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污染是现代工业发展结出的恶果,全世界无一幸免。英国大工业发展时,伦敦成了雾都,而他们的母亲河泰晤士河则成了一条污水沟,臭气熏天,至今我们在批判现实主义大家的作品中,还可闻见这种气息;美国真可谓地大物博了,但在19世纪经济开发的浪潮中,许多河流也招致毁灭性破坏,仅阿尔拉契亚山脉的矿藏被挖掘一空的同时,河流也一一改道,就连加利福尼亚的中央大河谷,每至夏天,植被便枯死,“焦脆得好像每棵植物都进了烤箱。”因而,才有了最先觉醒的环保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才有了约翰·缪尔。日本在经济起飞之时,大量的工业污水排入大海与江河,由于重金属污染而造成的水俣湾的“水俣病”,成为世界八大公害之一。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出了世界十大最危险的河流,它们是:萨尔温江【Salween-Nu】、拉普拉塔河【La Plata】、多瑙河【Danube】、格兰德河【Rio Grande-Rio Bravo】、恒河【Ganges】、墨累-达令河、印度河、尼罗河、长江和湄公河-澜沧江【Mekong-Lancang】。长江赫然在目,其危险主要来自污染,报告说:【长江】“每年排放到河流里的污水和工业废水已达到约250亿吨,这是全国总污水排放的42%,工业总排放的45%。”过去曾经是那么清澈那么清纯的长江,人们甚至可以欣赏一支笔沉入江底的情景,现在已变得如此浑黄与肮脏。还有太湖、滇池、松花江、淮河等等的江河湖泊,近20年被污染的情景,触目惊心!
人类文明诞生于江河岸边。千百年来,人类与江河的关系融洽而自然。但是,全世界在近半个世纪、中国在近20年来,比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都更为迅速和广泛地改变了相互和谐的生态系统,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导致了淡水生态系统前所未有的变化和相应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今天,41%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承受着水压力的江河流域。在这种大的环境下,闽江能保持今天的模样,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她付出了努力。出差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每回在酒店泡我自带的乌龙茶,都想念从我家门前流过的闽江水。
2 .水上居民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并非少数民族,却是水上一个独立的特殊族群,被称之为“疍民”。他们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的沿海各省,如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他们一直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只准在水上生活,不准在陆上定居,不准读书、识字、应考、做官,不准与汉人通婚等。曾有人写诗咏曰:“世世舟为宅,年年竹作簰。浮沉波浪里,生活海天涯。蛇祭全家富,龙居办穴乖。还携蚝与木,知尔是同侪。”【林有席《诸蛮风土诗·咏蜒户》】疍民按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大致有三类:“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蜒也。钦之蜒有三:一为鱼蜒,善举网垂纶;二为蚝蜒,善没水取蚝;三为木蜒,善伐木取材。”【《岭外代答》卷三】疍民有五姓:“麦、濮、吴、苏、何。”
福建的疍民,大多生活在福州地区,是为闽江流域的先民。福建历史上的疍民,有他们自己的信仰与崇拜,有他们的族群意识与伦理,有他们的风俗与习惯,有他们的娱乐方式,不用说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而这一切,都与水有关。
疍民的婚俗是闽越文化传承最浓厚的环节,有“雅贼”、“骂亲家”、“讨新妇尿”、“游月殿”等。解放前,疍民一直处于最底层,没有社会地位,他们的婚姻通常的情况下是“族内婚”。疍民家中如有待嫁之女,一般会在五月端午节前,船头栽时花一盆,称为“报喜花”。未婚男性在这其间可自由出入于未婚女性的船舱,当“雅贼”偷盗未婚女性的随身用品【发簪、手帕等】,而女子又对“雅贼”有意者,双方家长即可议定终身。如女子心有所属,等端午节后“雅贼”必须归还所“盗”之物,女子收回后,贵重之物将通过“过火祭”【在农历初二或十六晚上在岔路口焚火堆,并将被“盗”之物在火上转两圈】,以去除非心上人的气息。
疍民的婚礼在闽江中的船上进行,结婚要在夜半潮来时举行,新娘不坐花轿而坐“轿船”。一般是男方约定在某江面两家船相靠,由女家【父兄】扶新娘过船或由长者扶掖过船,俗称“科题仔爬过船”。女子出嫁时要边哭啼边唱诗,不会唱的女子在婚期数月前就要学习,一是由母亲教,一是向邻近女子出嫁时学习。当男方迎亲的“轿船”到时,新娘与其母盘腿坐在船头哭嫁,边哭边用最恶毒之语骂亲家,新娘骂来迎亲的轿船为“贼船”、“棺材”……新娘的母亲骂亲家为“强盗”、“绝代”……疍民认为“骂越凶越吉利”,实际上是上古古越族人原始抢婚的遗俗。
闽江疍民婚礼中有“讨新妇尿”之俗。婚礼当天,迎娶新娘的轿船在江中行或停泊,过往船只不管哪个澳的,也不管相识与否,都可上轿船讨“新妇尿”喝。“新妇尿”是指由娘家陪嫁的家酿米酒,一般女方要准备一大桶酒预先送到男方,在婚礼当天摆在轿船船头供过往船只讨喝。讨酒人只要说几句祝福语【喝彩头】便可上轿船痛饮,且讨酒的人越多,男方越高兴,表明新娘人缘越好,过门后人丁必旺。疍民好饮,反映了他们豁达开放的文化心态。
福州疍民在婚后第一次八月十五中秋节要在船舱摆“月殿”,在皓月下新娘夫妇重新穿上礼服拜月殿,接受亲友长辈赐福,俗称“游月殿”。这一习俗可能与闽越族自然崇拜【拜月神】有关,与西南少数民族傣族中秋“拜月”、苗族“跳月”【春嬉】习俗同源。
疍民家族观念弱,妇女从来不守寡,凡疍妇丧偶,一般都另招夫或再嫁。疍民家族观念弱还体现在几乎没有像汉人那样的祭祖扫墓习俗。这是由于疍民长期受到汉人压迫,不能将尸体埋葬在陆上,常常只能把尸体运到海上荒岛埋葬。漂泊的水上生活,历史长期以来的动乱变革以及相对自由的婚姻制度,都造成了疍民无法拥有岸上汉民那样明确的家族“谱系”,自然家族观念逐渐趋于淡泊。
尽管疍民在汉语学习上存在困难,但并不能掩盖他们喜好歌舞的生性。疍民的文艺生活主要体现在年节中的“贺年”和“盘诗”上。每年正月初三至元宵、二月初二、三月初三,疍民就成群结队在年长者的率领下,挨家挨户去讨籽。边敲打竹筒边唱小曲,唱《十二月花》、《十把白扇》、《贺年诗》以及闽剧清唱小曲或自编的歌谣、渔歌。在得到主人的籽后再唱一段近代女作家李桂玉著的弹词名著《榴花梦》以表答谢。
疍民还有对歌的习俗,疍民或数船在江中相遇,或月夜【特别是中秋夜】聚泊江沿【多聚三县洲一带】,时时举行“盘答”,又称“盘诗”,对答必为“一男一女,一唱一和”,互相赛唱,或互为嘲谑,或相互求偶。赛诗中例有彩缯如状元红等,得此者可做船中的天后幔,传说航海必获奇福。【关于疍民的水上风俗,取自杨济亮《疍民:闽江流域的先民》、《闽都文化》2008秋季号】
1949年之后,党和政府帮助他们走上了陆地,我们在闽江口已见不到称之为“疍民”的水上人家。但是,在我的家门口,还是经常可以看到那种像彩蛋般的捕鱼船,他们在捕鱼时总是以脚划桨,以手收网,优美而悠然。他们常常停泊在绿洲寨的水湾,静静地接受江水轻轻的拍击。我也常常在岸上看得出神,看他们捕鱼,看他们停泊在避风的河湾,夜露与晨风。我也看过他们转场的情景,开动装上船的机械动力,逆水而上也飞快。在捕到了鱼之时,便会上岸,或者说清晨他们便会上岸,将刚刚捕到的白刀鱼、鲈鱼、红眼草鱼、白鲫鱼、大小不一的河虾、河蟹等等,挑在担子里,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叫喊着,一路走来,他们知道我住的楼号,甚至了解我们家爱吃什么鱼,于是,叫卖声常常又会在我的家门口停下来……
3 .孕育闽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自于黄河,也源自长江,闽文化自然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福建历史上迎来好几次中原人士的入闽,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是,作为福建人的母亲河,除了疍民的文化之外,同时也孕育了自己本土的陆上文化,亦即闽文化。
闽文化自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起码包含了衣饰、打扮、餐饮、居住、信仰、民间习俗、婚丧嫁娶等等,这些特色非常鲜明,外来者一眼便可识出。我初入闽时,车行两旁植满密密麻麻的木麻黄树的沙石路上,可见不时驶来又远去的踩脚踏车者。经过改装的脚踏车,后架安上了一个宽宽的后垫,斜插一木棍,可载人也可运物,载人者可达二至三人,戴着竹斗笠坐在后座上悠然自得,若是载货者,比如水缸,一直可以码至天上,从后看去,根本不见骑车人,但脚踏车依然平稳如飞。现在到处都是高速公路,自然看不到这等景象,但它在我初入闽的记忆中,仍然非常强烈,以至我非常纳闷,有如此的耐力与技巧的骑车者,国家体委为何不去开发,培养他们去改变自行车大国在自行车体育竞赛项目中落后的局面?
冰心生于福州,但她在7个月的时候,便去了上海与山东,当她11岁从烟台回到故乡时,你道给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头上插了“三条簪”的农妇:
我在从闽江桥上坐轿子进城的途中,向外看时惊喜地发现满街上来来往往的尽是些健美的农妇!她们皮肤白皙,乌黑的头发上插着上左右三条刀刃般雪亮的银簪子,穿着青色的衣裤,赤着脚,袖口和裤腿都挽了起来,肩上挑的是菜筐、水桶以及各种各色可以用肩膀挑起来的东西,健步如飞,充分挥洒出解放了的妇女的气派!这和我在山东看到的小脚女人跪在田地里做活的光景,心理上的苦乐有天壤之别。我的心底涌出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快!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我也见到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的农村妇女,觉得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健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冰心:《故乡的风采》】
冰心将这个感觉推向极致,认为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妇可以和福州家乡的农村妇女媲美,在她的眼中,福州的妇女是天下第一美女。冰心所描写的是上个世纪初叶的情景,即是1911年的秋天。这里所说的插着“三条簪”的农妇,据福州民众专家方炳桂先生描述,她是闽江南岸的“平脚嫂”,是由闽江水养育出的农家女。“闽江流水流哗哗,小妹进城去卖花。洪江横江桥共渡,早头出门晚回家。”这是首早年流传于闽江南岸——闽都西乡一带的民间歌谣。方炳桂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歌,更是一幅画。清晨,凤冈里三十六宅的“平脚嫂”【早年福州郊区不缠脚的劳动妇女】和“小妹”【未婚姑娘的自称】,挑着一担城里人喜欢的花担,或经洪山桥,或搭横江渡,去城里叫卖。到了日头斜西,她【们】又挑着一担泔水跨桥、过渡,回到家里煮暝【即做晚饭】、喂猪。方炳桂的描述与冰心的描写很是接近:她们头戴斗笠,身着蓝衫青裤,脚穿草鞋。发髻上的三条簪被斗笠遮盖,但还隐约可见。她们虽重担在肩,但走起路来却似行云流水,真能吸引路人的目光。她们挑的不只是花担和泔水,还是富有特色的闽文化。
闽剧是福建的重要剧种,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已经有了400余年的历史。闽剧滥觞于明末,至20世纪初叶臻于成熟。经历史风雨薪传不息,表演艺术自成一格,音乐唱腔丰富优美,愈益显示艺术光辉。闽剧又叫福州戏,流布于福州、闽侯、长乐、连江、福清、平潭、闽清、永泰、罗源、古田、屏南、宁德、霞浦、福安、周宁、南平、顺昌、三明等闽中、闽东、闽北20多个市、县,这些市县恰好也是分布在闽江流域,闽剧故被称之为“闽江的音符”。
400多年来,闽剧从初创到日臻完善,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闽剧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取得较大发展,成为闽剧最繁荣的时期,现有20多个专业剧团和150余个业余团体。闽剧作家们发掘、整理和创作了1500多个剧目,产生了一大批蜚声全国剧坛的传统题材的经典之作。这些剧目以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感人的剧情,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精巧的艺术结构,加上昂扬奔放、委婉动人、明快活泼的音乐格调和精练优美的地方语言的完美结合,至今仍有摄人心魄、撼人灵魂的力量,脍炙人口,盛演不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陈贻亮、林飞、林舒谦、邓超尘为代表的一大批剧作家在继承丰厚的闽剧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作、整理了一批优秀闽剧,如《炼印》、《荔枝换绛桃》、《陈若霖斩皇子》、《双玉蝉》、《贻顺哥烛蒂》、《六离门》、《夫人城》、《闹灯会》及现代戏《九命沉冤》、《海上渔歌》、《红桥》等。整理、改编并上演的闽剧传统经典剧目还有《紫玉钗》、《牡丹亭》、《梅玉配》、《百蝶香柴扇》、《荆钗记》、《红裙记》、《三搜幻化庵》、《御碑亭》、《甘国宝》、《渔船花烛》、《龙凤金耳扒》、《吴汉杀妻》、《钗头凤》等。《珍珠塔》、《孟丽君》等还被拍成戏曲电视片,发行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后,闽剧再展新姿,上北京,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在参加中国戏剧节、全国展演、省市会演等活动中,获奖剧目有《洪武鞭侯》、《彩云归》、《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曲判记》、《五虎口》、《丹青魂》、《御前侍医》、《拜石记》、《贬官记》、《凤凰蛋》、《画龙记》、《灞陵伤别》、《兰花赋》、《红豆缘》、《王茂生进酒》等等。其中,《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分别获得第三、五、六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画龙记》、《贬官记》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天鹅宴》获首届“文华大奖”,《丹青魂》、《贬官记》获“文华新剧目奖”;《拜石记》、《御前侍医》同时获得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兰花赋》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曹禺优秀剧目奖”及9个单项奖;《灞陵伤别》参加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红豆缘》获第16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剧目金奖和中国戏曲学会奖;《王茂生进酒》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贬官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闽剧的资料来源:邹自振《闽剧:闽江的音符》、《闽都文化》2008年秋季号】
从古到今,随着历史上闽江人大量移居台湾及东南亚,使这一古老的闽剧乡曲也传播到台湾省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国福州籍华人聚居地。新中国成立以来,闽剧多次到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受到国际友人和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并得到很高的赞赏与评价,使闽剧艺术的影响日渐扩大。
闽江的音符,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越唱越洪亮。
4 .晚清时期闽江真实场景的一个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