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3265900000114

第114章 东南卷及其他(15)

所谓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工程不仅是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根据规划,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南线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中线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西电东送的中部通道;北线则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西电东送的北部通道。

历时10年的西电东送工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项目,它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一样,都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性大工程,也是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组织实施的。就西电东送而言,就必须说到中国的一次能源分布,对中国能源稍作了解,就会发现中国的水能资源分布极不均匀,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上游的干支流和西南诸多河流,其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到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60%。此外,中国煤炭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山西、贵州、陕西、内蒙古西部。而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却非常短缺,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仅北京、广东、上海等东部7省市的电力消费就占到了全国的40%以上。毫无疑问,把西部的电能通过适当方式送往东部,既能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获得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启动资金;同时也为东部地区提供了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电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因此,把西电东送称之为东西部互补双赢的决策,估计没有人提出异议。

作为西电东送必需的一次能源规划中的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与十三个煤炭基地值得一说。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没有这些基地,也就谈不上西电东送。已经成为历史的国家电力部曾对国内水资源进行过一次规模不小的排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 .94亿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 .78亿千瓦,年发电量1 .92万亿千瓦时。大约在1989年,中国第一张水电基地规划蓝图初显轮廓。从这张蓝图上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的水能资源以地区划分构成十三个基地,这些基地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除台湾省以外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水能资源。按照蓝图的分布,这十三个基地依次是黄河上游、南盘江、红水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澜沧江中游、湘西和闽、浙、赣以及东北及黄河中游北干流。现在,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基地进行剖析,看看这些大江大河究竟蕴藏着怎样丰沛的水力资源。

金沙江水电基地的地理划分是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至四川省宜宾,这段江面通称金沙江,河道全长2320公里。宜宾以上的控制流域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包括通天河在内的水势落差达到了惊人的5280米,其干支流水能蕴藏量为1 .13亿千瓦。而玉树以下段的落差也达到了3280米,它的水能蕴藏量为5551万千瓦,如果以18个梯级进行开发,它的总装机容量可以接近5700万千瓦。从水电开发的技术层面讲,金沙江水量丰沛,落差集中,动能指标优越,淹没损失小,多数梯级规模大,具有单独远区送电的能力。因此,开发金沙江不仅可弥补西南缺煤、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与华中联网,实现西电东送,担负我国能源平衡的战略任务;此外,一个显著的效益是可为改善西南航运状况,发展沿岸灌溉,开发流域国土资源等创造条件,并可分担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

很多人对于金沙江的认识,并非由于它丰富的水电资源,更多的是来自它本身的地形地貌以及发生在金沙江流域的历史传说与真实故事。小学的地理常识就告诉我们,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就开始称为金沙江。由于金沙江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流湍急,向东南奔腾直下,至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突然转向东北,便形成著名的虎跳峡。虎跳峡一向以“险”而闻名天下。沿山崖攀援而下至峡谷,且见两岸高山耸峙。东有主峰海拔5596米的玉龙山终年披云戴雪、银峰插天,近眺山腰怪石嵯峨,古藤盘结,山脚壁立,直插江底。据说夜深人静可闻虎啸猿啼,能见狼豹出没。峡谷西侧是哈巴雪山,峥嵘突兀、悬崖陡峻。西岸山峰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著名如长江三峡,其江面与峰顶高差也不过1500米,而美国的地狱峡谷,其最大高差也仅2400米,由此可见,虎跳峡的深邃。身入谷中,看天是一条缝,看江则是一条龙。头顶绝壁,脚临激流,令人心惊胆战。虎跳峡的水险是由山岩的断层塌陷造成的,无数石梁跌坎,加之两岸山坡陡峻、岩石壁立,随着山石风化,巨石常常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错,既多险滩密布,又可见飞瀑荟萃。从上虎跳峡至下峡口,落差达到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如此落差,看江水态势瞬息万变,无论它如何狂驰怒号,石乱水激,雪浪翻飞,或者漩涡漫卷,飞瀑轰鸣,雾气空濛都已不足为奇。在如此奔腾的江中拦腰筑坝建立水电站对于水电专家来说是最欣喜不已的事,而类似的江段,在金沙江不止虎跳峡一处。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禹贡》将金沙江称之为黑水。《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它利用了战国时期发达的地理学知识,超脱《山经》原始的地理概念,扬弃神话成分而专就人类力量所可及的治理水土方面来讲,也就是说,它突破原始的幻想阶段,以真实为目的,崇尚实地考察,对后世地理学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以至于清代学者李振裕说《禹贡》是“自禹治水,至今4000余年,地理之书无数百家,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而北魏的郦道元则在《水经注》中首次对金沙江水系作了详细描述,但遗憾的是未能言明金沙江与长江干流的关系。直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从而确认了金沙江作为长江上源的地位。金沙江之名的来历据称与黄金有关,宋代时,人们发现,这条有丽水、马湖江、神川之称的江中出现沙金,于是大量淘金者出没沿河两岸,此河也因此被冠以金沙之名。而在现代战争史上,中国工农红军横渡金沙江,也让这条江披上一层神秘色彩,所以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诗作《长征》中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可见金沙江地形之险要,也为红军最终顺利北上直至取得长征的胜利留下了重要的证据。

规划中的金沙江干流石鼓至宜宾段水电开发,专家们看好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这4座水电站址我们在上面已经不止一次提及,它们也是金沙江下游最先滚动开发的巨型水电站。唐荣斌是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院的副总工程师,唐毫不掩饰对这条大江由衷的赞叹,在唐看来,“世界上还没有哪一条河流可以与之媲美”。金沙江年均水量1450万立方米,就是说,它的水量相当于三条黄河,它每公里河道下降1米多,使它拥有举世罕见的水能资源。然而,这条蕴藏着巨大能量的河流,许多年以来,水电开发却一直是空白。直到西电东送战略实施,准确地说,随着溪洛渡电站的开工,这条沉睡了千万年的河流才开始苏醒、扬眉并且抬起它高昂的头。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地处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永善县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段,其装机容量与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相当,也就是说,1260万千瓦的溪洛渡其规模仅次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与随后开工建设的向家坝电站一起,其发电装机容量可与长江三峡并驾齐驱,它们发出的电能将全部输往华中与华东地区。

装机600万千瓦的向家坝水电站建设改变了两座县城的命运。如果说宜宾将因此而从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大县,那么对于屏山县来说,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座县城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向家坝库区建成后,尽管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县城将沉入湖底,但是,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它的地缘劣势而与生俱来的缺陷,将随着新县城的搬迁而重新焕发生机。屏山县新址距离宜宾市只有30多公里,这为屏山实现经济重构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机遇。

然而,相对于库区移民能够以新的视点构筑他们的未来相比,技术官员们更加注重的是电站产生的综合效益。众所周知,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一直是三峡工程的心腹之患。金沙江是长江主要的产沙河段,长江三分之一的水量、二分之一的泥沙来自金沙江。经过论证和计算,专家们认为,作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流上的两大水电站,向家坝和溪洛渡两大电站以联合运行60年匡算,可为三峡水库拦沙120多亿吨,从而延长三峡水库的使用寿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一直主张应有序开发和利用金沙江水电资源,后来,在国家能源部呼之欲出,又一时难产的大背景下,张兼任了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在接媒体采访时发出的信息非常明确,张说:“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在当年论证三峡工程的时候就被很热烈地讨论过。论证的结果是:先建三峡电站,同时一定要尽快建设溪洛渡和向家坝电站。”

对于水电资源的开发,张国宝主张“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张提出这个观点是有感而发,因为在怒江水电开发问题上,曾有反对者提出要“敬畏自然”。张回应这个说法时站得显然要更高一些。他肯定水电开发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对生态产生何种影响应当进行认真评估,并且在建设中予以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对于一切改变河流原生态的行为都不赞成,甚至提出人要敬畏自然。所以,张国宝认为,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蛮干,但是倘若人完全听任自然的摆布,在自然面前完全无所作为,也是不对的。在历史上已经有过多次人改变自然现状而获得有效生态的例子,能说都江堰没有改变当时河流的状态吗?但都江堰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历史已经作出了回答。现在建设的很多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利大于弊。张国宝以浙江的新安江水电站为例来支持他的观点,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成为优美的景区,而且还优化了周边的小气候,降低了夏季的温度,加大了冬季的降水。张还列举了四川二滩水电站,当初二滩在建设时也有不少非议,但现在很多到过二滩的人都说,那里的山变得比以前更绿了,因为水电站的建成使得周围降雨更加均匀。

作为西电东送的骨干电站,国家电网公司选择特高压输电线路将溪洛渡与向家坝的电能远距离输往华东地区。建设中的向家坝至上海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眼下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直流输电工程。它西起四川复龙换流站,东止上海奉贤换流站,将新建正负800千伏换流站两座,额定输送功率为640万千瓦,新建的一回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其输电距离超过1900公里。这条罕见的银色巨龙将穿越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其间将4次跨越长江。作为金沙江流域水电外送系列超大容量特高压直流工程中的领航工程,它翻越万水千山,为西电东送架起了一条高速公路。这条线路与长江的走向相同,它们发源于西部,却止于长江出海口。相同的是,长江的源头溪流淙淙,到了上海崇明而百川归海;而无论是溪洛渡还是向家坝,它们深藏高山峡谷,那儿的夜晚也许只是星光点点,但是,它们的电能最终到达的地方,却是一片繁华世界。

选择特高压作为“西电东送”的骨干输电线路,是由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征和中国的环境现状所决定的。具有陆上高速公里之称的特高压,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电压等级高于超高压的输电线路,它的英文缩写是UHV。在中国,特高压的定义是指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正负800千伏的电压等级。如果从专业的技术层面解释,对于普通电力客户来说,特高压似乎离他们很遥远。其实不然,在理解了陆上高速公路的好处后,就会发现,特高压对于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所产生的作用,与陆上高速公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认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输送600万千瓦电量,它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至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至3倍。此外,据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进行输电,就可以比采用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这个计算方法与输电线路的走廊有关,所谓输电线路走廊是指线路路径的通道,线路走廊宽度一般由地面电场强度满足有关要求来确定。按照我国环保标准规定,邻近民房的地面电场强度不大于每米4千伏的要求,500千伏线路走廊宽度为40至48米,而1000千伏线路走廊宽度为81至97米。由此可见,一回1000千伏电压输电线路的走廊宽度约为五回500千伏线路走廊宽度的40%,也就是说输送同样的功率,譬如500万千瓦,采用1000千伏线路输电与采用500千伏的线路相比,就可以节省60%的土地资源。因此,特高压输电不仅节省走廊的土地占用、减少土地的征用,也可以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