹汹的洪魔,强过以前的每一次,但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它向我们传达了什么?警示我们什么?梅州人面对浩浩洪波,下来应该做什么?

他们通过调研,很快达成共识:要继续抓好上游的植被,要改造眼前的土堤,要搞能抵御50年一遇大洪水的长堤!

可是,钱呢?因为修这堤,不能再用过去的填土堆土了,土堤抵御不了50年一遇的大水。要提高标准,砌石,砌不会风化不怕惊涛拍岸的花岗岩石。这石砌堤筑不是十米百米,也不是一里两里,而是护城的一条长堤啊。钱从何来?

“引入市场机制,建设一江两岸”。经过不断摸索,梅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从谢强华、刘凤仪、李国容开始,到刘日知书记,一届一届接力,边干边总结,边完善,终于找到了“坚持政府主导,大胆引入市场机制”的独创的崭新模式,坚持不懈地把梅城“一江两岸”改造建设,作为水利防灾减灾的重点工程,在艰难的环境中长期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梅城“一江两岸”改造建设总投入10多亿元,按50年至100年一遇标准,完成了20多公里的南堤、北堤、西堤改造工程。确保了梅城与市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城区筑起了一道屏障。1997年第10号强台风来袭,比“86.7”号强台风更猛烈,洪水超过警戒水位2.05米,梅州大堤却安然无恙。梅城居民从每年汛期“抗洪”变为上堤“观洪”。笔者认为,这一笑谈,是梅州水利转折性变迁的铁证,应载入史册。

梅州大堤,是梅州亮丽的名片,是梅州市委、市政府和梅州人民治水的杰作。体现出客家人的智慧、勤劳和同家园共进退的顽强精神。梅州市区地处梅江中游的河道盆地,上游集雨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梅江流经梅城时绕了一个12公里长的U字形。笔者在一个座谈会上形容它是梅州市的金腰带。然而,它汛期却常常泛滥成灾。它溢满了世代梅州人的泪水。这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防洪工程简陋,防御标准低,梅江南堤长期以来,只是县城南区一条低矮窄小的土堤;北岸老县城长长的老街则无设防。洪水一来,南北均变成泽国,损失惨重。1986年的大洪水警醒了梅州人,他们别无选择了。在省的支持下,他们开始对梅州大堤南堤进行修复加固;并筹资2000多万元,历时5年,新筑梅州大堤北堤7.6公里,使梅州大堤堤防标准达到20年一遇。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一堤防标准不能满足解决梅城水患问题,提高梅城防洪减灾能力刻不容缓。1993年起,梅州市委、市政府把“一江两岸”改造建设,作为水利防灾减灾的重点工程,摆上重要位置,重点组织实施。现在到市委办公室,可以看到当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梅江南堤改造和建设的决定》等10多个文件,将这项工程作为当时市十项重点工程的突破口,提出“高起点设防,高标准改造建设”,把防御标准从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至100年一遇,实现防洪、排涝、交通、景观一体化。按照当地水利专家的分期,这时的梅州治水进入了第二阶段,即上规模上档次的高标准阶段。

这项今日成为全省十大堤围之一的大工程,实在来之不易。“一江两岸”改造建设,前面提到的“钱从何来”这一根本问题,是市委、市政府最头痛的问题。为此,他们按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把一江两岸改造建设大胆推向市场,以地换堤,以地生财,激发社会投资,走出了一条符合梅州实际的城市堤防建设的新路子。他们采用“政府引导与企业运作相结合”、“堤围改造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和“水利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等模式,制定优惠条件和保证工程优质完成的措施,全力推动工程实施。十多年前,笔者为此曾采访过当时的市委书记谢强华。他说,当时市委、市政府考虑再三,因为从来都没有人这么做,以前修水利搞建设,都是国家投入政府出钱,政府没钱只能干瞪眼。我们尝试用市场模式,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找到了一条路子。这里,我们作为领导,做的是本身应该做的工作;值得你们报纸大力宣传的,是为“一江两岸”建设出钱出力的爱乡侨商和民营企业家,以及梅州的人民群众。

当年谢书记的话,笔者至今记忆犹新。梅州人都记得,梅江南堤建设起步时没有钱,是曾宪梓先生带头捐资380万元,做出首期工程的试验样板。同时,经过市里严格筛选,确定实力雄厚资质高的梅雁集团、威华集团、宝丽华集团和城建发展总公司四家企业,做改造建设的投资主力,终于完成了被许多行家赞誉为“一箭三雕”、三方得益的工程--

首先,水利建设得益。梅城两岸,20多公里的防洪大堤终于耸立起来。梅城从此不再水患。当地民众世代的梦想变成现实。这是伟大的事件。

第二,数家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得益。他们在做好江堤的同时,得到数百亩的滩涂地,开发出房地产,企业得到了效益。

第三,市政建设得益。两岸江堤花岗石护栏,堤面变成了花团锦簇的大道;滩涂地变成宽阔的街道和漂亮的住宅区。政府少花了投入,山城变美。

“一江两岸”工程,后来被国家水利部誉为我国城市堤防建设的“梅州模式”,向全国推广。国家建设部还授予其2002年度“人居环境范例奖”。

这是造福后代功在千秋光耀神州的“梅州模式”。工程背后,梅州干群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啊!比如,负责工程的梅雁集团、宝丽华集团等民营企业家的心血。老程对笔者谈起这个话题时说,“90年代初,我回梅州生活后,阿欢【杨钦欢】开始做一些南片工程。我一直都同阿欢滚在一起。我的党组识关系在梅雁集团,在他那里过组织生活,对阿欢十分了解。梅雁集团是1994年9月12日上市的。早在上市之前,阿欢就喜欢同水打交道。集团成立之前,他在外面做工程赚了点钱,就回乡修渠引水,将榕树坑水库的水,引进村解决村民的饮水和灌溉问题。集团一成立,他就在河滩上修埧头,投资水电站,从梅州山区做到了广西,成了集团今天的主业。

“我记得,以地换堤的想法,很早就听阿欢提出过。集团上市之前,市体育局想在南堤一带建新体育馆和训练场,找不到地,靠江只有一片烂滩涂。他挽起裤脚,同体育局长一起在滩涂上考察,在烂泥滩上数竹头。有多少株?要赔农户多少钱?政府没有钱怎么办?当时,从企业的角度,以地换堤也可能有经济风险。但阿欢说,企业家要有良心,要有社会责任感啊!”

这就是梅州的企业家的品格和心灵。笔者这次在梅州,约杨总采访。那是一个上午。湾水塘。他简朴的办公室里,来人进出。请示的,送文件的,呈合同的,川流不息。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杨总,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处理着。烟抽了一支又一支。问他当年修南堤的事,他说是市委、市政府有胆有识的组织。集团公司只是投了一点钱,修了几公里的堤。别的公司像叶华能、李建华老总,都做得很好。他对自己只字不提,再问他,说是不记得了。就像是别人做的。

笔者转而同他谈各种见闻天下各地治水大事。他仍然是不紧不慢,轻言细语,但却常常是妙语连珠。他说,几十年来,国人总是谈“水利”,近些年才有人提“治水”。其实,水利和治水,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治水是纲,包含的范围更大;水利是目,是其中的一支。治水应包含四个内容:一是植被。没有植被,无从谈治水;二是对水的驾驭、利用,即水利;三是防水害;四是规避和导引。治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利用、防范、导避、植被。他还说,治水的功过,要经过一百年一千年由后人去评说,常常不能在短时间去定论。“你看,李冰父子当年设计的都江堰,至今仍在灌溉哺育川中百姓,其内中许多玄机至今仍不能被人识破,称为世界奇迹;而当年很闻名的郑国渠,却在地理和历史的变化中湮没。很值得人们深思。”

我觉得,杨总这段话有深意在。他是想告诉人们,不要过多去看他个人做了什么个人有什么功绩。做人要放长眼光尽可能为历史留下一点有价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这就是人生价值和价值人生最深切的无言的阐释吧!

四、“一江两岸”全面开花;两江堤防固若金汤

梅城南北堤几十公里“一江两岸”的成功,对梅州人来说,是百年治水的大手笔。但,这只是开始,只是初战。俗话说,水火无情,水无常态。浩浩数百公里梅江和上千公里的大小支流呢?大大小小数百个水库山圹呢?都一样不能怠慢,一样牵动梅州人和各级父母官的神经。

进入21世纪,新组成的市委、市政府新班子继承历届领导重视水利建设的好传统,将继续办好水利,列为全市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他们办水利,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计划。2003年10月,广东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全面启动,梅州有12宗16项列入该工程,包括8宗堤围、1宗大型水库和3宗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总投资20亿元。

“一江两岸”的做法和经验全面开花,迅速向下属各县、市、区推广。像藤蔓似的各水系上的“宝葫芦”,也要设防。各县城镇堤围防洪标准都要提高到20年至50年一遇。梅县县城防洪堤、蕉岭河东河西联围和市直梅西水库、平远县富石水库、兴宁市合水水库和温公水库除险加固等10项工程,已经完成。兴宁城防堤、五华县城堤、平远县城堤、大埔县城堤、丰顺县城堤,都提高了设防标准。市、县组织水利部门,聘请有关专家认真勘查,严密论证,严格控制河道行洪线,以科学决策统一干部群众的认识,减少阻力,增加合力,每个县都有水利总体规划,有分步实施的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部门通力配合,解决征地、拆迁、供电、城市规划、环保、航运等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为确保工程建设资金落实到位,市县想方设法,多轮驱动,除积极争取省级以上的支持外,市县两级政府勒紧裤腰带,尽量加大水利的投入。同时,还通过贷款和盘活资源筹资。梅县用以地换堤、拍卖河滩地等办法筹集了建堤资金4500万元;蕉岭县通过三座电站开发权向社会公开招标,筹资869万元专用于堤防建设。丰顺县籍著名实业家朱孟依先生兄弟和家属,捐资6000万元,支持家乡重点堤围建设。

呵呵,这就是我家乡的父老兄弟、梅州的客家人!他们生活在有的是山清水秀有的是山穷水恶的粤东北山区,比较偏远,比较贫穷,但他们也比较有志气。他们面对不利的环境,不等待,不叹息。出力,费心,想穷办法,做大文章。值得我们尊敬!

这次在梅州,老程专门陪同我去看了蕉岭--全市各县中最早完成县城堤防的地方。石窟河两岸的变化和长潭水库之美,让人印象深刻,实在有点教人流连忘返。

那是一个下午,蕉城和石窟河两岸风景如画,冬阳融融。从梅州出发仅半小时车程,在205国道蕉城出口,蕉岭县委书记周章新和副书记张利民在寒风中迎接我们。十多年前,笔者从梅州往福建时曾路过蕉城,看到这里山清水秀,石窟河就像没有打扮梳妆的村姑般美,但也给人一种荒僻、落后的小山城印象。如今,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在远处叫不出名字的青山画屏衬托下,石窟河两岸变成了一座大花园。河两岸,坚固的石堤砌着美丽的花岗石护栏,伸向远方;河面上隔几公里远就飞架一座大桥,桥上汽车、摩托车川流不息;沿河街道宽阔,绿树婆娑,冬日里也花团锦簇。这里变成了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沿河带状公园!

石窟河发源于福建武平,经蕉岭县的长潭、蕉城、三圳,至新铺南山出口汇入梅江。石窟河流经蕉岭县境堤围总长68公里,穿过5个镇。历史上,洪水、决堤、受浸不断。据蕉岭县志记载,建县300多年间,严重洪灾就有30多次。解放前,这里的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蕉岭人,好虔诚,蒸糠粄,敬天神。”“天神”都以糠粄相敬,群众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解放后,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洪水,发生在2000年8月25日,老天爷下了129毫米暴雨,石窟河8段决口,浸了房屋2.5万多间,倒塌192间,浸了农田3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

石窟河防洪改造从1998年开始。蕉城段堤围共10.1公里,分3期于2000年完成。2001年,县委、县政府将蕉城直至新铺未达标建设的堤围,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按“生态水利”目标全面改造。2007年至2009年,又投入3000多万元,对新铺尖长段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对原未达标的桃源东路堤围继续改造:工程南起宪梓大桥,北至逢甲大桥,全长近3公里。围栏花岗石扶手、河堤路灯、沿河绿化等。眼前,绿意盎然。终年不凋的红豆杉、罗汉松、竹柏、火力楠等珍稀树种,组成了名贵树木展示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