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治水史诗(下)
3265900000079

第79章 西部卷(23)

沿着滇池的湖岸,漫步走在冰冷的湖堤上,这长长的湖堤像一条丑陋的麻蛇僵硬地盘在湖岸边。混浊的海浪总是不断愤怒地扑向它,历史已经证明了我们围海造田是一次对滇池的野蛮和愚蠢行动。然而,人类自以为聪明地修筑这条湖堤则更是错上加错,我们不知道,大自然是一个将各种生命有机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高度统一的系统。是一个一环紧扣一环的生物链。自然平衡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它是一种活动的不断变化的、不断调整的状态。湖滨湿地是陆地与水域的过渡地带,是物种资源的宝库,湿地不在,宝库何存。我们却用这僵硬的水泥湖堤强行地将这条生物链隔断,就像我们总喜欢编织一个金丝笼将天空的鸟关在里面一样,金丝笼再好,再高贵,那还是鸟儿生活的天空吗?水与岸也有这种关系,它能通过湖岸的缓冲区域获得自身生命存在与净化所需要的很多东西。我们就这样用一条水泥湖堤斩断了它生命的呼吸气管。

滇池之美在水也在山。“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写的就是滇池四周的山。而四山之中,与滇池最有缘分的就是如凤凰展翅的西山。世间万物其实都有个缘分,山与山,水与水,山与水,人与人之间相识相知都是这个样子,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这样说来西山与滇池是有缘的。它们相依相偎患难与共一起从洪荒走来,走过昨日,走过今日,还将一起走向未来。

从远处看,西山俊俏的山峰宛如一位美丽的少女,静静地卧在烟波浩淼的滇池之滨。那飘飘的长发在波光浪影中总是轻轻摇曳,这就是传说中的西山睡美人。睡美人不仅是西山旖旎多姿的美称,千百年来,它还是一个优美动人的传说。照这个传说故事,五百里滇池应该是美人思念爱人的眼泪。这样的水,自然就多了人情味。睡美人由碧峤、罗汉、华亭、太华四山组成,山脉连绵40多公里。它峰峦叠翠,气势雄伟,早在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就有了“山势特秀,池水清淡”的赞语。当然,西山在历史过程中所显示的分量,不仅是山的雄伟苍翠。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华亭寺、太华寺等几大佛寺,还有景中之绝的龙门。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代,但它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的完成却在唐代。云南也就是唐初才有佛教的传入。西山的佛寺大都建于元朝。建寺时间虽晚,但天时、地利加上人和,这里的佛寺一直香火很旺。有了这几个佛寺,加上龙门绝景,这就使得西山不仅有世俗之乐,还多了一层天国的气氛。它们与滇池相映成趣,构成了这天下难得的美景。尤其是龙门,它是一组在几乎垂直的悬崖峭壁上凿石穿云建造而成的石刻工程。这组石刻包括了石道、围栏、石室、石坊、摩崖石刻、浮雕、石像、碑刻等,整个工程从乾隆四十六年开始到咸丰三年才告结束,历时72年。整个工程构思之奇巧,雕刻之精细,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走在那曲折险峻的石廊上,看石刻石坊,真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再凭栏俯视碧波万倾的滇池,看高楼林立,如画如诗的城市,自然心潮澎湃,目广神驰。世界上每一座漂亮的城市其实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多瑙河,塞纳河、泰晤士河等实际成了某座城市的象征。滇池也一样是昆明的象征。但是我们不能用一个黑色发臭的滇池作为我们城市的象征啊!古人类学家说,有水就有生命,有水才有人类。然而,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人类同自然的相处中,最终明白的道理也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滇池臭了,西山怎样呢?沿着湖岸走去,从远处看到的西山依然很美。看林苍翠,看天碧蓝,看水浩瀚。只是不要走近,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改变。跟10年前,跟20年前一样山清水秀云白。如果就是这样该多好,我们的生活真的充满阳光。

但是走近了,走近的西山脚下没有树,甚至连草也没有。大片大片的山崖裸露着它那千疮百孔的肌体。这是过去人们采石挖沙的结果。来到金沙湾,这里的一座山被挖去了一半,而就在这座山下立着一块“国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区”的石碑。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西山如此,离滇池更远的如神骏奔腾的东面大山,如长蛇蜿蜒的北面大山,如白鹤翱翔的南面大山,这些大山早就没有多少绿意,只见疏松的几棵树像哨兵一样站在山上。山荒岭秃,水土尽情流失,这就是昔日与滇池做伴的青山啊!

再乘船游滇池。记忆之中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游滇池了,这不是我们不爱滇池,作为云南人我们真的爱它。我们曾是那么的因为拥有滇池而自豪着,而骄傲着。逢到外地外省的朋友来昆明,我们想到的第一个去处总是西山总是滇池。游玩到高兴时候,我们还会情不自禁为朋友们唱起那首20世纪50年代的《滇池圆舞曲》。

我们有西山,我们有滇池,我们常常这样说着。然而,现在我们怎么说呢,我们说不出口啊!就在20年前的夏日,我们还会在海埂边游泳。那时每逢星期天,海埂游泳场人山人海,欢歌笑语满滇池飘扬。但是后来人们不再游滇池了,见了滇池不是双手习惯地做拥抱状,而是用手掩着鼻孔。

看看满湖暴发的水华,让人心惊。太湖的人说,他们那儿的水华太疯狂,每隔两三年就要暴发一次,殊不知滇池的水华一年之中就要暴发两三次!

水华有一个很雅致的学名叫水华丝束藻,也叫蓝藻。这种在水中阴绿的像绿色油漆漂浮的小生物,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东西。它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说已存在了34亿年。这样说,它算得上是这个地球上各类植物的老祖宗了。这种结构原始的生物含叶绿素,能够制造养分独立进行繁殖。它生活得很广泛,海里、陆地之上,八十几摄氏度的高温和零下五十几度的低温,干旱的高山,浓盐分的海水,它一样能够生存,一样能够繁殖。特别是它的孢子,贮存上70年,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甚至能够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释放出来,并在死亡分解后,还可以释放大量氮素化合物,作为其他植物的氮肥。这样当水质洁净之时,它活得若有若无,而一旦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程度增高,它立时就活跃起来,以近乎疯狂的速度繁殖分裂,制氮耗氧。而在滇池,它所制造的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只养活了一种生物,那就是与它相依为命的水葫芦。这又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水华越繁殖,它制造的氮越多,水就越肥。水越肥,水葫芦越旺盛。水葫芦越旺盛,耗氧更多,水质更加恶化。周而复始。于是,清理蓝藻和打捞水葫芦的工作成了昆明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为了清除蓝藻和水葫芦,不知伤透了多少人的脑筋,人工打捞不行用机械除藻。一段时间,我们动用了部队来对付这小小的生物,这些战士们顶着烈日狂风,开动机器,战斗在海上。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但还是没能最终将这些小东西完全打败。蓝藻已经成了置滇池于死地的癌细胞。

国家环保局局长在一次视察滇池时,盯着湖上阴绿的蓝藻,想起国外的一种药物除藻的办法。这种办法在以往的环护治理上有过成功的尝试。然而,面对滇池,他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这涉及到滇池水资源的安全问题。滇池是昆明人的活命之水。事关重大,他不能冒这个险。也许药物一施,灭掉的就不仅仅是蓝藻了。最终,这位环保局长只是从滇池取了一瓶混浊发绿的水,心事重重地飞回了北京。

事实上,这种药物除藻的办法最后还是在草海的小范围内作了试验。结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就是现在,坐在船上,一路走来,目光所及,还是整个湖面一片混浊,一片阴绿。那悬浮的蓝藻望得见的深度一般在几十厘米。这种大面积的水华暴发现象,每年都会发生。滇池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我们就这样颤抖着双手去一页一页翻动滇池的浊浪,就像翻动一本陈旧而新鲜的史书,读着它美丽的忧伤。

曾有一种叫水葫芦的水生植物,蓝色的花朵,像美人的丹凤眼,绿色的叶子漂浮在水面。过去昆明人常把它作为观赏植物加以赞美,从未想过它有什么危害。然而,由于近10年的严重污染,导致水质富营养化,藻类繁生,水葫芦疯长,造成河道被堵塞,船舶无法航行。它惊人的繁殖能力,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理,将成为难以制服的“水上恶鬼”。

1986年10月,为使来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昆明能尽情游览滇池,昆明军民首战草海水葫芦,并出动劳力12 .3万个,用了5个月的时间,耗资30多万元,打捞起水葫芦7万多吨。

水葫芦不见了,水道又开通了,人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没过多久,水葫芦又把滇池草海盖满。数年前,曾有一学生不慎落水,营救的人们在又黑又臭的水葫芦中寻找,以至眼睁睁地看着他被黑水吞没……

20世纪80年代初期,昆明人常把滇池作为避暑消夏的理想场所,美丽的湖滨浴场让人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幸福。可今天,谁也不会到滇池游泳,人们只能看着平静如镜的湖面,发出哀叹……

在同一年代,昆明市从太湖引进银鱼放养,一时间这种美味可口的鱼种博得了市民的交口称赞,但好景不长,由于湖水的严重恶化,没几年,这种鱼在滇池中全部死亡。从此,银鱼从昆明市场上消失了。

1986年,我们曾组织作家骑自行车环游采访滇池,20来天围绕滇池转了一圈。那时的水还不算太差,周围的多个磷矿厂正方兴未艾。这就是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所记的“蟹屿螺洲”了,丰富的磷矿让人们惊喜万状。那时的人目光短浅,并没有环保意识。开山取矿,磷肥出厂,没想到人类向自然索取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几年,恶果就已渐渐显现了。

……

现代文明带给人类巨大的物质享受,对环境的践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英国政府用了近50年时间,投入数十亿的英镑,到20世纪70年代,才恢复了它的水质。

地处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这个只有万岁的年轻的海,与外界的通道是一条窄浅的厄勒海峡,现已成为沿边国家城市的巨大的纳污场所,每年排入海中的污染物达千万吨,被公认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海区之一。

中外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滇池的污染引起了各级政府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期,云南省政府和世界银行已共同投资30多亿元,用以治理滇池的污染问题,现已打通了排污的西苑隧道,建立了一批污水处理厂,1995年,滇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湖泊治理项目。

1996年2月16日,国务委员宋健专程到昆明主持召开了全国治理滇池工作会议,对治理滇池污染工作作出了明确指示:为了人民的利益,滇池的治理必须在2000年年底前,使滇池外海水质基本达到地面水三类标准。

滇池究竟能“活”多久?我们能留给子孙一些什么?也许每一个人都不愿滇池消亡,我们不能在一片干涸的沼泽地上生存。“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绝不能仅仅成为后人考古和凭吊的依据。

滇池困局:艰巨而漫长的治理之路

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方面曾有过一个沉痛的教训,那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竟然又痛苦地走上了这条本应避开的老路。

其实,我们也不是没有人发现滇池的污染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位从事生物研究的科学家在云南最高学府演讲时就曾振振有词说,滇池的存在,就是昆明的存在,云南的存在,中国的存在。对滇池从现在起就要注意保护,否则……

然而,这位生物学家的逆耳忠言,谁会放在心上呢?保护滇池那不是痴人狂语?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就对滇池污染问题敲过警钟。那是1972年7月6日,总理从上海飞抵昆明,工作之余在温泉与部队医院的同志谈起滇池,总理语重心长地说,昆明海拔这么高,滇池是掌上明珠。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工业一定要保护环境,不然污染了滇池,就会影响昆明市的建设。

然而,那时候,“文化大革命”正风起云涌。谁来管滇池呢?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昆明人开始有了缺水的感觉。这时候才想起了松华坝水库。那时滇池水源区松华坝一带的森林植被只剩下27%了。而整个滇池流域区的森林植被更少,只剩了15 .5%。没有林就意味着没有水,而一旦松华坝没水,其实还不用说完全没水,只要少一半,昆明就没水了,这一现实让昆明不得不开始了重点在松华坝水源区的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的工作。

而这个时候,更多的人已经发现,滇池水质开始混浊变味。尤其是草海,水葫芦正悄悄蔓延开来。很多关心滇池的仁人志士纷纷著文呼吁保护滇池,关注滇池污染问题。但是,人们只见城市的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一个个住宅小区竣工落成,大街小巷走着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城市的污水管道越来越大,滇池水越来越浓,色泽越来越深。终于有一个夏日,海埂游泳场挂出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水不宜游泳。

滇池就这样宣告了它美丽的结束。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滇池,才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1988年7月1日,人们终于见到了第一个地方性法规《滇池保护条例》出台。然而,这个时候,保护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治理,尽快治理的问题了。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昆明市的经济正是突飞猛进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也是滇池污染以惊人的速度恶化的时期。这不是龟兔在赛跑,而是两个巨人在比赛。

这时又一个警钟敲响了:上世纪90年代初,昆明市第三自来水厂终于因为滇池污染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关了大门。这个水厂曾为昆明的市民作出过多少贡献,它日夜不停地将滇池水抽上来,经过一定处理,然后送到千千万万市民的家里。它本来可以一直这样服务下去的,它很乐意这样做。然而,它成了最早下岗的水厂,成了污染的牺牲品。

与此同时,蓝藻、水葫芦,这两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生物站出来说话了,它开始在众目睽睽之下显示它不可战胜的威力,几乎是一夜之间它开始了第一次大面积的暴发。